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一、痹病(风湿病)概述

1.痹病的概念

痹病,过去称之为“痹证”“痹”,现称之为“风湿病”,是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合而为病;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浊、瘀血、毒热,正邪相搏,使经络、肌肤、血脉、筋骨,甚至脏腑的气血痹阻,失于濡养,而出现的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变形、僵直及活动受限等症状为特征,甚至累及脏腑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2.痹病的分类

(1)按病因分类:根据风寒湿热之邪的偏胜,分为风痹、寒痹、湿痹、热痹等。

(2)按病位分类:侵及脏腑分为肺痹、脾痹、心痹、肝痹、肾痹;侵及五体分为皮痹、肉痹、脉痹、筋痹、骨痹等。

(3)按症状分类:根据临床症状表现,如以疼痛游走不定为主者称为行痹;以疼痛较剧者称为痛痹;以疼痛重着为主者称为着痹。

(4)按证候分类:根据痹病的证候特点,可以把痹病分为风寒湿痹、寒湿痹、湿热痹、燥痹、热毒痹、痰瘀痹等。

3.痹病的历史沿革

痹做为病名最早见于《足臂十一脉灸经》;《黄帝内经》则是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痹病的典籍。如《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且对于痹病的病因病机、分类命名及预后都有较详尽的描述。可见,秦汉以前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秦汉时期,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痹证病名有风寒痹、湿痹、风湿痹、风寒湿痹、风痉痹、胃痹、肉痹、血痹、寒湿痿痹等;记载治痹药物达80种,为治疗痹证奠定了药物学基础。

东汉时期,张仲景在《黄帝内经》的论述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痹病的辨证论治理论,提出了新的见解。他在《伤寒论》中论述了太阳风湿的辨证与治疗,并首次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提出“历节病”这一病名下,确立诸如散风除湿,微发其汗;益气固表,发汗祛湿;温经解表,祛风胜湿;扶阳补土,祛风胜湿;温经散寒,除湿止痛;祛风散寒,清热除湿等治疗方法,时至今日仍然指导着中医的辨证论治。

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将痹病列入“诸风门”,对痹病从理论到选方用药都有新的见解,特别是对于历节风提出“风之毒害”,给后世治疗本病用祛风解毒之药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治疗上,孙思邈总结了前人治痹方药及疗法,如汤剂、散剂、酒剂、膏摩、针灸等。对于热毒流注四肢历节肿痛者,主张用犀角汤。

宋代诸家在治疗方药上则有更大进展,以《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为代表。在风寒湿痹之外,另立热痹一门,从而完善了人们对痹病的认识,治疗上尤比前人更多地使用了虫类药物,如蜈蚣、乌梢蛇、白花蛇、全蝎、地龙之类,这些都为后世所重视。

金元时代,刘河间《宣明论方》根据《黄帝内经》风寒湿三气偏胜之说,分别拟定了防风汤、茯苓汤、茯苓川芎汤等方;并拟升麻汤治疗热痹。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主张在疾病早期及时用汗、吐、下三法攻痹。朱丹溪在《丹溪心法·痛风》中首先提出“痰”为病因的问题,其“热血得寒、汗浊凝涩”之说给后世活血化瘀祛痰浊的治法以很大的启示。

鉴于前贤所论,病证复杂,其说不一,明代医家多主张统一痹证、历节病、白虎病、痛风等病名。在辨证论治方面,秦景明集前人之大成,在《症因脉治》中分列出风痹、湿痹、寒痹、热痹、肺痹、心痹、肝痹、肾痹、脾痹等名,对每一病证均有症、因、脉、治的描述,令人醒目。尤其是李士材《医宗必读》提出的痹病治疗原则(行痹以散风为主,佐以祛寒理湿,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更须参以补血之剂;治痛痹以散寒为主,佐以疏风燥湿,更参以补火之剂,大辛大温以释其凝寒之害;治着痹以利湿为主,而佐以祛风散寒,更须参以理脾补气,俾土强而能胜湿),至今仍为后世所推祟。

