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李斯《峄山碑》技法解析

贝思敏

2010 年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美术学院,2014 年保送本校硕士研究生。2018 年考取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师从徐建融教授。现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客座讲师。紫铜书舍创办人。

紫铜书舍开办于 2018年,迄今已有三年。学校教师均由中国美术学院本、硕、博毕业生执教,在书法高考培训方面有一定教学经验。

点、线、面——《峄山碑》临摹与创作中的三要素

世人习惯于将笔画纤细匀称、结构工整的小篆统称为“铁线篆”“玉箸篆”。代表作如《峄山碑》《城隍庙碑》《篆书千字文》等,尤以《峄山碑》深入人心。在本文中,作者将以《峄山碑》为例,结合自身在临摹与创作中的经验,试论“玉箸篆”在临摹与创作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和难点。

点、线、面是几何学中的概念,是平面空间的基本元素。篆书作为一种书写在宣纸这种二维平面上的书法艺术,就是以点、线、面三者构成基本单字框架。点,可以理解为“玉箸篆”的用笔。线,即“玉箸篆”中的笔画,也就是线条。面,便是“玉箸篆”的结构空间。下文重点阐述三者对于《峄山碑》临摹和创作的重要性。

一、点——“玉箸篆'的用笔

初学者可能认为“玉箸篆”线条粗细匀称,用笔看似简单,以为用秃笔或剪掉笔尖便可临摹,其实这是极大的误解,这是由于对“玉箸篆”的笔法没有作深入了解所致,未能“透过刀锋看笔锋”。倘若我们深入解读《峄山碑》后便可发现,“玉箸篆”线条是在圆匀的线条中凝结着敦厚的力量,婉转而不浮,通畅而不滑。它使人们在圆匀劲挺的线条中,仍能品出大气磅礴、隽永超逸的韵味。

“玉箸篆”的起笔主要有两种方式:跪锋起笔和切锋起笔。跪锋起笔线条两头圆润,中段饱满。切锋起笔干净利落,起笔略为偏方,线条中段会有适当提笔以调正笔锋。《峄山碑》的起笔和收笔以圆笔为主,因此在书写时以跪锋起笔为主。起笔的轻重决定了整根线条的粗细,线条要求圆润饱满,粗细均匀,左右对称。因此在书写“玉箸篆”时,运笔时尤其要注意节奏和速度的把握,写横笔时要“欲右先左”,写竖笔时“欲下先上”,要轻要慢。及至起笔位置后,调转笔锋方向,这时我们能观察到毛笔的笔尖以 80 度角前后转换方向,犹如人跪着一般,故这种起笔被称为“跪锋起笔”。跪锋起笔后,在中段行笔要凝神静气,逆锋行笔,以毛笔自身的弹性向后推送,稍加抖动,积点成线,一气呵成。收笔时也是要像入笔一样轻轻提起来,然后略微快一点回锋收笔,这样写出来的线条才会有弹性和力度。

二、线——“玉箸篆'的骨架

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将李斯小篆定位为“神品”,称赞其“画如铁石,字若飞动”,用笔“骨气丰匀,方圆绝妙”。《峄山碑》虽为宋人重刻,犹可用来概括其风格的主要特征——骨气丰匀。

如何表现《峄山碑》线条的骨气丰匀呢?我们可以先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粗细、线质、弧度。

“玉箸篆”的线条讲究和谐统一,要求线条瘦劲,但又饱满圆润。因此,作为临摹学习《峄山碑》的基础,对于线条粗细控制的练习是最基本的要求。

《峄山碑》的线条讲究婉转通畅,又要有“玉箸”般的温润劲健,故在临摹中一定要注意线条的力量感,切不可绵软无力,犹如“蚯蚓”般在纸上拖行。在初习《峄山碑》时,我们可以画三种形式的线条来练习对于毛笔的控制力——横线、竖线和圆弧线条。横线竖线的练习应注意线条之间的距离尽量保持一致,使得线条之间统一匀称,横平竖直,犹如画棋盘一般,这对于以后控制篆书的空间大有裨益。而弧度的练习犹如画盘式蚊香一般,在拉动线条的时候注意积点成线式的用笔,即不断地在行笔中进行细微的笔锋调整,使得笔锋以中锋的形式不断由内向外打圈。此时要注意的是控制弧度的力量感。作为表达“玉箸篆”线条的重要要素,弧度是表现小篆线条力量感的直接体现。什么样的弧度才是富有力量感的?或许我们可以用另一个词来理解——弹性。举一个例子,我们取出一根细竹条和一根面条,当我们举起一根面条时,它是绵软无力的,毫无弹性可言。但当我们拿起一根竹条的两头试图去掰弯它时,我们可以感受到竹条反弹给我们的力量,它在力的压迫下表现出十足的弹性。至于“玉箸篆”的弧度所要表达的力量感便如同竹条一般,要富有弹性。书写时,在笔画的运行过程中,节律首尾一致,不疾不徐,使我们的视线随线条的走向而移动,追随每一个笔画的线条运行,可见圆弧、横线、直线都在不断地转换交织,产生一种洁净、光鲜的美感。那什么样的弧度才是有力量感的呢?答案很简单——正圆形。临写《峄山碑》,重在用笔,妙于用锋。没有高质量的线条,结构再好仍是积弱无力。因此,掌握正确的用笔方法至关重要。

