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凭着残缺版的《黄帝内经·素问》和《黄帝内经·灵枢》,就这么辉煌了两千年。如果能得到全本更了不得了,只要你去学、去习、去实践、去造福别人。
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右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
“黄帝内经十八卷”
在上一章里,我讲了医经的“撮其指要”,录其大意——它主要是讲什么的。接下来我讲一下医经里到底有什么。
“黄帝内经十八卷” 赫然在列。可能大家都记得我跟梁冬对话《黄帝内经》时就提到过《汉书·艺文志》,其中医经有: “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 (那时《黄帝外经》比《黄帝内经》还多) 。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 (不知道归在哪儿,但跟医经的内容是有关的) 。” 由此可见,内、外是分开的。
右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
为什么说“右”呢?因为古代的书都是竖排的,从右往左,所以作者列出条目后,在左边写了这句话。
我上大学的时候,就请教过老师:“《黄帝内经》十八卷在哪儿呢?”老师说:“失传了。”我说:“不是有《黄帝内经·素问》吗?”老师说:“那是删节版,也是改写版。”
很明显,经是直言其事,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叫经言,一种叫师曰。经言就是上古传下来的那些话,比如《上经》《下经》《阴阳》《揆度》等,没商量,没讨论,直接说真理。师曰是黄帝学派的理论,在不同年代传承的过程中,很多老师会把自己的体会,包括对经的解和释——以经解经叫“解”,用经以外的东西说它叫“释”,以师曰的形式附在后面。读他的书能明显读出来,有时标写得很清楚。比如,现在留下的《黄帝内经·素问》有九箴,后面就有一个小箴记,其实就是某个朝代的名师对文章的解和释。
想一下在西汉末年和东汉初年,《黄帝内经》十八卷赫然在国家图书馆的档案里存在着。但遗憾的是,过了四五百年,到了隋唐时期,也就是公元600年左右,经过了几次大的战乱,特别是南北朝分裂,衣冠南渡,中华文明的重心向长江以南转移后,原来在中原地区诞生的文明逐渐衰落。
在这里要说几件事:一个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尤其是董卓进了洛阳后烧杀抢掠。据史书记载,他们把皇家图书馆里的竹简、帛书 (写在绢帛上的书) 等经典书籍,一路当柴火烧,导致这些书都被焚毁了,这是最大的劫难。那个年代“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人命都保不住,更何况这些无形的精神财富。
后来,三国归晋,西晋出现了八王之乱——司马宗室的一群人内斗,这个朝代的官员不是亲就是戚,所以皇帝都得防着,结果打得不亦乐乎。外族入侵,他们都跑到南方去了,这又是一个大的劫难。
接着南北朝分治,北边被鲜卑人统治,我的老家在山西大同,那时叫平城,就是北魏的首都。南边是宋、齐、梁、陈,它们之间来回地你杀我、我杀你,都是底下领兵的大臣造反,而且国家的信仰在不停地变化,中华的道统逐渐失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当时人们抛弃了自己的传统和信仰,反正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但奇怪的是,到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统治的时候,就下令穿汉服、学汉语、起汉文名字、循汉朝的礼仪、迁都到洛阳……此举使得蛮夷之人回归中华文明。
《三才图会》中的梁武帝像
之前,中华文明所谓的继承者,尤其是梁武帝,动不动就把自己圈到庙里出家,朝廷再花钱把他赎回来,念佛吃素也是他大力提倡的,还假模假式地搞了一套东西。最后他死得很惨——经历了侯景之乱,被活活饿死了。所以,那个阶段的魏晋风度,谈玄论道,我个人觉得都是人们活在极其痛苦和饱受压力的状态下,一种貌似的清高,我没看出他们有一点儿心情舒畅的感觉。想一下汉朝的气象,一帮人躲着哭哭啼啼地喝杯酒,总想着要北伐,伐个头啊伐!
