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吕思勉先生,字誠之,筆名駑牛、程芸、芸等。一八八四年二月二十七日(清光緒十年二月初一日)誕生於江蘇常州十子街的吕氏祖居,一九五七年十月九日(農曆八月十六日)病逝於上海華東醫院。吕先生童年受的是舊式教育,六歲起就跟隨私塾教師讀書,三年以後,因家道中落而無力延師教授,改由父母及姐姐指導教學。此後,在父母、師友的幫助下,他開始系統地閲讀經學、史學、小學、文學等各種文史典籍。自二十三歲以後,即專意治史。吕先生夙抱大同思想,畢生關注國計民生,學習新文化,吸取新思想,與時俱進,至老彌篤。

吕先生長期從事文史教育和研究工作。一九○五年起開始任教,先後在蘇州東吴大學(一九○七年)、常州府中學堂(一九○七年至一九○九年)、南通國文專修科(一九一○年至一九一一年)、上海私立甲種商業學校(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一四年)等學校任教。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九年,先後在上海中華書局、上海商務印書館任編輯。其後,又在瀋陽高等師範學校(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二年)、蘇州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五年)、上海滬江大學(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六年)、上海光華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任教。其中在上海光華大學任教最久,從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五一年,一直在該校任教授兼歷史系系主任,并一度擔任該校代校長。一九五一年,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光華大學併入華東師範大學,吕先生遂入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任教,被評爲歷史學一級教授。吕先生是教學與研究相互推動的模範,終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吕先生是二十世紀著名的歷史學家,對中國古代史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他在中國通史、斷代史、社會史、文化史、民族史、政治制度史、思想史、學術史、史學史、歷史研究法、史籍讀法、文學史、文字學等方面寫下大量的論著,計有通史兩部:《白話本國史》(一九二三年)、《吕著中國通史》(上册一九四○年、下册一九四四年);斷代史四部:《先秦史》(一九四一年)、《秦漢史》(一九四七年)、《兩晉南北朝史》(一九四八年)、《隋唐五代史》(一九五九年);近代史一部:《吕著中國近代史》(一九九七年);專著若干種:《經子解題》(一九二六年)、《理學綱要》(一九三一年)、《宋代文學》(一九三一年)、《先秦學術概論》(一九三三年)、《中國民族史》(一九三四年)、《中國制度史》(一九八五年)、《文字學四種》(一九八五年)、《吕著史學與史籍》(二○○二年);史學論文、札記及講稿的彙編三部:《吕思勉讀史札記》(包括《燕石札記》、《燕石續札》,一九八二年)、《論學集林》(一九八七年)、《吕思勉遺文集》(一九九七年);以及教材和文史通俗讀物十多種,著述總量超過一千萬字。他的這些著作,聲名廣播,影響深遠,時至今日,在港臺、國外仍有多種翻印本和重印本。吕先生晚年體衰多病,計劃中的六部斷代史的最後兩部《宋遼金元史》和《明清史》,已做了史料的摘録,可惜未能完稿,是爲史學界的一大遺憾。

本書收録了吕思勉先生有關中國文化思想史的論著,共計九種:《醫籍知津》、《群經概要》、《經子解題》、《中國文化史六講》、《理學綱要》、《先秦學術概論》、《大同釋義》、《中國社會變遷史》、《中國政治思想史十講》。

《醫籍知津》寫於一九一九年夏,是年吕先生由謝利恒(觀)先生介紹進上海商務印書館任編輯,協助謝先生編纂《中國醫學詞典》,撰《中國醫籍源流論》一篇,系統叙述中國古代醫學典籍及其源流派别。《中國醫籍源流論》後未收入《中國醫學詞典》,由謝先生私人木刻印行少許册分送同行友人。《醫籍知津》手稿一册,五萬餘字,即《中國醫籍源流論》的底稿。上世紀八十年代,《醫籍知津》經吕先生的女兒吕翼仁先生抄録,并與楊寬先生一同校對、補正、分節并加標題。胡道静先生審閲後,撰寫了《題記》。此次刊出,以抄本爲底本,并校以原稿,胡先生的《題記》用作附録,以供讀者參考。

《群經概要》係未刊稿,爲吕先生一九二三年十二月在蘇州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專修科講稿,由湯焕文君記録,再由學校印成油印本講義。油印本原題名爲《群經筆記》,後定名爲《群經概要》,與一九二六年初版的《經子解題》相互發明。吕先生以歷史發展的眼光研究群經,故《群經概要》一書,更像是一部簡明的經學史、學術史,其中不乏獨具的見解。

