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王先生

【原文】

有王先生者,家于乌江上,隐其迹,由是里人不能辨,或以为妖妄。一日里中火起,延烧庐舍,生即往视之,厉声呼曰:“火且止!火且止!”于是火灭,里人始奇之。长庆中,有弘农杨晦之,自长安东游吴楚,行至乌江,闻先生高躅 ,就门往谒。先生戴玄绡巾,衣褐衣,隐几而坐,风骨清美。晦之再拜备礼,先生拱揖而已,命晦之坐其侧。其议论玄畅,迥出意表,晦之愈健慕,于是留宿。是日乃八月十二日也。先生召其女七娘者,乃一老妪也,年七十余,发尽白,扶杖而来。先生谓晦之曰:“此我女也,惰而不好道,今且老矣。”既而谓七娘曰:“汝为吾刻纸状今夕之月,置于室东垣上。”有顷,七娘以纸月施于垣上 ,夕有奇光自发,洞照一室,纤毫尽辨,晦之惊叹不测。及晓将去,先生以杖击之毕,俄有尘起,天地尽晦。久之尘敛,视其庭,则悬崖峻险,山谷重叠,前有积石尽目,晦之悸然背汗,毛发竖立。先生曰:“陵谷速迁,吾子安所归乎?”晦之益恐,洒泣言曰:“诚不知一旦有桑田之变,岂仙都瞬息,而尘世已千岁乎?”先生笑曰:“子无惧也,所以为娱耳。”于是持篲扫其庭 ,又有尘起,有顷尘敛,门庭如旧。晦之喜,即驰马而去。(出《宣室志》)

一说:唐长庆初,山人杨隐之在郴州,常寻访道者。有唐居士,土人谓百岁人,杨谒之,因留杨宿。及夜,呼其女曰:“可将一个弦月子来。”其女遂帖月于壁上,如片纸耳。唐即起祝之曰:“今夕有客,可赐光明。”言讫,室朗若张烛。(出《酉阳杂俎》)

【注释】

①高躅(zhú):指有崇高品行的人。

②垣上:墙上。

③篲(huì):扫帚。

【译文】

有一个姓王的先生,他家住在乌江上游,平常会隐藏自己的行踪,因此村里人不能分辨,就有人认为他是妖人。一天村子里起了火,火势蔓延,烧毁房舍,王先生去看火,就厉声喊叫:“大火,快停下!大火,快停下!”于是火就灭了,村民们惊奇坏了。长庆年间,有个弘农人,叫杨晦之,从长安向东去游历吴楚,走到乌江,听说王先生是个高人,就去登门拜访。王先生戴着黑色绡巾,穿着褐衣,坐在几案后面,仙风道骨,面目清俊秀美。杨晦之对他拜了两拜,礼节十分周到,先生却只是拱手一揖,然后让晦之坐在他身边。王先生的议论既玄远深奥又明白晓畅,远超出人们的意料之外,晦之对他更加敬慕,于是留住在他那里。这天是八月十二日。王先生把他的女儿七娘叫来,原来是一个老太太,七十多岁,头发全白了,拄着拐杖走过来。王先生对杨晦之说:“这是我的女儿,生性懒惰,又不好道法,现在都老了。”接着他对七娘说:“你替我用纸剪一个月亮,就像今晚的月亮一样,把它贴到屋里东墙上去。”一会儿七娘就把纸贴到了墙上,到了晚上,就有奇异的光亮从纸月亮上自行发出,照得全屋都清清楚楚的,连细小的毫毛都能看清,晦之连连惊叹,深觉术法真是高深。等到天亮,他要走了,王先生用杖敲了敲,忽然尘土飞扬,天地全黑。过了很久,尘土消失,再看院子里,只见悬崖险峻,山谷重重,放眼面前,都是累累的积石。晦之心惊胆战,满背冷汗,头发直竖。王先生说:“高山深谷,变迁何其迅速,试问你如今能回哪里去?”晦之更是吓得不行,掉下眼泪说道:“我实在不知道一旦之间,会有这样沧海桑田的巨变,难道仙都的一瞬间,尘世就已经过去千年了吗?”先生笑着说:“你别怕,这是我跟你开玩笑的。”于是拿扫把把院子扫一下,尘土再次飞起,过了一会儿,灰尘消失,眼前门庭和原来并无差别。杨晦之大喜,骑马飞驰而去。

另外有个说法:唐朝长庆初年,在山中隐居修行的杨隐之在彬州,经常寻访得道之人。有个唐居士,当地人都说他有一百岁了,杨隐之去拜访他,他就留杨隐之过夜。到夜里,他把女儿叫出来对她说:“你去拿一个弦月子来。”他的女儿就把月亮贴在墙上,好像一片纸似的。唐居士起身向月祷告说:“今晚有客人,请赐给光明。”话说完,室内就明亮起来,就像点着蜡烛一样。 nFOaUQNNdBVingvs1SK1IO1I0SGBR/7+VQ/caJGTNLN6wanU/PgtnL49LeMyu7G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