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4章
参与竞选 利用自己的天然优势,努力促成改变的发生

每年,格雷斯的学校都会挑选出25名八年级学生,以帮助新生适应中学环境。这些学生被称为“迎新导生”,格雷斯的姐姐就曾是其中一员,她那时总是滔滔不绝,说帮助新来的学生有多么了不起,多么振奋人心。六年级时,格雷斯因为太过腼腆而交不到新朋友,当时她真希望能有人为她指点迷津。现在,她相信自己可以帮到一些六年级新生了。她觉得自己能够识别出那些内向的孩子,在他们向外摸索试探时帮他们一把。她决定追随姐姐的脚步,也去申请做迎新导生。

一开始她有点忐忑,不过填完申请表格后,就感觉好多了,准备迎接挑战。申请人以8人为一组,参加小组面试。基于面试的表现,老师和行政人员会从中筛选出一拨迎新导生。格雷斯知道自己会遇到很多同年级的竞争对手,毕竟80%的孩子都想当迎新导生。她猜想,可能大多数被选中的人都是健谈外向的学生吧。轮到她所在的组面试时,她和其他组员在会议室外等候。正如她所想,除了一个男孩(格雷斯同班同学,说话轻声细语),其他都是——用格雷斯的话说——“尖叫的外向派”。

会议室里,副校长和两名老师坐在长桌那头,孩子们在这头坐好,准备回答索引卡上的问题。有几个孩子很快主动发言了,而格雷斯还没那么快准备好,不过她觉得自己并不需要抢先说。早在英语课上,她就发现自己在后期发言会比较自在。“我想先仔细听听,”她说,“其他人都争先恐后,但我想等安静一些再回答,等到没人说话,或者大家都说完。”

格雷斯等自己放松下来,就开始发表见解,同时她注意到那名安静的男同学还是什么都没有说。有几次,他好像准备发言,可都被别人抢了先。格雷斯想请大家都冷静一点,不要着急,给他一次机会,可她又不是那样高调的人。于是她在讨论的空当举起手来,然后问他是否愿意说点儿什么。

“我是想说,”他答道,“可我好紧张。”

为了帮助他,格雷斯从自己手里的索引卡中选了一道题问他:如果中学重来一次,你会做出什么改变?男孩回答了,格雷斯也给出了回答:她坦陈,她一定会努力结识更多人,而不是只待在一个仅有三个朋友的小圈子里。

面试结束了,格雷斯不确定自己能否通过。她的发言能否充分向老师证明自己够格做一名迎新导生呢?几天之后,结果出炉,她入选了。不仅如此,多亏了她的帮助,那个安静的男孩也一同入选了。通过帮助他人,格雷斯展示了真正的领导风范。

何为领导者?

我在走访美国各式各样公立和私立的学校时,发现了两种不好的趋势:第一,很多教育者似乎都认为领导力是每一个学生都应具备的重要素质,即便很多学生其实更喜欢独立工作,规划自己的成长路径;第二,有意无意地,领导力常常被定义为“外向力”,那些具备所谓领导技能的年轻人往往都心直口快。而那些安静的孩子即便想在小组课题或是学生会中担任领导,也只会承担一些次要的工作,比如做会议记录,或是充当助理。

事实上,当领导并不需要极强的社交能力或舞台表演欲。我认为是时候关注安静型领导的内在力量了。最为高效的领导不是被掌控欲或舞台欲驱动的。相反,他们只是想要推广新的理念和看待世界的新方式,或者改善某些人群的生活境况。而怀揣这些愿望的人,并不分外向和内向。你不必改变自己沉静的风格就可以达成这些目标——激励人心,引人思考。

在体育界、商界和校园里,领导力的表现形式各异。那些喧闹、大胆且受欢迎的孩子通常最为引人注目,可是,不要被表面现象蒙蔽!世界上一些顶尖的领导者,恰恰是安静的人。想想艾琳·费雪,那位腼腆、内向、极为成功的服装设计师和公司负责人。费雪的内向性格启发了她的创作——她说她学会了设计舒适的衣服,让人自在做自己。

作为一位内向型领导者,费雪在业界德高望重。比尔·盖茨也自称内向,这位天才将微软打造成全球最强大、最赚钱的企业之一,而且自从他创办了盖茨基金会,微软就成为世界上最具创新性的慈善组织之一。(他还说我的TED演讲是他的最爱之一!)另一位著名的内向人士是亿万富翁兼投资商沃伦·巴菲特。因为沉静善思,巴菲特备受尊重。他善于与人合作,且常常一连好几个小时伏案研究金融文件,这些都被传为佳话。连玛莎·米诺,哈佛法学院——一个特别强调参与课堂讨论的重要性的地方——的院长,也说自己是个顽固的内向派。