《經子解題》一九二六年四月由上海商務印書館收入“國學小叢書”初版,一九二九年十月收入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一九三三年三月國難後第一版,一九三四年一月國難後第二版。上世紀八十年代後,《經子解題》先後收入上海教育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版《論學集林》(下文簡稱“教育版”),一九九五年十二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二十世紀國學叢書”(一九九六年三月第二版,下文簡稱“華師大版”),一九九九年一月上海文藝出版社“學者講壇叢書”(下文簡稱“文藝版”),二○○六年六月中國書籍出版社“國學名家選粹”叢書(下文簡稱“書籍版”)。“教育版”訂正了初版的錯字和刊誤,但《莊子》一節内有個别删改。“華師大版”、“文藝版”均按“教育版”重印,也都訂正了錯字、刊誤,但删改之處未能恢復。“書籍版”按初版重印,無删改,但初版中的一些錯字、刊誤仍沿而未改。此次刊出,除訂正了初版的錯字、刊誤外,删改之處也予以恢復。

《中國文化史六講》寫於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年間,是吕先生在江蘇省立常州中學授課時的講稿。原計劃分二十講,現僅存六講,江蘇省常州中學校史陳列室藏有油印講義。一九九七年九月,《中國文化史六講》收入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吕思勉遺文集》(下),二○○七年一月收入天津古籍出版社的“名師講義”叢書。此次刊出,按原油印稿出版,校正了個别錯誤。

《理學綱要》寫於一九二五至一九二六年間,是吕先生在上海滬江大學任教講授“中國哲學史”時編寫的講義,後經修改,於一九三一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初版,一九三四年四月國難後第一版。一九八八年三月上海書店影印出版,一九九○年收入上海書店“民國叢書”第二編影印出版,一九九六年三月收入東方出版社“民國學術經典文庫·思想史類叢”。此外,還有臺北市華世出版社一九七七年的重印本。《理學綱要》初版後,吕先生自己即作過一遍訂正。其後,楊寬、吕翼仁先生又再校對。本次刊出,以初版爲底本,同時吸取了作者本人、楊寬、吕翼仁先生的校訂成果。書中《訂戴》一篇,原刊於一九二八年《光華期刊》第三期(一九二八年五月出版),初版時附於“總論”内,現仍用爲附録。

《先秦學術概論》一九三三年十月由上海世界書局初版,一九八五年六月收入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的“中國學術叢書”(下文簡稱“大百科版”),一九九二年收入上海書店“民國叢書”影印出版,一九九六年“大百科版”由更名後的東方出版中心重印(下文簡稱“東方版”),二○○五年十二月收入雲南人民出版社“二十世紀學術要籍重刊”出版(下文簡稱“雲南版”)。《先秦學術概論》出版後,吕先生自己曾作過一遍校訂,“大百科版”、“東方版”均按吕先生的校訂改正了部分錯字和刊誤,但未刊陳協恭先生寫的《序》,且《墨家》一章有少許删節。“雲南版”增補了《序》,訂正了一些遺漏、錯字和刊誤,但删節之處未能補全。此次刊出,除增補陳《序》、補全删節及訂正刊誤、錯字外,還增加了一處吕先生的眉批。

《大同釋義》原名《孔子大同釋義》,寫於一九三○年代初,初刊於一九三五年《文化建設(月刊)》第一卷第十、十一期。《大同釋義》係以文言文撰寫,一九三三至一九三四年間,吕先生爲給光華大學學生作演講,特將《大同釋義》改寫爲白話文,取名《中國社會變遷史》。一九九七年九月,《中國社會變遷史》改名爲《大同釋義》,收入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的《吕思勉遺文集》(下),但有删改。此次刊出,《大同釋義》和《中國社會變遷史》均按原稿校訂勘誤,删改的地方也按原稿補全。

《中國政治思想史十講》原是吕先生一九三五年在上海光華大學的演講,由吕翼仁先生記録,初刊於《光華大學半月刊》(第四卷第五期至第五卷第四期,1935,12—1936,12),署名爲“吕思勉講,吕翼仁記”。上世紀八十年代,吕翼仁先生曾做過一些校對和整理工作。一九九七年九月,收入《吕思勉遺文集》(下),有删節。二○○七年一月收入天津古籍出版社“名師講義”叢書,增補了删節。此次刊出,按《光華大學半月刊》的刊印稿重新整理,除了改正刊誤、恢復删節外,個别文字則按吕翼仁先生的修訂改正。爲了便於閲讀,《中國政治思想史十講》由編者按每一講的内容添加了標題。

李永圻 張耕華
二○○八年三月 MPVbJ4EFv3k7Tpk/DqXt0lhU0TG4Xojsm5VIbuurqC7P+hicT8ZIfn7hvmwb9jB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