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听到一个故事,一个大叔早上起来,把名贵手表放在洗漱台上,妻子怕丈夫把手表打湿了,就把手表放在餐桌上,儿子吃面包的时候,不小心把名贵手表摔到地上,摔坏了。结果,这位大叔把儿子狠狠的凑了一顿,然后和妻子大吵了一架。
晚上回来的时候,丈夫说早上上班迟到了十五分钟,这个月的奖金扣没了,妻子说她上班也迟到了,被扣除了这个月的全勤奖,儿子说今天的棒球比赛被淘汰了。
大叔总结了今天糟糕的一天,发现除了手表是不可控制的事以外,其余的事都是可以控制的,如果不揍儿子,儿子就有可能赢得今天的比赛,如果不跟妻子吵架,那么他们就不会迟到。也就是说一天中,只有 10%的事情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其余的 90%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决定的。
生活中,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为了防止不好继续发展,就有必要控制住我们的脾气,不要因为坏脾气,而推波助澜的让坏的一面扩大。很多时候,因为我们的一时之气,一念之差而导致更大的错误发生。
比如孩子吃饭打碎了碗,你会大声喝斥,结果孩子身心受到了伤害;比如,爱人某一次做饭菜烧糊了,你堵气说了妻子,结果换来一个星期的冷战;朋友因为有自己的原因,而没有帮你的忙,你就不理会朋友了,结果失去了友情
烦此种种,都是因为一时之气导致我们的行动偏失了正确,而导致我们一时之气的并非事件本身,还有我们的格局。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就要有成年人的格局,不要因为一时的小事而让我们失去了理智。
很多时候,一念之差会断送前程,会坠入深渊,甚至会葬送性命。历史上不是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吗,古语有:一念之差酿成千古恨。看来人的这股无名之火实在是太可怕了。
那么,怎么样才能避免这个“一念之差”和“无名之火”呢,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改变我们的认知。生活当中的每一天,只有 10%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而另外90%的事情是由我们对事件本身的看法和态度组成的。那么,我们可以改变认知,正确的角度看待事情和问题,我们就可以做到不失理智不失偏颇的处理问题了。
而要做到正确的认知,就要做到两条:一是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成长;二是增大我们的格局,扩大我们的胸怀。
人只有不断的学习成长,才能见识不凡,洞悉事物的本质,看的问题才能深远;但是,仅仅有智慧也还不够,要有大的格局,要有包罗万象的胸怀。俗话说:德智体美劳,德育是第一位的。如果一个人很有智慧,但是却是一个奸恶的小人,那么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大格局,大胸怀这个也不是凭空就得来的,它是需要你用痛苦委屈来撑大。一个成年人,最先应该戒掉的就是坏脾气小心眼妒忌心,当你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那么好运也就伴随你的人生而来。
人在每次遭受困顿时,就容易自我反思,想想前段时间哪里有做的不够的地方,哪些地方出了纰漏,在这种反复思考中总结归纳,这当然是好的,但是有些人却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和否定的误区,这不是真正的思考,而是情绪发泄的一种自我攻击,陷入此种情景的人是应该赶紧跳出这种模式的。
那些抑郁的人都属于这种状态,高兴的时候与谁都好,但是只要一个小小挫折,就有可能让他们陷入抑郁中,他们的眼里看这世界是灰色的,没有色彩,他们在这种世界里剧烈冲动,想逃离,但找不到出口,苦闷之极,只有默默忍受。
是这世界错了吗?没有,世界一直如此,有光明有黑暗,正巧有一点黑暗被你碰着了,你的灵性就枯槁了,错的是自己心,太一条筋了,只能看那光亮,容不得一得瑕疵,如果不那么极端,而是难得糊涂,一半清醒一半醉,那么你就不那么纠结和痛苦了。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容易陷入“必须”“应该”“极端”“不是而是”等极端化的处世态度中,在他们心里,只有正确错误是是非非的绝对空间,实际上,世界大部分是灰色空间的,这个空间,我们不能说它好,也不能说他坏,只要自己凭心而活,追求自己所需,让自己过得精彩即可,不要过于绝对化,你管世界怎么样发展,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你担心什么呢?
