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总序

抗战遗址是重庆宝贵的历史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作为中国战时首都,是中国抗战大后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阵地。重庆抗战遗址是重庆最具特色的珍贵历史文化资源,是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支撑,是重庆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是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的重要文化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由此可见,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利用是做好文物工作的三个重要方面,缺一不可。重庆抗战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成效也主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一是资源底数基本摸清。全市现存抗战遗址395处,分布在全市22个区县,涵盖了重要史迹、外事机构、军事建筑、名人故(旧)居等11个类别;抗战类博物馆纪念馆21家,馆藏抗战可移动文物92001件(套);列入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名录6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处,A级景区10个。二是文物保护全面发力。在全国率先出台《重庆市抗日战争遗址保护利用办法》《重庆市抗战遗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确立重点保护的61处187个重要抗战遗址及集中保护的15个抗战遗址片区,将主城区314个抗战遗址点纳入城市控制性规划管理,市级及以上抗战文物保护单位抢救保护工作基本完成。三是合理利用得到加强。加强抗战文物内涵价值研究阐发,建成开放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等抗战类博物馆纪念馆,推出系列精品展览,充分发挥抗战文物的社会教育功能;大力发展抗战文化游,整合红岩村、歌乐山等40多个抗战和革命文物遗址,打造以上清寺片区、红岩村片区、李子坝片区、南山(黄山)片区等4个抗战遗址风貌区为重点的抗战文化旅游线路;建立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推动抗战文化宣传传播。这些都为重庆今后做好抗战遗址的保护、研究和利用工作奠定了基础。

作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重庆抗战遗址研究丛书》是在重庆社科重大委托项目基础上深化完善的新成果。它的出版,表明重庆抗战遗址研究得到支持。重庆抗战遗址研究可以分为整体研究、分类研究和个案研究,这批丛书总体上属于分类研究。其中,《重庆抗战遗址基础研究史料汇编》着重对部分重要机构和名人旧居的档案史料进行研究,以厘清文物建筑的来龙去脉;《重庆抗战兵器工业遗址群研究》着重对兵工类抗战遗址的历史价值、保护利用展开探讨;《抗战时期同盟国驻渝外交机构遗址群保护利用研究》着重对抗战时期美国、苏联、英国、法国等国家驻渝外交机构遗址进行研究;《重庆大轰炸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与纪念园建设研究》结合重庆大轰炸的基础研究,着重围绕现存大轰炸遗址的保护利用展开讨论;《日本战俘营旧址、库里申科烈士墓、张自忠墓保护与利用研究》是对重庆抗战遗址中的三个个案作分类比较研究。五项研究成果各具特色,是对重庆抗战遗址进行分类研究的一次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不过,《重庆抗战遗址研究丛书》并没有涵盖重庆所有395处遗址,而是选取了其中的部分遗址或遗址群作探讨,有其示范作用,但也意味着此类研究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下一步,我们将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作好重庆抗战遗址的分类研究和个案研究,最终实现整体研究、分类研究和个案研究的共同推进和有效融合,为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作出更大的贡献。

幸 军
2019年8月 aqo0zumecOBgY1X0Tx0qTQZymZwt8h91UWf1FHHPUQNgQeLqEJUNsrP1TDEEelK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