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金属材质制成的矛,自商代开始使用。商代的军队基本以步兵为主,主战兵器是戈。但商代出土的矛的数量却多于戈,据20世纪80年代统计,商代青铜矛存世量为970件,而商代戈约为800件。主要原因是在殷墟侯家庄商王墓里,一次性出土了731件矛,据考证是商王亲卫队使用的武器。

图71为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商代叶矛(公元前12世纪),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矛并不具备太大的杀伤力,矛在商代主要还是作为祭器和仪仗器之用。

学者们根据形制的不同,将商周时期的青铜矛根据矛叶刺杀功能的强弱分为五类(图72,摘自朱凤翰著《中国古代青铜器》)。最早出现的夹叶阔叶矛是在齐家文化区发现的(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800年)。

图71 国家博物馆馆藏商代叶矛

图72 《中国古代青铜器》(朱凤翰)

图73 商代蝉纹叶矛(1)

图74 商代蝉纹叶矛(2)

图75 商代蝉纹叶矛(3)

图76 商代蝉纹叶矛(4)

图73~图76为商代蝉纹叶矛(公元前12世纪,长22厘米,元锋先生收藏)。这是一支带有钉孔的无耳柳叶矛,在装柄时需要用铆钉将矛头和木柄接在一起。铆钉的存在除了加固矛头,使之无法前脱之外,还解决了矛头和矛柄之间共轴旋转的问题。此矛双面矛脊上都刻有蝉纹。

西周时期的青铜矛在形制上比商代更加成熟,但在战场上却呈现出“弱势”,这和车战日益兴起不无关联。随着青铜戈的形制不断升级换代,勾兵的功能强化,其横扫一片的气势是作为刺兵的青铜矛无法企及的。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征战不休。在这种氛围下,青铜兵器加工技术发展到最高峰。青铜矛的形制不断发展,并最终定型。和西周时期相比,东周时期的诸侯国已经发展出了各自独特的地域文化,不同诸侯国军队装备的矛头外观也不尽相同。

图77 吴王夫差矛

图78 首都博物馆馆藏战国兽面纹矛

图79 曾侯乙墓出土青铜矛

1983年在湖北江陵马山一个楚国贵族墓中,出土了一支青铜矛。基部有错金铭文两行八字:“吴王夫差自作用鈼。”器身与剑身相似而稍短,中线起脊,脊上有血槽,两面血槽后端各铸一兽首。骹(xiāo)中空,骹口扁圆。通体满是菱形几何暗纹(图77,公元前5世纪,长29.5厘米)。之后各地都出土了夫差矛,说明夫差矛并非吴王夫差专用武器,而是夫差时期批量所铸的实用器。

图78为首都博物馆馆藏战国兽面纹矛(公元前4世纪)。这支矛是在北京市怀柔出土的。

1978年,在湖北省随州出土的曾侯乙墓中,出土了49支青铜矛(图79,公元前5世纪)。随青铜矛出土的还有53件矛柲,矛杆外部没有用积竹片包裹,而是以木为主。

图80 战国燕式青铜矛(1)

图81 战国燕式青铜矛(2)

图82 战国燕式青铜矛(3)

图83 战国燕式青铜矛(4)

图80~图83为战国燕式青铜矛(公元前4世纪,长20厘米,私人收藏)。这支铜矛的形制与首都博物馆的青铜矛(图78)形制基本一致,均为范铸饕餮纹和王字纹。

图84 战国楚式青铜矛(1)

图85 战国楚式青铜矛(2)

图86 战国楚式青铜矛(3)

图87 战国楚式青铜矛(4)

图84~图87为战国楚式青铜矛(公元前4世纪,长18厘米,元锋先生收藏)。此矛的矛叶部分有两道宽血槽,内有两道细窄的血槽,矛骹部分为单耳,用于穿系绳索固定。和北方的棱脊矛相比,楚式棱脊窄叶矛的矛身普遍较长。

图88 战国嵌松石青铜矛(1)

图89 战国嵌松石青铜矛(2)

图90 战国嵌松石青铜矛(3)

图91 战国嵌松石青铜矛(4)

图88~图91为战国嵌松石青铜矛(公元前4世纪,长26厘米,佚名先生收藏)。此矛矛叶、矛脊、矛骹各部位均嵌以松石,形成饕餮纹饰,为战国早期高等级矛。

图92 战国兽面纹青铜矛(1)

图93 战国兽面纹青铜矛(2)

图94 战国兽面纹青铜矛(3)

图95 战国兽面纹青铜矛(4)

图92~图95为战国兽面纹青铜矛(公元前4世纪,长21厘米,元锋先生收藏)。此矛形制为燕矛,钮耳上方铸造饕餮纹。从形状上讲,窄小的矛头比宽大的矛头更容易刺破铠甲,同时也更坚固。战国时期的防具相比过去有了明显进步,因此当时武器的制造也需要考虑到防具的因素。