到了隋朝,国家相对统一以后,有个太医叫杨上善,他把这些破碎的、散乱的、跟《黄帝内经》有关的竹简,编了一本书叫《黄帝内经太素》。第一篇不叫“上古天真”,叫“顺养”,里面的对话不多,经文多。这是我们目前能找到的比较早的跟《黄帝内经》有关的书。有意思的是,这本书后来在中国失传了,十九世纪日本学者在日本仁和寺发现《太素》残卷二十三卷,人们把它找回来,重新校对、刻印,这才终于出版了。
到了唐朝一统天下以后,太平盛世,太医王冰广泛收集,求书、信书,用他能整理到的跟《黄帝内经》相关的东西,编纂了一本书——《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素问》不是经,是论——对话,很明显这个对话的改写人是一位很高明的医生,对《黄帝内经》有深入的研究。他起的篇名,比如“上古天真”“四气调神”“生气通天”“阴阳应象”,等等,都是很高级的概括和总结。而且很有意思的是,这些篇名是仿《阴阳大论》的。有一个关于五运六气的专著叫《阴阳大论》,一共有七篇。既然叫“大论”,就是黄帝跟岐伯讨论的内容,这种形式就是问答。
我个人认为,后世 (即东汉以后) 有一位很高明的医生,把《黄帝内经》或《黄帝外经》的部分内容,以对话的形式改写成了《黄帝内经·素问》。
当王冰收集到这些东西的时候,他把《阴阳大论》七篇也当成《黄帝内经》的内容糅合在了一起,编写了《黄帝内经·素问》,一共有八十一篇,他自认为做了点儿贡献。
他根据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序》里提到的一些线索 (张仲景说自己写《伤寒杂病论》的时候,“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 ,就认为《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九卷再加上另一本《针经》九卷,正好是十八卷,就把这个数凑齐了。《黄帝内经·素问》和《黄帝内经·灵枢》,是《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的改写版,是删节版,而且是对话版。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种对话免不了带有时代的烙印。所以,人们根据对话中的遣词造句,包括避讳的点,还有所涉及的地域名字,推测《黄帝内经》是东汉或西汉的人写的,最早不超过战国时期——这完全是一厢情愿的臆测,不是那么回事。
我上大学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很遗憾《黄帝内经》十八卷失传了,现在只留下一个残本,但这个残本也了不得。两千多年来,人们靠王冰整理的《黄帝内经·素问》,还有史崧整理的《黄帝内经·灵枢》,在临床实践中治疗各种疾病,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严谨的理论支持。
明末清初的陈士铎仿冒《黄帝内经》的文笔,写了一本《黄帝外经》。陈士铎写过很多书,在《石室秘录》中,他总结了很多傅山 (字青竹) 的东西,而且搞得神神鬼鬼的。陈士铎说《黄帝外经》是他在山上见到的一个白胡子老头儿传给他的。
我认真研读过《黄帝外经》,读了以后我就知道它不对。为什么呢?因为人们写文章都有文风,遣词造句,包括观点都贯彻在文章里。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我在“微博”上发的东西一般都是正能量的,那些个人情感或一些负面的东西,我不在公开场合流露,包括对同行、对一些事情的评价,我都是避讳的。所以,我一直想注册一个小号,把一些想说的话,甚至想骂人的话发在小号上,后来这个念头还是打消了,因为用不了三个月,大家就知道这个小号是徐文兵的。为什么呢?你的观点、你的态度、你的口气、你的文笔、你的遣词造句……人家一读就知道。
