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让别人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

你希望别人怎样待你,你就该怎样去对待别人。

我在纽约33号街第8号路的邮局里排队,等着发一封挂号信。闲暇之余,我观察了一下这个邮递员,他看起来对这份烦琐的工作很头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重复着单调枯燥的工作:给顾客递邮票,找零钱,分发收据,称物品的重量。

所以我对自己说:“我必须说些有趣的事调剂一下他的情绪,试一试让他喜欢我,我一定要找出他的亮点,而不是我的。”尔后我又问自己:“他有什么地方值得赞赏?”这是个极不容易找出答案的难题,尤其对方还是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可是,不经意间还真的有了一个发现,我从这邮递员身上找出一个值得称赞的事。

当他称我的信时,我很热忱地说:“你有一头好头发,我真的好羡慕呀!”

听到这话,那邮递员把头抬了起来,从他惊讶的神情中露出一丝笑容来,随之而来的是他客气的回答:“没有以前那样好了!”

我确切地告诉他或许没有过去的柔顺光泽,但现在看来也依然很美观大方。他一下开心起来了,有意无意地,我们进行了几句短暂而愉快的交谈,最后他对我说:“许多人都称赞过我的头发。”

我敢打赌,他中午下班去吃午饭时脚步一定像腾云驾雾般地轻松,脸上的僵硬与漠然也一定被喜悦和微笑所代替。晚上回家后,他还会跟太太一五一十地讲这事,而且还会对着镜子说:“嗯,我的头发确实不错。”

这个故事我曾在公共场所讲过数次,后来有人问我:“你这样做是想从那个邮递员身上得到些什么?”

我想得到些什么?我想要从那个邮递员身上得到些什么?

如果我们总是那么卑贱自私,做每件事都带着功利性,想要从别人身上得到什么,而不愿意分给别人一点儿快乐,那么我们的气量将会比一个酸苹果还小,而那时我们所要遭遇到的将是纯粹的失败。

嗯,是的,我确实想要从那人身上得到些什么!这个东西极其贵重,而我已经得到了,那便是我使他感觉到快乐,我做了一件不需要他报答的事。即使很久以后,他回忆起这件事依然会闪耀出快乐和光芒来。

在人们的行为准则中有一项绝对重要的定律,如果我们能遵守这项定律,那么将会避免很多烦扰,使人终生受益。

事实上,这项定律会为我们带来无数的朋友和永久的快乐。可是一旦违反那项定律,我们就会遭遇到无数的无法避免的困难。这项定律是——“永远让别人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

杜威教授曾说过:“自重的欲望,是人们天性中最急切的要求。”詹姆斯博士说:“人们天性的至深本质,是渴求为人所重视。”我曾经说过,人与动物相异之处就在于自重感的有与无,而人类的文化也由此而产生的。

哲学家们对于人类关系的定律思考和研究了数千年,而所有的结果只引证出一条定律。那条定律跟历史一样古老,并不是新得出的!3000多年前,索罗斯特把那条定律教给所有拜火教徒。公元前6世纪前,孔子在中国宣讲这条定律,道教始祖老子也教过他的弟子这条定律。公元前500年,释迦牟尼更是毫不保留地把那条定律散播人间,留传至今。耶稣把那条定律综合在一个思想中,那就是世界上一项最重要的定律——

“你希望别人怎样待你,你就该怎样去对待别人。”

你想所有跟你接触的人都赞同你,你想要别人承认你的价值,总的来说,你想要在你的小世界里得到一种自重感。你不希望那些没有价值、虚伪的阿谀,你渴求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赞赏。你希望你的朋友能像施瓦伯所说的:“诚于嘉许,宽于称道”。所有的人都需要这些,此乃人性本质。

所以让我们遵守这条金科玉律,以你希望别人所给予你的,去给别人吧。如何做?何时做?在什么地方做?答案便是:“所有时间,任何地点。” acxr+LgVxzeZRXyyWVRPhm4v8PCOk24D0iM0t4jHhSUHpQHScDsWrn77NRptUAS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