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0.1 神自然存在或来源于某处

丁神庙
(汉族)

在大同以西,口泉以南的墙框堡村西北,坐落着五间庙堂。庙堂分正殿三间,穿廓两间。庙内彩画绘图遍布顶面和四壁。正殿的端位上漆画着宏伟的巨图和两条神龙,两侧分别油画着含有各种说法的穿着各种神装异服的天神五彩图一百余幅。其间又是雕梁画栋,风格各异。这就是大同西端有名的“丁神庙”。

提起“丁神”,不免引起人们的惊奇,《封神演义》中,姜子牙曾封有几百个大小神仙,却从未看见封有什么“丁神”牌位。那么,为什么又出了个“丁神庙”呢?这里有一段优美的民间传说。

相传,很早很早以前,在墙框堡村东很远的一个“康土疙瘩”上,躺着一个看上去已筋疲力尽、奄奄一息像就要死去的老人。这时,从地里走过来一个叫作“栓老大”(1983年,采录者到此采风时,一个同名人仍然健在,当时大约八九十岁,可当地人都说他就是传说中的“栓老大”,很可能是栓老大的后代)的老农,看到老人这个模样,很是可怜,问他:“您准备到哪里去?”老人回答:“云游四海。”栓老大弄不清也顾不上什么“云游四海”了,赶忙将他背起往村里走去。走了不远的路,年轻力壮的栓老大就累得背不动他了。没法子,诚实的栓老大想想,只好将这个来历不明的人放在草地上,跑着回村里去给他借驴。毛驴牵来后,栓老大将这个神秘人驮在驴上继续朝前走。走啊,走啊,好不容易才将神秘病人驮回村里。奇怪的是,这头膘肥体壮的毛驴也瘫倒了,再也没有起来。

栓老大哪里还顾得上毛驴,救人最要紧了。他先把病人安放在就近的一座“龙神庙”内,交给庙内的赵老道人照料,然后又赶快到村内找人给他寻医看病。

村里人拿着上好的草药,美味的食品,前去龙神庙内看望这位病人。出奇的是,当人们都走进庙门后,只见这位神秘病人变成了一个白胡须的慈善老道人了。他双目紧闭,双手合掌,双腿紧盘,端坐在龙神庙前的梵台之上。他的一侧以同样的姿势坐着本村的赵老道。奇怪的是,这位神秘道人紧盘双腿坐着还不时地空起空坐空落。空起最高时能达二尺,空坐最长,时间能有半天,落下来又无任何变化和响动。并且,还不时地从他身上传来句句缓慢却不张嘴的说话声。面前的惊人场面使前来看望和送东西的人都目瞪口呆。不知道是谁先“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其余的人也都不约而同地向面前的圣人开始跪拜……

原来,这个老道人凡名叫作丁亮,说是玉皇大帝派他到人间来驱邪除恶的。他刚和七峰山上玉龙洞内立地成佛的货郎神互通姓名,今天一早便奉天命来墙框堡一带为凡人祈福。走到康疙瘩时,需要打坐闭目修行一番,却被栓老大当作垂危的病人驮了回来。

这位叫作丁亮的神人,几天来从不吃热饭熟食,每天只吃七颗红枣、四块柿饼即可。除了打坐以外,空余时间就是给人看病。他看病,一不用药,二不施诊,只给病人一颗红枣或一块柿饼即可病愈。就这样,自丁神来到墙框堡以后,村内外很少有太大的灾难出现过。人们即使得上点轻微的小病,丁神也会利用神功毫不费力地祛除掉。

有一年,墙框堡河滩内发了一场特大洪水,眼看着就要将全村吞淹。沿河滩上墙框堡周围各村的村民们都忙着逃奔洪水。就在天灾快要到来的关键时刻,只见这位丁神站立于“龙神庙”之上,身材变得足有一丈多高。他身穿天神赐给的擒龙玉衣,全身上下发着刺眼的金光,右手提着一根赤白闪光的银花棒。他举手向西一指,立刻出现一层层茂密的森林,将水堵向北端的河湾。接着,他又向东、南、北方向一指,各方分别都由原来的河水变成成片的密林。由于丁神的救助,墙框堡及其周围的其他村落才得以保住。尤其是墙框堡村落,从此便开始坐落在大片密林的保护之中。为了感激丁亮老神人的大恩大德,墙框堡村内及周围的大小户人家,都自动捐献大量的钱财,为他盖起了五间庙堂,起名为“丁神庙”。

自从丁神正式落座于庙内后,村里的人更加敬奉丁神。每天到了晚上,丁神庙的周围如白昼一般,大片河滩仿佛集市一样,来自四面八方的百姓都前来赶庙会。当时,村子里的一个穷书生写了这样一副不规则的对联:“丁神下凡人间来,驱除灾祸度平安。”

奇怪的是,一天清晨,丁神突然不见了。人们哭喊着四处寻找,仍然不见踪影。只是听到来自东南西北各方起早出地的老农讲,都发现丁神朝前方走去的背影。据本村龙神庙内的赵老道人说,丁神又遵从天帝的旨令到四方行使新的神责去了。

