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却东西门行

【题解】

乐府有《东门行》《西门行》,还有《东西门行》。有猜测说《东西门行》大约是将《东门行》和《西门行》的调子合并得出。曹操又作《却东西门行》,陆机又有《顺东西门行》,有人将“却”和“顺”看作倒唱和顺唱的区别。总而言之,都是乐调的变化。

本诗作于曹操晚年,也就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失败后,已经53岁的曹操内心苦闷不已,眼看着年事渐高,而统一大业却仍未实现,曹操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本篇写了征夫的思乡之情,其实就是曹操自伤离乱的内心吐露。

【原文】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田中有转蓬 ,随风远飘扬。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奈何此征夫 ,安得去四方!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 ,何时反故乡?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狐死归首丘 ,故乡安可忘!(《乐府诗集》卷三十七)

【注释】

①转蓬:蓬,是菊科植物,蓬的花如球一样,风一吹便跟着旋转,所以称之为“转蓬”。

②征夫:行旅之中的人,此处指自己。

③冉冉:渐渐。

④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泉,应该是“渊”。兽:应该是“虎”。这是唐代人为了避讳唐高祖和太祖(唐高祖名渊,太祖名虎)的名讳所改。

⑤狐死归首丘:丘,狐狸的窟穴。最后用动物有自己的窟穴来表示人也不能忘记自己的故乡。

【精要简介】

开篇十句写出了鸿雁迁徙的特征,冬日南下,春日北归,而征夫犹如随风旋转的蓬草,四处征战,长时间与故土分离。这十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鸿雁虽年年迁徙,但岁岁可归;可犹如转蓬的征夫,却不知道归期是几何。“万余里”“万岁”突出了空间感和时间感。要说鸿雁和征夫亦有相似之处,那就是都要经过长途跋涉,长时间无法回归故土。

笔锋一转,诗人随后写出了征夫的生存状况:四方征战,马不解鞍,盔甲不离身,年事渐高,归期遥遥。寥寥几句,写出了征夫的艰险困苦的生活。思乡不得归是其中的关键,情感之强烈,效果之真切,动人心魄。

最后四句则用神龙、猛兽、狐狸为比喻,神龙藏于深泉,猛兽步于高岗,狐狸归于窟穴,动物都有自己的定所,这让离家万里的征夫非常羡慕。整首诗写的是征夫的思乡之情,虽然有些凄凉,但结尾中的猛兽神龙的比喻又为全篇增添了一些刚健之气,这不仅是曹操诗作的特点,也是建安文学的特点之一。 uiHri8syJPi4m2f7d/wmWxYz81334Jo4eaqFErhd61wkgHczCRU+Q6a1JTuN7VL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