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学习《汉书·艺文志》,其实我们享受到了皇帝的待遇

《汉书》记载了《史记》没有记录的历史,而且《汉书》不只是班固自己撰写的,它也继承了西汉很多历史学家的贡献。

【经文】

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淆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今删其要,以备篇籍。

1. “黄帝内经”第一次出现,是在《汉书·艺文志》里

(1)为什么这本书叫《徐文兵讲黄帝内经后传》

为什么这本书叫《徐文兵讲黄帝内经后传》?因为“黄帝内经”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历史记录中,是在《汉书》 (《汉书·艺文志》 里。

《汉书》相当于什么书呢?它几乎可以和《史记》并列,历史上也叫《前汉书》。《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我们称之为“前四史”。

很多人对我说:“你要用通俗易懂的方法,给我们讲《黄帝内经》。”可以,但需要你有一些历史知识的积累,还需要你有一些思维方法、思维习惯的养成。如果没有这一点,你只能了解一些很浅薄的、浮皮潦草的皮毛东西。

(2)《汉书》记载了《史记》没有记录的历史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也叫前汉和后汉。其标志在哪儿呢?

从殷商过渡到周朝以后,就把宗教祭祀、敬畏鬼神的事变成了祭祀祖先,所以,人们对天命、天道、鬼神的敬畏就大打折扣。只要你的拳头大,只要你够凶狠,就可以想办法夺天下,自命为天子。

周朝以后,这种恶性循环一直都存在——你做了天下的主人,你的亲人,你的同姓叔伯子弟有可能会造反。

作为皇帝,第一,要提防跟自己同姓的人——亲;第二,要提防跟自己不是一个姓,但沾亲带故的娘家人——戚 (戚就是外戚) 。两千年来,皇权一直被这些不是亲就是戚的人窥视和争夺。西汉建立初年,吕后擅权,差点儿把刘家变成了吕家。持续了两百年以后,终于被一个伪君子——装得很像、口碑很好的太后的娘家人篡权,这个人叫王莽。西汉就等于覆灭了。

王莽建立了一个朝代叫新朝,这就是西汉的结局。后来绿林军和赤眉军起义,天下大乱,重新洗牌,刘秀 (往上追溯有汉景帝的血统) 经过一番战斗,刘家人重新坐拥了天下,他迁都到河南洛阳,史称东汉。新的朝代气象一新,又开始有了文攻武备。所以,《汉书》的撰写,跟东汉的创立、盛世的状态有直接关系。这就是西汉和东汉交替的过程。

因此,《汉书》记载了《史记》没有记录的历史,而且《汉书》不只是班固自己撰写的,它也继承了西汉很多历史学家的贡献。所以,我选了《汉书·艺文志》的序来介绍一下《汉书·艺文志·方技略》的整个内容。

2. 其实,《汉书》的作者是班固家族的人

《汉书》的作者是谁呢?历史上说,《汉书》的作者是一个人,其实是一个家族的人。

《汉书》的作者叫班固,班固在历史上非常有名。首先,他是一个大文学家,写过《两都赋》。另外,班固的父亲叫班彪,是历史学家,整理了《史记》以后的一些内容,写了《史记后传》。在父亲去世以后,二十二岁的班固继承了他的遗志,继续撰写这些历史,后来被人举报私修国史,被打入狱中。班固有一个有名的弟弟叫班超,有个成语叫“投笔从戎”,讲述的就是班超的故事。班超上书皇帝,把哥哥从狱里救了出来,而且朝廷给了赏赐——让他们继续修国史。

(1)“勒石燕然”是什么意思

班固是继承了他的父亲、伯父 (班嗣) 的遗愿,把修史的工作完成的。更有意思的是,班固五十多岁的时候,还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北匈奴,一直打到燕然山 (现在蒙古国的杭爱山) ,而且班固写了一篇《封燕然山铭》——在燕然山上刻了赋,这首赋于2017年在蒙古国的杭爱山被发现。

