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依赖并非是件坏事

在前几年,电视上有一档专题真人秀节目,来自世界各地的爱侣们共同完成各种挑战,并且意在击败其他的双人组合获得冠军。卡伦(Karen)和蒂姆(Tim)可以说是这档节目中的模范情侣了:他们俩都是高颜值高智商,同时还都事业有成。而在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挑战时,他们关系中的一些比较私密的细节就凸显出来了:卡伦很想嫁给蒂姆,但是蒂姆似乎有点儿踌躇。男方想要保持独立,但是女方却又渴望亲密。在比赛中,激烈的竞争令他们免不了产生争执。事后,卡伦想让蒂姆牵着她的手,但是蒂姆却犹豫了:这让他感觉太过亲密了,况且,蒂姆并不想事事都在卡伦的掌控之中,一切都顺着她的意。在节目的最后一期,卡伦和蒂姆成绩一直遥遥领先。他们离巨额的大奖就是一步之遥,却在最后关头败下阵来。在节目的最后接受采访时,他们被问道:回顾这次比赛,感觉有什么地方没有做好呢?卡伦说:“我觉得我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我太依赖他了。回顾比赛,我觉得自己有点过火了。在比赛中,我多次提出要蒂姆牵着我的手。我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对这个动作,有着这样深的执念。不过我也该吸取教训,或许自己根本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的依赖,我想我不会那样做了。为什么我那么想牵着他的手呢?这可真够蠢的。我就该丢开这种执念,别依赖他的区区一个手势,让自己酷一点儿。”而蒂姆的回答就显得言简意赅:“比赛又不能完全复刻我们的真实生活。这可算是我最紧张的一段经历了。在比赛中,我们不断地完成一项又一项任务,甚至根本没时间和对方怄气。”

而在采访中,卡伦和蒂姆都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蒂姆在比赛的蹦极环节中非常害怕,差点就退出比赛了。即使是卡伦一再鼓励他,而且答应跟他一起跳下去,但蒂姆还是不敢。甚至到后来,他直接把身上的固定装备都给卸下来,准备要离开了。虽然他最终克服恐惧完成了这项挑战,但那过长的犹豫时间,还是让他失去了领先的优势。

卡伦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控制住自己的情感需求,在压力面前学会自我缓释,但是成人依恋理论告诉我们,这并不尽然是对的。她将问题归咎于自己太过依恋对方,但是研究证明,事实恰恰相反。依恋,是我们用尽心思寻求伴侣的支持,并且通过确定伴侣的身心都与我们亲近,来印证这种支持。若是伴侣没法令我们安抚下来,我们就会再三地寻求亲近,直到伴侣做出反馈。若是卡伦和蒂姆明白了这一点,卡伦就不会因为自己想在公众面前,让男友牵起自己的双手而愧怍不已。而蒂姆也会了解到,自己一个简单的牵手动作,可以为彼此的胜利赢取更多的时间。甚至可以这么说,若是蒂姆早知道多多回应女友——在她开始有点儿焦虑的时候,就不等女友要求,主动握住她的手,那就不会在最后的“退赛风波”里耽误那么多的时间。因为如果前期进展顺利的话,蒂姆在最后一关或许会更迅速地接受来自女友的支持,也就能够更迅速地完成蹦极了。

依恋理论的基本原则告诉我们,很多人苦苦所求的都是自己得不到的东西。若是他们的情感需求已经尽早尽快地满足了,他们也就不会执着于此了。这也就是依恋理论中常常提到的“依恋悖论”(dependency paradox),这个悖论是说:人们彼此的依赖关系越是有效,个体就会越独立勇敢。而卡伦和蒂姆之所以输了比赛,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好好利用彼此的情感依恋,为自己获取更大的优势。

