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赵之谦篆书技法解析

郗忠民

2009 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2013 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入本校攻读硕士研究生,2016 年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为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师。卿云学堂联合创办人。

卿云学堂创建于 2010 年,教学参照中国美术学院模式,专业教师由中国美术学院硕博团队组成,发展至今已有十余载。自创办以来,一直贯彻以学习传统、立足传统为教学宗旨。

赵之谦《群书治要引三略》考前学习概述
一、赵之谦简介

赵之谦(1829—1884),会稽人,晚清著名的书法篆刻家。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㧑叔,号铁三、憨寮,又号悲庵、无闷、梅庵等,所居曰“二金蝶堂”“苦兼室”。官至江西鄱阳、奉新知县。工诗文,擅书法,初学颜真卿,篆隶法邓石如,后自成一格,奇倔雄强,别出时俗。善绘画,花卉学石涛而有所变化,为清末写意花卉之开山鼻祖。篆刻初学浙派,继法秦汉玺印,复参宋、元及皖派,博取秦诏、汉镜、泉币、汉铭文和碑版文字等入印,一扫旧习,所作苍秀雄浑。赵之谦平生著述颇丰,有《梅庵集》《悲盦诗剩》《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二金蝶堂印存》《补寰宇访碑录》等。

二、创作缘由

清代光绪四年,赵之谦为在江西任职的李文敏书《群书治要引三略》,冀望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李文敏,字少俯,又字捷峰,陕西西乡人,时年擢升江西巡抚。这件篆书八屏,气度恢宏。每屏纵一百七十四点四厘米,横四十三厘米,八屏总计篆字三百零六个,字高近半尺。赵氏五十岁书写的这件精品力作,可谓人书俱老,已臻化境。

一、作品风格赏析

赵之谦的篆书师古而又不泥于古,既兼容并蓄又敢于开拓实践,既重功力又富才气,最终开创了其新颖独特的篆书风格。《群书治要引三略》为赵之谦晚年力作,这件作品充分体现了赵之谦将北碑造像的笔法、气势古朴的风貌贯穿在其篆书之中。起笔或方或圆,多切笔铺毫走纸,收笔处自然天成,转折处由早期的圆转居多变成了方折为主,线条也更加古拙苍劲,结构多变而不失法度,笔法更加老到,枯实相交,轻重变化,一任自然,风格古朴,气势雄浑。他不恪守篆书横平竖直、结构左右匀称的原则,而是笔画左低右高,结构右耸取势,在整饬中求变化,在厚重中求灵动,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结构美,这也是构成赵氏篆书面貌的主要因素。

四、作品意义与影响

在整个清代书风特色的笼罩下,赵之谦的碑体书法风格逐渐成熟。碑体书风入其篆书的发展历程,充分地展现出他对书法艺术的准确把握与创新能力。《群书治要引三略》作为其晚年的代表作,愈发证明了他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他透彻地看到了北碑的妙处,区别于“二李”之法而别开生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赵氏碑体篆书,开启了碑学发展的新时代。其书沉着豪放,妍丽奇宕,直接影响到近代沈曾植、曾熙等海上名家,自成派系。赵之谦的书学道路,对当下我们在书法实践中如何博采众长、入古出新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1HVNYun/VWdlaX8gnWclp7JnyoyTtt3oIaVAKYZmxNDnXHJMlMOwFyf/lO3Htq10

临摹课稿
创作课稿
作业批改(左为学生作业,右为老师示范)
临摹示范
创作示范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