汉朝两个伟大的军功,一个是霍去病封狼居胥山,另一个就是班固勒石燕然,就是汉朝干得最光彩、最体面的两件事。

后世人们经常以这两件事慨叹自己的无能,后来五胡乱华、蒙元入侵、满洲入侵,基本上汉族都处于被打压的状态。范仲淹写过一句诗:“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由此可见,勒石燕然在历朝历代的汉人心中都是一件伟大的事,这件事就是班固干的。所以,汉朝的诗词、刻石的画、隶书都透露出那种气象。

汉赋真是不一样,完全没有后世那种淫词艳曲的猥琐、娘娘腔……

(2)“班固”们的文采甚至超过了司马迁

班固就不用说了,我个人认为他的文采甚至超过司马迁。班家是一门三杰。班固修《汉书》、打北匈奴,随着窦宪出征北匈奴,立下战功。后来,窦宪因擅权被杀( 在古代,武将如果打胜仗,皇帝就得防止他篡权;武将如果不打胜仗,窝囊,整个朝廷就会衰败 ),班固因此受到牵连,被朝廷猜忌,遭人陷害死在狱中,活了六十一岁。班超更不用说了,他一开始帮哥哥写《汉书》,后来“宁为百夫长,胜过一书生”,投笔从戎,出使西域,结果在西域打了三十年的仗,把当时属于外国的地方收到汉朝的版图里,最后被封为定远侯 (后来他的儿子班勇继承了他的事业,用四年时间做出了比班超更厉害的事) 。他们还有一个妹妹叫班昭,是杰出的女史学家,帮助哥哥班固把《汉书》写完了。

以上是对《汉书》的作者做的介绍。

3. 流氓老了是老流氓,坏蛋老了是老坏蛋——“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长者讳”对吗

“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接下来,我开始正式介绍《汉书·艺文志》的序。通过这篇序言,我们可以了解到,西汉建立二百一十年来,政府对经典著作,对历史文化的收集、整理、恢复做了什么样的工作。

对前汉和后汉的记忆,也就是对西汉和东汉的记忆,很简单,借用一下公元纪年,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这是西汉的统治阶段,东汉持续了将近二百年,之后就变成了三国,三国归两晋——大概是这样一个历史沿革。

现在我们读的书是两千年前的人写的,或者是将近两千年前的人写的。

《汉书·艺文志》的总序是班固写的。

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首先我说一下,在儒家出现前就有史学家,史学家是巫觋的一个分支,他们必须懂天文,他们的文字功底比较深、职业素养比较高。但从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史学慢慢地就变成了儒家的一种专利。所以,写历史的人都自认为是儒生,或者必须是儒生。因此,从班固写的第一句话来讲,那会儿孔子的地位已经从诸子百家中的一家,上升到了中华文明的代言人。他说 “昔仲尼没而微言绝” ,仲尼就是孔仲尼,为什么之前我们会批判孔老二呢?伯、仲、叔、季,仲就是老二的意思,因为他生在尼山,所以叫仲尼,姓孔名丘,字仲尼,仲尼是尊称。

延伸阅读 │ 什么叫“微言大义”

“微言大义”是什么意思呢?“微”就是字数少,说话比较含蓄、隐讳,所以需要你去理解。这个写法表现在他对《春秋》做的评注上,《春秋》是一部鲁国官修的史书,司马迁说过,“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点评,说什么、不说什么、怎么说、用什么样的语词说,来表明自己的立场 (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等等) 。所以,儒家的很多思想,就体现在孔子对《春秋》的评注上,这叫“微言大义”。

延伸阅读 │ 什么叫“春秋笔法”——“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后世还有一种说法,叫“春秋笔法”——如果你直说,就会面临砍头的风险;但你又不能不说。所以,搞得我们就耍小聪明,玩起了文字游戏。

我始终认为,孔子写的《春秋》评注,不能被称为历史书,只能说是一种政治书,因为如果它记载历史的话,应该站在不预设立场,或者相对公允的立场上去写。孔子不是,他有所谓自己的强烈正义感,有自己的立场。

这种春秋笔法,到现在还影响着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清朝同治年间打太平天国的曾国藩,屡战屡败,他就如实向朝廷汇报自己怎么怎么尽力了,但屡战屡败。当时,他帐下的一个幕僚就给改了一下说法,把“屡战屡败”改成了“屡败屡战”,说的是同一件事,但次序一变,让人一听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这就叫“春秋笔法”。