我们携手走来,却不尽了解彼此

卡伦为自己太过依赖对方而感到羞愧,而蒂姆对自己在依恋关系中的角色又太不尽责,这并不奇怪,也并不是他们的过错。归根结底,我们所处的文化对那些亲密关系的需求颇有微词,一味吹捧独立性,反而磨灭了人们的依赖感。而我们被这种观念潜移默化,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有一种由来已久的错误观念,就是认为人们都应该在情感上自我满足。在不久以前,整个西方社会还普遍认为,孩子应该学会独立,才能更加快乐地成长。随后,起码在儿童研究领域,依恋理论的出现颠覆了这种观念。在20世纪40年代,专家们还认为家长的“溺爱”会让那些依恋性强、没安全感的孩子长大以后产生情感上的缺陷和失调。他们告诫家长,不要对自己的小孩付诸太多关注,而应该放任他们哭上几个小时,严格按照时间计划来喂他们吃饭。而医院里住院的孩子,也要与父母隔开,只能透过玻璃隔板来看望他们。社会工作者们一旦发现父母有丝毫的溺爱迹象,就会将孩子带离原本的家,将他们安置到寄养服务机构里去。

人们一贯认为,父母与孩子之间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而肢体爱抚的表达也应该适当收敛。在20世纪20年代的畅销育儿读物,《婴幼儿心理卫生》(Psychological Care of Infant and Child)一书中,作者约翰·布劳德斯·沃特森(John Broadus Watson)极力抨击了“母亲对孩子的宠溺”,并将此书献给“养育出了快乐孩子的一流母亲”。未被溺爱的孩子们将成长为果敢、无畏、独立、适应力强并且善于解决问题的人,他们除非是生理上的不适,否则不会哭闹;他们对于学习和玩乐都能十分专注,也不会对任何地点或任何人产生过度的依赖。

20世纪50至60年代,玛丽·安斯沃思与约翰·鲍尔比开创性地提出了依恋理论,而在此之前,心理学家们一直没有对亲子关系产生重视。那时候普遍的观点是,孩子对于母亲的依恋,完全是因为母亲的供给和养育而衍生出来的,孩子们将母亲和自己所需的养分联系起来,因此才产生了依恋。但是鲍尔比发现,即使孩子得到了成长所需的足够食物,但是缺乏依恋对象,也依然不能够正常地发展(比如那些在二战期间无家可归的孩子,或是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这些缺乏依恋对象的孩子,在心智、情感与社会发展上都会相对迟缓。安斯沃思和鲍尔比的研究,共同解释了这样的事实:对孩子的生存来说,儿童与养育者之间的联系,同水和食物一样不可或缺。

依恋需要:
绝非只是针对孩子

鲍尔比一再强调,依恋是贯穿人们整个生命的不可或缺部分。而玛丽·梅因(Mary Main)后来也发现,人们在生命早期对于养育者的依恋方式,也会按照不同类型延续到成人阶段,甚至还会影响到他们自己今后的教养方式。辛迪·哈赞和菲利普·谢弗以玛丽·梅因的研究作为基础,发现在恋爱关系中,成年人也会具有不同的依恋风格。他们最初的发现,来自于刊登在《落基山新闻报》(Rocky Mountain News)上的“恋爱测验”(lovequiz),这则测验要求被调查者们从三个条目中选出一个最符合的,以此来描述他们在恋爱关系中的感受与态度。以下就是那三个条目,它们分别对应三种依恋风格: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结果显示依恋风格在成年人中的分布,与其在幼儿中非常相似,大多数被调查者属于安全型,剩下的基本上在焦虑型和回避型之间对半分。研究者们还发现,每种依恋风格下的人,对于自身、伴侣、恋爱关系以及性爱方面的态度,又都是千差万别的。

哈赞和谢弗以及其他学者的后续研究也证实了以上的调查结果。正如鲍尔比所言,依恋在我们的毕生发展中,都扮演者持续而重要的角色。不同点仅仅在于,成人有着更高级的概括能力,因此我们即使非常需要他人的长久陪伴,也可以暂时安抚自己,告诉自己对方的心灵是与我们相通的。而相同之处则很明显,那就是对于亲密关系的诉求,以及对于伴侣回应性的一再确认,都会不可避免地贯穿于我们的一生。

