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者对小组活动的感觉经常五味杂陈。一方面,与人合作意味着压力减少,毕竟焦点被分散了;另一方面,对那些偏爱独立工作的人来说,小组活动中与人协作的需求却令人感到疲惫。
卡琳娜是来自布鲁克林的高中二年级学生,每次老师布置团队任务,她就暗暗叫苦。来自大家庭的卡琳娜从小就与妹妹同住一屋,她因此非常渴望有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她说,上课的好处之一,就是得以远离校园里的那些社交场所,比如走廊或餐厅。在一个理当静下来倾听的地方,真叫人放松。
这并不是说内向者对团队没有贡献,相反,我们往往有很好的点子,只不过我们不愿意在很多人面前呈现出来,而且有时候,那些乐于发言的孩子是如此神气,怯于发言的孩子即便想要插话也会望而却步。奥莉维亚是一名中学生,她更愿意和不太积极的学生合作。她说:“我喜欢和什么都不做的孩子拼组,这样我就能什么都自己干了。”
这一计策或许简单并且容易实施,不过,为什么要降低自己的水平,跟毫无挑战性的人合作呢?事实上,最棒的团队恰恰是内向者和外向者混搭的。个性不同、见解各异、相互合作,才能看得更全面。你也许会置身于很多不同的团队中(我们会在第6章讨论派对中的社交,在第10章讨论团体运动中的协作),不过学校里的小组合作或许是最具挑战性的。然而,一旦你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既能凸显自身的强项,又能体现自己的想法,你的信心就会越来越强。不论你是团队中的安静派还是热闹派,这一章都能帮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
在为我的第一本书和TED演讲做调查期间,我走访了全国各地几十所学校,令我惊叹的是,如今竟有那么多老师经常布置小组任务。教室里的课桌被分成四五组,学生们需要彼此协作。
就拿来自科罗拉多州的布莱安娜的学校来说吧。西班牙语课上,老师布置了一项创作自由度极高的小组任务:每个小组制作一个关于家具的视频,要求使用西班牙语,并用到最近所学的词汇。布莱安娜为她所在的小组想到一个点子:写一个剧本,大家分任讲述者、导演、剪辑的角色,然后一起去类似宜家那样的家具店拍摄录像。
她觉得这个方案很合理,可是其余5个组员忙着争论,根本没工夫听她说。他们试图达成一致,可是每个人都各持己见,无暇听取别人的意见。结果他们决定分开行动,每个人拍摄一段,最后拼凑成篇。“那真是支离破碎,”布莱安娜说,“有些人干得多,有些人干得少,差不多一半的剪辑都是我做的,因为我不想站出来说:‘不行,这个你也得做。’”
布莱安娜真希望自己能更加坚定一些。“安静的人比较容易让步……很多人会利用这一点。”她说。假如那次活动能重新来过,她一定会更加努力地去争取实现自己最初的方案。她真希望自己能够放慢小组第一次讨论的节奏,让每个人都能说明各自的计划和理由。大家一起讨论,行不通的就淘汰,行得通的就进一步厘清。布莱安娜承认,提出这个建议需要勇气,但是它能带来更好的最终方案。
并且,鼓起这种勇气比你想象的要容易。
虽然内向的人在团队活动中常常踟蹰不前,但有证据显示,他们能成为更强大的领导者,往往比外向的领导者更能创造佳绩。是的,你没看错,不仅仅是“差强人意的成绩”,而是“佳绩”。沃顿商学院的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与同事们测试了内向者和外向者在团队中的不同合作方式。他们招募了163名大学生参与实验,并将其分成5组,每组都有1名指定的组长和4名组员。每组会领到一堆T恤,任务很简单:10分钟之内叠T恤叠得越多越好。