我之前说了,孔子不能算是一个历史学家,他是一个政治家,所以,他的立场是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长者讳。有些人犯了错误以后,他就用春秋笔法替他们掩饰错误——这本身是不对的,不然的话,这些犯错的人就应该遗臭万年了。现在,我们说人一老或人一死,就应该尊重他们,这是毫无道理的。流氓老了是老流氓,坏蛋老了是老坏蛋,怎么能因为他老了,就不说他干的事是错的呢?不能因为他死了,你就不批判他。

读《汉书·艺文志》,我们马上就能感到浓浓的儒家气息对人的这种影响,所以, “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 义乖”

孔子是圣人,圣人下面的叫贤人,我们一直说,孔子带出的七十二名弟子都是贤人。《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也说了“真至圣贤”的区别。孔子“没”了,微言大义就绝了;孔子的弟子死了,儒家倡导的这种道德、理论、礼仪、伦理,也就逐渐地被淹没或失传了。

4. 仲尼和圣人、贤人死了后,道德和文化沦丧的标志是什么

“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

开始的 “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两句话营造了悲壮的气氛,其目的是为了突出后面修史——写《汉书》的可贵,以及意义之重大 (中国人说话都是赋、比、兴,先营造 氛围)

仲尼和圣人、贤人死了以后,道德和文化沦落的标志是什么呢?

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

《春秋》本身是鲁国的一个史官写的历史记录。对《春秋》的点评和评传,历史上一共有五家,比较有名的就是左丘明写的《左传》。通过对话方式传下去的叫《榖梁传》,相传孔子的弟子子夏将这部书的内容口头传给榖梁俶 (亦名榖梁赤,字元始) ,榖梁俶将它写成书记录下来。还有《公羊传》《邹氏传》《夹氏传》。

《左传》《公羊传》《榖梁传》是对同一史书的点评,代表了不同的政治立场。究竟谁代表大义或正义,那就不好说了。

《诗》代表《诗经》。《诗经》是春秋战国甚至以前各国人们诗歌的总集。诗言志,歌咏情,是不加人为修饰的人性的表达和真情的流露。虽然孔子也承认:“《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对《诗经》的解读,尽量符合人情,不用邪的、歪的来衡量。但经过他删改以后,去掉了很多不符合他的伦理观和价值观的内容,留下了三百首诗。《诗经》也有不同的个人注解版本,变成了《毛诗》《齐诗》《鲁诗》《韩诗》四家,也是根据个人的喜好不同进行注解的。

《易》也分为好几家。《易经》是天文学著作,是根据对星象、日月、二十八宿、北斗、北极的观测写出来的一部经书。而且它从天文落实到了历法,在远古,包括夏朝、周朝都有不同的历法,由周文王推演出《周易》,所以它的带动性很大。

对《周易》的解释也分成好几家,孔子叫“五十以学易”——韦编三绝,把穿竹筒的牛皮条翻断过好几次,我个人认为是不得其要。因为天文学的东西是道家的,如果没有道家师父的引领,看天文、知天象,落实到人文上,这是很难的。所以,《易经》也分成好几家。

儒家的经典《诗》《书》《礼》《易》《乐》《春秋》都找不着正根了,儒家的没落就很正常了。

5. 只有一个声音出现的时候,就叫万马齐喑

“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淆乱”

孔子出生在春秋时期,孔子死了以后就到了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的特点就是纵横——合纵连横,最后留下的战国七雄,怎么跟秦国抗衡?苏秦、张仪搞的合纵连横——苏秦领六国的相印,张仪为秦国打破连横,那是中国历史上最乱的一个年代。最乱的年代有一个特点——王朝的统治权弱的时候,民间的学术自由可以得到相对的宽容,因为没法控制。

在儒家看来,战国是最乱的时候。但从历史上来看,战国时期,中华文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涌现的人才、学说、真知灼见数不胜数,是最辉煌的时期。

但儒家自认为是正统,他们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说“这是真的”“那是假的”“这是对的”“那是错的”……当然别人也可以站在自己学派的立场上去批判儒家的东西。

