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幸遇良师,春风化雨

很多交大的优秀教师在“文革”十年中没有机会走上讲台,所以当我们77、78级学生进来以后,老师们似乎又焕发了活力,教育的春天、科学的春天又一次来临。所以当年所有的教师都倾尽自己所学,想培养好我们这批学生,为中国“四个现代化”做贡献。我记忆中印象非常深刻的老师主要有五位。

第一位是当年教我们“数学分析”的沐定夷老师。记得当年我进入力学系后,我们要和数学系的学生们一起学“数学分析”。沐老师的课讲得特别好,思路清晰,板书也很整齐,像讲故事一样给我们上“数学分析”。他的课只要你上课认真听,课后做作业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我本身就很喜欢数学,所以我也成为我们那届唯一一位“数学分析”三次期末考试都是100分的学生。

第二位是陈启源老师。他教授的是力学最困难的课程之一——“理论力学”。他讲的课,理论性很强,但速度却一点也不慢,讲的概念都十分明了。通常情况下,两节课90分钟,他只讲60分钟左右就能把所有概念讲完,剩下的时间就给学生们讲习题。他讲课的声音洪亮,抑扬顿挫,一气呵成,并且内容通俗易懂,学生很容易把握要领,从没有人打瞌睡。

第三位是我当年的研究生辅导员李绪桂老师。因为我当时年纪比较小,老师就对我很关心。我们即将毕业的那年,李老师找到我说:“你平时表现很不错,怎么也不考虑打个入党报告呢?”作为师长,她常常对我们进行党的思想教育,耐心引导我们向党组织靠拢,也是在那一年,我在毕业之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四位是我的导师江可宗教授。我们非常幸运,当年系里为一些优秀的本科生专门配备了导师,我的导师就是江可宗教授。他每两个礼拜就会把我叫到他家,告诉我科研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做。他虽然没有出过国,英语却非常好,我的学术启蒙就来自江可宗老师。他要求我们在本科阶段就开始阅读英文文献,这对没有英语基础的我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当时英文的杂志还很少,他经常把自己的英文杂志借给我们看,我的英语是在他的帮助下才逐渐有所长进。他还是一个十分爱国的人,后来他的妻子儿女都去国外了,他选择一个人留在了上海。他说他要为祖国培养教育学生,为国家做贡献。他常常告诫我们:“国家正是飞速发展的时候,你们以后可以出国,但也要时刻想到为国家做贡献。”江可宗老师的这种爱国精神对我们影响非常大。

第五位印象深刻的老师是何友声教授,他是我们当时的系主任,他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我记得1980年前后,我们班级同学组织春游,他一个系主任、大教授,就跟着我们这群毛孩子一起去了苏州。那个时候,交通不像现在这样发达,常常都要靠走路,他就和我们一起走了过来。何老师每到一个地方就会给我们讲那里的历史典故,在这个过程中,他就把他的一些思考和看法自然而然地传授给了学生,对我们进行了潜移默化的爱国、励志、成才教育。 r/1cc5LkVQAqTeEh0yCvoOc4NFKRA9255ywTHL9jyP0raIvS4bLBRYE9Ecw2LJ1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