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在漢時本分今古文兩派,今文《易》出於施讎、孟喜、梁丘賀三家,今已全佚,不能知其真相。虞氏出,孟喜爲疑問。古文《易》出於費直,其書無經説。夫古人傳經,所貴在“説”,如一部教科書不足貴,所貴者在乎教師之講解與補充焉。漢之古文經嘗有無説者,費氏古文《易》,其一種也。其書既無經説,乃以彖辭象辭文言充之,以解釋《易》之經文,卦辭與爻辭,其學無師傳授,蓋可見矣。
費氏《易》内容如何?今亦不知,其後傳爲兩派,一爲東漢之古文家,一爲魏晉之王弼。弼亦用費氏本而講法則大異,漢主講數——中國前所謂數,非純粹之數學,乃術數也。凡天文、曆律及一切迷信之事,均涉及也。——其著名人物北方爲鄭玄,南方則虞翻也。魏晉既興,而講法一變,魏晉時哲學盛行,以易老或老莊並稱,爲哲學之根本思想,漢則尚以黄老相連舉焉。東漢之《易》,今雖無全書,其爲清人輯出者,則頗有可觀。開山之第一功人,當推惠棟,所著有《周易述》、《易微言》、《易漢學》等,而未脱稿者尚多,《周易述》亦未完全著成,其弟子江藩因有《周易述補》之作。諸著係初步功夫,自難求全責備。其第二人則爲張惠言,張氏途徑與惠氏絶似,所著有《虞氏學》、《鄭氏學》、《荀氏學》等著,較惠氏爲精密。第三人爲焦循,據惠、張所得作,進之研究成《易通釋》一書。
漢今文家《易》失傳後,魏晉派即盛行,當時思想趨重哲學,以哲理談《易》,普通人類能發揮幾句,祇有深淺之不同耳。至數術則爲專門學問,非普通人所能瞭解者,此亦魏晉派《易》盛行之原因也。
關於《易經》本自體例如何?可閲《易漢學》。關於《易經》上各名詞之定義,如“一”、“元”……可閲《易微言》。《周易述》爲自注自疏之注疏體,各方面包舉,魄力甚大。《尚書明堂大道録》一書亦惠先生所著,與數術之學互相關連。張著除前述諸種外,並會集衆意,成《易義别録》。惠收輯於前,張校訂於後,古文已亡,得復窺其内容者,惠、張、焦諸先生之功也。
魏晉派《易經》,現存《十三經注疏》中,係王弼輯,韓康伯所注,完全講哲理者也。此派直傳至唐代,唐定《五經正義》,亦採用之,古人之易學大概如此。
凡學問必涉及哲學方能穩固,宋學有哲學上之根據,其哲學上之立足點,即爲《易經》。宋學之真正根源爲華山道士陳摶所傳之二圖,一爲太極圖,一爲先後天圖,即後人所稱“河圖洛書”者是也。後人講《易》,乃分兩派,邵雍以十爲河圖,九爲洛書,劉牧則反是。邵未直接注《易》,而著有《皇極經世》,劉著《易義鈎隱》,二人各發揮其主張,至程頤著《易傳》, 亦稱程傳。 不以邵説爲正當,乃稱之爲“易外别傳”。佛家有教下三家,禪宗不著書立説,全賴直覺參悟,故稱教外别傳,以其本身未可非,但不認其爲正當耳,程意亦猶是也。朱熹學問出自閩派,閩派則出於洛派,故朱著《周易本義》,大概與程傳相彷彿,且較遜焉。程本談易理者,朱自當與之同轍,惟朱書即首忽列入陳摶之先後天圖是,矛盾甚矣。然在元明之世,人咸奉朱子若神明,棄程而從朱,於是所謂先後天圖者,亦連帶被取矣。其有發不信先後天圖之論者,則謂此圖並非朱子所列入,就書之本身既不能證明爲朱子所親置,即在他處亦頗多與此圖相反之論焉。
宋學中雖有此争辯,惟事實上終不能推翻此圖。自元明以來,凡講《易》者,蓋無不連帶講圖也。直至明末而反動起,首從考據方面而攻擊易圖者爲黄梨洲先生。胡渭繼之著《易圖明辨》,考據益精,結果證明此圖出於道家陳摶,非儒學之物,自此遂被推翻。
總之,《易經》一書,歸納前人所研究,一爲數,一爲理,數爲專門學問,惟講理者,亦不可不稍通於數也。
關於《易經》,余個人尚有一意見。余以爲中國古代學問,無論何家,其根源蓋無不相同,至少亦極接近,世無憑空創造之學説,必有淵源可尋。古代學術,蓋皆以《易經》等書爲根據,故胡渭並不駁易圖之誤,祇能證其爲道家所出耳。方東樹所著《漢學商兑》,反對漢學,頗有偏見,但自謂河圖洛書,祇能證明非出儒家,不能謂其與不合,其言甚是,故吾意儒實不能分也。根據此理,可知古時各家學説,蓋完全相通。漢之今文《易》,今雖全佚,依此道,亦又輯出其一部分,余曾思得一著手處,即《淮南子》有《原道訓》一篇,據《漢書》注,此爲淮南子易九師所著成,頗似漢之今文《易》,因其與《易緯》多相同也。《易緯》誠係假書,惟必有所本,造《易緯》時,古文尚未出世,故除荒誕處不足信外,殆全與今文《易》相合,《易緯》既似今文《易》,而《原道訓》似《易緯》,是即《原道訓》爲今文《易》矣。若假定《原道訓》爲今文《易》之經説,自此出發,合此者輯出之,則今日《易》或有重觀之望,亦未可知,惜事實上無力從事於此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