那些想努力改变世界的人,实际上是自己品性过于强烈而加之世界,这里不乏风潮涌动的伟人,可是古今中外伟人总是少的,他们的品性我们度量不了,我们只要渡好自己这一生就足够了。大人物有他们的快乐和烦恼,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快乐和烦恼,当我们这些小人物因为某一件小事的委曲就抱怨这个世界,那就太可笑了,世界之大,岂是我们这些小人物所能指点论足的。
过好自己的生活,做好自己的事,比一百不切实际的空想强多了,大海之所以宽广,是因为它能海纳百川,上苍之所以浩荡,是因为它有浩生之德,我们普通人是渺小如尘埃的,可笑的是,有些人从来不知道自己的渺小,膨胀的心不知天高地厚,这到头来只会害了自己。但是不是说,我们普通人就不能展示自己,可以展示,但请谦逊。
有时我在想,那些抑郁的人是比狂傲的人情况更糟的,狂傲的人虽然不得人爱,但是他们不会自我攻击,能量是向外的,而且自我认同感是相当良好的,但是抑郁的人能量是指向内在,他们虽然表面平静,但是内心却是极度痛苦的,从这一点来看,抑郁的人更值得关注。
但是无论怎么样,这两种人都是要不得的,前一种人是自我讨伐,后一种人迟早会有社会惩罚。他们的改变都要从内心开始,改变极端化绝对化的观念,重新认识世界,认识到灰色空间存在的事实,并积极的融入到其中,方能淡定从容。
也许到了某一天,经过人生历练,我们都褪去的浮躁和消沉,世界的美这才真正呈现在你面前,你会为了曾经的幼稚感到可笑,相信自己,终会有这一天的。
被动和主动最开始是军事上的术语,主动攻击你就掌握主动,受挈于人你就是被动,主动被动在战争胜败中往往起了很重要的因素,主动者常能掌握整个战争局面,而被动者常被牵着鼻子走,到最后,主动者常能胜出,而被动者只能落得个落后挨打的结果。
所以要想干成事,要主动,千万不要被动,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既适用于军事,又适用于政治,商战,及工作中及人生赢家等等方面。今天我们不谈大的,只谈工作方面的主动和被动,谈贴近我们生活的方面。
比方说,在工作中,老板交给我们一件事,让你接待一位重要合作伙伴,你怎么办?通常的想法是打电站问对方联系人合作伙伴几点到机场,你再安排专车去迎接那位老板,然后安排一家离公司稍近的酒店住下,方便谈判,按理说这个想法没错。
可是我认识的小郑,一位老板助理不是这样做的,她是先打电话联系对方一行几个人,几男几女,飞机到机场几点,得知当天有雨,安排迎接人员带去鲜花和雨伞,然后得知对方喜欢欧式风格的酒店,和喜欢吃日本菜,就安排对方在离公司较近的一家欧式风格和日式菜的酒店下榻。
小郑对这次老板交待的任务是很主动式完成的,不光考虑的远,还考虑的细,正因为这种主动进取的工作态度和周到细心的服务,让这位重要合作伙伴非常满意,以至于谈判非常成功,事后这位重要伙伴还特地对小郑伸出了大拇指。
工作中,老板交待的任务如果被动接受,而不考虑前因后果,没掌握大局,当好一枚棋子,那么很有可能工作只能是形式,真正要想工作有成效,努力有质量和结果,还需要有主动式工作精神。
小华是一个木讷老实的一个人,因为这个性,没少受欺负,后来他痛定思痛,决定改掉这个毛病,怎么改呢?他认为以前一直是胆小谨微,是因为自己格局不够大,只想着自己工作内的一毛三分地,没有大局意识,这缘于他是从农村出来的,好不容易考个大学进了这个单位,原想混吃等死,平淡一生,但是新的工作要求不容许他这样,他必须换个新模样,改进工作作风。嗯,这样想了后,他的胆子也慢慢变大了,做好了份内的事后,又主动了承担了不是份内的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后,大伙都认为小华变了,不光人变得特有干劲,而且成了单位里的顶梁柱,好多事离开了小华还真不行,于是领导很自然给小华提职加薪。
是啊,被动者大抵是一个弱者,要想成为强者,必须主动自强,给自己充足的马力在人生的道路上驰骋,还要有全局意识,做好自己应尽的责任,要学会主动思考,考虑事情的方方面面,各种采取措施下产生的各种可能结果,以一颗红心不变应万变万象,以主动改变自己及周围形势来促成最有利于结局,方能在工作中,人生旅途中最终成为最赢家。
我们要的最有利于结局,往往蕴含在我们所做的种种努力思考和行动中,当我们做好了最好准备,就会有底气主动出击,抓住问题的关键,赢得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