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言

独坐书房的桌前,望着案头倪师和我的合照。照片中的老师看着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下文简称佛州)灿烂阳光中的大家露出了慈和的微笑。当天的佛州是万里无云的晴空,中医学子们站在汉唐中医学院古色古香的中庭笑闹着,仿佛还可听到当天的声响,感受到那一种属于南方的湿热。心情穿过往日的每一个片段,多少前尘影事涌上心来。

img

我与倪师(右)在朱雀厅前(一)(见文前彩图1)

十多年的岁月就这样过去了,马齿徒长的我回忆起那一段在佛州向倪师学习的日子,总觉得这是我生命中最快乐、最精彩的时光。那是一种全面学习探讨生命的真相和深义的快乐,更是和所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修学时的灿烂盛典。有学贯古今、医之大者的老师带领着我们去探索,还有来自世界各地出类拔萃的中医同门一起生活和分享,就在海天交会间的热带岛屿上,进行着原本应该属于神州大地上的古老医学的演示发扬。在这个岛上有着象征着人类现代科技力量的航天飞机发射场,也有探索生命真相、由倪师创建的汉唐中医学院。这种种因缘的交错,就是我的中医学习历程的开始。愚钝如我,能有这样精彩的起始,可以说是因缘不可思议。何其有幸!

这样的日子感觉是好久之前了。一声“患者来了”,我们就一同疾行在汉唐的回廊上。朱雀厅的门一开,一场场精彩的治疗案例就在我们的眼前展开。

曾经是这样生涩的我,曾经这样一次次地感动。我们曾经是那样的意气风发,那样的身心踊跃。我们曾经在佛州海外的岛上想着要踏杀天下、升众生于衽席之上。又想起陆游的一句诗:“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我们曾经彼此鼓励着我们一定会成功。佛州的海一定还是广阔动人、轻涛拍岸。但带着我们一同在这海天一色的岛上学习的导师却已不在。从这一刻起,我们要自己走上这条大道,自己往下去探寻医学的究竟。若非倪师,在硅谷这群整日在0与1的世界中度日的电子人,怎么会走进中医的广大世界里呢?老师掀起的风潮是波澜壮阔的,我们何其有幸恭逢其盛。

第一次见到老师是在2008年,那是一个仲夏清晨,才八点多的佛州已经有加州正午的炎热。走进老师看诊、写作的朱雀厅,只见清瘦但头发乌亮的老师正在计算机前急敲着键盘。老师看来精神相当集中。老师抬起头来看着我和一起进来的师兄,很开心地笑着问飓风有没有影响昨天的来程。一种温暖的感觉油然而生。在那之前的两年来,我每天捧着《人纪》猛读,一遍又一遍地跟随老师探索经方的世界。看着老师坐在前面,我就会想起《人纪》教学影片中的那一幕幕。走过《人纪》中的每个经典,度过六百多个在中医世界从无知到入门的日子。我终于见到了老师,仿佛是累世的因缘,眼前这一位长者看来是这样的亲切。这虽不是和老师结缘的第一天,却是我此生第一次见到老师本人。如今想来,这个场景也恍如隔世了。

img

佛州汉唐朱雀厅的牌匾

朱雀厅!这是个充满回忆的地方。还记得第二次跟诊时是全团团员加上家庭成员一同前往。有一天一早起来,天气就有点阴阴的,到了诊所,杰克大叔才告诉我们等一下会有小型的龙卷风。我们一开始还不以为意,后来在白虎厅中忽然听到雷雨交加,不久就停电了。大家走出漆黑的白虎厅,只见风雨大得离谱,一时天地怒吼、电光闪闪,此情此景只有在台湾的台风天可见。我的妻儿正要去肯尼迪太空中心玩时被风雨困在路边加油站,我打电话给她才知道就在汉唐斜对面,因大风雨被困在车中,我要她快进来避雨,待她进到汉唐里面一家人都有些惊魂未定。

