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章

论可亲又可敬的美德

旁观者努力体谅当事人的情感,当事人则尽量将自己的情感降到旁观者所能接受的程度,这两个方面做出不同的努力,就可以造就两种风格迥异的美德;旁观者的努力,造就的是温文尔雅、和蔼可亲、公正谦卑、宽厚仁慈这些美德;当事人的努力则树立了庄重崇高、令人尊敬、自律自制、自我克制等美德;而控制自己的情绪则使我们能够掌控自己的行为,保持个人的尊严和荣誉,并且合乎行为规范。

试想,一个人无论和谁谈话,其同情心似乎总能令其对他们所有的情感做出回应,他不仅为他们的不幸感到悲伤,也对他们遭受的伤害感到愤愤不平,更能为他们的时来运转感到由衷的高兴,那这个人该是多么和蔼可亲呀!当我们切身体会到来自同伴的同情之心时,我们就会和他们一样产生感激之情,也能感受到他们从一位情深义重的朋友所表达的温馨的同情心中得到的慰藉。反之,一个人如果冷酷无情,铁石心肠,只关心自己,对别人的快乐和痛苦都无动于衷,那这个人又该是多么令人生厌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同样可以体会到他的表现给每一个和与之谈话的人造成的痛苦,尤其是对那些我们最想表示同情的不幸之人以及受过伤害之人造成的痛苦。

另外,一些人能够使自己尽力保持心平气和、自我克制,使得每一种情感的表达都不失尊严,并使之能够达到令他人体谅的程度,这样的行为在我们看来该是多么高尚合宜又优雅得体呀!我们厌恶那种哭天抢地宣泄痛苦的方式,当事人毫无风度,只会哀叹不止,涕泪并流,没完没了地恸哭,想以此换得我们的同情和怜悯。然而,那些有所节制的悲伤,虽然无声却不失高贵,更能赢得我们的敬意,这种悲伤只是表现为红肿的双眼、颤抖的双唇和抽搐的面颊,也表现为隐隐约约却又感人至深的冷静行为。面对这种无声的伤痛,我们同样沉默下来,会以崇敬之心对之加以关注,我们会谨小慎微地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唯恐自己不得体的举止干扰了这种极力克制的平静心态,这种心态需要做出巨大的努力才能保持。

同样,一个人如果傲慢无礼大发雷霆之怒,不加节制地任由其怒火猛烈地发作,这种情绪表现是最为可恶的。然而,我们却钦佩那种高贵脱俗、宽容大度的愤慨之情;这种情绪的表达,并非倾向于激发受害者的怒气,而是借助于公允的旁观者心中自然而然产生的义愤,来控制它可能造成的最大伤害;这种情绪的表达合乎情理,不会超越常规;甚至他从未想过要采取更加过激的报复行为,也没有企图去施加更为严厉的惩罚;那种报复和惩罚对任何一个冷漠无情之人来说都是乐见其成的。

因此,正是那种顾及他人胜过考虑自己、既能克制一己之私又能遍施仁慈的美好情操,造就了最为完美的人性;那种美好情操本身就能够在人间营造和谐,使得各种情绪与情感得以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在人与人之间产生情绪与情感的和谐,这种和谐体现了人类全部的优雅和得体。爱邻居如同爱自己,此乃基督教的伟大戒律;同样,如同爱我们的邻居那样爱自己,或者可以说,如同我们的邻居爱我们那样爱自己,这也是有关人性的伟大原则。

鉴赏力和良好的判断力,当它们被认为是值得赞赏和钦佩的品质时,应该是指那种不常遇到的细腻的情感和敏锐的洞察力。同样,敏感和自制的美德并不是存在于普罗大众身上,而是存在于超乎寻常的品质之中。要拥有仁爱这种和蔼可亲的美德,必定要求具备一种远远超乎凡夫俗子所具备的优越品质。宽宏大度这种崇高伟大的美德,毫无疑问需要更高程度的自制,远非凡夫俗子那菲薄的道德力量所能做到。正如平凡的智力之中并无才智可言,普通的品德之中也无美德可言。美德乃出类拔萃、不同凡响的高尚美好的品德,远远高于世俗的一般的品德。和蔼可亲的美德一旦表现为高雅脱俗、出人意表的亲切与温厚,实在令世人惊叹!而情感自制一旦达到令人敬畏、令人钦佩的程度,绝对能控制人性中最难驾驭的激情,而这,正是其惊人魅力之所在!

在这方面,那些令人钦佩和赞赏的美德与仅仅值得认同的美德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很多场合,最为完美合宜的行为,只需要具备大部分凡夫俗子所具有的普通程度的情感和自我控制即可,有时候甚至连这种普通程度的情感和自制都不必要。例如,在普通场合,我们饿了就要吃东西,这是理所当然之事,在一般情况下完全正确,绝对适宜,任何人都会表示赞同;但是如果说饿了就吃就是美德,那实在是荒谬之至。

相反,那些表现得并非完全得体的行为之中,也经常存在相当程度的美德;因为在某些场合,要达到十全十美是极其困难的,而这些行为几乎接近完美,已然超过人们的期待;在那些需要极强自制力的场合,就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有些情境对人性的考验如此严峻,以至于即使我们这些并非十全十美的人类具备极度的自制力,也无法完全压抑人性弱点导致的怨愤之声,也不能恰如其分地将情感降到公允的旁观者所能体谅的程度。因而,在这些情况下,受难者的行为虽然不是尽善尽美,但依然值得称赞,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称为美德。它依然表明,受难者为达到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宽宏大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虽然谈不上尽善尽美,但是在如此困难的场合,与通常能够看到或者可以预期的行为相比,已经算得上接近完美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经常会采用两种不同的标准来判断某种行为是该受到指责还是给予称赞。第一个标准就是看其是否完全合宜且尽善尽美。以这个标准来判断,总会在某些困难的情况下,永远都没办法达到完美;因为从来未曾有也不可能有人能够做到尽善尽美;如果以此来判断,所有人的行为看来都必然是该受指责并且有失完美的。第二个标准就是以大多数人的行为通常能够达到的程度作为标准。无论什么行为,只要超过这个普通标准,则不管它与尽善尽美还有多大差距,似乎就应该得到称赞;而无论什么行为,只要达不到这个普通标准,则应该受到指责。

在评价那些充满想象力的艺术作品时,我们也采取同样的方式。在评鉴大师的诗歌或绘画作品时,评论家有时候可能会以自己心中设定的某种完美无缺的观念为标准,而这一标准,无论是哪位大师,抑或任何其他人的作品都无法达到。一旦以此为标准来衡量,他眼中的作品则只剩下缺憾和不完美。但是,如果拿这件作品与其同类作品的水平相比,考察这一特殊艺术类型通常所能达到的优秀程度,他必然会采用一种迥然不同的标准;一旦采取这一新的尺度来评判这件作品,他就会发现,与大部分同类作品相比,该作品更接近完美无缺,应该受到最高程度的赞赏。 z00iAHSVf0i8T/ZuUgU/0ApCw5GRVVelRrxRvGbyIbwqRYto1XWyxcWD70sVkRL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