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审美价值:为什么我国文人偏爱竹

我国的文人,对竹子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比如李白喜欢“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王维喜好“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竹里馆》);杜甫喜欢种竹,“平生憩息地,必种数竿竹”(《客堂》)。陆游在雪溪观竹时,手舞足蹈地唱道:“溪光竹色两相宜,行到溪桥竹更奇。对此莫论无肉瘦,闭门可忍十年饥。”可见其爱竹之情溢于言表。

许多文人竟然爱竹成癖。《世语新说》中说,从前有叫王子猷的人,虽暂住人家空房,偏叫人于屋前种竹?友人问他:“既是暂住,何必要急于种植?”王子猷答道:“何可一日无此君。”从此,“子猷爱竹”便被后世传为佳话。

为什么文人对竹子如此偏爱、寄予如此深厚的感情呢?

竹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

文人喜爱竹子,主要是因为竹子对于人具有审美价值。所谓审美价值,是指事物对人所具有的审美意义和心理效能。一个事物或对象如果对人的精神生活有益,它的内容、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功能,能为人所把握,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我们就称它具有审美价值。审美价值是客观的,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是它含有现实现象的、不取决于人而存在的自然性质,第二是它客观地、不取决于人的意识和意志而存在着这些现象同人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存在着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竹子的审美价值不但体现在它的外在形式上,如竹叶青翠常绿、竹竿修长挺拔、竹根盘桓流连,而且体现在它的内在方面,比如竹子的颜色、形态和习性,使得它成为精神美的化身。竹子的偃而复伸、竹身有节、外坚中空等,与人的许多美德情操相联系,如坚守气节、坚贞顽强、虚怀若谷、简约淡泊、清高孤直等,所以使人能产生联想,因此竹子成为这些美德情操的代言物,为文人所喜爱。

审美价值取决于对象结构和主体需要。任何自然事物、自然现象,本身不可能构成现实的审美价值,只能构成审美价值的潜在条件。只有当它对社会中的人、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具有某种意义时,能愉悦人的感官和精神、激发审美感受、美化人的生活的时候,它才能实现其审美价值。并且事物越具有鲜明独特的审美特征,越被人认识,其审美价值越大。也就是说竹子因为能够使人联想到生活中的许多美德和情操,使人产生精神愉悦和美感,所以才具有审美价值。可以说,人们偏爱的不仅仅是竹子本身的外形,更是竹子所象征的各种情操和美德。而当人们越加爱竹、人们就会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认识也就会越加深刻,其审美价值也就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刻而变得越大。

重视审美价值,是中国文人的一大特点

在古代文人的眼中,审美价值要远远高于实用价值。白居易有首咏竹诗:“不用裁为鸡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题李次云窗竹》)这首诗体现了白居易的一种观点就是:竹子的价值不在于实用方面,比如制作笛箫、渔竿等;而在于审美的方面:千草百花凋零了,它还那么青翠,虽然风吹雨打,雪压霜侵,它还是那么坚挺。

审美价值看似无用,但是,人们的生活中离不了审美价值。苏轼在他的《于潜僧绿筠轩》一诗中就表明了审美价值的重要性。该诗紧接过王子猷“何可一日无此君”的雅兴,仅以“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人俗不可医”等寥寥几句,言语不避浅近,而说理力求深刻透彻,并且生动形象,就将竹子的清高傲岸和诗人鄙视庸俗、追求高尚的思想品格表露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在苏轼看来,没有肉吃,人会变瘦,但是居住环境没有竹子,就会让人变俗。人一时瘦点不要紧,可以再肥起来;人一旦变俗了,那就没有办法可以治了。而竹子是非常宝贵的,能够让人的精神愉快、清爽,脱去俗气。

很多文人像苏东坡那样,轻视物质享受,看重审美价值。例如清代郑板桥的另一首题竹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撷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等等,这些既是对竹之精神、竹之风韵的胸墨倾吐,也是对自己一身清寒、两袖清风的自画肖像,更是对中华历史上一切有节操、坚贞不屈和关心民间疾苦的忠直文人的生动写照,无不集中地表现出了中华竹文化深沉博大的思想内涵。

从这些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世间事物有两种主要的价值: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竹子虽然可以作为渔竿具有实用价值,但人们更在意的是它的审美价值,审美价值虽无用,却给人以愉悦的情感,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所以文人偏爱竹。 FmwP5uW54aKABGUS093IMiXwDUXs5NdTu+8UTz4nvbOa7pu5y5fJUu8kdDKSfHh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