清代的许多著名医家,在继承金元医家学术成就的基础上,各抒己见,使清代痹病学专科理论和临证经验,展现了承前启后,总结提高的局面。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提出根据痹证的病变部位辨证用药,所提出的“浊痰不除,则三痹漫无宁宇也”的观点,为后世痰瘀致痹学说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明确指出湿热痹与风寒湿痹病因各异,治疗方法不同,对于痹病日久不愈者,倡用活血化瘀及虫类药物以搜剔宣通脉络。该书提出的“新邪宜速散,宿邪宜缓攻”和虚人久痹宜养肝肾气血的治痹大法,对后世影响较大。吴鞠通针对医者治疗痹病恒用辛温的时弊,为引起人们对热痹的重视,在《温病条辨》提出,若痹证误用辛温,其害立见。顾松园在《医镜》中指出治痹宜早,并针对热痹及风寒湿痹在临床上的诸多症状,提出了通经活血、疏散邪滞、降火、清热、豁痰之治疗方法。王清任著有《医林改错》,在痹证的治疗方面创制了一系列补气活血逐瘀方剂,开拓了后世医家的治痹思路,为在临床上更广泛地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痹病做出了很大贡献。

综上所述,对痹病认识,经过历代医家不断的临床实践,使之从理法方药等方面更加完善。

二、痹病的病因病机

痹是阻闭不通之意,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瘀滞;或痰浊瘀血,阻于经隧,深入关节筋脉,皆可发病;另外痹病的发生还与体质的盛衰以及气候条件、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分述如下。

1.正气亏虚

所谓正气即指人体的抗病、防御及康复能力。《素问·刺法》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先决条件,痹病亦不例外。正气亏虚是痹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本;而风寒湿三气杂至是痹病发生的外在因素,是标。正气不足既包括人体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不足,亦包括脏腑功能的低下。以下几个方面在痹病的发病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1.1 营卫不和

人体的防御功能和调节功能与营卫之气密切相关。《素问·痹论》云:“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急滑利,不能入于脉也,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可见营气调和与否,是痹病发生的因素之一。若机体禀赋不足,营阴不能正常地入于脉内,以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卫气则失营气之濡养,卫气不足,则与营气不相和谐,以致营卫不和,腠理疏松,藩篱不固,卫气失其正常卫外防御功能,即所谓“逆其气之意”。此时生活起居稍有不慎,则风寒湿热等外邪即可乘虚侵袭,邪阻脉络,凝滞气血,从而成痹。

1.2 气血虚弱

气血不足是痹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金匮要略·中风历节》云:“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宋《圣济总录·历节风》云:“历节风者,由血气衰弱,为风寒所侵……。”平素血气两虚,或大病之后或产后气血不足,若起居不慎,调摄不当,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而入,流注筋骨血脉,搏结于关节,痹阻经络而致痹。

1.3 脏腑阴阳内伤

脏腑内伤,是痹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痹病经久不愈、内传入里的结果。五脏各有所主:肺主皮毛,肺虚则腠理失密,卫外不固;脾主肌肉,脾虚则肌肉不丰,四肢关节失养;肝主筋,肝虚则筋爪不荣,筋骨不韧;肾主骨,肾虚则骨髓失充,骨质不坚。五脏内伤,血脉失畅,营卫行涩,则风湿之邪乘虚入侵,发为痹病。因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故在痹病中,主要表现为肝、脾、肾亏损。痹病初起表现在筋脉皮骨,病久而不愈则可内传入脏,故古有脏腑痹之说。病邪入里一旦形成脏腑痹,则更伤五脏。五脏伤则肢体关节之症状随之加重,形成病理上的恶性循环。

肺主气,朝百脉,司皮毛,若皮痹不愈,肺卫不固,病邪循经入脏,致肺失宣降,气血郁闭,而成肺痹。西医风湿病中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伴发的肺炎及胸膜炎、皮肌炎、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均可见肺痹表现。心主血脉,若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则可形成心痹。西医风湿病中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心脏损害时,均可见心痹表现。脾司运化,主肌肉,脾胃素虚之人,或因饮食失节,或因劳倦内伤,或外受寒湿之邪等,均可致脾虚湿困,运化失司,气机不利,而成脾痹。脾痹可见于西医风湿病中多种疾病的并发症。肝藏血,主筋,肢体痹证久不愈,反复为外邪所袭,肝气日衰,或由于情志所伤,肝气逆乱,气病及血,肝脉气血痹阻则可形成肝痹。主要出现于西医风湿病中的多种疾病的并发症。肾主骨,生髓,五体痹日久不愈,肾气受损,又反复感受外邪而致肾气亏损而成肾痹,或劳倦过度,七情内伤,久病不愈,损及肾元,亦可出现肾痹之证。西医风湿病的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等,可以见到肾痹表现。

