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看清内心真实的想法

接下来,我给大家分析一下人“为什么会措辞不当”。

我还是先告诉大家结论,那就是“连你自己都没有看清内心的真实想法”。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连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想法”,或者连你自己都说不清楚“到底希望别人对你的哪种心情感同身受”,那么你又怎能要求别人的所作所为如你所愿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别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说出的话以及做出的回应很有可能就不是你想听到的、想得到的。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发生在我的一个男性朋友A和他女儿之间的故事,说出来给大家听听。他女儿上小学三年级。有一个冬天的早晨,眼看着就要到上学的时间了,可那个小家伙磨磨蹭蹭地就是不愿换衣服,而是一个劲儿地嚷着“冻死了!冻死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A就问她:“是不是不想上学?”

“冻死了!冻死了!”

“身体不舒服吗?”

“冻死了!冻死了!”

……

反正,不管爸爸问什么,女儿只会回答“冻死了!冻死了!”

一来二去,爸爸就有点焦躁了。

“你到底想要爸爸怎么做?”

可是,小家伙还是回答:“冻死了!”

不过,爸爸并没有表现出自己的焦躁和不耐,而是冷静下来,暗自在心里揣测起来:“哎呀,这小家伙到底想要干什么?是不是有什么话不好意思说出口,想借用这种任性的小行为达到目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她到底希望我怎么做呢?”突然,爸爸茅塞顿开:“难不成小家伙是在撒娇?!”

于是,A马上付诸于行动,伸开双臂说道:“来,宝贝,爸爸抱抱!”听了爸爸的话,小家伙没说什么,但迈开腿儿朝爸爸走来。爸爸紧紧抱住小家伙,宠溺地说道:“哎呀呀,你这个小可爱啊!”没想到,小家伙又娇声娇气地嚷嚷起来:“冻死了!冻死了!”

妈妈也走过来抱了抱她,小家伙在妈妈怀里露出甜美的笑容。可能是心情舒畅了,接下来虽然爸爸妈妈没再管她,但她自己主动换了衣服、吃了早餐,如常地出了家门。

如果这小姑娘一开始直接对妈妈说:“妈妈,抱抱!”可能就不会有接下来的那些小别扭了,可惜一开始连她自己也没意识到自己心里真正想的就是“想让爸爸妈妈抱抱”。对一个已经上小学三年级的小姑娘来说,“只是想让妈妈抱抱”这样的想法有点难为情了,所以连她自己也没能及时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样的事情不只是发生在小孩身上,大人同样也会有看不清自己内心的时候。

当我们对某项工作产生诸如“难以做到”“太难了”此类的抵触心理时,或许只是因为“害怕失败”。可是,就像小孩子觉得“想让妈妈抱抱”这样的心理有点羞于启齿从而没能意识到自己的真实想法一样,此时的我们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心里真正想的是“害怕失败”。

再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妻子埋怨丈夫说:“为什么就不能帮我做点家务呢?”同样,在这句埋怨的背后隐含着妻子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想让你再宠爱我一点。只不过是妻子没有意识到自己心里真正想的是“想让丈夫再宠爱自己一点”,茫然间借用了要求分担家务这一具象化的外在语言来释放内心的情绪。就像那个小姑娘一样,自己都觉得这种想法有点不好意思,从而根本就没有往这方面去想。

所以,当你感觉到与最在乎的人有意无意间总是在互相伤害,并为之苦恼时,请认真思索一下自己内心深处“觉得羞耻而未能意识到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人往往很难认清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有时候虽然意识到了,但因为这样那样的心理不愿承认,甚至有意无意地避开,如果是在毫无头绪、情绪不稳的情况下,就更不可能听到自己的心声了。 PMIYyHRM/9fhHbpqenyNyE4l2e23sJ14kByCM3yqMyOR+I6HJI2ciCS3y4x0Yaa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