我读陈士铎所谓的《黄帝外经》,第一篇是《阴阳颠倒篇》,他说:“顺则生,逆则死也。”我一看就知道这些东西不对。拿到三申道长的《玄隐遗密》后,开始我也是抱着怀疑的心态去读,后来发现,三申道长传下来的东西是对的。如果没有拿到《玄隐遗密》,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学《汉书·艺文志》的这些东西。为什么呢?因为它失传了,失传了以后再想办法学习,等于把痛苦回味一遍,没有任何意义。
可喜的是,三申道长公布的这套书,就是《汉书·艺文志》记载的《黄帝内经》十八卷,三申道长也公布了《黄帝外经》的部分内容。
这十八卷不仅有内容,而且有篇目,每篇都有很好的名字。第一篇叫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这是我们中医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接下来的十七篇的第一个字都是“太”。特别有意思的是,我跟梁冬讲《黄帝内经》的时候,我提出了四个字——“易初始素”。记住我说的这四个字,你就知道《黄帝内经》十八卷有这四个篇目。它讲的什么?讲的就是我说的那些内容——未见气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有了气以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有了形以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就像碳原子,形式一样,组合却不一样,它可以变成石墨跟金刚石;水分子都是H 2 O,但分子链不一样,水的性质也不一样。
《黄帝内经》十八卷,有十篇。
其中一篇叫《太无篇》,告诉大家,有两个“无”,但这两个“无”不一样,一个是“無”,没有形,没有质;还有一个是“无”,在古代也存在,代表没有气,连气都没有,就是更高级的无。
《千字文》里有一句话叫“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是什么意思?就是天玄地黄,“玄”是黑,“地”是黄。所以,《黄帝内经》还有《太玄篇》和《太黄篇》。
还有两篇也好记,一篇是《太朴篇》,“朴”是未经雕琢的树;一篇是《太华篇》,“华”是花开的样子。
还有五篇分别叫《太常篇》、《太昊篇》、《太合篇》、《太乙篇》 (“乙”是星象,讲的是北极星) 、《太微篇》。
以上就是《黄帝内经》十八卷,每卷数目不等。上篇一共是十卷,有九十九篇文章;下卷是八卷,有六十多篇文章。
更可贵的是,三申道长在2008年就把这些东西全部公布到网上了,但遗憾的是没人看或没人看得懂。
总的来说,《黄帝内经》就是表达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
“外经三十七卷”
《黄帝外经》三十七卷的内容是什么呢?
以前,人们推测《黄帝外经》讲的是外科治疗技术。其实,我拿到《玄隐遗密》后,发现《黄帝外经》应该包括了三申道长公布的两卷书,一卷是《九常记》,其中大部分内容可以印证在现在的《黄帝内经·灵枢》里;另一卷是《九真要》,讲得更高级了,讲到了治国、用兵、打仗。
《九真要》的主要内容,居然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马王堆出土的《黄帝四经》的内容完全一致。所以,现在很多学者根据考证去填里面缺的字、错的简——三申道长把这些内容都完整地公布出来了,对照一下就能把缺的字补上。
我们现在拿到的《玄隐遗密》,没有太多讲外科的内容。据三申道长说,外科的知识主要在《白氏内经》《白氏外经》里。
《阴阳大论》是《玄隐遗密》单独列出的一本书。我个人认为,这本书应该是独立于《黄帝内经》《黄帝外经》之外或后人加进去的一本书。
说到这里你就知道,我们现在有多么幸福,这些书有多么珍贵,我们得到了失传将近两千年的《黄帝内经》十八卷和部分《黄帝外经》的内容。希望大家赶紧去读这本书,去实践这本书。
我读完三申道长版的《黄帝内经》——《玄隐遗密》后,有一些感想:《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删去了很多宝贵的中医理论。
删去了哪些呢?
