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大战的爆发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前往波斯尼亚检阅奥军的军事演习,并访问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斐迪南看到帝国面临的内外危机,主张“外保和平,内求改革”。他设想把奥匈帝国改造成联邦式的“大奥合众国”,国内除了拥有共同的王室,实施共同的外交政策和共同的国防外,各民族都将拥有高度的自治权。当时,塞尔维亚的秘密恐怖组织“黑手社”试图联合巴尔干地区的全部南部斯拉夫人组成“大塞尔维亚国”。其时,奥匈帝国皇帝已是84岁高龄,年老体衰,他们担心一旦斐迪南即位后推行新政策,波斯尼亚人和黑塞哥维那人就会安于现状,“大塞尔维亚国”计划将付之东流。于是,“黑手社”派出成员普林西普等人,于6月28日在萨拉热窝刺杀了斐迪南夫妇。从实际结果看,此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奥匈帝国政府决定利用皇储被刺、国内外群情激愤的有利时机进攻塞尔维亚,将其瓜分甚至吞并。德皇威廉二世则给奥匈帝国开了一张“空白支票”,即向它保证,无论奥匈帝国决定采取什么行动,德国都将给予全力支持。德国驻奥大使甚至自作主张地表示,如果奥方现在还不摊牌,德国将不会再把它当作同盟国看待。7月23日下午6时,奥匈政府向塞尔维亚发出条件苛刻的最后通牒,企图把军事冲突的责任转嫁到塞尔维亚一边。通牒要求塞尔维亚严厉取缔一切反奥宣传,镇压一切反奥的“颠覆运动”,清除所有反奥的文武官员,由奥方派员到塞尔维亚共同审判萨拉热窝事件的凶手,并限定塞方于48小时内作出答复。塞尔维亚政府在征求俄方意见后,按时面交了复文。塞方接受了通牒的大部分要求,但不同意让奥方派员参加调查工作并参与取缔反奥运动,因为这涉及塞尔维亚作为独立国家的尊严。于是,奥匈政府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俄国一向对巴尔干怀有扩张野心,以斯拉夫东正教小国的保护者自居。7月30日,它宣布支持塞尔维亚,并在国内实行总动员。法国担心有朝一日会单独同德国作战,并企图重新获得阿尔萨斯-洛林,决定支持俄国,于8月1日实行总动员。

德国立即抓住时机,介入战争。7月31日,它向俄、法两国同时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在12小时内停止动员,要求法国承诺在德俄战争中保持中立。俄、法两国断然拒绝。德国于8月1日和3日分别对俄、对法宣战。

英国政府在萨拉热窝事件刚发生时,内部曾经对是否参战意见不一,但在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后,也决定参战。8月4日夜,它借口德国入侵比利时,宣布英德两国处于战争状态。8月5日,门的内哥罗加入塞尔维亚方面作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一场以欧洲为主要战场的帝国主义国家大厮杀就这样开始了。

在以后的战争进程中,土耳其、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集团,日本、意大利、罗马尼亚、美国、希腊等先后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许多殖民地和附属国也被帝国主义国家强行拖入战争。战火蔓延到亚洲、非洲和大西洋、太平洋等广大地区,给全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220mUj6ZHZOZMPDehS4etGCuYpqlEKAnRupDPKi42J9KWxu9l6mlYICw0oGk3R6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