阴阳失调对痹病的发病及转归有决定性的作用。首先,是人体禀赋不同,阴阳各有偏盛偏衰,再加所感受的邪气有偏盛,因而痹病有寒与热的不同表现;其次,痹病久而不愈多有伤及肝肾者,若伤及肝肾之阴,则会出现关节烦疼或骨蒸潮热,腰膝酸软,筋脉拘急,关节屈伸不利和(或)肿胀变形;若伤及肝肾之阳,则表现为关节冷痛、肿胀变形,疼痛昼轻夜重,足跟疼痛,下肢无力,畏寒喜暖,手足不温等。

临床研究证明,正气不足不仅是痹病发生的重要因素,而且在整个痹病过程中,对病情的演变和转归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2.外邪入侵

外邪侵及人体是痹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六淫外邪致痹之说,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千百年来,这已成为中医对痹病病因阐述的定论,认为外感风寒湿邪是引起痹病的重要因素。在痹病中,风邪不能独伤人,但风与寒、湿关系密切:风送寒来,寒借风势;湿性黏腻,风湿之邪每易复合;寒性凝滞,寒湿二邪之间,关系密切,湿中有寒的条件,寒中寓有湿的因素,寒湿同属阴邪,同气相感,最易相合。但汉代华佗《中藏经·论痹》首次提出暑邪亦可致痹;清代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卷七·痹》中进一步阐述:“有暑伤气,湿热入络而为痹者”,这些论述为湿热痹阻证候提供了有力依据;清代顾松园《顾氏医镜·症方发明五·痹》认为:不仅感受湿热之邪可致热痹,就是风寒湿痹“邪郁病久,风变为火,寒变为热,湿变为痛”时,亦可形成热痹。在临床实践中,更可遇到有些热痹患者热毒鸱张,出现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剧烈,痛不可触,伴见壮热、烦躁等“火热”证候。亦有些痹病患者,出现涕泪俱干、唇舌干燥等“燥”之证,此为燥邪致病。可见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对痹病外因的认识不再局限于风寒湿三气,凡外感六淫皆可致痹,且具有相互复合侵袭的特点。与外感六淫之邪有关的因素主要有:

(1)季节气候异常,如“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或气候变化过于急骤,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超越了人体的适应和调节能力,此时“六气”即成“六淫”而致痹病。从临床上来看,痹病之人,往往遇寒冷、潮湿的气候而发病,且往往因气候变化而加重或缓解,均说明四季气候变化异常是痹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2)居住环境欠佳,主要是指居住在高寒、潮湿地区,或长期在高温、水中、潮湿、寒冷等环境中生活、工作,这是形成外邪侵袭,发生痹病的又一因素。临床实践证实,在高寒地区或在潮湿寒冷环境中生活的人,患痹病者较多。

(3)起居调摄不慎,是指日常生活不注意防护。如睡卧时不着被褥,汗出居处檐下,夜间单衣外出,汗出入水中,冒雨涉水等,临床由此发为痹病者甚多。

3.痰浊瘀血

痰浊与瘀血既是机体在病邪作用下的病理产物,又可以作为病因作用于人体。痹病大多为慢性进行过程,疾病既久,则病邪由表入里,由轻而重,导致脏腑的功能失调,而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之一就是产生痰浊与瘀血。

痰瘀作为病因,或偏于痰重,或偏于瘀重,或痰瘀并重,临床表现亦不尽同。若以痰浊痹阻为主,因痰浊流注关节,则关节肿胀,肢体顽麻;痰浊上扰,则头晕目眩;痰浊壅滞中焦,气机升降失常则见胸脘满闷,纳差泛恶。若以瘀血为主,则血瘀停聚,脉道阻涩,气血运行不畅而痛,表现为肌肉、关节刺痛,痛处不移,久痛不已,痛处拒按,局部肿胀或有瘀斑。若痰瘀互结,痹阻经脉,痰瘀为有形之物,留于肌肤,则见痰核、硬结或瘀斑;留著关节、肌肉,则肌肉、关节肿胀疼痛;痰瘀深著筋骨,则骨痛肌痿,关节变形、屈伸不利。由此可见痰瘀痹阻是痹病中的一个重要证候,该证候多出现于痹病之中晚期,可见于筋痹、脉痹、骨痹、心痹、肺痹中。现代医学之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结节性多动脉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均可见之。

