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老子的不少名句,由于言词简约,让后人产生了不同的理解,但是,每一种理解都很深刻。这种奇特现象,应该归功于他引导的等级。引导在高处,连岔道都有风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这一章的句首:“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一句,至少有以下五种解释:

一、天下都知道美为什么美,那就丑了;都知道善为什么善,那就不善了。(较普遍的解释)

二、天下万物,两端生于一致,因此有了美就必有丑,有了善就必有不善。(王夫之的解释)

三、把美和善夸耀得天下皆知,那么,丑和不善一定就会紧跟着来了。(范应元的解释)

四、为什么人们能够知道美之为美,善之为善?因为有丑和不善的存在,产生了对比。(陈懿典的解释)

五、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陈鼓应的解释)

这些解释都很有意思,除了王夫之是在整体上论述这句话的哲学背景外,后面几种似乎都显得过于平稳,把我们初次读到这个句子时的心理冲击力大大降低了。

老子这句话,从语气看,是在极言从美到丑(恶)、从善到不善的急剧转化。老子喜欢这种近距离的强烈反差,因此如果拉回到寻常思路,虽然在逻辑上合理,但不符合他的“断言结构”。

我想保持他强烈反差的“断言结构”,也就是偏向于“当天下都知道美那反而就丑了”的说法,但必须找到走向反面的原因。我认为,原因就在“美之为美”这四个字。“天下皆知美”,已经很夸张;如果进一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问题就来了。所谓“美之为美”,也就是美为什么称为美的理由、标准、定位、诀窍。这么复杂的问题如果“天下皆知”,那一定是有一种通行天下的规范。当美有了“天下皆知”的规范,那当然就是丑了。美是这样,善也是这样。

这里出现了两条界限。

第一,有美、有善,当然是好事,但不必去设定它们的成因和规范;

第二,即使设定了,也不要推行天下。

如果无视这两条界限,美和善都会变质。

直到今天,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还是糊涂的,总以为要张扬美和善,就必须做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殊不知,美的起点是天性和创造,善的起点是良知和大爱,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因此,不可能出现天下共规。如果出现了,那一定已是反面。

我的翻译就是这样来的:“天下人都知道了美的定位,那就丑了;都知道了善的定位,那就恶了。”这里的“定位”,也可以更换成“规则”、“诀窍”。

接下来,老子就要进一步展现他相反相成的“断语结构”了。这些短句都很精彩,应该能够背诵——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二十四个字,几乎用不着阐释。需要说明的是,一九七三年十二月湖南马王堆出土的《老子》帛书甲、乙本中,原先通行的“高下相倾”作“高下相盈”。有些研究者认为,应该是“盈”,通行本改为“倾”是为了避开汉惠帝刘盈的名讳。一个“倾”字,表示高下之间互相依赖;一个“盈”字,则表示高下之间互相包含。两种意思都很好,但我本人更愿意选择的,倒是互相依赖。为何依赖?因为从高,我们更能知道下;从下,我们更能知道高。由此,我的翻译是:“高和下,互相证明。”

另外,在这二十四个字之后,马王堆帛书甲、乙本中还有“恒也”两字,意为“永远是这样”。我在翻译时,考虑到语势,选择了帛书之前的通行本。

既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之间,都是互相生成的,那么,人就不要根据它们的表面差异去胡乱折腾了。你要无中求有吗?你要难中求易吗?你要短中求长吗?你要在高下前后之间整一个胜负输赢吗?老子说,它们本是一体的两面,又在时时转化,实在犯不着人去横加干预。这就出现了下一段话——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这段话,是老子对自己思想的郑重概括。由于出现在前面一连串相反相成的联句之后,其实也就说清了“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理由。高亨在《老子正诂》中说这两段文意不相连,我的意见正恰相反,是紧密相连的。我对这段话的翻译是:

因此,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让万物运行而不去创始,让万物生长而不去占有,有所作为也不要自恃,有了功绩也不要自居。只要不自居,功绩也就不会失去。

为什么“无为”?因为自然在“为”。为什么“不言”,因为自然在“言”。那也就是说,“无为之事”,是自然在做的事;“不言之教”,是自然在讲的课。既然如此,人们哪里还说得上创始、占有、自恃、自居?只要不是这样,它总在。

这里又出现了“圣人”这个概念。老子把“无为”、“不言”的人称为“圣人”,表明他所说的“圣人”是遵循自然的人,是效法天地的人。显然,这与人们所熟悉的儒家的“圣人”标准,有很大区别。

陈鼓应在《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就此说了一段话,我很赞同,且引述如下:

儒家的圣人是典范化的道德人;道家的“圣人”则体任自然、拓展内在的生命世界,以虚静、不争为理想生活,鄙弃名教,扬弃一切影响身心自由活动的束缚(甚至包括伦常规范在内)。道家的“圣人”和儒家的圣人,无论对政治、人生、宇宙的观点均不相同,两者不可混同看待。

老子被后世道家奉为“无上先师”,因此他说的圣人符合陈鼓应所论述的道家圣人范畴,也可以说是道家圣人的最早定位。 W3lLzuUC21xn7ueDOeEvwbkT0EPy1KqPuQzEMOpNFBT+bjStpQrPQL+jkJCtGul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