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弟子行第十二

【原典】

卫将军文子 问于子贡曰:“吾闻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诗》《书》,导之以孝悌,说之以仁义,观之以礼乐,然后成之以文德。盖入室升堂者,七十有余人,其孰为贤?”子贡对以不知。

文子曰:“以吾子常与学,贤者也,不知何谓?”

子贡对曰:“贤人无妄,知贤即难。故君子之言曰:智莫难于知人。是以难对也。”

文子曰:“若夫知贤,莫不难。今吾子亲游焉,是以敢问。”

子贡曰:“夫子之门人,盖有三千就焉 ,赐有逮及焉,未逮及焉,故不得遍知以告也。”

文子曰:“吾子所及者,请闻其行。”

子贡对曰:“夫能夙兴夜寐,讽诵崇礼,行不贰过,称言不苟,是颜回之行也。孔子说之以《诗》曰:‘媚兹一人,应侯慎德。’‘永言孝思,孝思惟则。’若逢有德之君,世受显命,不失厥 名。以御于天子,则王者之相也。

“在贫如客,使其臣如借。不迁怒,不深怨,不录旧罪,是冉雍之行也。孔子论其材曰:‘有土之君子也,有众使也,有刑用也,然后称怒焉。匹夫之怒,唯以亡其身。’孔子告之以《诗》曰:‘靡 不有初,鲜克有终。’

“不畏强御,不侮矜寡,其言循性,其都以富,材任治戎,是仲由之行也。孔子和之以文,说之以《诗》曰:‘受小拱大拱 ,而为下国骏庞,荷天子之龙。不憨不悚,敷奏其勇。’强乎武哉,文不胜其质。

“恭老恤幼,不忘宾旅,好学博艺,省物而勤也,是冉求 之行也。孔子因而语之曰:‘好学则智,恤孤则惠,恭则近礼,勤则有继。尧舜笃恭以王天下。’其称之也,曰‘宜为国老’。

“齐庄而能肃,志通而好礼,傧相两君之事,笃雅有节,是公西赤之行也。子曰:‘礼经三百,可勉能也;威仪三千,则难也。’公西赤问曰:‘何谓也?’子曰:‘貌以傧礼 ,礼以傧辞,是谓难焉。众人闻之,以为成也。’孔子语人曰:‘当宾客之事,则达矣。’谓门人曰:‘二三子之欲学宾客之礼者,其于赤也。’”

【注释】

①文子:卫国公卿,名弥牟。

②盖有三千就焉:三千,《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作“三就”,指在孔子门下求学的弟子,成就有上、中、下三等。

③厥:代词,他的。

④靡:没有。

⑤拱:法。

⑥冉求:冉有,字子有,孔子弟子。

⑦傧(bīn)礼:接待宾客的礼节。

【译文】

文子是卫国的大将军,他问子贡说:“我听闻孔子教育弟子,首先是教他们读《诗经》和《尚书》,然后再教他们尊敬兄长孝顺父母,讲的是仁义,观看的是礼乐,最后再用德行和才能来成就他们。大概有七十多人学有所成,在他们里面谁更加贤明呢?”子贡回答说不知道。

文子说:“你经常和他们一起学习,也是贤者,怎么会说不知道呢?”

子贡回答说:“贤能的人没有妄行,要想对贤能的人有所了解就会非常困难。所以君子说:‘最困难的事情就是了解一个贤能的人。’所以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文子说:“要想了解一个贤能的人,困难是肯定的。您现在求学于孔子的门下,所以敢冒昧问您。”

子贡说:“大概有三千人在先生的门下求学。其中我与有些人接触过,有些没有接触过,因此对他们没有普遍的了解是不能告诉你的。”

文子说:“那就和我说说您之前接触过的,我想知道他们的德行是什么样子的。”

子贡回答说:“每天起早贪黑,背诵经书,崇尚礼义,一件事情犯错误了绝对不会犯第二次,非常认真地引经据典,这就是颜渊的德行。孔子用《诗经》中的话来形容颜渊说:‘假如能够得到君主的宠爱,就会成就德业。’‘永远恭敬尽孝道,以孝道作为法则。’颜渊如果遇到有德的君主,帝王给予的美誉就会世代享受,他的美名就不会失去,得到君主的任用。从而辅佐君主。

“即使自己非常的贫穷也能够矜持庄重,对待自己的下人就好像是借来的那样客气。不会将自己的情绪转移到其他人的身上,不会记恨别人,不会将别人过去的罪过放在心上,这是冉雍的品行。孔子对他的才能评论说:‘君子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可以役使百姓,可以施用刑罚,而后可以迁怒。一般人生气,只会伤害自己的身体。’孔子用《诗经》的话告诉他说:什么事情都会有开端,最后能够善始善终的却非常少。’