综上所述,正气亏虚、外感六淫、痰浊瘀血是痹病的三大致病因素,三者之间密切相关,错综复杂。由于病因病机的错综复杂,因此痹病在临床上的证候表现呈现多种多样。

三、痹病的常见证候及治法

1.风寒湿痹阻证

【临床表现】

肢体关节冷痛沉重,痛处游走不定,局部肿胀,关节屈伸不利,气候剧变则疼痛加剧,遇寒痛增,得温则减,恶风畏寒,舌质淡红或黯淡,苔或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或沉紧或弦缓。

【病机分析】

风性善行,走窜不定,风邪乘虚侵袭人体皮毛、肌肉、筋骨、关节,则可发生疼痛游走不定。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阻遏气血,经络不通,故伤于寒见冷痛。湿性重浊,使气机滞留不散,伤于湿则感重着不适。风寒湿痹阻证主要表现为冷痛重着,痛处游走不定。舌质淡红,苔薄白,乃风寒偏胜之证。舌质黯,苔白腻,脉沉紧乃寒湿偏胜之象。

【治疗方法】

祛风散寒,利湿通络。

【代表方剂】

蠲痹汤:方中羌活、独活祛风除湿;桂心温经散寒;秦艽、海风藤、桑枝通络祛风除湿;当归、川芎、乳香养血活血,舒筋活络;木香理气。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散寒除湿之功。风偏胜者加防风,并重用秦艽;寒胜者加附子;湿胜者加防己、薏苡仁、萆薢。

2.寒湿痹阻证

【临床表现】

肢体关节冷痛、重着,痛有定处,屈伸不利,昼轻夜重,遇寒痛剧,得热痛减,或痛处肿胀,舌质胖淡,舌苔白腻,脉弦紧、弦缓。

【病机分析】

风寒湿外邪致痹,虽然是杂感而致病,然常有所偏胜,寒湿痹阻证,即偏重于寒湿之邪为患。本证因人体营卫气血失调,寒湿外邪杂至而成,属痹病初期或急性发作之邪实阶段。寒为阴邪,其性凝滞,主收引,主疼痛,气血为寒邪阻遏,经脉不通则痛,故见肢体关节冷痛,遇寒冷之物或天气转冷,则凝滞加重,故遇寒痛剧、屈伸不利;遇热则寒凝渐散,气血得以运行,故得热痛减;湿亦属阴邪,其性重浊粘滞,易阻碍气机,故肢体重着,痛处不移;寒湿风盛,留于关节,故关节肿胀。舌质胖淡,舌苔白腻,脉弦紧、弦缓等皆为寒湿之象。

【治疗方法】

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代表方剂】

(1)附子汤:本方重用附子温经通阳,散寒祛湿,通络止痛;白术、附子相配伍能温散寒湿;参附同用温补元阳;芍药、附子同用,温经和营止痛。茯苓利水渗湿;参附同用,温补元阳,以祛寒湿;全方共奏温经散寒、祛湿止痛之功。

(2)乌头汤:适宜寒湿之重症。方中用乌头、附子、肉桂、细辛、川椒大辛大热之剂,乃离照当空,阴霾自除之意;再配独活、秦艽、白芍、甘草以和血脉,通经络,引药直达病所。

3.热毒痹阻证

【临床表现】

关节疼痛,灼热红肿,痛不可触,触之发热,得冷则舒,关节屈伸不利,或肌肤出现紫红色斑疹及皮下结节,高热烦渴,心悸,面赤咽痛,溲赤便秘,甚则神昏谵语,舌红或绛,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病机分析】

本证主要由素体阳盛或阴虚有热,感受风寒湿邪,留滞经络,郁久化热;或平日食膏甘厚味,而致蕴热于中,热为阳邪,热盛化火,火极成毒,热毒交炽,使关节、经络、肌肤痹阻不通,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热灼经脉,故关节屈伸不利;热毒入营血故见高热烦渴,肌肤出现紫红色斑疹及皮下结节;热扰心神,故见心悸,甚则神昏谵语;面赤咽痛,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皆为热毒炽盛之象。

【治疗方法】

清热解毒,凉血通络。

【代表方剂】

(1)仙方活命饮:方中双花、天花粉清热解毒消肿;防风、白芷散风消肿;穿山甲、皂角刺消肿排脓;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凉血活血;陈皮理气化滞。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之功。