第一,中医讲脏 (臟) 象理论,《黄帝内经》只讲了五脏 (臟) 六腑。我上大学的时候曾问老师:“甲状腺怎么论?胰腺怎么论?肾上腺怎么论?”中医解剖上不提它,功能上应该谈到它。
这些理论不是没有,而是被删掉了。在《玄隐遗密》这本书中,明确提出了六墟理论,详细论述了脂肪代谢在人体生理上的重要功能或对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影响。
我在写《字里藏医》的时候,专门写了“膏肓”。其实,膏肓只是脂肪代谢的一部分,肚皮下的黄油叫“肓”,包裹脏 (臟) 器的叫“膏”。大网膜、肠系膜的油叫“膋”(liáo),生殖腺的油叫“育”。甲状腺、胰腺在三申道长的书里都有。由此得知,我们得到的脏 (臟) 象理论是不全的。
第二,我们看到的脏象 (臟) 功能是被简化了的。而在三申道长的书里,小肠又能分出若干种具体的不同功能,大肠也是。而且三申道长提到了大脑不同部位的功能。
还有络脉。根据《黄帝内经·素问》和《黄帝内经·灵枢》传下来的理论,我们知道人有十二正经,加上奇经八脉,一共是二十条经脉、三百六十一个穴位,而且每条经上有一个络穴。
关于络脉的解释,有孙络、支络,但在三申道长版的《黄帝内经》里,完全把络脉的循行经过写得清清楚楚。也就是说,每条经脉都带着自个儿的络脉,起沟通的作用。
我们的经脉都是纵向的,络脉很多是横向的。所以,只有经脉不对,应该有纬脉 (就是指络脉) 。络脉有三百六十五个穴位,把位置也写得清清楚楚,每个都有自己的名字,跟我们现在学的经穴一样,比如神门穴、神道穴、神封穴、神堂穴、神庭穴,等等。
后人总说发现了经外奇穴,现在拿到《玄隐遗密》这本书一看,那些说法都是扯淡,那不是经外奇穴,其实是络穴。这就是《玄隐遗密》中保存下来的失传的内容。
《玄隐遗密》中有一个是溪谷穴,在现在的经穴理论里也还有一些残存,比如前谷穴、后溪穴、太溪穴、然谷穴,都跟“溪”“谷”有一定关系。
“溪”和“谷”经常在一起混用,在三申道长版《黄帝内经》——《玄隐遗密》里,溪谷穴是独立于经穴和络穴之外的另一个系统。确切地说,“溪”不是穴,而是一道沟——谷宽一点儿,溪窄一点儿。
“溪”的繁体字是“谿”,很多人看到“溪”望文生义,认为里面流着小溪水。太溪到底是大水还是小水?大家记住,“溪”是肌肉间隙,我们都啃过羊腿、吃过肉。其实,肌肉之间是有一层膜的,膜与膜之间的缝隙被古人称为“溪”。所以,治疗溪的问题,需要一根长点儿的针,扎到肌肉的间隙进行刮和擦。
上大学的时候,我跟着老师在针灸科,记得那会儿北京东直门医院针灸科有位主任医师叫高洪宝,他是北京中医学院第一届毕业生。高老师针刺的技术非常好,他当时扎有颈椎病的病人时,我就问他:“老师,后脖子这里没什么穴位,你为什么要取那儿?我们怎么去辨证?”
其实,脖子那里不是没有穴位,而是没有经穴,但有溪穴。所以,老师就扎到肌肉和肌肉的缝隙间,临床效果非常好。谷穴是什么呢?谷穴是肌肉和关节的接缝,痛感更强,能治深入内脏 (臟) 的疾病。合谷穴、然谷穴、陷谷穴都带有失传的成分。但现在,三申道长把溪谷穴的这套细图也公布出来了。
后世流传一个学派叫“腕踝针学派”,就是在手腕、脚腕的关节肌腱接缝的地方扎针,效果特别好。现在,人们觉得这是自个儿的发明或独创,其实古代就有。也可能他家就是这么传的,但传来传去就失传了,忘了是谁告诉他的。
我以前讲过,黄帝既然正统地传承了神农,神农又传承了伏羲、女娲,那么《黄帝内经》里应该有伏羲八卦的内容,但《黄帝内经·素问》里没有,《黄帝内经·灵枢》里也没有,而三申道长版《黄帝内经》里都有。比如,卦象的意义,卦象跟人体的对应关系,对每个卦的解释,等等。
黄帝既然继承了神农,为什么我们学的《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中没有中药呢?就存了十三个方,有一个方还是有名没药——生铁落饮,鸡矢醴、半夏秫米汤却有。
既然黄帝继承了神农,为什么没药呢?