《汉书·艺文志》中说 “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淆乱” ,从一统天下,或者一家之言的角度来看,这种鸡嘴鸭嘴各说各的话是不能被容忍的,只能有一个声音。但当只有一种声音出现的时候,就是万马齐喑,一潭死水了。

6. 给秦朝制定国策的商鞅为什么最后被五马分尸

“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

我们上学的时候,总是把燔念成pán,“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其实它的读音应该是fán,意思就是把文章烧了。

“以愚黔首” ——秦朝奉行的政策,就是商鞅制定的国策,写在《商君书》里。我个人认为这是几千年来最恶劣的、最灭绝人性的,但也是最有效率的统治人们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就是激发人性之恶,利用人急功近利、贪小便宜的心理,达成统治者的目的或愿望。所以,他鼓励举报、鼓励连坐、鼓励告密、鼓励军功……实打实地兑现。

商鞅的那套理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一直被统治者利用。但商鞅也没得好死,自个儿逃亡到边关住店,没有“身份证”,被人揭发举报,最后车裂而死——五马分尸。

《三才图会》中的秦始皇像

有这种对比,就能看出发心起愿的重要性,如果以弘扬人性的善来治理国家,虽然慢,但这是一条正路;如果按照商鞅的那套方法治理国家,虽然见效快,财富积累快,掠夺别人财富的效率也高,但秦朝靠这种方法统治天下,存在了多少年?所以,历史评价秦朝实行的是愚民政策—— “以愚黔首” ,“黔首”就是普通老百姓。

说秦朝 “燔灭文章” 也不对,因为秦始皇焚毁的是儒家书籍,坑杀的是儒生,而不是把天下的书都烧了,比如农耕、医术、方术等书籍都没有烧。但班固为了煽动仇恨,因为坑杀的是儒生,所以说秦朝做了更大的坏事。其实,秦朝也做了很多贡献,比如统一文字,车同轨,书同文,等等,促进了各地的交流。

“燔灭文章” 这件事真不是秦始皇干的,在这里应该说一下火烧阿房宫的项羽。刘邦得天下有一个原因,就是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所以,他是得人心的。结果,项羽进来以后,烧杀抢掠,这不像一个楚国贵族后裔干的事。

7. 汉朝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实行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政策

“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

沿着历史的走向我们再看, “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 ,这里又开始歌颂汉朝君主的所作所为。

汉朝之所以伟大,第一,它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暴政,改变了那种靠激发人性之恶,靠人们互相告密、揭发、监视来统治国家的方式,而是实行道家这种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政策。

我在《徐文兵讲黄帝内经前传》里讲了,汉文帝反复向仓公淳于意询问他的学医经历、学习篇目、传授医术的过程。从这里就能看出皇帝在关心什么。不难想象,当淳于意向皇帝汇报完他的书目以后,皇帝不会不把他的书目留一份,收到国家的图书馆里。所以,汉兴以后, “大收篇籍,广开献书 之路”

这里有一个条件,大家要记住,书可金贵了。以前在汉朝的时候,书是木牍和竹简。我们经常说学富五车、汗牛充栋——能让牛拉车拉得出汗,塞满一大间房,所以,家里有一卷书或几十卷书,都是了不得的事。而且经过战乱以后,很多书都失传了,你家有,你要献出来,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道德教育,而且肯定跟国家的政策、经济、实力有关,国家给这些献书的人,肯定有良好的待遇。

“广开献书” 的背后,是国家政府的开明和经济的支持。我在《徐文兵讲黄帝内经前传》中说过,从刘邦开始实行无为而治的政策,到吕后继续奉行,出现了文景之治,这时国家的财力、物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是它的大背景。

我们经常说“礼失而求诸野”,很多失传的东西,虽然在官面上失传了,但在民间还有保留。能让民间的人把这些东西献出来,第一,让人心甘情愿;第二, 一定要给人良好的回报。

8. 孔子总想力挽狂澜,让大家都守规矩

“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

“孝武”是汉武帝的谥号。孔子说的那个年代,就是周王朝王室衰微,诸侯兴起的年代。所以,那些礼仪、规矩都不被人遵守,总是有这种僭越 (不是你那个级别能用的乐器,或者能听的曲子,你去听了) 的人。因此,孔子总想力挽狂澜,让大家都守规矩。

其实,孔子做的这件事,我个人认为就是不合时宜的。道家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就是你没落了、无能了、不顺应天道了,才出现了这么多规矩。所以,孔子总是感叹礼崩乐坏,不按规章制度办事。

圣上喟然而叹曰:“朕甚闵焉!”