学会如何克服腼腆

美国历史上最为激励人心和久负盛名的内向型领导者之一,就是埃莉诺·罗斯福。埃莉诺小时候腼腆谨慎得要命,她为自己的长相和安静的秉性羞愧不已。她的母亲,一位美丽的上流社会贵族,曾给她取了个外号叫“奶奶”,因为她的举止实在是太像老太太啦!在她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一位大有前途的政治家、也是她的远房表亲结婚时,罗斯福的亲友都表示,埃莉诺不是他的良伴,他该找个性情开朗、言谈机智的妻子。恰恰相反,埃莉诺很少笑,不爱闲聊,严肃认真又胆小害羞。还有,她极其聪明。

1921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患上了脊髓灰质炎,这是个沉重的打击,但在他治疗恢复期间,埃莉诺帮助丈夫继续与民主党内保持密切联系,甚至同意在一个募捐宴会上发言。埃莉诺怕极了在公众场合发言,当然也不太擅长——她的声音太尖,又总是因为紧张而笑得不合时宜。不过为了那次发言,她不断练习,最后还是顺利完成了演讲。

在那之后,埃莉诺依然不自信,不过她开始着手解决自己所看到的社会问题,为争取民权、女权和移民权而努力。1928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为纽约州州长时,埃莉诺已是民主党州委会妇女部负责人,是美国政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为总统。其时正是经济大萧条最严重之时,埃莉诺遍访全国,听百姓诉说他们的不幸遭遇。回到家里,她会将所见所闻告诉罗斯福,敦促他去改善境况。她为阿巴拉契亚地区食不果腹的矿工们整合了一系列政府项目。她还强烈要求富兰克林·罗斯福把妇女和黑人纳入他的让失业者获得工作的方案中。

那个曾经害怕公众演讲的腼腆女人开始热爱公众生活。埃莉诺·罗斯福在诸多方面开第一夫人之先河:第一个召开新闻发布会,第一个在国家大会上发言,第一个撰写报纸专栏,以及第一个参加电台访谈。在她职业生涯的后期,她还成为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利用自己独特的政治才能和异乎寻常的坚定信念,促成了《世界人权宣言》的通过。

埃莉诺从未真正摆脱安静柔弱的天性,一生都承受着她所谓的“格丽塞尔达情绪”(格丽塞尔达是中世纪传说中的公主,惯于离群索居、归于寂静)带来的痛楚,苦苦修炼一层“犀牛皮那么厚的外壳”。她说:“我想,那些腼腆的人不会改变天性,但他们能学会如何克服腼腆。” 正是由于这种敏感,她才能更容易理解那些受压迫的人,并为其辩护。

即便不擅长社交,也可以当学生会主席

戴维斯,就是第一章里提到的害羞男孩,就效法了这些安静型领导者。尽管刚上中学时,他感到无所适从,不过他还是找到了一种方式平衡独处与共处——一个人待够了,就参加中学数学竞赛队。因为他能持久专注地钻研问题,所以在竞赛中屡次获奖。除了耐心,他还有很多别的优势。随着他与队友间友情的建立,他慢慢愿意打开自己,跟大家讨论团队如何合作和进步。

八年级时,戴维斯已经是一名队长。他没想到,队长这个角色激发了自己,而且自己也能胜任这一职位。他发现,内向的一大好处就是让人敏于观察。这意味着他能察觉和体会别人的感受,或者试着理解别人为什么有这些感受。当他意识到整个学校亟须做出某些改变时,决定自告奋勇,努力促成改变的发生。于是,在他的班主任询问有谁愿意加入学生会时,戴维斯深吸一口气,做了一件“反常”的事:他举手了。

第一次会议上,显而易见,学生会的大部分孩子都很受欢迎。他们围着桌子谈笑自如,看上去完全适应了这个团体。

戴维斯隐隐有些后悔,因为整个会议室里,他只认识一个人,那就是他的表妹杰西卡。七年级学生杰西卡是啦啦队的活跃分子。

杰西卡比学校里的任何人都要了解戴维斯。两家人每到周末都会聚餐。她深知,表哥虽然安静腼腆,但不甘心隐于幕后,在内心深处,还是想要有所作为,而且她相信表哥的实力。因此,在竞选学生会主席时,她让表哥尽力一试。戴维斯心想:杰西卡不会是疯了吧。学校最受欢迎的那名女孩已经在准备竞选了,她当选可是没什么悬念的事儿。而作为一所以白人学生为主的学校中的少数“有色学生”之一,他一直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对于学生会竞选,他估计大家不太可能选他——一个腼腆的越南裔美国男孩。