其实,不是没有,而是失传了。三申道长版《黄帝内经》里全有,恨不得还能找出《伤寒杂病论》里的很多内容。也就是说,《伤寒杂病论》不是张仲景写的,而是他编的,继承了《汤液经法》。《汤液经法》也有黄帝的传承。
能得到失传两千年的东西,学习、应用、证道、悟道,这是何其荣幸的事情。所以,我用了大概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用毛笔把这本《玄隐遗密》抄了一遍,三十万字左右。别人看着很费劲,以为很难,但我自个儿乐在其中,这是一种幸福。
“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
《扁鹊内经》《扁鹊外经》没失传,就是现在我们学的《黄帝八十一难经》,“难”在这里是提问、诘难、问难、责难的意思。
《黄帝八十一难经》是扁鹊针对自己的学生学习黄帝学派的经书后产生的疑惑,结合自己的体悟和临床实践,给学生做出的解答,书中一共解答了八十一个问题。
总之,黄帝学派的传承人中,扁鹊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但他到底是秦越人,还是长桑君,还是东海宫,不好说。
尽管这本书的作者是谁现在尚无准确定论,但这本书到现在都还在指导着我们的临床实践,让无数的医者和病人受益无穷。
“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
我跟三申道长讨论过这件事,说到了淳于意,因为《汉书·艺文志》的序里提到了淳于意—— “汉兴有仓公 ” ,但没有提到淳于意捐的那些书。因为淳于意捐的书不是《黄帝内经》,他在给汉文帝写的汇报里说了,他读的是《上经》《下经》等书。
我向三申道长请教,三申道长说:“在淳于意的传承里,有扁鹊、长桑君、子阳……而且传承的序列里,到了汉朝的时候有华佗,他们说华佗把书烧没了,但他活了那么久,可能传给了很多徒弟。而这些传承中就是没有淳于意,也就是说,淳于意传承的也是黄帝学派,扁鹊学派的内容是他的另一个分支。”
据三申道长推测,淳于意传的应该是《白氏内经》或《白氏外经》,或者刘向、刘歆、李柱国把淳于意献给汉文帝的典籍编到了《白氏内经》和《白氏外经》里。
以前,我想过一种可能,有可能淳于意献书以后,汉文帝组织这些高明的医生,把淳于意献的书分别编撰成了《黄帝内经》《黄帝外经》。但从三申道长的序言和介绍来看,“黄帝内经”这个名字在传承的系列里,是在商朝就确定了的。商朝初建时有一个王子,他没有机会当君王,就开始研究文化,组织一帮人编撰这些经典古籍,当时就命名为《黄帝内经》《黄帝外经》《九真要》《九常记》……所以,他们的传承历史跟淳于意的不一样。但两个学派传承的内容是一样的,都经常会引用《上经》《下经》《揆度》《阴阳》《药论》《石神》里的内容。
要我说,这三部医经有一部就够了,干吗那么贪?我们凭着残缺版的《黄帝内经·素问》和《黄帝内经·灵枢》,就这么辉煌了两千年。如果能得到全本更了不得了,只要你去学、去习、去实践、去造福别人。
“旁篇二十五卷”
“旁篇二十五卷” 就是跟经典相关的内容。
我在抄写医经的过程中,对照王冰、史崧的版本,发现了很有意思的事。为什么说《黄帝内经·素问》和《黄帝内经·灵枢》是删节版呢?谈到治疗疾病最关键的选哪条经它都提了,但要真的选某个穴,怎么扎、怎么刺、怎么灸等最关键的内容,全被删掉了。
三申道长献出的这本书,已经在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我拿到这本书以后,做了一件事——对照着王冰版的内容,重新做了一个补注。也就是说,补充的那些对话是《黄帝内经》中没有的。两个版本共有的内容,用黑字印刷;《黄帝内经·素问》独有的内容,用绿字印刷;《玄隐遗密》独有的内容,用红字印刷。
我总想着以前肯定有老中医留了两本书,一本先传出去,然后临死前把秘本也传出来;有的人可能闭眼前没法传,就导致那本书失传了。因此,市面上流传的就是这种删节版。
我个人向专业的中医大夫推荐《玄隐遗密》,大家去实践、验证它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对初学者而言,大家还是学王冰、史崧版的就行了。毕竟学《玄隐遗密》对专业度要求有点儿高。
从我讲《黄帝内经》前传和后传能看出来,号称听过我和梁冬对话《黄帝内经》的人有几百万人,但真正扎扎实实地学习、充实自己的人还是少数。其实,这个东西很简单,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本章我着重介绍了《汉书·艺文志》记载的《黄帝内经》,隆重地向大家推荐了《玄隐遗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