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错爱Ⅰ:听话的,未必是“好孩子”

听话的,才是好孩子——这是大部分中国家长的观念。听话的孩子好管教,能省去许多麻烦,长大以后执行力强。

但事实上,过于听话的孩子问题更大!

著名德国心理学家海查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对 2-5 岁有强烈反抗倾向的 100 名儿童与没有反抗倾向的 100 名儿童,跟踪观察到青年期。结果发现,前者有 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做出决断的能力;后者仅有 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的人遇事不能决断,不能独立承担责任。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他从不对自己的孩子高声说话,也从不说“你要听话”。“因为我觉得把孩子往听话了培养,那不是培养奴才吗?”

某市年轻的语文教研员许老师到一所小学去试着上作文指导课。他走进教室时,还没有到上课时间,但学生们见他进了教室,就纷纷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他见还有好几分钟时间,就提醒大家到外面去活动一下,可只有两三个学生站了起来;再次提醒,又站起来几个,而且只是在走道上走了几步。上课铃响后,所有的人都坐得极其端正:两手在胸前交叉,双肘稳稳地撑着桌面,挺着腰杆,目光一律正视。许老师说“随便点,不要这么端正”,他们没动;又说“来,放松点”,他们依旧;再说“我上课是从来不需要坐好的,不要这样坐,把手放下去”。许老师走到前排几个学生中间,放开了他们交叉着的手。终于,后面的学生也放松了手。于是,开始上课。课上得很拘谨,举手的同学很少,大多是老师问一句,他们简单地答一句,不肯多说一个字。奇怪的是,课上着上着,他们原先放开的手,又渐渐地交叉着撑到了桌面上。“怎么?大家连不坐好都做不到?我现在不是要求坐端正,而是随便坐。”许老师说。有几个学生朝他瞅瞅,用一种疑惑的眼光,也许他们觉得奇怪:上课怎么可以随便坐呢?

孩子们在老师的调教下,显得那么可爱听话,习惯在老师的训练下,那么有条有理。这样的孩子的确受国人喜爱,但长大后的他们,会受世界欢迎吗?他们能接受世界的挑战吗?他们的创新意识还剩下多少?太听别人的话,恐怕将来他们什么也干不了,事事都听别人的,因而没了自信心。难道听话的孩子一定是好孩子吗?

心理学家认为,3 岁的孩子不懂得反抗,就不是正常儿童。

孩子应该有自己的个性,他们也应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我们应该允许孩子有适度的自由空间,让他们有展示个性的机会。做家长的,不要凡事都要求孩子“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限制太多,孩子就会变得死板、木讷,缺少个性,将来更不会有多大的发展前途。

父母应该提倡孩子的自我发展,当然,这并不是要淡化家长的作用,对孩子放任自流,而是提倡对孩子人格的尊重和培养。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良倾向,我们还是应该主动地帮助他们纠正,特别是应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高尚的人格追求。那样,我们的教育将会更加灿烂辉煌。家长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因为孩子听话或者顽皮就轻易下什么结论。相信自己,相信孩子。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孩子既懂事又有自己的评判眼光呢?家长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我们要求孩子行为上要基本听话,如打架、骂人、撒谎等不行,但思维上可以不太听话,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2)孩子小时候,以听话为主,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大一些应给其一点“不听话度”,甚至行为上也可以有自己的做法。

(3)让孩子为自己的事拿主意。父母不要替孩子安排他学习和生活的细节,不应要求孩子唯唯诺诺,而应尽量教他学会自己拿主意、做决定。

(4)培养训练孩子的独立性。在家里,父母要给孩子独立做事的机会,并及早给他独立自由的活动空间,要有自己的小房间,从形式和内容上都要独立起来。

(5)尊重孩子的喜好。家长可根据孩子对某一科的喜好,鼓励孩子将来向这一方面发展,将来做个“个性独特”的人,而不是打压孩子对某一科的喜好。

(6)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主的能力尚在发育之中,对成人依赖性较强。因此,家长在平时应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让孩子学会在遇到问题时多分析、多思考,并努力通过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我们培养的应该是一个不盲目听话的孩子。孩子不但不盲目听从父母的话,而且对所有值得他怀疑的问题,都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并且可以大胆地说出来。而这个“大胆”依赖于民主、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假如他面对的是霸道专制的父母,他不敢说。我们只需要从小告诉孩子一个准则。在这个准则下,他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坚决不能做,他能够掌握好这个度就可以了。不是说我们不管他,而是怎样合理地管。 ox0yy9rSdA2akplM9pAU/BIlSopZFNHdB3KYsz4TNZFmTRn9CoGcPWY0LcH8rN6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