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父母要懂得适当“妥协”

教育领域非常流行一句话:“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一些家长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灌输超出他们承受能力的知识,虽然有时候看着孩子疲惫的样子,自己也心疼,可想想别人都是这样做的,只好妥协。

小樱今年5岁,为了让她能够在同龄孩子中脱颖而出,妈妈没事时就会带着她出去玩,还认识了几个年龄相仿的妈妈。起初在一起玩的孩子有十来个,每次都是孩子在一边玩,大人们在一边聊天。可是,渐渐地,一起玩的孩子越来越少,只剩下五六个,小樱妈妈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都去上辅导班了。

后来小樱妈妈想了想,决定给小樱报个舞蹈班,一则陶冶情操,二则培养一项专长。于是,小樱被迫随大溜,开始了她的辅导班之路。没想到,后来妈妈变本加厉,给她报的课外班越来越多。别看小樱今年才5岁,她要学的东西比小学生还多。这不,妈妈刚刚又给她报了一个钢琴班。可是,小樱去了两次,就怎么也不愿意去了。

妈妈大发雷霆:“你为什么不想学?我花这么多钱,还不都是为了你?”

小樱委屈地说:“我不喜欢钢琴,真的不愿意学……”

还没等小樱说完,妈妈就丢下一句:“不学也得学,这事由不得你!”

其实,“输在起跑线”的说法只适合短跑,比如一百米赛跑。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竞赛的话,应该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更看重过程中力量的积蓄和最后的冲刺阶段,所以父母根本就不用担心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相反,在起跑线用力过猛的话,漫漫赛程中很快就会因体力不支而虚脱,甚至无法坚持到终点。

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前一定要搞清楚,孩子本身就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比如:3岁是直觉思维期,4岁才有形象思维,5岁左右逻辑思维开始萌芽,8~12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对孩子的培养,一定要遵循这些规律,父母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事半功倍。

看到其他家长怎样做就效仿,为了“让孩子快点跟上”不惜违背规律的行为,最终只会伤害亲子感情,甚至因为选错道路而一无所获。

方法一:“大器”有时候是晚成的

最近一次和朋友聊天,她告诉我,她在给儿子东东张罗着报围棋班。

“围棋?你儿子不是正学葫芦丝吗?”我奇怪地问。

“嗯,学了两个多月,可我看他现在不像之前那么喜欢学了,所以想给他换个别的试试。”

接着,她跟我说了这样一件事:

刚开始,他还兴致勃勃地跟着老师学,回家之后能有模有样地吹给我听。看着他吹葫芦丝的样子,我特别欣慰、自豪。后来他们学校举办艺术节,我让他报名,到时候用葫芦丝吹一首曲子给老师、同学和参观的家长们看。但是他却跟我说:“我怕……我不行……”

“东东乖,不怕,只要你报了名,不论结果怎么样,我都会给你买一套汽车模型,好不好?”

但他明显不吃这一套,他说:“我不要汽车模型……妈,我真的怕吹不好……”

“东东,妈妈可不喜欢不勇敢的孩子。”后来我有点生气了。

最终,儿子还是站到了学校的舞台上。也许是因为太紧张,上台之后他手里拿着葫芦丝,低着头,呆呆地站在那儿,动都不动……幸好主持人反应快,不露痕迹地化解了尴尬。

这件事情过后,虽然我们都没有责怪他,但他再也不愿意学习葫芦丝了。我觉得,东东也许是不适合学葫芦丝,于是想给他报个围棋兴趣班试试……

听完朋友的故事,我不由地感慨:她希望儿子有一技之长,让他学习葫芦丝,这无可厚非;希望儿子参加学校艺术节展现自己,这种心情我也能理解。可她却忽视了一点:东东之前没接触过葫芦丝,学习的时间也不长,尤其是在他说出“我不行”时,证明他的心里是没底的,不敢上台表演,怕万一出错,被大家笑话。但朋友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赶鸭子上架,结果呢?其实我倒觉得,不是东东不适合学,而是朋友的做法把孩子逼到了死胡同里。

要知道,熟练掌握一项技能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学习,东东学习葫芦丝,最多也就刚刚入门,这时候让他当着众人的面吹曲子,难道不是在为难他吗?在这里,我想劝告所有的父母:不要羡慕别人的孩子优秀,也绝不能拿自己的孩子跟他们比,因为你一时的急功近利,可能会导致孩子彻底失去学习的信心。

方法二:有话好好说,责怪起不到任何效果

女儿非常喜欢看动画片,几乎每天吃完晚饭后都准时坐在电视机前看央视少儿频道播出的《熊出没》。对此,周女士没有反对,她觉得晚上时间长,不让孩子看动画片,她还能干什么呢?可是,女儿有个坏毛病,就是看动画片时不知不觉就跑到电视机跟前了。周女士觉得这样不好,会伤了孩子的眼睛。所以她总会不停地提醒女儿:“离电视机远点看。”女儿虽然当时特别听话,把小椅子往后移,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挪到了离电视机不远处。

一天,周女士心情有点烦躁,收拾完饭桌,从厨房走出来的时候,看到女儿坐在电视机跟前,便怒吼道:“我说过多少遍了,让你离电视远点看、远点看,你怎么就是不听话?是不是想小小年纪就戴上眼镜啊……”她一边说一边走过去拿起遥控器把电视机关了。女儿被周女士的样子吓坏了,哇哇大哭起来……

周女士本来以为这次对女儿发火,她会吸取教训,以后有所改变。没想到第二天女儿看电视时又不知不觉坐到了电视机跟前。周女士真的非常无奈。

在这个案例中,周女士犯了一个错误:面对孩子犯错,缺乏引导的耐心,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发脾气责怪女儿。结果,女儿当时因为受到责骂而知错,但不清楚自己到底错在哪儿,所以事后还会再犯。

一般情况下,孩子并不是有意要做错一件事情,如果跟他们讲清楚这么做有可能会带来的危害,那么他们多半也就不会这样做了。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多时候都是欲速则不达。跟孩子进行沟通时,切忌只给他们传达空泛的口号,一定要让他们弄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为什么不能这么做”。

以我对孩子的了解,他们都渴望看到父母的笑容、得到他们的表扬,而不愿意看到他们阴沉着脸,被他们训斥和责打。所以,做孩子心中最好的父母,就要跟他们进行有效沟通,让他们在和谐的气氛中愉快地接受你教给他们的东西。

除了让孩子记住“为什么”,还要帮助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怎么做”,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QH2Fe1eaj7m4VvSkqEwi6QNCp/eGNaAt2o8I+fe/UWxqx3XzGcAk4S9/mPqnp6V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