三、面——“玉箸篆'的结构空间

通览《峄山碑》后可以发现,“玉箸篆”的结构有一种对称、和谐的美感。相较清篆,《峄山碑》字形体势宽博,也有向下缓缓垂落的空间。《峄山碑》中有形和无形存在的中轴线,把大部分篆字左右两边不偏不倚地分开来。这种结构给人们一种“平安”的感觉,稳定牢靠,和谐平等,坚不可摧。无论一个字的笔画是多是少,每个字的造型语言都是如一的。我们看到了“玉箸篆”在结构上的从容不迫,笔画多者不觉绵密,笔画少者不见空虚,牢牢地掌握着结构的中正和重心;即便左右本身不对称,也通过重心的上下调节达到一种完美精致的平衡感。这反映了对于规则的严格遵守,冥冥中折射出大秦一统天下的法制思想。这样的结构对于初学者而言是有相当难度的,多一分则紧则密,少一分则松则散,要充分地把握结构的重心、中心,使之字字如山岳般安稳,首尾一致,是对书写者持之以恒心态、功力的检验。《峄山碑》的结字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包围结构、独体字。字形长方,有的略近于正方,碑阳的字中宫稍松,碑阴的字中宫稍紧。结构因字立形。上下结构在《峄山碑》中有上收下放、上放下收两种。也有上中下结构,但在《峄山碑》中很少,如“莫”字就为上中下结构。包围结构可分为半包围(如“臣”字)和全包围(如“国”字)。独体字在《峄山碑》中比较多,如“立”“六”“方”等字,有些字在楷书中是独体字,在小篆中反而归入其他结构,如“在”字。《峄山碑》字势纵长,碑阳共 9 行,每行 15 字,计 135 字,呈纵势长方形,因为结字中宫稍松而字距稍密;碑阴计 87 字,结字中宫稍紧而字距稍松。在临摹的时候,将纸折成长方形用朱砂打界格实临,既可以训练自己对章法的整体把握能力,又可增加装饰美。

总之,临习《峄山碑》,最主要的是控笔能力的锻炼,即点、线、面中的点,也就是用笔。可以说,它是书法的基础。书法是线条的艺术,线条是书法的筋骨,线条的内在要讲究骨力,外在则是提按、粗细、方圆等等形态的体现,即肉附着于骨上,倘若无骨,肉将焉附?这便是“线”的重要性。最后就是“面”,《峄山碑》结字工稳对称、端正平和。但对称不是机械化的平衡,而是通过不同方向、长短、弧度的线条对空间进行分割而产生的对称平衡结构。锻炼如何精准把握“玉箸篆”结构空间和单字比例的能力,有助于我们在今后临习其他书体时,准确把握各种结构的基本功,即“手眼一致”。综上所述,“玉箸篆”不失为一种练习书法基本功的有效的书体。

临摹课稿

整体临摹的时候要以创作的心态对待作品,不仅要单字线条匀称、挺拔、协调、完美,还须注意前后左右几个字之间的线条粗细和大小比例,做到瞻前顾后,切忌顾此失彼。

创作课稿
作业批改

起收笔的问题,初学者会在学习过程中频频遇到。总的来说逆锋起笔,回锋收笔,为防止起收笔过重,可适当提笔,但不应提笔过多。对于收笔,即“回锋收笔”,它是运笔至点画尽头时的一个技术动作,通常为“一驻即收”并伴有轻微的“反弹”现象。值得注意的是,收笔的“回”并非是为了填补点画尾部的缺陷,而是“回头”寻找下一个“落点”;同时,在“回”的瞬间将笔锋“挺正”,以迎接下一个“逆锋起笔”。

创作是对临摹的总结,问题也往往在此集中体现。图中学生以《峄山碑》为基础的创作,大体上掌握了“玉箸篆”结构的基本原理,主要在于单字结构和整体章法上暴露出较多问题。

首先纵向对比。每一行的中轴基本对齐,没有出现行气混乱的现象。但第一列的“竹”“功”二字于行气中略为不足。“竹”的问题在于两个弧度过于方正,显得呆板(“家”字外框同样过于方正显得呆板),并且“竹”字重心过高,因而跳出纸面,与整体不合(“未”字则重心过低,头重脚轻)。像“功”字一类字帖上出现过的字一定要牢记字形。创作中有句古话叫“小由其小,大由其大”,不必因为字形复杂而过于收紧结构,反而会造成单字在体量上的不足。而简单的字不能写得过大,尤其是外部为框型、半框型的字,如“山”“家”等。图中“青”字则过窄。

再横向对比。观察横向空间上的整体重心是否基本统一在协调的范围内。可以观察到,第四行的重心出现了左右不齐的问题,使得横向空间凌乱。“山”字底部收得太高,“名”字头部又过小,不仅影响单字的平衡感,更抬高了重心,因此整行字显得高高低低,缺乏《峄山碑》应有的严谨法度。

临摹示范
创作示范

唐 李阳冰《三坟记》 2gUqBGzc04KcWodmK+Ud2IBEABAKHHymfJsYtX5WCSvK6PbVAkx/QwV5LsINjDf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