(2)四妙勇安汤:本方功用清热解毒、活血养阴。用大剂量玄参、银花、甘草以清热解毒,其中玄参兼有滋阴清热之功,加当归活血和营。本方药味精炼,量大力专,可用于治疗痹病出现关节红肿热痛,溃烂流脓,热毒炽盛而阴血耗伤者。疼痛剧烈者酌加乳香、没药等活血止痛之品。

4.湿热痹阻证

【临床表现】

关节或肌肉局部红肿、灼热、疼痛、重着,发热,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病机分析】

湿热痹阻证多因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蕴热,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或风寒湿痹,经久不愈,邪留经络,蕴化为热所致。热为阳邪,阳盛则热,故见发热、烦闷不安、溲黄、舌红之象。湿为阴邪,重着粘腻,湿盛则肿,湿热交阻于经络、关节、肌肉等处,故关节肌肉呈局部红肿、灼热之象,且有重着感。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关节疼痛。湿热交阻于内,故虽口渴而不欲饮。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均为湿热所致。由于湿热互结,胶固难解,其病多呈缠绵之势。

【治疗方法】

清热除湿,宣痹通络。

【代表方剂】

(1)二妙散合宣痹汤加减:二妙散以黄柏苦寒,清热燥湿;配苍术辛温,加强燥湿之力;宣痹汤中以防己清热利湿,通络止痛;蚕砂、薏苡仁、赤小豆祛除水湿,疏利经络;连翘、栀子、滑石增强清热利湿之效。诸药合用,共奏清热除湿、通络止痛之功,为治疗湿热痹阻证之常用方剂。

(2)白虎加苍术汤:方用知母、石膏清热;苍术苦温燥湿;佐粳米、甘草养胃和中。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之功效。适用于热痹之热重于湿而症见壮热、汗出、口渴、烦闷、腹胀者。临证可加黄柏、虎杖、忍冬藤、威灵仙等以加强清热通络止痛之功效。

5.寒热错杂证

【临床表现】

肢体关节作痛、肿胀,自觉局部灼热,关节活动不利,可涉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又感畏风恶寒,脉象紧数,舌苔黄白相兼;关节红肿热痛,或伴见结节红斑,但局部畏寒,喜热,且得寒痛不减,苔黄或白,脉弦或紧或数,关节冷痛、沉重,局部喜暖,但伴有身热不扬,口渴不喜饮;肢体关节疼痛较剧,逢寒更甚,局部畏寒喜暖、变形,伸屈不便,伴见午后潮热,夜卧盗汗,舌质红,苔薄白;又如,寒邪所致之典型痛痹症状,但舌苔色黄;或临床一派热痹表现,但观其舌苔色白而厚,皆属寒热错杂之象。

【病机分析】

痹病的产生,与内在体质因素及外在生活环境、季节变化、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即外来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经络受阻,气血流通不畅,而为痹证。寒热错杂痹也不例外,本证之病因、病机虽较为繁杂,但同样取决于人体的阴阳偏盛与病邪之属性,同时也可由其他痹证演变而来。素体阳虚,阳虚则阴盛,故平日即有畏寒、肢冷、喜暖等寒象表现,当其肌肤、经脉被外来湿热之邪痹阻,则同时又可见关节红肿热痛等热痹症状;反之,阴虚阳亢之体,素日已有午后潮热、夜卧盗汗、口干舌红少苔等虚热之象,如受风寒湿邪侵袭,则气血凝滞,血脉受阻,而同时见关节、肌肉冷痛、拘急、伸屈不利,局部畏寒喜暖等痛痹表现;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蕴热,当感受外来寒邪时,也可出现寒热之状;亦可由外感风寒湿邪之行痹、痛痹、着痹失治或治疗不当,蕴于肌肤筋骨,均可渐进郁而化热,而又现热痹症状,但寒邪仍留不去,即未尽化热;或热痹初期未能治愈,渐见寒象等,均可出现寒热错杂之证。

【治疗方法】

清热除湿,温经散寒。

【代表方剂】

(1)白虎加桂枝汤:本方中石膏清胃热兼能解肌退热;知母治阳明独胜之热,并善生津,甘草和中泻火,粳米益胃保津,桂枝温通经络;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温通经脉之功。多用于热重于寒之寒热错杂证。若热象明显可加连翘、黄柏、丹皮、忍冬藤以清热解毒,并可再加威灵仙、赤芍、防己、地龙、僵蚕、桑枝等清热通络止痛之药。