不过格兰特的实验有一个小“插曲”,就是每组中都有1名由演员假扮的学生,他们事先学会了一种非常高效的叠衣服方法。比赛开始时,这些人要告诉队友们自己知道一种叠衣服的好方法,问大家要不要学习。如果该组的组长偏内向,那么这一组就很可能会倾听演员的方法,而偏外向的组长们则听不太进去。这一差别至关重要:最后,那些倾听了小窍门儿的小组叠得更快。
这些发现不仅与T恤有关。格兰特教授还研究了多家比萨连锁店的收入,发现业绩最佳的店面都是由内向老板领导外向员工。
另一项知名的研究出自著名商业畅销书作家吉姆·柯林斯,他发现美国每11家最佳运营公司中就有1家由内向的CEO(首席执行官)所领导:同龄人眼中的他们“谦虚”“平易近人”“说话温和”“安静”和“腼腆”。 这其实不足为奇。当内向者确实对团队有所贡献时,他们往往会充当团队领导的角色,而一旦他们上任,就会认真听取队员们的意见。所有这些特点,让他们比那些因能说会道或者能掌控全局而升到高位的人有着更大的优势。
来看看卡琳娜的故事吧。
高一时,卡琳娜的英语老师把班级分成小组,请大家就一部历史小说做一份PPT报告。布置任务时,卡琳娜其实已经读完并读懂那部小说了。说她是个书虫都有点太小看她了,实际上,学校推荐的阅读书单里的书,她早已如饥似渴地读完,还找了很多科幻和幻想小说来看。尽管如此,她却不愿意告诉别人实情,只是不情愿地等着分组。
老师分组时,卡琳娜惊讶地发现她和三个跟她一样内向的同学分在了一组。他们第一次的讨论频繁中断,好像大家都在等着谁来指挥。终于,卡琳娜鼓起勇气开口了——毕竟,她读过这本书,也知道书中对意象和场景的运用。“分享完我的观点之后,我问他们:‘大家同意吗?你们想怎么做?’”事实证明,通过鼓励大家开口而不是独占风头,卡琳娜让每个人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当我们倾听彼此时,好像感受到了对方的支持。”她说。
那次经历让卡琳娜看到,其实自己也能在人前发言,自己的意见也有人倾听,之后的小组活动她就不那么紧张了。“我从未领头做过小组活动,不过那次一切都进展得很顺利,我们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且,”她笑着补充道,“看到自己竟然也能做点儿什么,那感觉好极了。”
利亚姆是多伦多的六年级学生,他也找到了能让自己参与小组活动的方法——他说服老师,允许学生自由选择队友。这样,利亚姆就能选择那些知识和技能彼此互补的朋友跟自己搭伴儿。比如有一次,他们班的小组任务是做关于气候变化的海报。利亚姆、他最好的朋友艾略特和另一个朋友梅雷迪思决定做一张电子海报,利用Photoshop软件做出四季差异。“艾略特知道怎样用图片和要点描述和装饰海报;梅雷迪思非常聪明,有着丰富的科学知识;我呢,熟悉Photoshop和电脑。所以我想我们仨一起做准能行。”因为选择了趣味相投、才能各异的小组成员,艾略特、利亚姆和梅雷迪思做出了让他们真心骄傲的成绩。
在欧美文化中,倾听能力似乎不是什么典型的领导才能,但是,听取他人意见的能力实在不应轻视。
接下来请看安静的英国少女露西如何运用这种能力为自己赢得一方领导席位吧。
随着从初中过渡到高中,露西开始认识到,性格内向的自己具有一些独特的能力,并且她充分接纳了自己安静的天性。她加入了校园杂志社,很快就被任命为副主编,负责校对、辅助选篇和催稿等。大多数时候,露西都能独自完成工作,即便需要给作者发送文章反馈,或者提醒学生交稿时间,她也能通过电子邮件来交流。这项工作对她来说合适极了。
有时,她也要跟其他编辑开一些“头脑风暴”会议,不过他们都是朋友,所以她还能自如发言,但一旦开全员会,她就沉默是金了。在全员会议上,所有作者、摄影师、编辑和设计师都围桌而坐,发表意见。跟那些编辑部内部的小会议相比,全员会议简直大得吓人。