图96 秦代寺工矛

兵马俑中出土的武器,有一些刻有“寺工”的字样,寺工是秦国的内府,为秦王和高级官员制造铜器和兵器。秦国青铜矛线条简约流畅、凝重坚实,表面光洁、制作规整、刃锋锐利,体现出强悍的实战性能,图96为兵马俑出土寺工矛(公元前3世纪)。

图97 秦代青铜矛(1)

图98 秦代青铜矛(2)

图99 秦代青铜矛(3)

图100 秦代青铜矛(4)

图97~图100为秦代青铜矛(公元前3世纪,长17厘米,元锋先生收藏)。秦国武备最大的特点就是标准化,在兵马俑坑中发现的三棱箭头有4万多支,这些箭头底边宽度的平均误差只有正负0.83毫米。而且它们的金属配比基本相同。标准化生产使不同的供应商生产的零部件可以组装在一起,也使大规模的生产成为可能。

秦国兵器是由国家统一管理铸造、贮藏和使用的,分为中央督造和地方督造两大系统,所造器物需由武库登记造册,标识记号,妥善管理。其铸造借鉴了三晋的兵器铸造方法,分为督造、主造、造者三级,由丞相代表中央政府督造,少府工室是中央主管兵器铸造的官署机构,为主造,秦始皇时期又有寺工这一官署机构作为主造。工师即是造者,且造者的内部组织中还有工师、丞、工三级,丞应是工师的副手,实行“物勒工名”。

图101 战国错金银矛(1)

图102 战国错金银矛(2)

图103 战国错金银矛(3)

图104 战国错金银矛(4)

图101~图104为战国错金银矛(公元前4世纪,长21厘米,私人收藏)。此矛的错金银纹饰非常精美且保存完整,是难得一见的高等级武备。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王使用错金银的日用器物较多,使用错金银装饰的青铜兵器多为矛和戈。错金银器物的辨伪方法之一就是观察金银部分是否略凸出,因为金银属于惰性金属,氧化速度要慢于铜铁,所以经过几千年后,金银部分会略高于铜铁部分,而伪作很难处理好这个细节。

图105 战国涂银楚式矛(1)

图106 战国涂银楚式矛(2)

图107 战国涂银楚式矛(3)

图108 战国涂银楚式矛(4)

图105~图108为战国涂银楚式矛(公元前4世纪,矛长21厘米,矛樽长13厘米,私人收藏)。此矛保存状态良好,矛樽和矛叶内均涂银云气纹。楚国矛以“自相矛盾”的成语而闻名。涂金银工艺是战国时期开始应用的金银装饰工艺,工匠用黄金或白银溶液加入七倍的汞制成泥金银后,在青铜器表面涂饰图案,再用无烟炭火温烤,纹饰就固定在了金银器表面。

图109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战国三戈戟

图109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战国三戈戟(公元前5世纪),是在湖北随州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曾国兵器。此戟采用分铸联装方式安装,尖端为矛刺,矛刺下装三个戈形戟头,最上面一个戟头有内,下面二个戟头无内。戟头援长自上而下依次递减。戟柲为木芯,外贴积竹,再以丝线缠成宽带状。在丝线外间髹(xiū)红黑色漆。槽上端有三槽眼安装戟头,下端有黑色多边形牛角套作为戟鐏。

图110 战国错金双戈戟(1)

图111 战国错金双戈戟(2)

图112 战国错金双戈戟(3)

图113 战国错金双戈戟(4)

图110~图113为战国错金双戈戟(公元前4世纪,短戈长18厘米,长戈长29厘米,私人收藏)。这支双戈戟有楚国的风格,同时还带有吴越系的特征。戈内和戈身有金银混错兽纹,属于高等级仪仗器。

图114 甘肃省博物馆馆藏东汉执戟俑

随着战国晚期金属工艺的进步以及战争规模的扩大,武器的制造开始向实用性的角度演变,一种新式的戟出现了:即燕国的“卜”字形铁戟。“卜”字形铁戟迅速淘汰了“戈矛合一”的青铜戟,成为军队的重要武器之一。到了汉代,这种戟已经大量被各地的工匠所制造。图114为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的东汉执戟俑(公元2世纪)。

图115 敦煌南北朝时期壁画

魏晋时期的戟则在“卜”字形戟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变,伸出来的小枝从水平的直刃变成了弯曲的形状,甚至直接变成钩状。敦煌的南北朝壁画《五百强盗成佛图》中,戟的小枝已经演化为钩子状(图115,公元6世纪)。

各个时期的武器与当时的科技水平和战争形式是息息相关的,从战车到弓弩再到重甲,各类武备层出不穷。从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的单兵兵器到可以量产、实用的大军团作战武器,冷兵器的形态伴随着生产力和冶炼技术的进步在发生着演变和提升,矛和戟这两类传统的车战兵器也在不断地向单人骑兵类作战形制发展。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青铜器》朱凤翰 i61JWBK8AM/kfn2zlgHVAMpOjB+MDnypqKJMGsfO3FculvWQtlEt56/un8O/2x1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