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公权有道,入仕为官秉正义

曹操年纪轻轻当上了洛阳北部尉,工作兢兢业业,尽忠职守,可以说是一位好官,而他最大的成就是棒杀了大宦官蹇硕的叔父,狠狠打击了皇亲国戚、豪强的嚣张气焰。这件事给了贵族一棒重击,压制了他们的气焰,而且还说不出一点儿问题。可是,这件事为他树敌不少,为了打击他,便密谋找机会将他赶出了京城,去做了顿丘令。不过,他虽离开了,这件事却在大家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为他积累了一定的声望。而他雷厉风行、不畏权贵的行为,一直没有改变。

熹平六年(公元 177 年),曹操离开京城洛阳,去顿丘做县令。他在出任顿丘令期间,更是秉公职守,执法必严,说一不二。后来,他带兵南征孙权,临行前为了勉励儿子曹植,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过去任顿丘令时,才二十三岁。回想当时的所作所为,无悔于今天。”这充分说明了曹操当时对自己的表现与作为还是很满意的。

不过,曹操出任顿丘令的时间并不久,很快就被朝廷召回任为议郎。议郎的职务是顾问应对,可以参与时政的议论。其实,议郎属于闲职官,没有具体工作,也没有实权。第二年,也就是光和元年(公元 178 年),汉灵帝听信宦官的诬陷,废掉了宋皇后,宋皇后的父亲宋酆及其几个兄弟被杀死。曹操的堂妹夫宋奇因是宋皇后的同宗也被杀。本来这事跟曹操没有什么太大关系,但是因为曹操平时刚直不阿,得罪了不少朝中大臣,借着这个事,这些大臣捕风捉影,把曹操也牵连上了,令皇帝免了他的官职。

曹操被免官之后,心情非常不好,从而不愿意在洛阳闲居,便回到家乡谯县居住。两年以后,光和三年(公元 180 年)又被征召,拜为议郎。

说起议郎这个官职,虽然是个闲职,但曹操却刚正不阿,忠于职守,不甘寂寞,想为朝廷多提一些建议,使自己的治国之道得以实现,让政治更加清明。他想起了灵帝初年大将军窦武与太傅陈蕃被宦官杀害的事件,觉得这其中有问题,便想为窦武、陈蕃申冤鸣不平。他经过详细调查了解之后,认为窦武、陈蕃等死得冤枉,应该给予平反,以求得公正,这也有利于改善政治。

于是,他不顾个人安危,上书向皇帝请求为窦武、陈蕃平反,上书中写道:“窦武等人正直为公,却被无故陷害。奸邪之人充满朝廷,而真正贤臣的晋升之路被阻塞了。”从这寥寥数语就可以看出,曹操不仅把矛头指向了害人的官僚,而且还翻历史的案子,针砭时弊地对灵帝进行旁敲侧击。灵帝见曹操翻了旧案子,还旁敲侧击地提醒自己,心中自然是有一丝不满,但是,他作为皇帝,又不好直接回绝曹操。于是,他表面上对曹操这种恪忠职守的态度非常赞赏,实际上却没有任何行动。这让曹操更加认清了吏治的腐败。

光和五年(公元 182 年)正月,灵帝诏令公卿检举害民的地方官,予以罢免。太尉许有彧、司空张济二人趁机大肆收受贿赂,对那些民愤极大的宦官亲属、宾客,一律不予查处,反而是整顿了一批有政绩却没有门路的官吏,这让百姓看在眼里,惹得民怨沸腾。那些被冤枉的官吏,纷纷向朝廷申诉。也有一些善良的官员上书灵帝说明事实,结果可想而知,灵帝不仅没有听信他们的实情,反而听信了宦官的诬陷,被灵帝罢了官,押入大牢,最后冤死狱中。

曹操自然也知道这些实情,对许有彧、张济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但是苦于没有机会行动,只好隐忍不发。但是,就在这一年的二月,地方发生大瘟疫,到了四月的时候,全国又发生大旱,五月太后住的永乐宫又发生了大火。因此,一时之间出现了不少政治谣言。

灵帝听闻了不少天人感应的说法,对“灾异”的情况很是重视,下诏征询政事的得失。曹操借机上书,谴责公卿举奏不实,专门打击那些清明小吏而刻意回避贵戚及宦官子弟,他们用不符合事实的话,蒙蔽“圣听”,引起了民愤,造成了这样的灾祸。

灵帝本来就因为灾祸连连,之前有所察觉,这次由曹操一提,就不得不重视此事,将曹操的奏章发给三府(三公府衙),责备许有彧、张济的失职行为,随后,没过多长时间,许有彧就被罢官。这次曹操抓住时机,一举成功。通过这件事,也让他深深地懂得了,为官之道要懂得抓住时机,他的某些做法也逐渐成熟起来。

曹操反对权臣为非作歹的做法,表明他与硬直派官僚的立场相似,虽然同样出身于宦官之家,但却走上了反宦官的政治道路,使得当时很多人都对他颇为赞赏。

而此后,朝政越来越黑暗,很多豪强变得越来越猖狂。此时的曹操知道读书学来的办法始终是改变不了现状的。汉帝国就像是将要崩塌的大城堡,他只有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心,靠着自己的力量拯救天下。 w1ldexceHLmR4gRfXDAawYjAHK4GMGD8628xEy98phlpe+z9YV6dLhU6Mu+S+MJ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