“不害怕强暴,不会欺负侮辱鳏寡,说话按照自己的本性,堂堂端正的相貌,这样才能够带兵打仗,这是子路的品行。孔子用《诗经》中的文辞来赞美他:‘接受上天大法和小法,庇护下面诸侯国,天子授予的荣宠都会接受。不胆小也不会害怕,施展自己的神威禀奏战功。’强力又勇敢啊!他的文采也不会胜过他的品质和质朴。

“能够同情幼小,尊重自己的长辈,不会忘记外出的旅人,喜好学习,博综群艺,对万事万物能够体恤而且非常勤劳,这是冉求的品行。因此孔子对他说:‘喜爱学习就会有智慧,同情幼小孤独的人就是仁爱,恭敬自己的长辈就是礼义,勤劳就会有一定的收获。尧舜忠诚谦恭,因此才会有后来的称王天下。’孔子称赞他说:‘你应当成为国家的卿大夫。’

“庄重整齐同时又非常严肃,有着通达的志向而且又喜欢礼仪,作为两国之间的傧相,公正忠诚而且有一定的度,这是公西赤的品行。孔子说:‘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学习,来了解三百篇的礼经;要想掌握三千项庄重威严的礼仪细节是非常困难的。’公西赤说:‘这样说是为什么呢?’孔子说:‘傧相要以庄重的容貌来接待宾客,对于不同的宾客需要用不同的礼节来致辞,因此说非常困难。宾客听到傧相的致辞,认为完成了仪式。’孔子对大家说:‘他已经做到了接待宾客这件事。’孔子又对弟子说:‘关于接待宾客礼仪想要学习的人,就向公西赤请教吧。’”

【原典】

“满而不盈,实而如虚,过之如不及,先王难之。博无不学,其貌恭,其德敦;其言于人也,无所不信;其骄大人也,常以浩浩,是以眉寿 ,是曾参之行也。孔子曰:‘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参中夫四德者也。’以此称之。

“美功不伐,贵位不善,不侮不佚,不傲无告,是颛孙师之行也。孔子言之曰:‘其不伐,则犹可能也;其不弊百姓,则仁也。’《诗》 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夫子以其仁为大。

“学之深,送迎必敬,上交下接著截焉,是卜商之行也。孔子说之以《诗》曰:‘式夷式已 ,无小人殆。’若商也,其可谓不险矣。

“贵之不喜,贱之不怒;苟利于民矣,廉于行己;其事上也,以佑其下,是澹台灭明 之行也。孔子曰:‘独贵独富,君子耻之,夫也中之矣。’

“先成其虑,及事而用之,故动则不妄,是言偃之行也。孔子曰:‘欲能则学,欲知则问,欲善则详,欲给 则豫 。当是而行,偃也得之矣。’

“独居思仁,公言仁义,其于《诗》也,则一日三覆‘白圭之玷’,是南宫绍之行也。孔子信其能仁,以为异士。

“自见孔子,出入于户,未尝越履。往来过之,足不履影。启蛰不杀,方长不折。执亲之丧,未尝见齿。是高柴之行也。孔子曰:‘柴于亲丧,则难能也;启蛰不杀,则顺人道;方长不折,则恕仁也。成汤 恭而以恕,是以日隋。’凡此诸子,赐之所亲睹者也。吾子有命而讯赐,固不足以知贤。”

文子曰:“吾闻之也,国有道则贤人兴焉,中人用焉,乃百姓归之。若吾子之论,既富茂矣,壹诸侯之相也。抑世未有明君,所以不遇也。”

【注释】

①眉寿:长寿。因人老会长出长眉毛,故称眉寿。

②《诗》:《诗经·大雅·洞酌》。

③式夷式已:式,用。夷,平。意为用平和、公平的态度待人处事。

④澹(tán)台灭明:复姓澹台,名灭明,孔子弟子,鲁国武城人。

⑤给:丰足,充裕。

⑥豫:事先准备。

⑦成汤:商朝开国之君,子姓,名履,又称天乙。讨伐夏桀,建立商朝,传十七代,至纣为周所灭。

【译文】

“完满却不自我满足,明明有着渊博的知识却好像什么也没有,明明超过了别人却好像赶不上,古代的君主做到这点都非常困难。知识虽然广博但还是不断地学习,他的外表可以看出他品德行为恭敬敦厚;他对所有人说话都非常信实;他有远大高明的志向,开阔坦荡的胸襟,因此他长寿,这是曾参的品行。孔子说:‘道德的起始是孝,道德的前进是悌,道德的加深是信,道德的准则是忠。这四种品德曾参集一身。’孔子就是这样来赞美他的。

