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学的时候,因为我的哥哥去了农村,于是我可以继续留在上海,那时就想着能够进一家有冷饮喝的工厂,也没想过以后能够上大学。
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拿到了高考真题卷,但几乎什么也看不懂。因为我们前期在初中学习的基本都是工农业基础知识,例如开拖拉机、装日光灯等等。随着全社会对“四个现代化”的宣传越来越深入人心,我准备参加1978年的高考。当时,我们学校教的东西与考试内容相差甚远,我就去新华书店排队买了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那套《数理化自学丛书》中,除了化学看不懂,我自学了所有物理和数学部分并做完了所有的习题。春节过后,我已经走在其他同学的前面。当时杨浦区为了选拔50个优秀学生,准备突击培训,争取高考拿高分,进行了一次全区的选拔考试,正好就考数学和物理两门课,结果我考了第四名,被选入区里的突击班。
我当时一心想考复旦数学系,但在填报志愿前的一两周,我和另一位同学收到了上海交大的一封信,实际上就是招生广告,希望我们考上海交大。当时老师和同学都很羡慕我们,都说交大是非常好的学校,我们俩就决定把交大作为第一志愿。在选择专业上,还有一个小插曲。我祖父和父亲都与造船有关,祖父曾是上海船厂所属技校的校长,我父亲是上海船厂轮机车间的主任,所以他们都很希望我去学习造船。但我喜欢数学,对造船不是很感兴趣。后来听说工程力学系涉及数学和造船两个方面,所以就考了工程力学系。那一年的本科录取分数,交大是排在复旦之前的。大学的前两年,我们和应用数学系一直是合班上课的,所有的数学课都是一起上的,但在几乎所有的考试或测验中,我们班的平均成绩都超过他们,所以说,我们的数学基础还是很扎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