(2)桂枝芍药知母汤:方中桂枝、麻黄、防风发散风寒之邪;白术健脾祛湿;附子散寒;芍药、知母清热和阴于里;生姜、甘草调和诸药。合方共奏温经散寒,清热通络之效。当寒热错杂证表现为寒重热轻时,用本方为宜。

6.痰瘀痹阻证

【临床表现】

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关节常为刺痛,痛处不移,甚至关节变形,屈伸不利或僵硬,关节、肌肤色紫黯、肿胀,按之稍硬,有痰核硬结或瘀斑,肢体顽麻,面色黯黧,眼睑浮肿,或胸闷痰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腻,脉象弦涩。

【病机分析】

痰瘀是指痰湿和瘀血两种病理产物而言。津液不行,水湿内停,则聚而生痰;痰湿内阻,血流不畅滞而为瘀。痰浊水湿与瘀血互结则为痰瘀。痰浊瘀血乃有形之邪,留阻于经络、关节、肌肉,阻滞脉络,故肌肉关节肿胀刺痛;痰瘀留于肌肤,则见痰核、硬结或瘀斑。邪气深入,痹阻筋骨,而致关节僵硬变形,难以屈伸;痰瘀阻滞,经脉肌肤失于气血荣养,故肢体肌肤顽麻不仁;面色黧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为血瘀之象;而眼睑浮肿、胸闷痰多、舌苔腻等,乃痰湿为患之征。

【治疗方法】

活血行瘀,化痰通络。

【代表方剂】

(1)双合散:本方中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二陈汤合白芥子、竹沥、姜汁涤痰通络,名曰双合,实乃祛痰化瘀熔于一炉。为痰瘀并患的常用良方。

(2)阳和汤合桃红四物汤:本方对痰凝血滞之证,有养血温阳、宣通血脉、祛痰化瘀之功。方中用熟地大补阴血,鹿角胶有形精血之属以赞助之,并配合肉桂、炮姜温阳散寒而通血脉;麻黄、白芥子助姜、桂以散寒化痰滞;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以活血通络,祛瘀止痛。二方合用为痰瘀痹阻之良剂。因本证易与风寒湿外邪相合,留注关节肌肉,所以酌加威灵仙、独活、木瓜以加强祛风湿功能。肉桂亦可改用桂枝,其温通血脉、和营通滞的力量优于肉桂,可助本方效能。对痰瘀互结留恋病所者,可用破血散瘀搜风之品,如炮山甲、土鳖虫、蜈蚣、乌梢蛇等。

7.气血两虚证

【临床表现】

关节肌肉酸痛无力,活动后加剧,或肢体麻木,筋脉肌肉抽搐,肌肉萎缩,关节变形;少气乏力,自汗,心悸,头晕目眩,面黄少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病机分析】

素体虚弱,劳倦思虑过度,或痹病日久不愈,脏腑功能衰退,风寒湿之邪乘虚而入,痹阻经络、关节而发痹证,气血衰少,正虚邪恋,四肢百骸失养,而致关节肌肉酸痛无力,或肢体麻木、筋脉肌肉抽搐、肌肉萎缩等;气虚可见少气乏力、心悸自汗;血虚可见头晕目眩、面黄少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为气血两虚之象。

【治疗方法】

补气益血,祛邪通络。

【代表方剂】

(1)独活寄生汤:本方用党参、茯苓、甘草、地黄、川芎、当归、白芍寓八珍汤之意,益气补血以扶正;独活、秦艽、防风祛风湿止痹痛;配以杜仲、牛膝、桑寄生既能补肝肾以壮气血生化之源,又可壮筋骨以除顽痹;细辛、桂心发散风寒,通经活络。诸药相合共达益气养血,扶正祛邪之目的。

(2)三痹汤:方中人参、茯苓、甘草寓四君子汤之意,健脾利湿,补生化之源以壮气血;当归、白芍、川芎、熟地,乃四物汤,有补血养血行血之效;独活、秦艽、防风祛风湿止痹痛;杜仲、牛膝、桑寄生补肝肾、壮筋骨、除顽痹;细辛发散风寒,通经活络。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扶正祛邪之功。

