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归去来兮,求知求实求真

由于经济原因,我本科毕业以后便去江苏科技大学(前身镇江船舶学院)工作了,但也一直打算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再去考研究生,那叫带薪上学。后来,我考进了上海科技大学精密机械专业,攻读研究生。之所以报考这个专业,是因为有同学说这所大学虽然名气不大,但是学科专业很先进,心里便想着一定要去这所学校学一学。在那里学习的时候,我导师对我挺满意,去各种地方开会,他总会通知我去参加或一起去。但是我更爱沉浸在实验室做研究。硕士毕业以后,我又面临找工作的问题。在硕士期间,我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从扩充知识量以及加深知识层次来看,认识到单单学这些知识还是不够的。在评完副教授以后,我又到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读了光学专业博士。至于为什么选光学,是因为在工作中发现很多测量仪器都是基于光学原理的,我觉得这个很新奇。如果自己去研究的话,尽管有一点懂,但是不能深刻理解。而且光学方面理论和数学知识都比较多,就对光学很感兴趣。

博士以后我就出国去了,去日本东京农工大学做访问教授,一是带学生,二是进行一些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我在日本待的时间不长,后来便去了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在那里待了三年以后便又离开了。离开香港的时候,我已经四十四岁了,该学的东西也学了不少。在回来之前,我就在考虑到底是留在那边,还是到别的国家去。经过反复考虑后,决定回大陆。心想不能到年老时,一桩事情都没有做成,永远都在学,这样对不起国家,也对不起自己。经过几年离家在外的奋斗,基本生活已经有了保障,我回来可以做一点实实在在的我喜欢干的事情。恰逢当时中国科学院要招人,我就回来面试了。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以后,从事空间遥感技术的研究工作,主要任务是要给技物所开辟红外傅立叶变换光谱探测技术这一方向。其实国内很早之前就有人做此研究了。当老一辈的人知道我做光谱仪后,便把我带到他们的实验室里,给我讲他们的经历和教训。后来我去翻书才知道,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140多家单位进行了FTIR(红外傅立叶变换光谱仪)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后来都没有达到研制出红外傅立叶变换光谱仪的程度。所以他们真心希望我们能把仪器研制出来。 hwSEawvQUOYbkSp2RGjIwG1y8cOL8Z9KN3aWhXX4dBJFvcDAnZZD+Y3toQhB0Se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