不幸的是,正如从前亲子关系受到忽视那样,如今成人依恋的影响力同样不受重视。在成年人中,对恋爱关系中依赖性的诟病,依然占据着主流观点。

遭误解的相互依赖

与当下流行的其他自助类心理读物一样,认为互相依赖是一种病态的相关理论,同样秉持着20世纪上半叶那种亲子观念,认为“快乐的儿童”一定要从不必要的依恋中挣脱开来。现在还有一些专家,依然坚持着类似的观点:真正的幸福都是来自个体内在的,并不需要依靠你的爱人或伴侣。你的幸福并不是他人的职责,他们也并不是你的附属品。每一个个体都应该自己照顾自己。不仅如此,即使这个人对你来说再亲近,也不能让他扰乱你内心的平静。若是你伴侣的行为让你感觉不安,你也应该有能力将自己拉出那种情绪的泥淖,你需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并且时刻保持淡定。若是做不到,那就是你自己有什么问题了。或许你受别人牵绊太深了,或者说,你实在太依赖别人了,必须学着画出“自我的边界”来摆脱这种依赖的状态。

这种观点的基本论点在于,理想的恋爱关系必须建立在两个自我完善的人之间。这种关系非常成熟,相敬如宾,而且彼此保持着清晰的边界。若是你太过依恋自己的伴侣,你就似乎有点儿缺陷,你就应该努力进行克服,让自己变得更独立,更有“自我意识”。你整天对伴侣难舍难分,就实在是再糟糕不过了,这简直就是对伴侣依赖成瘾。而在我们的观念中,“成瘾”就是一种非常危险的预兆。

这种认为依恋是病态的理论,在帮助那种药物滥用的人解除毒瘾方面非常有效,这也是该理论建立的初衷。但是一旦照搬到亲密关系之中,这种机械性的应用就会产生误导,甚至危害到亲密关系。我们之前提到的电视真人秀选手卡伦,就是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但是在生物学视角下,事情将变得全然不同。

生物学研究的真相

许多研究表明,当我们开始依恋对方,两个人就会建立一种生理上的关联。我们与伴侣之间在血压、心率、呼吸,甚至血液中的荷尔蒙分泌都会互相影响。从此我们就不再是独立的个体了。因此,那些时下流行的心理学理论所秉持的保持独立的主张,在生理学的角度就难以立足了。事实就是,彼此的依赖是在生理上客观存在的,人们根本没得选择。

来自弗吉尼亚大学情感神经科学实验室的詹姆斯·科恩(James Coan)博士,其主持的一项研究尤其证明了这种效应。研究表明,我们处于亲密关系和泛泛之交情感状态之下的神经机制,控制着不同的情绪反应。他与理查德·戴维森(Richard Davidson)、希拉里·谢弗(Hilary schaeffer)共同合作了这项研究,他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对一组已婚妇女的大脑进行了扫描。在扫描过程中,科恩博士与他的同事们模拟出一个压力场景,告知她们说,大脑会受到一阵微弱的电击。

通常情况下,人们的下丘脑会在压力情境下变得更为活跃。而在实验中,这些女性在独自等待电流刺激时,她们的下丘脑会开始活跃。而接下来让她们握着陌生人的手等待电流刺激,扫描结果却显示,这次她们的下丘脑活动减弱了。那么,当她们握着自己丈夫的手等待电击时,会发生什么呢?接下来的事情非常出人意料——她们的紧张感几乎消失了。不仅如此,那些之前报告自己婚姻非常美满的女性,对于伴侣握着自己手时所感到的安心程度也更明显。不过这一点,我们放到后面再说。

这项研究结果显示,两个处于亲密关系中的人,他们真的会影响到对方的心理和情绪。每当彼此互相靠近,陪伴对方时,能够削弱原本的紧张感觉。连基本的生理反应都这么明显地受到对方的影响,我们又凭什么去强迫伴侣之间必须要相互独立呢?