8.阴虚内热证

【临床表现】

患肢骨节烦痛,昼轻夜重或活动后加重,肌肉酸楚,局部红肿变形,甚则屈伸不利,筋肉挛缩,局部皮肤潮红或暗红,触之微热而痛,伴形体消瘦,长期低热,五心烦热,盗汗,咽痛,口干喜冷饮,头晕耳鸣,双目干涩,虚烦不寐,大便干结,舌质红或红绛,舌体瘦小有裂纹少津,苔少或苔薄黄,脉细数。

【病机分析】

患者感受热邪,邪热痹阻关节、经络,热灼伤津,津液暗耗,日久而致阴虚内热;久治不愈,迁延日久之顽痹,长期过用温燥之品,致阴津耗损,虚热内生;或年老体弱,肝肾阴虚,复感外邪,郁而化热。阴虚则肌肤筋骨失于濡养,病邪稽留不去,闭阻经脉,深伏关节,郁而化热,而致骨节烦痛,肌肉酸痛,肿胀变形,甚则屈伸不利,筋肉挛缩;阴津耗损过度,或年老肝肾阴虚,阴不制阳,阳气相对偏盛,而出现长期低热,五心烦热,形体消瘦;阴虚内热,逼津外泄而盗汗;虚火上炎则口眼干燥,咽痛喜冷饮;阴虚不能养心,虚热上扰神明而虚烦不寐;阴虚内热,津亏肠燥,故大便干结。其肺阴虚内热者,则见干咳或咳则痰少而粘,或痰中带血,颧红,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渴则喜饮,大便干结;脾阴虚内热者,则见肌肉消瘦,饥不思食,食入不化,或进食干噎,嘈杂胃痛,口干而渴,大便干结;其肝肾阴虚内热者,则见视物昏花,筋脉拘急,麻木,抽搐,爪甲枯脆,胁痛,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齿摇发脱,遗精,形体消瘦,咽干口燥,五心烦热,午后潮热,颧红盗汗,虚烦不寐,尿黄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体瘦小有裂纹,苔光或薄黄,脉细数均乃阴虚内热之象。

【治疗方法】

滋阴清热,活血通络。

【代表方剂】

(1)知柏地黄汤:方中熟地滋肾填精为主;辅以山茱萸养肝肾而涩精,山药补益脾阴而固精,三药合用,以达到肾、肝、脾三阴并补之功,又配茯苓淡渗利湿,以助山药之益脾,泽泻清泄肾火,并防熟地之滋腻;丹皮清泄肝火,并制山茱萸之温,共为佐使药。三补三泻,相辅相成,加入黄柏苦寒清热,知母养阴清热。全方具有滋补而不留邪,降泄而不伤正之特点。用之治疗痹病属阴虚内热者尤为适宜。

(2)青蒿鳖甲汤:本方中鳖甲咸寒滋阴,直入阴分,以退虚热,青蒿芳香,清热透络,引邪外出,共为主药;生地、知母益阴清热,协助鳖甲以退虚热;丹皮凉血透热,协助青蒿以透泄阴分之伏热,共为佐使药;加入桑寄生、当归、络石藤以活血通络。诸药合用,共奏滋阴清热,活血通络之功。

9.气阴两虚证

【临床表现】

患者关节肌肉酸楚疼痛,抬举无力,局部肿胀、僵硬、变形,甚则筋肉挛缩,不能屈伸,皮肤不仁或呈板样无泽,或见皮肤结节瘀斑,伴形体瘦削,倦怠乏力,心悸气短汗出,眼鼻干燥,口干不欲饮,舌胖质红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苔,脉沉细无力或细数无力。

【病机分析】

痹病久治不愈,迁延日久,易致气阴两虚之证;或是年老体弱、饮食失调日久,素体气阴两虚而感受风寒湿邪者。气阴两虚则肌肤筋骨关节失于濡养,病邪留恋,闭阻经脉,深伏关节故关节疼痛、肿胀;气阴不足,邪气稽留,以致关节变形、僵硬,甚则筋肉挛缩,不能屈伸;气虚则心悸气短汗出;气虚失运,生化乏源,气阴更亏,则见形体瘦弱,倦怠乏力,肌肤酸楚或不仁,眼鼻干燥,口干不欲饮等症;皮肤结节、瘀斑乃气虚血瘀之故;舌胖质红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苔,脉沉细无力,均为气阴两虚之证。

