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结合实践,实现自我塑造

40年前,交大课程的设置紧密围绕工程应用方面,是一大特色。当时,社会上就流传着“北清华,南交大”的说法,其实交大并没有刻意宣传,这样的名声都是通过老百姓们口口相传,积攒下来的。交大特别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老师讲课都注意结合实践。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动手能力都很强,毕业后很快就能胜任工作,后来很多人都担任了各类研究部门和大型国企的核心技术骨干。现在的本科教育课程大多是一、二年级学基础课,三、四年级学专业课,专业课也只是刚刚入门,还要到硕士阶段继续深入研究专业知识。等研究生毕业之后,形势可能又有很大的变化了,新的知识不断出来,信息时代接下来是智能化时代,这就需要开展继续教育事业,需要我们终身学习,所以说学无止境。

如果评估现在的学生,我主要看几个方面:第一看有没有很好掌握外语,语言和我们那时不同,现在是交流的工具,世界需要相互间的交流;第二看数学基础,此外智能化、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也是必备的;最后一项是数学建模,这些都是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现在的教学对老师也是个挑战,老师要结合实践讲知识,多讲一些体验,多讲一些过程和理解,学生才有兴趣。如果只讲一些学生们在网上都能查到的东西,是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的。交大的特色就是注重实践,将教学和社会需要紧密联系起来,比如交大医学院就十分注重发展临床教学,紧紧着眼于满足社会需求,服务社会,这使它在各同类院校中凸显出来,社会反响非常好。时代需求在发展,学校目标也要相应调整,无论如何变化,学校的发展都要有自己的特点,并不断坚持。

大学对于一个青年人来说,是个脱胎换骨的时期。我从入学前的“蓝领”到之后的“白领”,是经历过大学生活的锻炼,实现了自我塑造的过程。在进入大学之前,同学们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来自城市,背景有很大的不同,各方面受到家庭的影响比较大。迈入大学校门之后,视野更加辽阔,言谈举止、文化素养、看待问题的角度等都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孩子到青年,通过大学的学习生活,我们的世界观开始形成。理科生可能思维新奇,常常出现蒙太奇式的思维跳跃;而工科生则强调逻辑,富于严密推理,善于将设想通过实践变成现实。当代的年轻人应当知道,读大学可不仅仅是要拿到一纸文凭,更重要的是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知识的丰富不等于文化的富足,学历的收获不等于素养的培育,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有意去积累的,这样才能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 piWTqlxHnOye+hQSZI8GAGLVRtx3K4AIyEp6vxOQPCMlheqel1p7ptwjkdzDX+D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