杰西卡听了表哥的分析,还是极力劝他。杰西卡说,最差的结果也就是落选,然后大家都会忘了你曾经参选这回事儿。最后,戴维斯总算同意了。在他准备学生会主席上任计划书时,杰西卡也忙着帮他在学校四处张贴海报。

“每个人好像都在说,这个人是谁啊?”戴维斯回忆道,“除了知道我是个书呆子,他们对我一无所知。”

投票之前,两名竞选人在各个年级的教室发表了简短的演说。戴维斯害怕站在众人面前发言,不过杰西卡陪伴着他,鼓励他说,其实他知道该怎么做。而戴维斯的竞争对手似乎泰然自若,她的竞选宣言很简单:承诺带给大家更多的社交活动机会,比如校园舞会、达人秀。戴维斯对校园的构想则更为具体,毕竟,过去的两年间他都在默默观察着校园,注意到很多需要改善的问题。他的演讲集中谈到了如果他当选他计划怎样具体地做出改变。

就餐问题是戴维斯的关注点之一。学校规定只能同班同学坐在一起,不允许跟其他班级或年级的朋友换座位。戴维斯发现大部分人都对此感到沮丧,所以他提议,一旦上任,他会鼓励校长让大家自由选择座位,只要大家文明就餐即可。

戴维斯还注意到,学生们习惯在课前讨论学习问题,所以他提议建立一个“学生对学生”的教学系统,这样大家就可以实现知识互补。此外,他还谈到了别的想法。一个班一个班地演讲时,戴维斯感到很紧张,不过他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同学们也都认真听着。

教室演讲结束时,戴维斯和他的对手都表现不错。这位竞争对手的演讲很有感染力,能吸引观众注意。不过她和戴维斯在台上说的越多,大家就越能看出来:戴维斯的想法更成熟,也更实际。

竞选结果在一个周五的上午公布。那个在第一天放学时头上顶着口香糖回家的安静男孩成了新的学生会主席!

戴维斯获胜了,因为他学会了善用自己天生的优势。他重实质,而非形式。他没有把精力花费在模仿那些善于社交的受欢迎的孩子上,而是集中思考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竞选人。他单刀直入地解决问题——他作为一位天生的观察者所注意到的那些问题。他如此坚定地勇往直前,大家都看到了这一点。

善于倾听让她连任田径队队长

十几岁的时候,我从来就不是所谓的领导之材,不过我也不是追随者。尽管很腼腆,但我异常坚定地走着自己的道路。写作一直就是我的爱好,所以我本可以尝试做校报的编辑,可是校报的成员队伍很庞大,要跟那么多人周旋,我简直难以想象。况且,我真正喜欢的是创意写作,而不是新闻写作。因此,我去了学校的文学杂志社做编辑,那是一家规模较小、更为私人的出版机构,相比新闻杂志,投稿的大多是富有艺术气质的、非主流的孩子,我跟他们趣味相投。通过与这群“怪孩子”相处,我认识到其实我安安静静地也能做成事。大家思想开放,愿意倾听和理解我的想法,并接纳我的带领方式。年末时,有个男孩在我的同学录上留言,说遇到我这个值得他尊敬的领导,他满心感激!他的话让我震惊——这是我第一次发现自己是个领导。

劳丽来自纽约韦斯特切斯特,她体格强壮、雄心勃勃。她也同样讲述了自己的安静型领导方式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劳丽是典型的内向性格,每次父母带她到洋基球场看棒球比赛,她都会翻开小说来看,对成千上万观众的欢呼声充耳不闻。参加集体活动时,不管她怎么努力给自己“上发条”,都没办法真正兴奋起来。劳丽性格中的这一面就像种缺陷,令她羞愧。她想做一个更加外向和合群的人。“我不想说自己内向,”她说,“我觉得内向是个贬义词。”

不过,劳丽知道自己性格中还有其他方面,并且相信自己是个领导者。内心深处,她知道这两方面并不矛盾。作为高中三年级学生(美国高中一般是四年制。——编者注),她觉得该轮到自己当田径队队长了。但当队长有个流程:每个参加选拔的学生都需要经过教练的面试,谈谈如何改善团队。