【治疗方法】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代表方剂】

生脉散合黄芪桂枝五物汤:生脉散是益气养阴的代表方剂,有益心气,养血脉之功,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对阴阳形气不足,久治不愈,气阴两虚的顽痹患者,两方合用旨在调以甘药,用人参、黄芪补益正气,配白芍、五味子、麦冬、生姜、大枣以护阴血助营气,佐以桂枝以通阳解肌。诸药配合,共奏益气和血、调养筋脉、调营和卫、祛邪除痹之功。

10.气虚血瘀证

【临床表现】

肌肉关节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往往持久不愈,或局部有硬结、瘀斑,或关节变形,肌肤麻木,甚或肌萎着骨,肌肤无泽,面色黧黑或有斑块,气短乏力,头晕汗出,口干不欲饮,妇女可见闭经、痛经,舌质黯淡有瘀斑或瘀点,脉沉涩或沉细无力。

【病机分析】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虚不足以推血,则血必瘀。气短乏力,头晕汗出为气虚之证;气虚血运不畅而致血瘀,脉道瘀阻,不通则痛,而出现关节肌肉刺痛、变形,痛处不移且拒按,甚则局部出现硬结、瘀斑;肌肉筋脉失于濡养,则肌肤麻木,甚则肌萎着骨;面色黧黑,口干不欲饮,妇女或见闭经痛经,舌质黯淡有瘀斑,脉涩无力均乃气虚血瘀,瘀血停留之证。

【治疗方法】

益气活血通络。

【代表方剂】

(1)黄芪桂枝五物汤:本方治血痹之肌肤麻木不仁,是一首振奋阳气、温运血行的方剂。本证乃正气不足,营卫不和,感受风邪,使血气运行不畅,痹于肌肤使然。故以黄芪益气固表为主药;辅以桂枝温经通阳,助黄芪达表而运行气血;佐以芍药养血和营,使以生姜之辛散;姜、枣同用以调和营卫。合而为剂,可使气行血畅,则血痹之证自愈。若兼血虚加当归、鸡血藤以补血;气虚重则倍加黄芪、党参以补气;筋骨痿软加杜仲、牛膝以强壮筋骨;久病入络,筋挛麻痹较甚者加地龙、蕲蛇等以通络散风;瘀痛重者,加桃仁、红花、丹参以活血消瘀,如下肢痛加牛膝,上肢痛加羌活;腰痛重者加狗脊,若以本方治产后腰痛,重用黄芪、桂枝效果显著。

(2)补阳还五汤:本方用于痹病正气亏虚、脉络瘀阻、筋脉肌肉失养之证。方中黄芪用量独重,以大补元气,使气旺血亦行,祛瘀而不伤正,为方中主药;辅以当归尾、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活血通络。合而为剂,可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诸症自可渐愈。若脾胃虚弱者,可加党参、白术以补气健脾;若偏寒者加制附子以温阳散寒。

四、西医风湿病与痹病

西医风湿病(即风湿性疾病)是泛指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神经等的一组疾病,它可以是周身性或系统性的,也可以是局限性的;可以是器质性的,也可以是精神性的或功能性的。一般把风湿病分为以下十大类:1.弥漫性结缔组织病;2.与脊柱炎相关的关节炎;3.骨关节炎;4.感染所致的风湿性综合征;5.伴有风湿性疾病的代谢或内分泌疾病;6.发生于结缔组织的肿瘤;7.神经血管病变;8.骨与软骨疾病;9.关节外疾病;10.其他有关节表现的疾病。把风湿病理解为只包含风湿热(含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显然是不妥的,所以西医的风湿病与中医的痹病,无论是在概念上,还是在所包含的病种上,都是相近的。

五、痹病的范围

根据痹病的病因病机与临床表现,大体上包括西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硬皮病、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病、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等。其他疾病,如系统性血管炎、结节性红斑、骨坏死、痛风、结节性脂膜炎、白塞病、骨质疏松症、梨状肌综合征等,在其病程中出现类似痹病的临床表现时,亦可按痹病进行辨证论治。故中医痹病的范围,基本上涵概了现代西医风湿病的所有病种。 O9wvQgMJgnpKOcrgf1baKgBBYY8/3qV1EMWvj7s0NQzay5PFg+jxh/CTQ8jzfLx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