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名: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青少版)(小译林中小学阅读丛书)
口述:樊锦诗
撰稿:顾春芳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1-01
ISBN:9787544784993
本书由江苏译林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掌阅科技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莫高窟外景
莫高窟北区石窟群
莫高窟第61窟,东壁北侧供养人(五代)
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五代)
莫高窟第285窟,《伏羲女娲图》(西魏)
莫高窟第112窟,《反弹琵琶》(中唐)
莫高窟第257窟,《鹿王本生图》局部(北魏)
莫高窟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初唐)
莫高窟第217窟,《观无量寿经变》(盛唐)
莫高窟第397窟,龛顶壁画(隋)
2004年8月,在莫高窟第272窟考察现场
莫高窟第259窟,禅定佛(北魏)
莫高窟第45窟,菩萨像(盛唐)
莫高窟第130窟,南大像(盛唐)
莫高窟第158窟,涅槃佛(中唐)
2004年,樊锦诗、彭金章夫妇在周庄
本书作者樊锦诗、顾春芳合影
2009年8月,在莫高窟第85窟指导数字化工作
2019年9月,荣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新华社记者李贺/摄影)
星空下的莫高窟前舍利塔
2020年9月,与“青春”雕像合影
我的自述是通过回忆我的人生,来回顾敦煌研究院的历史,以及为保护敦煌莫高窟奉献智慧和力量的几代莫高窟人。我希望广大青少年朋友读了这本书之后能够更加懂得,守护莫高窟是值得奉献一生的高尚的事业,是必然要奉献一生的艰苦的事业,也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奉献的永恒的事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朋友对莫高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暑假长途跋涉来莫高窟参观,在参观后还提出了想进一步了解莫高窟的愿望。我希望青少版的《我心归处是敦煌》出版后,能帮助广大青少年朋友更加了解百科全书式的敦煌艺术,感受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莫高窟人薪火相传,坚守大漠,为守护敦煌石窟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无怨无悔的奉献;为我们祖国拥有如此灿烂的文明、如此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感到自豪,从而对敦煌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弘扬和管理,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给予更多的关心;同时也希望这本书能成为大家参观莫高窟的导览。
安徒生在《光荣的荆棘路》中有一段话,这段话写道:“历史拍着它强大的翅膀,飞过许多世界,同时在光荣的荆棘路的这个黑暗背景上,映出许多明朗的图画,来鼓起我们的勇气,给予我们安慰,促进我们内心的平安。这条光荣的荆棘路,跟童话不同,并不在这个人世间走到一个辉煌和快乐的终点,但是它超越时代,走向永恒。”
我觉得世界上有永恒,那就是人的精神。
莫高精神来自莫高窟人对敦煌石窟艺术的热爱和对这份事业的执着追求。莫高窟的保护不是几十年、几代人所能完成的事情,需要世世代代不断为她付出、不断地努力。这个事业是艰巨的、复杂的、充满挑战的,永远没有尽头。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唯有将个人有限的生命汇入有益于人类整体的事业,才能真正找到幸福和永恒。这条寻找永恒的道路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愿我们的青少年朋友,中国未来的主人,能够担当起属于你们的、立足于国家乃至全人类整体利益的历史使命。
樊锦诗
2020年7月于敦煌莫高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