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Step1 自我暗示

接下来,让我们分步解析多巴胺循环。

首先是“Step1 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self suggestion) 对于实现多巴胺循环至关重要。

据说,世界上首次将“自我暗示活用于疾病治疗”的是一位出生于19世纪的法国人。

他的名字叫作埃米尔·库埃(Emile Coue)。

库埃原本在药店从事药剂师的工作,在一次销售药品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心理暗示的巨大力量。此后,库埃放弃了稳定的药剂师工作,开始了以精神疗法为主的治疗,成功治愈了多种身心疾病。该理论体系被后人称为 “库埃疗法” ,并在全世界推广开来。

以一位顾客为契机,库埃发现了心理暗示的力量。

当时,顾客希望购买的药品正好过期了,库埃认为药品“应该已经失效”,所以拒绝销售此药品。

无奈该顾客纠缠不休,库埃只好将药品卖给顾客。令人惊讶的是,几天后该顾客痊愈了,为了致谢再次造访药店。

以此为契机,库埃开始思考一个问题: 成功治愈疾病的或许并非药品本身,而是坚信“一定可以治愈!”的强烈信念(暗示)。

这个故事或许让许多人联想到了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 一词。

所谓安慰剂效应,即指病人虽然获得假药,但由于相信“药品有效”,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20世纪,安慰剂效应一词开始被世人所熟知。1955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麻醉科医生毕阙博士(Henry K. Beecher)在美国医学会的一本杂志上发表了经典论文——《强大的安慰剂》(The Powerful Placebo)。

在术后镇痛、咳嗽、头痛、焦虑、感冒等各种症状中,安慰剂效应竟对21%~58%的症状有效。

话又说回来,所谓的库埃疗法究竟是指什么呢?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它: 每一天,我的各方各面都在不断变好(Day by day, in every way, I'm getting better and better)。

库埃疗法的精髓在于不断重复这句话。

关键就是在起床后、睡觉前等放松的时刻,大声念出这句魔法般的话语,约重复20次。

其理由从脑科学的角度可解释为:越是放松的状态,大脑越容易渗透语言的真谛。

此外,通过使用“听觉”,用耳朵感受语言,可以将语言深深地刻在脑海里。

库埃也曾激励我们: “当你采取行动时,请告诉自己这很简单。如此一来,事情就真的变简单了。”

不得不说,库埃作为心理暗示的始祖,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在多少时间内完成工作”“今天之内必须完成”……实际运用多巴胺控制法时,请确立小目标,并大声念出该目标。

次数越多效果越明显。

由于大脑天性懒惰,必须重复多次。 Fqg/PIdTYMaClSsTRxJBD6vbDS6qiy1072tN3x/WylLqOigDrgEinCAT6ZOrUOn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