“有大功不会夸大炫耀,身居高位不会欣喜,不会贪图功名利禄,不会在贫穷困苦的人面前炫耀,这是颛孙师的品行。孔子给予他这样的评价:‘别人可能不会做到他的不夸大炫耀,他在贫穷困苦的人面前不去炫耀,这是仁德的体现。’《诗经》说:‘平易近人的君子,是百姓的父母。’他的仁德孔子认为是非常伟大的。

“学习能够深入了解其中的含义,恭敬地送迎宾客,上下级之间的交往有着分明的界限,是卜商的品行。孔子用《诗经》的话评价他说:‘为人处事能够用公正和平的态度,就不会遭到小人的迫害。’像卜商这样,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了。

“他不会因为富贵而感到欣喜,不会因为贫贱而感到烦恼;只要是对于人们有利的事情,他宁可俭约自己的行为;为了帮助百姓,他侍奉君主,这是澹台灭明的品行。孔子说:‘独自一个人富贵,君子觉得这是非常可耻的行为,澹台灭明就是这样的人。’

“在事情还没有到来之前就先考虑好解决的方法,事情来临就会按照计划执行,只有这样才不会有任何差错,这是言偃的品行。孔子说:‘要想有能力就要好好学习,要想了解一件事情就要问别人,要想将一件事情做好就需要谨慎仔细,要想富足首先就要提前做好准备。做事情按照这个准则,言偃是做到了。’

“一个人独处时心里要想着仁义,做官时要讲仁义,‘白圭之玷,尚可磨也’这句《诗经》上的话要牢牢地记在心里,所以言行要十分谨慎,就好比要将白玉上的斑点一天磨三次,这是宫绍的品行。孔子相信他能够施行仁爱,觉得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自从成为孔子的弟子,进门出门,一直以来从未违反过任何礼节。走路不会踩到别人的身影。不会杀死春天刚刚睡醒的虫子,不会折断正在生长的草木。为亲人守丧,没有言笑。这是高柴的品行。孔子说:‘高柴能够诚心诚意为亲人守丧,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春天不杀生,是遵从做人的道理;不会折断正在生长的草木,这是仁爱。成汤谦恭而又能推己及人,所以威望不断升高。’上面所提到的这几个人都是我亲眼目睹的。您向我询问,要求我回答,谁是贤人我原来也不知道。”

文子说:“我听闻国家如果按照正确的道路行事,这样贤能的人就会兴起,他们就会被任用,百姓也会归附。依照您刚刚的言论,说得已经是十分丰富了,他们完全可以辅佐诸侯啊。然而他们没有得到任用,大概是这世上没有明君吧。”

【原典】

子贡既与卫将军文子言,适鲁见孔子曰:“卫将军文子问二三子之于赐,不壹而三焉,赐也辞不获命,以所见者对矣。未知中否,请以告。”

孔子曰:“言之乎。”子贡以其辞状告孔子。子闻而笑曰:“赐,汝次为人矣。”子贡对曰:“赐也何敢知人,此以赐之所睹也。”孔子曰:“然。吾亦语汝耳之所未闻,目之所未见者,岂思之所不至,智之所未及哉?”子贡曰:“赐愿得闻之。”

孔子曰:“不克 不忌 ,不念旧怨,盖伯夷叔齐之行也。

“思天而敬人,服义而行信,孝于父母,恭于兄弟,从善而教不道,盖赵文子之行也。

“其事君也,不敢爱其死,然亦不敢忘其身。谋其身不遗其友,君陈则进而用之,不陈则行而退。盖随武子之行也。

“其为人之渊源 也,多闻而难诞,内植足以没其世。国家有道,其言足以治;无道,其默足以生。盖铜鞮伯华之行也。

“外宽而内正,自极于隐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人,汲汲于仁,以善自终。盖蘧伯玉之行也。

“孝恭慈仁,允德 图义 ,约货去怨,轻财不匮。盖柳下惠之行也。

“其言曰:‘君虽不量于其身,臣不可以不忠于其君。是故君择臣而任之,臣亦择君而事之。有道顺命,无道衡命。’盖晏平仲之行也。

“蹈 忠而行信,终日言不在尤之内。国无道,处贱不闷,贫而能乐。盖老莱子之行也。

“易行以俟天命,居下不援其上。其亲观于四方也,不忘其亲,不尽其乐。以不能则学,不为己终身之忧。盖介子山之行也。”

【注释】

①克:苛刻。

②忌:嫉妒。

③渊源:思虑深邃。

④允德:修德,涵养德行。

⑤图义:考虑义。

⑥蹈:实行。

【译文】

子贡和卫将军文子说完话之后就来到了鲁国,看到了孔子,说:“卫将军文子向我询问同学们的状况,一而再再而三地询问,我没有办法推辞,于是就将我知道的告诉他了。这样的做法我不知道是不是合适,请让我告诉您吧。”