而我们例子的主人公卡伦,正是本能地感觉到了来自伴侣掌心的温度,会在紧张环境下为自己带来力量。然而不幸的是,随后她就进入了那种公认的误区,自认为她的直觉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并且为之羞愧不已。

所谓“依恋悖论”

早在脑成像技术得以发展以前,约翰·鲍尔比就知道,人们之所以需要一个人来共同生活,是基因使然,而无关乎我们有多么的自爱或者说感觉到独处有多么充实。他发现,一旦我们选定了那个人,这种感情是非常特别,非常强有力甚至超乎我们的可控范围。一种新的行为范式由此产生,无论我们之前有多么独立,多么不愿意依赖他人,这种行为范式都会势不可挡地出现。一旦我们选定那个伴侣,依恋就不再遵从我们的意愿,它必然会来势汹汹,不可磨灭。那种不含任何甘愿示弱与患得患失的优雅恋爱关系,听上去的确很棒,但是却有违我们的本能。两人结合成为一个共同体,的确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获取生存优势的有效途径,而这也就意味着两人会在感情上共甘苦。两个人融为一体,成了彼此的一部分,因此两人也会不惜一切代价来珍惜彼此;而正因为两人都为对方倾其所有,那么两个人的生存能力也都相应增加了。

虽然说人们在面对这种强大的力量时,有着各式各样的处理方式,安全型与焦虑型依恋风格的人,会去接受这种力量,而回避型的人却一心想要抑制这种力量。不过,这三种依恋风格的人,都无疑是需要亲密关系的。不过,在第6章会提到很多实验,它们都证明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虽然有着依恋需求,但是会竭力地抑制这种需求。

那么,这一切是不是就意味着要想在亲密关系中获得快乐,就必须要跟伴侣形影不离,以至于放弃事业或者朋友,以及其他生活中的重要方面呢?当然不是。相反,要想更好地独立涉足社会,我们更应该有一个可以依靠的伴侣。而这也就是所谓的“依恋悖论”。最开始,人们可能会觉得这个悖论在逻辑上讲不通。若是全身心依靠另一半,我们又怎能变得愈发独立呢?其实成人依恋理论的中心思想,简言之就是如此:若是你想要踏上幸福与独立共存的道路,你就该找到那个对的人,并且与之相伴,携手前行。当你明白了这一点,你也就抓住了依恋理论的精髓所在。为了更好地阐释这个主旨,让我们将目光转向孩提时代,也就是依恋开始的地方。虽然说成人依恋与儿童依恋并不尽然相同,但是如果你对儿童依恋理论中的陌生情景测试(Strange situation test)有所了解,那么也就能很快将知识迁移到成人依恋领域了。

陌生情景测试

萨拉(Sarah)与她一周岁大的女儿金米(Kimmy),走进了一件摆满玩具的房间。一位很友善的年轻研究助理已经等在那里了,跟她们简单交谈了几句。金米立刻开始了对这片玩具天堂的探索,她在玩具堆里徜徉,把玩具们丢来丢去,试着探索这些玩具是否会发出声响,是不是会自己跑动或是亮起灯来。与此同时,又时不时地瞟一眼她妈妈。

接着,金米的妈妈接到安排,需要离开房间,于是她很快起身走了出去。金米意识到妈妈走出去,立马开始坐立不安了。她飞一般地竭力向房门爬过去,并且开始抽泣。她大声叫着妈妈,并且捶着房门。研究助手试着用一大盒彩色积木来吸引金米的注意,但这只让金米的情绪变本加厉,她直接把一盒积木当着研究助理的面扔了出去。

不一会儿,她妈妈回到了房间,金米立马目不转睛地向妈妈冲过去,还挥舞着双臂以求拥抱。萨拉也伸手抱住女儿,并且安抚了孩子。当金米的情绪稳定下来以后,她又对玩具恢复了兴趣,重新开始专注地玩耍。

萨拉和金米参加的这个实验,大概是依恋理论研究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一项研究了,它就是玛丽·安斯沃思所做的著名的陌生情景测试,不过这里提到的只是测验的一个简述。安斯沃思被一个现象深深地吸引了:孩子的探索进程,或者说学习与玩耍的能力,是完全会被母亲的在场与缺席左右的。母亲在场时,孩子会从容地探索和求知;而母亲离开后,这种求知也会被扼杀。

