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如果让老子所说的圣人来治理天下,将会如何?

这又与儒家的思想有很大的差别了,与后世墨家的思想差别更大。因此,与我们的习惯思维,也产生了不小的差距。我们在读的时候,不要因为不适应而立即皱眉,不妨想一想一个从来没有掌过权的思想大师对于治理方式的独特思考。他从相反相成的思维逻辑提出建言,而且特意舍弃了一切掩饰。

原文是这样的——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坦白到了让一切统治者都觉得不好意思,因此我也要直白地把它翻译出来——

不要推重贤能之人,免得使人民竞争。

不要珍重稀有物品,免得使人民偷盗。

不要引起欲望,使民心不乱。

因此,圣人的治理,要简化人民的心思,填饱人民的肚子,减弱人民的意志,强健人民的筋骨。常使人民无知无欲,常使智者不敢作为。

只要做到“无为”,就没有“不治”的麻烦。

我发现,历代老子的研究者,有很多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好心人。他们总是力图把老子的一些坦白话语,磨掉一点棱角,不要刺激社会上通行的寻常观念。例如,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很多研究者都解释为“不尚贤之名”,也就是不崇尚贤能的名称。这一来,“不尚贤”就变成了“不尚名”,大家都能接受了。但是,老子的话中并没有“名”的成分,他所说的“不尚贤”,就是不要推重贤能之人。这听起来不太舒服,却是老子的原意。

老子对贤能之人的态度比较冷淡,不管是对仅有贤能之名,还是对兼具贤能之实的人,都是这样。他的基本思路是:自然之道就是最大的贤能,还要你们来逞什么能?他认为,贤能之人既然已经出现,就不要显摆,更不宜被上下推重。因为显摆和推重容易在民众中造成羡慕和嫉妒,并由此产生竞争。而且,有的贤能之人为了施展自己的计划还会鼓动竞争,这都是老子所警惕的。但是,老子并不排斥贤能之人,后面有不少文字要他们收敛才华和锋芒,让他们处于一种韬光养晦的状态。他在这个问题上最重要的思想,是要整个社会不要崇尚一些特殊的人,即便他们确实不错,也不要崇尚。

由此,老子提出了一整套的治民方略,总的说来,要“常使民无知无欲”。具体说来,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也就是让民众心志简弱而身体强健。如果其中有心志不弱的智者,那就让他们无所作为。

这番话,当然与中国文化中“以民为本”的思维判然有别。他的政治理想,是让少数“圣人”与“天道”沟通,然后让大家依顺“天道”过日子,谁也不要来添乱。他认为,能添乱的,就是民众的欲望和心志,因此要让这种欲望和心志大大弱化,甚至消失。

这种主张,当然会让民众和智者困惑,但老子提出了一个尖锐的两难选择:你们到底要“不乱”,还是“不治”?

他认为,只有以最大的代价达到“不乱”,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不治”。那么,怎么才能达到“不乱”呢?答案是:“无为”。

在这个问题上,我不赞成用现代的“阶级论”来批判他的“愚民政策”,而应该看到在战乱频繁的春秋时代,一个深知漫漫血火的思想家对于“不乱”的向往,对于种种欲望和作为的否定。他企盼的,是一种自然主义,也就是让社会像日月运行,像花木盛衰,在不加干预中保持自然秩序。童书业在《先秦七子思想研究》中说,老子的这种“无为”思想,来自春秋时代的自然主义思潮。我赞成这种说法。

理解了老子的思维脉络,我们就不必对他的观点进行符合社会期待的解释了。例如,陈鼓应在解释“常使民无知无欲”这一句时,特地注明老子所不要的,是“伪诈”之志、“争盗”之欲。其实这是对老子的一种“善意限定”,从老子的行文来看,他对并非“伪诈”之志、并非“争盗”之欲,也是阻止的,这正是他非同寻常的地方。为他一涂饰,反倒把他的治民方略缩小成了道德教化。当然这种涂饰是出于对老子和读者的“双向好心”,但这样的“好心”在学术研究中并不妥当。

伟大的老子并非没有局限,后人实在无须为他掩盖。我在直白地翻译之后也需要直白地表明,自己崇敬他的“无为”思想,却无法认同他从“无为”思想派生的治民方案。如果为了有利统治而把民众降低为心志简弱而身体强健的一群人,那就把社会的全部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了,但历史反复证明,这种寄托极其冒险,后果非常可怕。就整体而言,最贵重的社会之本,还是民。孟子在《尽心》篇中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我站在孟子这一边。 q701tCi+IR04Ji7R4m0PhayhT8o4FpXoHR0C9wnivMt/93bb1+RCktNgTwsXJsW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