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条是可以用来表达情绪的,中国的书法就是一种能够通过线条表达情志的艺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和《刘中使帖》,就寄托了他的思想情感。《祭侄季明文稿》帖,是颜真卿追祭从侄季明的文章草稿。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爆发安史之乱,当时任平原太守的颜真卿和他的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毅然起兵讨伐叛军。不久,常山被叛军攻陷,太原节度使拥兵不救,以致城破,杲卿父子被俘,先后遇害。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颜真卿到河北寻访杲卿一家的下落,得知他们全家死于战乱,仅得杲卿一足、季明头骨。颜真卿义愤填膺,乃顿作祭文,国恨家仇全倾注在笔端,一气呵成,满腔悲愤之情跃然纸上。
而《刘中使帖》,作于唐代宗大历十年(775年),又名《瀛洲帖》。当时颜真卿身在湖州,得知唐军在军事上获得胜利,非常高兴,于是欣然命笔。全帖共41字,字迹比他过去的行书要大得多,重笔浓墨,大幅写意;笔画苍迈矫健,纵横奔放,有龙腾虎跃之势;前段最后一个“耳”字独占一行,末画的一竖以渴笔皴擦,纵贯天地,洋溢着欣喜雀跃之情。
线条是组成形象的最为敏感的视觉符号,是人类表达情感和认知的最基本语言之一。而线条本身!在它没有表现具体对象的时候有其抽象的情绪。如直线使人产生坚硬、力量、坚毅、刚劲的感觉。而水平线,是大地之线。当物体处于与大地相连的水平状,就会给人一种宁静、平稳、坚实的感觉。所以,绘画中,表现“静”的境界,往往近景有一长长的水平线;中国宫殿、希腊神庙等坚实的建筑,都以水平线为主。垂直线则指向天空,表示升腾、挺拔和庄严。所以,凡是表示静穆严肃的画、建筑(如纪念碑),都以垂直线为主线。金字塔、清真寺、哥特式建筑以垂直线为主,体现了对天空的渴望。曲线表示优美、柔和,给人一种变化的动感,起伏回荡,对人的视觉有一种奇妙的魅力,最能悦人眼目,使人感到一种节奏美和旋律美。斜线是一种不安静的线,使人产生恐慌。奔跑中的人,风浪里的船,狂风中的树,主要用斜线表达。
线条的研究有一定的历史,早在20世纪初期,有实验美学心理学家,利用41种线条和形状采用选择法和配对法做过一个偏爱选择的实验,想通过人们对不同线条的喜好,来了解什么才是人们最感兴趣的线条和形状。在关于线条类别的喜好上,实验发现,人们最喜欢的形状为圆形,第二是直线,第三是波浪形,第四是椭圆形,最后是圆弧。
通过这个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流畅的、有规律的线条往往能引起人们的好感。
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称,中国的艺术就是线的艺术。我们确实能在中国画中看到更多的线条!其中能引起愉快情绪的线条,无论用笔的浓淡、燥湿,往往是非常流畅的,就连转角也没有过多的棱角。而那些有过多停顿的线条能给人焦灼、忧郁的感觉。
由此可见,线条有表现能力,能唤起人们的美感。虽然线条本身会给人带来不同的体验,但是人的心理也会让人对同一线条产生不同的看法。如同样一根斜线,如果把它看成一条垂直线时,人们就会感到肃穆;当把这条斜线看作一条向上的坡路时,则会产生欣喜之情。
虽然人们对线条表现出一定的偏好,但是这种喜好的选择并非固定的,因为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有时候这种差异之大甚至让很多专家都很难解释。比如有不少人对直线的喜好超过了圆形,而有的人根本就不喜欢圆形,其理由是看圆形会让他们的眼睛一圈一圈地运动,这让他们感到不舒服。
有资料显示,人们对线条的喜好其实也很容易发生变化,尤其是对线条本身发生的变化非常敏感。比如,一根短的横线可能很难给人喜好的感觉,但当它被加粗后,可能就会引起关注。而当它被加粗到让人感觉它有高度时,它既可以被看作线,也可以被看作长方形,这容易让人对其感兴趣,甚至产生好感。如果继续将其加粗,它可能变成矮胖的矩形,而使人厌恶。但当它被加粗成正方形时,又会引起人的好感。当它再次加粗,又会显得过于臃肿。直到它被加粗成细长的垂直长方形,它可能被看成一条足够粗的线条,此时人们会重新对其产生好感。而除了直线的粗细外,圆的大小变化、弧线的曲度变化、线的倾斜角度、波浪形的紧凑度、线的长短等,都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这种线条变化使人们产生不同感觉,其实是人们在对线条下定义。
因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对线条的情绪定义已经约定俗成,比如人们早已经将垂直线定义为向上的力量,将曲线定义为流水般的柔顺,将立着的长方形定义为屹立不动的挺拔力量,将横着的长方形定义为伸展的自由,粗线条则被定义为严肃、沉重,所以当人们看到它们时,首先会根据经验判断其定义,而作出情绪的反应。而当它们发生各种变化时,人们又会产生相应的不同反应。所以,很多产品设计人员也因此非常注重各种线条、色块的运用,致力于通过它们来影响观看者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