这时杰克大叔在青龙厅前发现诊所后方可见龙卷风风柱,我们大家想过去但走廊上已经无法站立,大家站在朱雀厅前面简直一身湿,只见老师赶快打开门让大家进去,大家只好全部人员一起躲入朱雀厅里。朱雀厅里也因停电没有了灯光。但老师就坐在厅里看书,好像一切狂风暴雨都不放在心上。正如同他面对各种艰难挑战都无所畏惧一般!大家对全体挤进朱雀厅有些不好意思,但老师放下书本安慰所有小朋友。孩子们也开始好奇地在朱雀厅里玩。朱雀厅,这真是经方学子的心灵故乡,一个安心的家!那是充满惊奇医案的朱雀厅,那是传承着千年智慧的朱雀厅,那是偶尔传来悦耳吉他声的朱雀厅。而坐着一代宗师的朱雀厅,这个景象已经不会再有了。

缅怀老师,老师的每一次言传身教都还是这样清晰。老师把经方的力量拨乱反正地爆发出来,他是要以非常之手段来唤醒世人。若非是亲近老师从而学之,又怎能体会其一片苦心呢?在倪师“金刚怒目”之下的“菩萨低眉”又有多少人知道。世上多崇尚“温良恭俭让”的人物,果然是收不到那一份苦心发出的讯息啊!曾听倪师说了很多未来的计划,他不是一个讲空泛话的人,这些计划虽未全部完成,但在这几年都已经一一实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只有精进自己、强化自己,在临床上用心,取得在诊治上的胜利,这才是王道。有时我也会留心于外面的风风雨雨,但如同佛州的天气,风狂雨急之后,天空丽日又现。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要用心在哪里呢?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看着我当年在跟诊时留下的日志,有以下这段叙述:

这次精彩的跟诊在此终于划下完美的句点。大家都很离情依依。我们大胆地请老师和师母到我们的住处吃晚饭。没有太好的菜和场地,我们只有包了饺子和做了些香椿饼及葱油饼。倒是师母也准备了很精彩的热汤及甜点。我们高兴地和恩师一同共进晚餐。老师和我们谈了很多,也说明了《地纪》的目的及内容。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希望有机会一读。这两年来我每天捧着《人纪》猛读,一遍又一遍地随着老师来探索经方的世界。看着老师坐在前面,我就会想起在《人纪》教学影片中的那一幕幕。

老师对虚名的淡泊和对传承经方的强烈使命感都使我们感受到一代宗师的气度。当老师担心我们第二天清晨要走会太晚而决定回去时,天空居然下起雨来,这更增加了一股愁绪。送老师和师母上车后,老师似乎想再说什么,但最后只是轻轻地向我们摆了摆手,好像告诉大家一切叮咛都和大家说了,下回再见。看着老师的车在黑暗中渐去渐远,我心中五味杂陈,回想这些日子来的种种,只能说感谢这不可思议的因缘让我们能投入师门。

当年老师似乎想再说什么,至今也不可考了。而“但最后只是轻轻地向我们摆了摆手,好像告诉大家一切叮咛都和大家说了,下回再见”这句话在今日看来,真是别有一番滋味。日本的茶道禅者有“一期一会”之说。在这一生和老师相遇,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因缘是我一生的荣幸。

多年之后我再重新整理当年的跟诊日志,想把一些雪泥鸿爪的片段或是一些吉光片羽的启发做一个整理,也是想把这一段充满着知识性、启发性的记录好好地保存下来,给不曾亲近倪师但也同在复兴中医的大道上的朋友们做一个参考。

在汉唐的师门中,我只是一个小医师,我既没有老师的宏大气魄和高深学思,也没有同门先进的深厚学养,自身资质愚钝、生性疏懒又加上俗务甚多,且没有许多我敬佩的师兄姐一样的开拓精神及光大经方的气势和功力,可以说是忝列师门。这本日志不敢说是深得倪师真传的宝典,更不是全面记录倪师医术和学思的严谨著作,只是我作为一个探索中医宝藏的真诚学子在修学过程中的所知所见。其实有更多老师在海外行医及传承的精彩内容,汇集在诸位跟诊同门的记录中。这本书可以说是我有限的眼界中所收集到的沧海一滴,大胆提供给大家,只是希望能够多少带给大家一些启发,同时也带大家了解当年倪师作传承时的情境。书中有中医学理和临床心要的记录,对个人而言,这是诚心地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学识历程,是我走进倪师经方大观园时的回忆。在复兴中医的历史洪流里,本书也许多少会激起一点小小的浪花。如果读者在看过这本小书后能有一点收获,那将是我野人献曝后最高兴的一件事。 lblOPDNIOix8lh+iDHFNDUt9cHkz4ECXquOaRJKFzyoaj0hc/jUIekFuHww74Zi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