丁神离开了,但在丁神庙前,却给当地的村民留下一棵古老的柳树和几百块圆形的“羊油石头”铺成的小块地面。传说,这棵柳树长年不断地从顶枝处滴落着点点黑红色的能治愈百病的“神汤”,继续发挥着丁神的余力;而铺在地面的“羊油石头”却成为本村几百年来信奉神庙和驱恶从善的信物了。

丁神离开后的第五年秋天,突然有一个年轻后生给本村送来了一份唐朝李淳风撰的《推背图》(六十种图像,以卦分系之)的切文(旧时汉语标音的一种方法)。声称自己是丁神派来的。本村的赵老道接收了这份切文。从此以后,再没有听到过关于丁神的消息。

多少年过去了,丁神的奇异神力没有再出现过,“丁神庙”也变得破烂不堪了,丁神庙前的大柳树只剩下一根粗大的枯木,“羊油石头”早已不见了。可是,直到今天,这里的部分人仍然期待着丁神的再一次出现,对丁神充满着向往。特别是这则优美的传说,仍然在当地广泛地流传着。

【讲述者】 杜如岗

【采录整理】 张新平

【采集时间】 (无考)

【流传地区】 山西省·大同市

【文本来源】 郭万金主编:《山西民间故事大系》(晋北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708—710页。

【阅读提示】 这则神话把一个“丁神庙”的来龙去脉交代得很清楚,并且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实证神的存在,虽然迷信色彩浓郁,但作为民间茶后谈资,还是有些诱惑力的。

【基本母题】 特定的庙;封神;变形;神人的食物;洪水;神助人

【本文编码】 《丁神庙》:ZCSW0274-101-001

白纳查的传说
(鄂温克族)

很久以前,有一个酋长率领全部落的人去围猎,他们把二三百里的大山围住了。那时,太阳快要落了,酋长决定当日停止缩小围圈,叫人们原地住下来。第二天早晨,继续缩小围圈。晚间,酋长叫大家估计究竟围住了多少野兽,哪类野兽有多少?猎人们谁也不敢估计。最后,一位老人说:已经围住了很多野兽,鹿有多少多少只,狍子有多少多少只,狼有多少多少只。第二天围猎结束后,酋长亲自领着几个人去数了所打的野兽,结果和那个老人说的完全一样。

酋长又要把老头请来问。可刚刚还坐在树下的老头已不见了。酋长更加奇怪了,派人四下寻找都没找到。酋长和大家都认为这老头是山神,是一切野兽的主人,就在那棵大树上绘了一个老人像,将所获的野兽肉祭了那棵树。从此以后,猎人们相信山上有神,就是白纳查。

【讲述者】 (无考)

【采录整理】 马名超、崔焱编写

【采集时间】 (无考)

【流传地区】 (无考)

【文本来源】 《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编审委员会编:《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6—137页。

【阅读提示】 这则神话关于山神的神出鬼没正好与人们认为的神自然存在与虚无缥缈的特征相吻合。

【基本母题】 山神的体征;山神主宰野兽;神像;祭山神

【本文编码】 《白纳查的传说》:ZCSW0275-101-002

地之母
(哈萨克族)

据说,这个世界原本是暗无天日的,被黑暗笼罩着。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一天,一种声音传进了上帝的耳朵:“啊,创造我的上帝啊!难道我永远被黑暗笼罩着吗?难道不让我肚子里的无数的优秀后代出生吗?我是个母亲啊,请您听一听我这个可怜的母亲的苦衷吧!”然后,上帝就听到了一个嚎啕大哭的声音。

当上帝得知这个嚎啕大哭的声音是大地之母的声音后,上帝大发慈悲,跟大地之母说:“那么,你有什么请求呢?”

“我需要光,没有光,我是无法生存下去的呀!”大地之母回答。

“我接受你的请求,快睁开你的眼睛吧!我已给了你足够的光。”上帝微笑着说。

大地之母抖擞了身子一看,蔚蓝的天空中果然出现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太阳。太阳的强烈光芒立刻把大地灼射得火辣辣的。

平平的大地被晒裂开了,很多地方的花草树木都被活活晒死了。口干舌燥的大地之母无法忍受,不停地叫着苦。

不敢再向上帝请求什么的大地之母,只能哀嚎着。她的所有部位都已忍受不了酷晒的煎熬,就像聚集了无数热量的火球就要喷发了。这时,看到大地忍受着的这份苦,她的同伴们再也忍耐不住了,纷纷请求上帝救救大地。

“我已经接受过了大地的一个请求,以后就看你们怎样对待她和怎样帮助她了,除了这些我再没有别的办法了。”上帝说。

最先听到上帝话的离大地很远的星星们都哭了。它们说:“大地呀,我们把身上所有的湿度都给你!你千万别死,我们心甘情愿为你死!”