安斯沃思还发现,依恋对象的存在,足以促使孩子到一个预先未知的环境,并且带着自信去探索未知领域。而依恋对象的存在,也就产生了所谓的“安全基地”(secure base)。安全基地其实是我们的一种认识,我们确定有人会在身后支持我们,而且我们百分之百可以在有所需要的时候依靠这个人。“安全基地”的存在,是孩子们探索、发展与学习的先决条件。

成人的“安全基地”

即使我们成人不再痴迷于玩具了,但我们还需得不断接触未知的世界,面对未知的情况,接受未知的困难。我们期待着在工作上大有所为,不仅游刃有余,还能充分激发自身的兴趣,并且基于伴侣和孩子足够的关爱。若是我们像一个母亲在场时的幼儿一样,充满着安全感,那么世界也将尽在我们掌握之中。我们将勇于冒险,富于创新,不懈地追逐梦想。但如果我们缺乏安全感呢?若是我们难以确定心爱之人是否与我们亲密,难以确认心爱的伴侣是否完全信任着我们,是否会在我们需要的时候无条件给予支持,这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很难集中精力去面对生活的挑战。正如陌生情景测试中那样,若是我们的伴侣足够值得依靠,令人充满安全感,尤其是当他们还深谙如何在艰难的时候鼓励我们,那我们就很容易全身心投入到生活的其他领域,充分实现自我的价值。

卡耐基·梅隆大学亲密关系实验室的负责人布鲁克·费尼(Brooke Feeney)阐释了成人亲密关系中安全基地的工作机制。费尼博士对于成人之间如何相互支持的问题,以及影响这种支持质量高低的因素,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在他的一项研究中,费尼博士让伴侣们在实验室中,与对方讨论彼此的人生目标以及发展机遇问题。当参与者发现伴侣对自己的目标表示支持,在讨论后的报告中,他们会感到自尊增强,情绪也随之高涨。另外,在讨论之后,他们也认为自己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更大了。而那些觉得自己的伴侣意欲干涉自己,或对自己的目标表示反对的参与者,就不再想继续阐释他们的目标,对于目标的实现与否,也变得士气低落了。他们甚至会在讨论的过程中意图降低自己的目标。

让我们回到真人秀恋人卡伦和蒂姆的案例中,他们的际遇与孩子在陌生情景测试中的情形,在很大程度上都非常相像,几乎是这个测试的成年人翻版。比如卡伦需要蒂姆的鼓励,蒂姆从卡伦的安抚中汲取力量,这不正像是金米希望她的妈妈在场吗?卡伦产生的阻抗行为(蒂姆不握着她的手,她就不想继续比赛了),不正像是妈妈离开之后,金米的所作所为吗?他们都需要依恋对象的安抚,否则就没法集中精力于其他的任务上。只有当“安全基地”重新建立,他们才能重新投入到其他的活动中去。

寻觅值得依靠的人

虽然我们都希望建立稳固的“安全基地”,而问题就在于,是什么导致了我们在身心上最为依恋的人,却没法履行自己在依恋关系中的角色呢?其实,我们的大脑将伴侣指定为“安全基地”,我们将这个人当作情感的安全港湾,能够及时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理所当然地追求他们在情感上的可用性。然而,如果他们无法持续回应我们呢?在科恩的核磁共振脑成像实验中,我们看到,在高压力的情境下与伴侣的身体接触,是可以帮助我们减轻焦虑的。同时我们还了解到,报告称自己在亲密关系中满意度很高的群体,更容易从伴侣的支持中获益。

