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工作带来兴奋感

或许真相令人震惊,但恕我直言,学习、工作、生活中都“鲜有成效”的人往往具有共性。

好不容易坐在办公桌前(即使是固定座位),也会扯出种种“逃避的理由”, 白白浪费“行动时间”

“为了便于区分,就从1点整开始。”“先打个电话再工作。”……为了逃离“非做不可”的工作,大脑不断为自己找借口。换言之,即染上了“无法立刻行动的坏习惯”。

为了实现“立刻行动”,无论身处怎么样的环境,必须先动手做。通过工作活动身体,启动大脑的干劲开关,激发干劲。

该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工作刺激”(加法作业曲线) ,最早由德国精神病学家埃米尔·克雷佩林(Emil Kraepelin)提出。

该现象是指:一旦真正开始工作,就会渐渐投入其中,从而感到兴奋,并激发干劲,变得越来越快乐。

那么,为什么投入工作就能产生干劲呢?从脑科学角度分析, 通过“动手”,工作信号传递至大脑的腹侧苍白球,然后进一步刺激“伏隔核”(神经细胞的聚集体)。

换言之,“干劲开关=伏隔核”。

当然,苍白球无法在大脑内独自活跃起来,并刺激伏隔核。

为了调动苍白球的活跃性,活动身体正是一条捷径。

并非“漫无目的地一味等待干劲的产生”,而是“通过行动激发干劲”。

更进一步地说,即使是不擅长的工作,也要以“激发干劲为目标”开始动手做,此为上策。

当必须打电话给棘手的客户时,不要给自己找借口,总想着“太麻烦了,等下再打”“客户提出无理要求怎么办,真不想打”等,而是“火速”拨打电话。

当必须提交报告时,不要几天“置之不理”,总想着“多花点儿时间好好写报告”,而是应该立刻行动。

或许有人认为有些“用药过猛”,但从脑科学角度而言,这种“火速”“冷不防”正是开始工作的最佳方法。

听起来或许有些自相矛盾,但只有你的身体、你的“行动”才能成功启动大脑的干劲开关。

接下来让我们先了解一下 “趋近成功法则”(law of the approach gradient)。 人类普遍具有一种倾向:往往越“接近终点或目标”时,注意力越集中。

相信大家一定有这样的体验:当实际感觉工作进入尾声时,工作速度、工作效率远胜以往。

即使完全不感兴趣, 也请借助“工作刺激”之力开始工作,最后再利用“趋近成功法则”,高效率且心情舒畅地完成工作。

只要了解大脑的特性,就可以在无意识中轻松实现多巴胺循环。 AoDFtuOBucdm7nTf3VNFhQG6tC5Qm4G/B+YqaEVJJi4o1YIOt2HchVVcw09lqfy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