它们的眼泪经过一千年后才靠近大地,它们的怒气变成层层乌云,把天与地之间的全部空间都给笼罩住了,降下的雨变成了洪水。天下洪水泛滥,干枯的地面又遭到了洪灾。看到大地又遭了灾,她的同伴们吹了吹大地,它们这一吹带来了旋风,卷走了地上的云和雾。

最后云消雾散,晴朗的天空中只剩下一片灿烂的阳光。被照耀着的大地从此欣欣向荣,长出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出现了很多山脉、平原、清泉、江河、辽阔的海洋,各种飞鸟和满山奔跑的动物。

享受到阳光的乐趣的大地,最终与自己好不容易盼来的亮光相逢,把肚子里的这个大千世界的后代带到了地面上。经历了若干年之后才形成今天这种状态的大地之母,一直细心培育着自己的后代。

【讲述者】 马丽亚·库别克(哈萨克族,女,80岁,新源县阿热勒托别乡牧民)

【采录整理】 木合买提拜·巴依吉格托夫采录整理,杨凌、古丽珊·托呼拜译

【采集时间】 1990年采录于新源县阿热勒托别乡

【流传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阿热勒托别乡

【文本来源】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新疆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8年版,第8—9页。

【阅读提示】 这则神话将创世与万物的产生归结为原来已经存在的诸神,体现出神创世的观念。

【基本母题】 原来的世界黑暗;上帝;大地之母;太阳的产生;旱灾;云的产生;洪水;万物的产生

【本文编码】 《地之母》:ZCSW0276-101-003

宝木勒的传说
(蒙古族)

据说古时候额齐格·腾格里的一个女儿从天上下来,与凡界的一个年轻、善良的男子成了亲,几年后生了一女一男。由于她离开天上的时间太久,天上来了使者召她回去。腾格里的这个女儿无可奈何,只好将丈夫弃于凡界,带着儿子和女儿回到天界。

所有腾格里之首领汗·霍尔穆兹达听到腾格里们议论说:“汗·腾格里的女儿到了凡界,并携子而来。”这个仙女正是汗·腾格里与王母娘娘所生,而不是其他腾格里的女儿。

一天早晨,众大臣将此事启奏于汗·霍尔穆兹达,汗·霍尔穆兹达追问道:“真有此事吗?”众腾格里道:“臣等焉敢欺骗汗王。”汗·霍尔穆兹达当即传来王母娘娘,王母娘娘被逼问得无言以答,只好承认确有此事。霍尔穆兹达大为恼火,下令传来审判大臣,不管父女怎样争辩,最终还是判决处死两个孩子。霍尔穆兹达下令:“掷向最高、最硬的山顶!”于是,杀手攫取两个孩子,打开南天门:

从两根宝柱之间,

从朵朵彩云之上,

朝着飘浮的山岩,

掷下两个孩子。

从两根苦难柱之间,

从黑花的乌云之上,

在扁形岩石的尖儿上,

将两个孩子摔得粉碎。

从此,这里成了非常干旱的地方:

人畜患瘟疫和伤寒,

牛羊长疥疮,

庄稼歉收,

疾病蔓延。

牲畜衰弱,

粮食断绝,

苦难后遗,

黎民遭殃。

于是,大家联合起来,请来了萨满的祖师郝宝格台阿爸。

郝宝格台阿爸仔细观察之后说:“哎!你们这里降下了腾格里。”

“这尊腾格里现在在哪里?”

“它在铎勒垛喜山中,是两个孩子的灵魂进入山中的野牛的身体里。”

郝宝格台阿爸又对领头的人说:“如果不祭奉这尊腾格里的话,疾病永远不会消除。必须备好整羊,我请它赴整羊宴。”

不一会儿,两头野牛从山中出来了,大家用四轮大车驮着这两头野牛,拉到山腰,用石头筑起丘墓。郝宝格台阿爸说:“放在这里不行,必须请到家中,供奉它的画像。”

用圣洁的貂皮制作,

用珍珠镶嵌眼睛,

用貂皮作眉毛,

用金银纸装饰前后,

用五彩闪缎作身体。

所谓“宝木勒”,意为降下来的腾格里,故称为“宝木勒腾格里”。

【讲述者】 拉干巴雅尔

【采录整理】 苏鲁格翻译

【采集时间】 (无考)

【流传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通辽市)·达尔罕旗(科尔沁左翼中旗)

【文本来源】 吕大吉、何耀华总主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锡伯族、满族、蒙古族、藏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57—658页。

【阅读提示】 神话叙事中的神虽然能升天下凡,其实际行为往往都是人间诸事的写照。

【基本母题】 人与天女婚;人上天;王母娘娘;惩罚;干旱的产生;祭神的来历;神下凡

【本文编码】 《宝木勒的传说》:ZCSW0277-101-004 D7WpiJoXwfgY1z/cYOKK7d3nEdX6MFzfKeoHv+M9RmFRgGO6hCDiMWGYGXJKpY9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