过去的两年里,劳丽都在仔细观察整个团队,思考着如何进行改善。面试时,她提出了几个新的想法。她注意到田径队不够团结。队里有80个女孩,有些彼此从不打交道,因为大家的项目各不相同,有长跑的,有撑竿跳高的……劳丽觉得,如果队员能感受到彼此间的支持,赛场表现或许会更好。所以,劳丽的第一个建议就是让大家在各自训练之前一起做伸展热身。她还建议大家一起做核心练习或腹部练习,反正这些是每个人都需要做的。还有,虽然劳丽自己更喜欢小型的亲密聚会,但还是提议说,组织团队聚餐、团体社区服务项目和集体郊游能让大家走得更近。

劳丽的想法很有道理,教练一听就知道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她被教练选为队长,一直担任那个职务直到毕业。她没有尝试改变自己的个性,或者勉强自己做一个高谈阔论、心直口快的队长。她首先是以身作则。除了通过集体拉伸活动带动大家,她还经常在Facebook(美国一个专业社交平台,具有照片分享功能,中文译为“脸书”。——编者注)上更新团队目标。她希望每个队员都能做最好的自己。如果她的团队表现得很棒,她就鼓励大家去争取冠军。

劳丽从不带啦啦队,那不是她所擅长的。她让她的副队长代劳,她则负责和队友私下沟通,尤其是跟那些年纪较小的队员。她会在训练前后跟她们聊天,回答她们的问题或是回顾当天的练习。她越是了解那些女孩,了解她们的动力来源,就越能激励她们成功。比赛之前,劳丽和副队长会召集全体队员讨论策略,从比赛前夜睡多久,到什么食物能供给更多能量。只要单个的队员胜利了,团队就胜利了;团队胜利了,作为队长的劳丽也就胜利了。

虽然劳丽不是队里最健谈的,但是她发现自己说话时,别人都会听。“跟大家走得越近,相处的时间越多,大家也就自然而然地开始尊重你这个队长和领导。当你带领大家练习时,她们会听你说,看你做。你并不需要大喊大叫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队友们都得益于她内敛而亲和的领导风格,并对此心怀感激。劳丽连任四个赛季的队长,高中四年级时,她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成果:田径队连连获胜,史无前例。“田径项目大获全胜,”她说,“我们打破了多项学校纪录,两次获得联赛冠军。有史以来,学校第一次有学生因为田径成绩而被大学录取。”这其中也包括劳丽,她将进入哈佛大学继续田径生涯。显然,田径队的成功一部分要归功于这位安静型队长,因为她愿意倾听每一个队友的声音。

安静的领导者是这样炼成的

史上不乏安静而伟大的领袖带领人类前行。正如劳丽的故事告诉我们的:即便置身于喧闹的同龄人中,你内在的安静力量终将绽放光芒。阅读下面的提示,并记住二战时期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话:“站起来说话需要勇气,坐下来倾听同样需要。”

你也在寻找自己的领导者位置吗?下面这些建议能助你启程。

用己之长: 戴维斯很害怕在人前发言,不过竞选时,他一反主流的风趣合群的风格,转而集中讨论他参选的实质原因。最终,同学们更青睐他的勇气和他扎实的演讲内容,而非其对手的灿烂笑容。

追随你的热情: 领导别人是桩难事,为了对你无足轻重的事业或目标而带领别人则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不论是做慈善还是体育,要挖掘你的热情,并让大家看到你的诚意。

沟通与倾听: 内向的人善于与人深交,且都是伟大的听众。这两点能让你成为一个出色的领导。当别人看到你关心和在意他们的所思所感时,他们更愿意跟随你。如果你认为自己不擅长在人群中或舞台上交流,可以逐步、缓慢地建立与他人的联结——一次只与一人深谈。

鼓舞他人: 独裁很难行得通,没有人喜欢被呼来喝去。慷慨大方的领导能让人有目标感——为团队成员安排重要角色,征求他们的意见,并采纳其中合理的。善于观察和倾听的你,一定能敏锐地判断出团队中哪些人适合哪些位置。

当仁不让: 安静不等于软弱,也不意味着不能服众。劳丽相信自己能做领导者,所以去竞选队长,最终她向教练证明了,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找到榜样: 无论我怎么跟你保证安静型领导者也有力量,你或许都不以为然,还需要眼见为实。想一想你是否认识这样一个人——不论是亲身结识的朋友,还是远远崇拜的某位名人:他既是出色的领导者,又与你性情相近。这就说明我所说的真实可行,你甚至可以在感到不自信时与他“神交”。

以身作则: 这是领导艺术的原则之一,而且就连最为安静内向的人都不难做到。让同学们、队友们或者朋友们看到你的辛勤付出,这与激动人心的演讲同样令人感到振奋。 SYs4xgEYbZyPjZ7h+GvlrKnKLK1K2ryx0v+2QFjBYYSilig3DLnfBSDWi44wyPC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