还有一些实验,则产生了更为意义重大的结果。来自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家兼研究者布莱恩·贝克(Brian Baker),致力于研究影响心血管疾病与高血压的心理因素,特别是婚姻问题和工作压力对血压的影响机制。在一项研究中,贝克博士发现,患有轻微高血压的人群,在身处于美满的婚姻关系中时,是很有助于病情缓解的;这时多与伴侣共度时光,非常有利于将血压降到接近健康的水平。而反之,如果你对婚姻充满抱怨,与伴侣的接触却会令你的血压升高,而且你们待在一起越久,血压也会随之持续飙升!这项研究有着尤为深远的意义:若是伴侣难以满足彼此的依恋需求,人们会长期体验到焦虑和不安,这些心绪不宁的体验会致使我们罹患各种疾病。伴侣无法在亲密关系中为对方提供“安全基地”,不仅会对人们的情绪造成负面影响,身体健康也同样可能成为牺牲品。

综上而言,亲密伴侣对于我们的生存能力来说,似乎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他们不仅仅影响着我们对自身的感受,还决定着我们有多么信任自己,以及对自己实现梦想与目标的能力评估。若是伴侣能够满足我们本能的依恋,并且非常乐意充当我们的“安全基地”的温馨港湾,这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寿命延长都有极大的帮助。若是我们伴侣不能提供长久的支持,那将会产生一段令人沉闷而痛苦的体验,这种体验很可能限制我们的发展,危及我们的健康。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会探讨如何寻找一个值得依靠的人;如何令自己成为那样的“安全基地”式伴侣;以及如何令你的伴侣慢慢改变,变得足以演绎好这个改变人生的重要角色。

好好利用这本书

那么,怎么利用这本书来寻觅到合适的伴侣,或者改善你现行的亲密关系呢?

在导论之后的内容中,就让我们一起准备好,开门见山地确定你自己的依恋风格。这会让你先将自己纳入独有的“亲密关系基因”或者说依恋风格之中。接着,你会学习到如何甄别周围人们的依恋方式。本书按照这个路线,分为以下几个章节。

第一部分中,你会先了解到自己特有的需求,以及哪种人才能满足你的诉求,哪种人又与你格格不入。我们会以这种方式,逐步对你进行引导,并且给你一些一展身手的机会。

在第二部分中,我们会更为细致地探讨每种依恋方式。你将会更加娴熟地了解到每种风格的运作机制。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些章节会让你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现实生活中你自己以及周围人们的亲密关系。

而第三部分则带着更多的警示意味。你会了解到如果在一段关系之中,双方的亲密需求大相径庭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们会探讨焦虑型和回避型的人相遇,会出现哪些典型的问题。如果你刚好处于这种困境中,这个部分会给你提供很切实的帮助。在揭示了焦虑型与回避型诉求的特点与各自的弱点后,也会阐述一些专为焦虑型——回避型亲密关系提供的小贴士和干预方法,它们有助于你维护亲密关系的安全。当然,你也可能正决定提出分手,我们也会对那些可能导致你们关系走向尽头的遭遇进行探讨,同时提出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你在分手之后疗愈创伤。

在最后一个部分,我们会深入探讨安全型依恋风格的心理机制。会在其中提炼出一些方法,以供你与伴侣日后有效地借鉴。采用这些技巧,不仅能够让你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诉求,为伴侣提供有效的信息,并且在表达的同时,也不会丧失自己的强势地位和应有的尊严。这时你会发现,伴侣的反馈也会有所改善。我们还会总结出五种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处理冲突的策略,对你如何就此实践来进行探讨。以后你遇到这些冲突时,就可以有所准备。如果你属于焦虑型或回避型依恋风格,这本书对你来说是雪中送炭,它能够教会你如何维持亲密关系的健康与美满。若是你本就属于安全型,你也会学到一些新的小技巧,助你在亲密关系中的满意度更上一层楼。这些小技巧都具有普适性,能够指导安全型的人群更加从容地生活。

我们衷心希望大家能认识到依恋的强大力量,并且运用这种力量来改善举步维艰的亲密关系,相信它能为我们彼此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ruJiP7JpxcyR2g4dIdwrd5tw/6BSzIPyG8BrwUhGoENM2m3V4oqUh5Taojhw8V2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