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杂的利益关系中,擅用均衡思维,找到平衡双方的牵制点,你就可以占据主动,无往而不利。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可谓运用均衡思维的代表人物。相信大家都熟悉“捉放曹”的故事。赤壁之战,曹操败走华容道,接连遭遇赵子龙和张飞的军队,拼死抵挡才得以逃脱,没想到在最后关头又遇上了关羽的人马。曹操哀求关羽放行,关羽念其旧日恩情,放曹操逃走。
乍看之下,诸葛亮派关羽把守最后一道关口,真是失策,令人扼腕叹息。
细想来,诸葛亮不会不知道关羽是重情重义之人,让他守最后一关其实是故意放走了曹操。
当时刘备、曹操、孙权三雄之中,曹操的势力最强,而刘备的势力最弱。曹操不仅在兵力上占据优势,而且因“奉天子以令不臣”,在政治上也占尽优势。孙权与曹操周旋,无暇顾及刘备。此时如果除掉曹操,孙权的矛头便直指刘备,而此时的刘备无丝毫还手之力,势必为孙权所害。
因而,对于刘备而言,此时的曹操可败,却绝对不可死。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诸葛亮精心安排了华容道的部署,既放过了曹操,又不被人识破自己实力虚弱的真相,绝对逼真而不露丝毫破绽,只可惜了关羽至死都还蒙在鼓里,对诸葛亮的不杀之恩感激不尽。
大家耳熟能详的“空城计”,则是司马懿巧妙运用了均衡思想。
马谖失守街亭,司马懿率领15万大军直取蜀军根据地西城。而此时的西城,仅剩下些老弱残兵,与曹军抗衡可谓以卵击石。
下面的情节大家都很熟悉,诸葛亮大开城门,令士兵化装成老百姓,在城门之下低头打扫,自己在城门之上焚香操琴。司马懿兵临城下,见诸葛亮神情自若,众老军旁若无人,心想:“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宜速退。”诸葛亮正是利用了司马懿的这种认知误区,不废一兵一卒抵挡住了魏军的进攻。
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
当时司马懿树敌众多,做事常常受多方牵制。曹操在世时,就对司马懿有着高度戒心,“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曹睿继位后,诸葛亮利用曹睿对司马懿的猜疑,使了个“反间计",把这位堂堂的大将军给拉下了马。幸亏曹睿顾惜司马懿是个难得的将才,力保司马懿,司马懿这才捡回性命,回家养老去了。待到诸葛亮出祁山伐魏,屡败曹军,曹军上下无人能与之抗衡。魏主不得不重新起用司马懿。
经此番起起落落,司马懿心中明白,自己之所以能临危受命,从某种意义上讲,全是因为有了诸葛亮,有诸葛亮的一天,魏主就得用司马懿一天。一旦真的制伏了诸葛亮,魏国面临的大敌就不复存在了,自己也便失去了利用的价值,只剩下死路一条。
因此,久经沙场的司马懿其实早已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但同时他深谙“狡兔死,走狗烹”“飞鸟绝,良弓藏”的道理,除去诸葛亮之时,便是他司马懿的死期到来之日。
同样,诸葛亮也洞悉了司马懿的心思,才能临危不惧一这就是双方之间的均衡状态。
诸葛亮与司马懿正是充分运用了均衡思维才得以在相互依存中和谐相处。同样,天地万物,相生相克,事物之间皆是彼依于此而此依于比,相互牵制而达到均衡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