即便露西说得不多,她也绝对不是心不在焉。前面说过,内向的人通常都善于观察,露西也不例外。露西不仅听得仔细,还看得明白,她观察每一个人,研究他们的反应。一次在开初步策划讨论会时,她注意到了一个矛盾之处。全员都一致同意,第一期杂志封面应该是拼贴的“剪贴簿”风格或类似Tumblr(目前全球最大的轻博客网站,采用一种介于传统博客和微博之间的全新媒体形态,广受年轻人欢迎。——编者注)的轻博客风格,可是当美术设计师在会议上展示她的作品时,露西一眼就看出它偏离了议定的设计方向——图片太少,字体太正式。而在会议上,大家却对这个设计交口称赞。露西环顾一圈,发现大家的表情或许更诚实:他们其实并不满意,只是不敢直言或者不好意思挑剔。
会后,露西找到执行编辑说这件事儿。事实证明,她的直觉完全正确,大家对封面设计并不满意,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才能不伤和气。露西想出一个办法:她和执行编辑私底下去找美术设计师谈谈,给出一些建设性的反馈意见,委婉地建议她调整设计方向。最终,设计师采纳了这些建议,第一期杂志的封面大获成功,深受全校师生欢迎。
我依然喜欢独自工作,毕竟独处是写作的一部分,可即便如此我也相信:在团队中与人协作是一项必备技能。而且,开展“安静革命”项目之后,团队工作已经在我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多的位置。
多年来,我都在学习如何在团队中获得成功。我希望你也能同样成功,甚至乐在其中。下面是一些有益的提示:
安静,不等于沉默: 你不需要说服所有人,或者一有机会就说话,但一定要以某种(自己接受的)方式表达你的想法。你可以选择团队中的关键人物进行一对一的谈话(在会议之前,这种交谈特别有效);或者尝试以书面沟通代替人前讲话——群发邮件或信息分享自己的想法,这样能免去现场斟词酌句的压力。有些老师还会搭建一些网络平台以供学生们讨论问题、给出反馈、公布结果等(如果没有这类平台,可以考虑向老师建议一下)。
选择合适的角色: 露西发现,自己最佳的协作方式是做笔记、做研究,以及发挥观察特长。有些人可能适合通过“唱反调”,或者征询他人意见(而不必直陈己见)的方式为团队做贡献。耐心寻找适合自己个性的角色,幕后工作和台前工作同样重要,看看电影和科技产业就知道了!
结交新伙伴: 如果你发现自己跟有些人一起工作会干得更快更舒服,就尽量与他们合作。这并不是说你应该只跟朋友或那些与自己相像的人共事。尝试不同的伙伴,是一种拓展见识的好方法,而且,说不定有些同学能激发出你果断的领导力。
提倡静思: 开始任何小组讨论之前,不妨建议大家花上几分钟静下来想一想。这能帮助团队中内向和外向的成员们停下来梳理思路,并让接下来的讨论更有意义。
寻找校外的团体: 你可以通过参加喜欢的课外课程或工作坊锻炼与人合作的能力。做义工也是一种参与你感兴趣的项目和团体的好方法。
尝试“书面头脑风暴”: 这种方法由来已久,即每个人在报事贴或者纸上写下一个想法,然后轮流将它们贴在黑板上供大家讨论。这种简单的方法让各抒己见变得更容易,因为你不必担心会被打断或被否定。
如何避免被打断: 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容易被打断,试试这个方法:稍微提高声音,并举起一只手,掌心向外,以示你想继续说。这是一种礼貌的方式,意思是“走开,我还没说完呢”。
早早发言: 团队讨论中,鼓励自己早点儿发言。一旦说完了,你就会感到更轻松,而且其他人也会回应你的发言,这样你就能更有存在感,也更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