丶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卫铄《笔阵图》
注 磕磕然:石头磕碰。
实如崩也:实,实在,其实。崩,山崩。此真如山崩也。
按 点法要重。如高峰之坠石,言势也。势疾则重,非真言下笔时实用力也。
夫著点皆磊磊似大石之当衢,或如蹲鸱,或如科斗,或如瓜瓣,或如栗子,存若鹗口,尖如鼠屎。 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
注 衢:四通八达的道路。蹲鸱:蹲着的鸱鸟。鸱,即鹞鹰。
存若鹗口:鹗,亦称鱼鹰。存,同𨀛,踞也,趯前之准备动作。
按 点贵沉着,如大石之当衢。点又贵于变化,所谓“万点异类”是也。
侧不得平其笔,点如利钻镶金。 张怀瓘《玉堂禁经》
按 写点宜带侧势,点法又贵深入,收笔前宜微微挫动笔锋。自然墨精暗坠、笔力深入(例图 49)。
右军云:“每作一点,皆悬管掉之,令其锋开,自然劲健矣。” 虞世南《笔髓》
按 点以露锋为多,尖锋入纸,顺势落笔,其势要重,落纸后毫迅速铺开,收笔时再迅速收拢,自然劲健,但必须注意一点,毫不是平铺展开,而是根据点形而有所侧重,如半蚁点笔力侧重于右上,杏仁点笔力侧重于左下(例图50)。
例图 49
例图 50
为点必收,贵紧而重。 李世民《笔法诀》
按 无点不收。收笔宜疾,迅速在纸面上带过,空中作收势。
点者,字之眉目,全藉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字异形。 姜夔《续书谱》
按 点贵于变化,随字异形。又贵乎有势,顾盼有情,向背得宜,如此字则精神。
侧不得平其笔,当侧笔就右为之,口诀云:先右揭其腕,次轻蹲其锋,取势紧则乘机顿挫,借势出之,疾则失中,过又成俗。夫侧锋顾右,借势而侧之,从劲揭潜出,务于勒也。
问曰:“侧不言点而言侧何也?”论曰:谓笔锋顾右,审其势险而侧之,故名侧也。止言点则不明顾右,无存锋向背坠墨之势,若左顾右侧,则横敌无力。故侧不险则失于钝,钝则芒角隐而书之神格丧矣。
笔诀云:“侧者,侧下其笔,使墨精暗坠,徐乃反揭,则稜利矣。” 佚名《永字八法详说》
注 揭:揭,高举也。清蒋和《书法正宗》:“揭,指爪肉之际,抬笔管向上。”
神格:风神,骨格。
按 点法以露锋为多。凡露锋之点,头要尖,起笔时不必在纸上作逆势,可尖锋入纸,顺势落笔。一落笔,毫即须铺开,然后微微顿挫其笔,将墨揉入纸中,收笔时借势反揭收之,自然笔力深入,墨精暗坠,精神饱满。一点之中,笔势三折,有高峰坠石之意,故曰险。
点之变无穷,皆带侧势蹲之,首尾相顾,自成三过笔,有偃,仰、向、背、飞、伏、立等势;柳叶、鼠矢、蹲鸱、栗子等形。 陈绎曾《翰林要诀》
注 三过笔:即三折笔,逆入(空中亦可)一折,行笔一折,收笔一折。
按 点法之化势,其形无穷,万点异类,“点不变谓之布棋”,但点与点之间,点与画之间又贵乎顾盼呼应,不可孤露形迹。
侧之祖,妙须三作用,锋向右而势向左。 李溥光《雪庵字要》
注 三作用:即三过笔。
按 收笔之方向与运笔之方向相反谓之逆势,以逆生势也,收笔出锋之方向又要与下一点之起笔露锋方向相呼应,自然有势。
夫作点势,在篆皆圆笔,在分皆平笔,既变为隶,圆平之笔,体势不相入,故示其法曰“侧”也。 包世臣《艺舟双楫》卷五《论书一·述书下》
注 分:即八分书。
按 用笔不外乎方圆,圆用篆法,方用隶法(详见第二章)。凡藏锋之点,圆笔也。露锋之点,方笔也。如栗子点,圆笔也。其法先于纸上轻锋逆入,向左上方略提,迅速向右下作一横点,再挫动,调整笔锋后下行至收笔时顿二顿,再借势反揭收之(例图 51)。又如三角点,方笔也,尖锋入纸后迅速将笔毫展开,再将笔锋提至右上角,向右下切入,再反揭收之(例图 52)。
例图 51、52
点之祖、蹲鸱之势,此三过侧法也。起自中,而末锋自中出也。点有尖、秃、斜、正,随字势而用之。 佚名《书法三昧》
例图 53
按 凡出锋之点,锋贵从腹中而出。势从内出,则点法饱满,若从旁边出锋,则浮薄之弊立见(例图 53)。
盖一点微如粟米,亦分三过向背俯仰之势,一字有一字之起止。朝揖顾盼,一行有一行之首尾,接下承上之意。此乃古人不传之妙,宜加察焉。 佚名《书法三昧》
注 微如粟米:小得像高粱米一样。朝揖:如两人作揖,喻向势。
按 “八字点”,背势也。“曾头点”,向势也。“三往一复点”,“顾盼点”,皆取势之点。“覆三角”、“仰三角”,皆俯仰之点。
例图 54
一曰侧,诗曰“辗转反侧”。书之作点有反侧之义,将笔锋向上侧掷之,按令入纸,则毫蹴开而向下旁出,乃绞转提锋,收回使圆,此按提出以平颇也。笔锋虽向上,而势向右侧按之,笔微颇而毫铺,按笔提收翻折使方,此平颇出以按提也。 姚配中《书学拾遗》
注 蹴开:蹴,原意为踢、踏,此指用力将笔推去使毫铺开。
绞转:绞,转锋也。转,指作书时笔毫左右圆转运行,在点画中行动时,是一线连续又略带波动起伏顿挫之意。绞,转锋尤激烈者。
平颇:平,使其平。颇,偏颇,不正也。
按 凡藏锋之点,发笔时可于纸面上作逆势;露锋之点,发笔时可于空中作逆势。无论方、圆、藏、露,点都带欹侧之态,目的在于产生笔势。唯“悬胆点”正中直下,如胆之悬,似露之垂,亦别有意趣(例图54)。
附 点法化势表(例图 55)
例图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