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很久很久以前……

孔子出生在周朝晚期的春秋时代(前770—前476)。当时的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文明史了。虽然人们对于远古的知识主要是依靠流传下来的传说和诗歌,那里面所蕴含的文明的信息已经相当丰富。有关远古圣王如尧、舜、禹的故事,在孔子及其同时代其他人的论述中就经常提及,而且他们对其真实性似乎毫不怀疑。据信,那些圣王具有高尚的人品。尧和舜在挑选王位继承人时,根据的是品德和才干,而不是血缘。禹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从而才开始了王位由直系后裔继承的历史,这标志着夏朝的开始(前21世纪—前17世纪)。如果说夏朝到底是否真正存在过还缺乏直接的考古依据,那么随后的商朝(前17世纪—前11世纪)的存在,却因近100多年来在河南安阳以及其他遗址考古挖掘出的大量青铜器、甲骨文、动物化石等等,而得以证实。这些文物显示了早在商朝,中国在农业、制陶、冶炼和纺织方面,已经有了高超的技艺。

商朝延续了600多年,直到被渭河流域(主要范围在今陕西省境内)的周人所推翻。和最后一个商王纣的极端荒淫残暴截然不同,周朝(建立于公元前1122年)的奠基者文王和他的儿子周公效法古圣王尧、舜和禹,奠定了一个人道的政治体系,并继承和改良了传统的礼仪。他们宣称自己推翻商朝是一种解放压迫的革命行为,是遵从了天命,而人民的意志就是天命的象征。“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因而,他们推翻商朝的革命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神圣的。一个纯粹的叛乱首领和受命于天的新统治者之间的区别就是,后者有人民的支持。周朝取代商朝的胜利本身就象征着周朝的新统治者与天有着一种神秘的联系。这一宗教因素,在周朝后来长达数百年的历史中,对有效地控制散落在幅员辽阔国土上的各诸侯国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使周天子所赋予其王室亲属诸侯国的统治权带上了一层神圣的色彩,使中央王权和诸侯的关系成为既是血缘的也是宗教的双重关系。

此外,周朝不仅保留了对自然神和祖先崇拜的传统礼仪,还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展了新的礼仪。各种礼仪中所运用的音乐和舞蹈,获得了维护社会秩序的特殊意义,以至于礼仪所祭奠的神灵的重要性反而退居第二位了。礼仪本身成了天命秩序的象征。正是从这一传统出发,孔子发展出了他自己的人道主义和礼的思想体系,后来成为绵延了两千多年的传统中国文化之主流。

到春秋时期,周朝的社会秩序已开始出现危机。既然天命唯有德者得之,也就表示天命不会永久地属于某一个朝代。随着后继的周王越来越乏善可陈,他们的号令也就越来越不管用了。各诸侯领主开始不服从周王的号令,且他们相互之间的矛盾加剧,强国吞并弱邻国土,使得各诸侯国的边界线变换不定,周天子最后像木偶一样被强势的诸侯任意摆布。

同样,随着各诸侯国内部一些大臣的家族势力的增强,这些人也轮番地威胁着诸侯的权力。拿孔子的家乡鲁国来说,其实际权力就主要掌控在孟、叔、季三家手里。这三家是鲁桓公(前711—前697年在位)三个儿子的后裔,故也称“三桓”。他们涉嫌谋杀了两个鲁国君主继承人,并扶持了一个他们所喜欢的继承人于公元前609年即位。在公元前562年,他们又瓜分了鲁国,“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只给鲁公留了一小部分的税收。

在一个强权横行的时代,宗教和伦理自然受到了削弱,民众的生活动荡不安、痛苦不堪。没有法律,只有强权的随意操控。下级要冒死来向上司进言,亲友一夜之间可以反目为仇,暗杀成为一种热门职业,一国的堂堂诸侯转眼就变为他国的阶下之囚。公元前593年,宋国的国都被长时间围困,以至于城内百姓饿极而“易子而食”(《左传·宣公十五年》)。

即使当时也有零星的表现仁爱、忠勇和节气的动人事迹,可是怎么才能维护这些德行并让它们盛行?说得更透彻一点,在这样一个社会里,这些仁爱、忠勇、节气究竟是美德抑或仅仅是愚蠢?显然,那个社会积弊很深。可是用什么方法能够解决这些积弊?或者,从根本上说,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关于人生、信念以及社会危机的解决方案等问题,自然地成了那个时代最优秀的思想家共同关注的中心。这些思想家通常来自一个叫作“士”的社会阶层。“士”有点类似于欧洲的骑士和日本的武士,最早是指古代的武夫,后来这个概念逐渐演化为泛指那些出身高贵、受过良好教育而由于世道变迁而坠入社会中下层的人。他们有理想、不满于现实、对如何改善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往往有一套自己的想法。

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中国进入了一个思想和文化的黄金时代。儒家、道家、法家和许多其他学派的思想家纷纷涌现。这个被称为“百家争鸣”的时代,无论在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影响力还是在思想的深刻性上,都完全可与古希腊文明的黄金时代媲美。而且这些思想家涌现的年代,也大致与古希腊哲学家如苏格拉底、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阿基米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还有世界其他地区的著名思想家如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佛),古印度《奥义书》的作者,希伯来的以利亚、以赛亚、杰里迈亚等人所生活的年代相当。这些思想家都对后来的哲学和宗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那个不同地域之间几乎不可能有信息流通的年代,世界各大文明却奇迹般地同时出现了群星灿烂的哲学家、思想家,并行地发展出了世界各大文明的思想基础,这一奇妙的现象触发了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的极大兴趣。他发明了“轴心时代”(the axial age)这么一个词来形容这一时期(前800—前200)。 Pbv4PefRTDgmFvueaI6v8NL/I6TytacYicYtx3frrtIRrclz7ZRKcUudA91FIlZ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