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美感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焦大会爱上林妹妹吗

我们古代有很多美丽的爱情传说,但是总结一下发现,农夫、放牛郎们偏爱天上的织女、七仙女,或者是勤劳善良的田螺姑娘;然而书生们爱的是王宝钏、崔莺莺、杜丽娘这样的千金大小姐,再不然也是大财主家有学识的祝英台。村姑或丫鬟从来就没有进入过他们的爱情视线。村姑那么勤劳,丫鬟那么机灵,怎么从来不被农夫和书生们喜爱呢?鲁迅也说:“贾府里的焦大是不会爱上林妹妹的。”看到这句话,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奇怪,难道貌若天仙的林妹妹在焦大眼里就变丑了吗?其实不是这样的,原因在于对于同一对象,不同的欣赏者有不同的看法,即审美的差异性。

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悦于目

美感共同性是指不同或同一时代、民族、阶层的人们,对于同一审美对象所产生的某些相似、相同、相通的审美感受、审美评价。由于美是人类共同发现、共同创造的,人类的社会实践、审美实践使人具有共同的心理结构!所以人们具有一种普遍的审美尺度,在感受中显示出基本的一致性。不论是东方民族还是西方民族,不论古代人还是现代人,也不论富翁、贵族还是穷人、平民,如果游览凤凰古城,看到美丽的湘西风景,都会产生相同的优美感;如果站在喜马拉雅山前,获得的又是相同的崇高感;观看喜剧《伪君子》,会产生相似的喜剧感;欣赏悲剧《俄狄浦斯王》,获得的是相似的悲剧感。

我国古代就有说明美感有共同性的例子,如《淮南子·修务训》:“故秦楚燕魏之歌也,异转而皆乐。”《淮南子·说林训》:“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悦于目。”世界各国人民、各阶层人士在观赏我国的万里长城、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巴比伦空中花园、埃及的金字塔等古老而雄伟的建筑时,也能产生大致相近的共同美感。之所以有这种共同的美感,首先在于我们有着欣赏美的相同的审美器官,还有我们有着长久以来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基础以及共同的社会文化。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美感不仅具有相同性,而且具有差异性。美感的差异性是指同一或不同时代、民族、阶层的人以及同一个人,面对同一审美对象,会产生不同或对立的审美感受、审美评价。人类之所以具有审美差异性,是人们具有不同的社会实践和审美实践,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的审美意识、需要、能力。比如欣赏同一出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不同的人审美感受不同:有的人伤心不已、潸然泪下;有的人疾恶如仇、义愤填膺;有的人满怀同情、为其惋惜……

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不同阶层、不同教养的人如商人、贵族、农民对美有全然不同的审美要求、审美感受。在有阶层存在的社会中,不同阶层利益、生活方式、社会需要,形成不同的思想、情感、心理、习惯,形成不同的审美意识、标准、理想,对审美对象的美感、审美评价便具有了阶层的内容。美感的阶层性,制约着人的审美选择、感受和评价,影响人对美的创造。因为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往往接受欣赏本阶层认同的审美对象,排斥与本阶层利益相对立的审美对象,从而在美感中渗透了阶层的意识。承认美感的阶层性,并不排斥美感的共同性。

总之,美感既具有共同性又具有差异性。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认识美感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不仅有利于我们把握美感的性质,创造既具有普遍审美价值又具有多样性的美和艺术,还有利于我们正确对待各个时代、民族、阶层的人所创造的美,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 ikDVBjp3rECopLFogrgW9fxhkC0k7dpWj8hQwzwGDvzmAS1UhMjPJEtzTZjwur/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