“闵”是同情、遗憾、不忍心的意思。汉武帝 “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 。也就是说,在汉武帝之前,国家有一个规章制度——你献书,我就给钱。但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完全制定一个把它归到国家管理的制度,所以建了 “藏书之策” ,“策”是国家的政策。汉武帝专门安排了写书,或重新誊写,或重新整理历史典籍的官员。

《三才图会》中的汉武帝像

下及诸子传说,皆充 秘府。

“秘府”把这些宝贵的、秘密流传下来的典籍都放在里面,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

9.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

到汉成帝的时候,政府做的事就更细致了,让天下人献书变成了政府派官员下基层向天下征求失散的书籍,这么做的力度就更大了。

下一句出现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人—— “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 。《汉书·艺文志》收编的很多书,都是刘向最早动笔记载的。

刘向是谁呢?西汉末年,王莽新朝时期,很多字刻错或脱落了,需要补上,政府收集的各个版本的书籍不一样,所以,同一本书的记载也不一样,这时就需要有人去校对,著名的、重要的人物刘向干了这件事。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占卜之书,侍医李柱国校医药之书。史家有巫觋的传承,这种占卜、数术的书,需要懂行的人校注。

侍医李柱国更有意思,他应该是中医历史上被大家赞扬的一个人,我们现在读的很多书之所以能流传下来,都是他的功劳。

刘向是这件事的总负责人,尽管他也有自己手头的工作,像经传、诸子、诗赋归他管,但其他人每本书校完了,刘向负责 “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 。刘向做了一件最大的事情——图书馆学,或者叫目录学,他把篇目列出来,把书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段落大意提炼出来,奏给皇上,让皇帝知道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所以,刘向的贡献,等于做了目录学的汇总。

10. 我们现在读的《汉书·艺文志》,以前都是给皇帝看的

“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今删其要,以备篇籍”

之前,我讲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把自己的学术传给他,班彪把自己的学术传给班固、班超、班昭。刘向也把自己整理的文献都传给了他的儿子刘歆,刘向去世以后,汉哀帝让刘歆继承父业。

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

刘歆把父亲刘向的总工作完成之后,给这套书起的名字就叫《七略》。我们讲韬略,姜子牙留下的书叫《六韬》,这本叫《七略》,“略”就是 “撮其指意” ——录其大意。

以前有《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到班固写《汉书》的时候,就完整地继承了刘向、刘歆父子写的《七略》,所以叫 今删其要,以备篇籍” ,最后又经过班固的整理,编入到了《汉书》里。所以,《汉书·艺文志》里记载的东西,是谁留下的呢?其实是刘向、刘歆父子留下来的。

刘向本身也是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我们的中学课本里选取的一些篇目出自《战国策》,其实《战国策》就出自刘向的手笔。而刘歆比他父亲还优秀,但他后期被卷入了王莽篡权——王莽想利用刘歆的威望给自个儿树立权威,但刘歆不服,最后兵败被杀,留下了一个悲剧的结局。

有意思的是,汉哀帝叫刘欣,刘歆为了避讳皇帝,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刘秀。后来东汉的开国皇帝也叫刘秀,所以,历史上有人说,刘歆改名是他修史预测到有一个叫刘秀的人要当皇帝,因此,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了。这个故事有点儿牵强附会,其实在他改名的时候,还没王莽什么事呢。

下一篇开始讲《汉书·艺文志·方技略》里的篇目和内容。其实,我们享受了皇帝的待遇,人家都是 “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 ,向皇帝汇报我们中华文明宝贵的文化遗产。 XB2guRVyl/z21ZMeZCJBLO8DfqvB47dB0OXjCUCiFTlt9VO8OseX9PeGP9rApnR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