孔子说:“说说吧。”子贡将他和文子的对话过程告诉了孔子。孔子听完子贡的话笑着说道:“赐啊,你可以给人排列名次了。”子贡回答说:“我可不敢说了解他们,但这是我的亲身感受啊。”孔子说:“事情是这样的。现在我来告诉你没有看到、没有感受过的事情,这些事情难道是智力没有达到头脑想不到的吗?”子贡说:“我非常愿意倾听。”

孔子说:“不苛刻不忌妒,对过去的仇恨不会计较,这是伯夷叔齐的品行。

“能够尊重别人而思考天道,守信而服从仁义,孝敬长辈,关爱兄长,从善如流又能够对那些不按正道而行的人加以教导,这是赵文子的品行。

“侍奉国君,对自己的生命不敢不爱惜,同样对自己的身体也不敢不爱惜。自己谋求发展,同时朋友也不会将他忘记。得到君主任用时他就会尽心尽力地完成,不用的时候就会离开而退隐。这是随武子的品行。

“他做人处事深邃思虑,有着宽广的见识并且很难被欺骗,内心的修养可以使他受用终身。国家能够按照正确的道路去治理,他的言论用来治理国家是足够的;国家不能按照正确的道路去治理,他的沉默用来保存自己是足够的。这是铜鞮伯华的品行。

“内心正直而且外表宽厚,自己的行为自己能够矫正,努力地追求仁义,不会去要求他人,终身行善。这是蘧伯玉的品行。

“慈善仁爱谦恭孝顺,谋求仁义注重自身的涵养,少积聚财富消除怨恨,对财物轻视的同时又不缺少。这是柳下惠的品行。

“他说:‘虽然君主对于臣子的能力不能度量,但是臣子必须忠于自己的君主。所以君主可以任用自己选择的臣子,臣子也可以侍奉自己选择的君主,君主能够听从他的命令按照正确的道路而行,如果不按照隐退不仕。’这是晏平仲的品行。

“行动讲求忠信,就算说了一天的话。也不会出任何差错。国家混乱,身处低位也不会觉得忧愁烦闷,生活贫困还能够保持愉悦的心情。这是老莱子的品行。

“为了等待机遇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虽然自己处在低下的位置也不攀附高枝。到四处游玩观看,时常惦记着自己的父母,想起自己的父母就会尽快地赶回。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就会不断地学习,这样才不会遗憾终身。这是介子山的品行。”

【原典】

子贡曰:“敢问夫子之所知者,盖尽于此而已乎?”

孔子曰:“何谓其然?亦略举耳目之所及而矣。昔晋平公问祁奚曰:‘羊舌大夫,晋之良大夫也,其行若何?’祁奚辞以不知。公曰:‘吾闻子少长乎其所,今子掩之,何也?’祁奚对曰:‘其少也恭而顺,心有耻而不使其过宿;其为大夫,悉善而谦其端;其为舆尉也,信而好直其功。至于其为容也,温良而好礼,博闻而时出其志。’公曰:‘曩者问子,子奚曰不知也?’祁奚曰:‘每位改变,未知所止,是以不敢得知也。’此又羊舌大夫 之行也。”

子贡跪曰:“请退而记之。”

【注释】

①羊舌大夫:羊舌赤,亦即铜鞮伯华。

【译文】

子贡问:“请问老师,您所了解的,就只有这些吗?”

孔子说:“怎么能这样说呢?我只是将我耳闻目睹的大致列举出来而已。从前晋平公问祁奚:‘晋国最优秀的大夫是羊舌,他有着什么样的品行呢?’祁奚推辞说不知道。晋平公说:‘我听闻你在很小的时候就住在他的家里,你现在故意隐瞒不回答,这是什么原因呢?’祁奚回答说:‘很小的时候就温顺谦和,如果心中有什么过错绝对不会留到第二天来改正,作为大夫,他对于任何事情都谦虚正直出于善心;他做舆尉时,对于讲诚信,简直用功。他的外表善良而且爱好礼节,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同时又有自己的想法。’晋平公说:‘刚刚问你的时候,你为何说不知道呢?’祁奚说:‘他的职位时常变化,现在他在做什么官我不知道,所以才没有说。’这就是羊舌大夫的品行。”

子贡跪下说:“我回去一定会将您的话记住。” VPf2mNiz1y6n0I/tw0b9eHPE+aCC8URZdzlwx+aSyzLCd1J3JFUdpRlrsAXzKfg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