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草庐对策

看点29:诸葛亮理想中的辅佐对象要具备哪些条件?

看点30:把刘备说成汉献帝的“皇叔”错在哪里?

看点31:诸葛亮与刘备在哪些方面有相似之处?

看点32:为何说“草庐”比说“茅庐”更妥当?

看点33:“三顾”究竟是实指三次还是泛指多次?

诸葛亮在襄阳西边的隆中,经过多年艰苦的内外兼修,终于把自己修炼成了一条“卧龙”。

当初的孔夫子,曾经对自己的志向做过一个相当生动的比喻:“吾岂瓠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他说:我难道是一个瓠瓜吗?怎么能够只是被悬挂着给人看而不给人食用呢?孔圣人多年刻苦修炼,为的是有朝一日受到列国诸侯重用而做出突出的贡献。因此,他才会周游列国,风尘仆仆地进行自我推荐。哪怕到处碰壁,被形容为如同丧家之犬一般也不罢休。

同样的道理,诸葛亮将自己修炼成一条“卧龙”,也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要为人所用的。既然要为人所用,那就免不了要过一道关口。用现今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寻找老板,应聘上岗。

但是,诸葛亮寻找老板的过程很漫长,漫长得在三国时期也算相当罕见。有多漫长呢?如果从他二十岁成人时算起,一找就找了整整七年,一直找到了二十七岁。

为何他会熬到二十七岁都没能如愿呢?因为他下定了决心,坚持等待那个不仅完全符合自己的条件,而且还能够诚心诚意前来礼聘自己的理想的辅佐对象。

那么诸葛亮理想的辅佐对象,到底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这又是一个很有趣味的谜团。

条件不多,只有四项,但是每一项中又包含两个“非常”,总共八个“非常”:

一是此人本身就是非常杰出的人才,抱负远大,胸怀广阔,志向坚定,辅佐他开创事业,非常具有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二是此人身边又非常缺乏人才,特别是缺乏杰出的人才,因而能够为自己施展身手提供非常广阔的空间;

三是此人眼光长远,还非常了解人才,特别是了解杰出的人才,因而能够对自己的价值和使用做到非常合理的评估和充分的安排;

四是此人内心还非常尊重人才,特别是尊重杰出的人才,因而能够使自己在全力贡献才智的同时,还在精神上感到非常愉快和温暖。

以上四条之中,前面两条属于理想辅佐对象的外在状况,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比较可靠的信息并做出判断。比如刘备,连曹操都曾评价他是“天下英雄”,这一评价自然会流传开来,诸葛亮得知后,他这就符合第一项条件了。但是后面两条就不同了,后两条属于理想辅佐对象的内在品质,很难通过间接途径来获得可靠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不过,这难不倒智商超人的诸葛亮,他想出了一个非常简便而有效的办法来解决之。俗话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套用这句话来说,他的办法就是:“诸葛亮等人,愿者上门。”与对方初次相见的时候,他必须等对方主动前来上门相见,而不是像孔夫子那样,周游列国,到处去“兜售”自己。只要对方能够主动登门相见,至少就有了基本的尊重和诚意,而一旦有了这种面对面直接交谈的机会,再做进一步的深入考察,不就能够顺利进行了吗?他的办法,换言之就是:“首访必登门,否则就免谈。”

正是因为如此,《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才会留下一段著名的记载。说是徐庶听说上司刘备想要访求杰出的贤才,就大力推荐了诸葛亮。刘备马上就要徐庶带上诸葛亮前来与自己相见,徐庶赶紧说了下面的话: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意思是说,不行啊将军!此人只可以将就他,前去他家相见,不能够让他受委屈自行前来,所以将军应当移动大驾主动前去拜访他。

徐庶是诸葛亮的挚友,当然非常了解诸葛亮的为人,尤其是他处事的原则,因而他所说的话,实际上就是诸葛亮给自己定下来的一条硬性规矩:只能是对方亲自主动前来礼聘我,我绝对不会主动前去投奔他。为何诸葛亮会有如此明确的规矩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如果对方能够诚心诚意主动前来,那就至少说明,对方不仅对自己有所了解,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说明自己受到了对方的初步尊重,这就有了进一步对话和交流的基础。至于这种了解和尊重,是否达到了上面所言的“非常”程度,不是还可以通过近距离的交谈来加以深入了解吗?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方是否愿意主动登门来访。只要登了门,就不怕得不到准确的答案。

古代有名望的老师,往往会坚持一条原则,即“礼有来学,义无往教”。意思是说,按照礼节,只能是学生来到我这里进行学习,而不会是我到学生那里去教授他。放到诸葛亮身上,那就是“礼有来聘,义无往求”了。诸葛亮的自尊和自信,由此就充分表现了出来。

有了这样的认识,对于诸葛亮为何没有成为刘表和曹操的下属,也就有了明确的答案。

隆中东面仅仅二十多里的襄阳,就有荆州的土皇帝刘表。诸葛亮当初跟随叔父诸葛玄前来投靠刘表,与刘表可以说是早就有关系。后来刘表的大儿子刘琦,又同他的关系很亲近,而且非常器重他。刘琦对诸葛亮有多亲近、多器重?请看史书中记载的故事。

说是那时候,刘表听信了继室蔡夫人的话,偏爱娶了蔡夫人侄女为妻的小儿子刘琮。刘琦很忧虑自己的安全,就多次向诸葛亮请教如何保全自身的良策,诸葛亮总是不予回答。刘琦心想:你大概是怕走漏消息,惹麻烦上身吧。于是有一天,刘琦邀请诸葛亮游览府署中的后花园,并且在一座楼阁的上面设宴款待。美酒佳肴摆上之后,刘琦吩咐其他人等全都下楼,然后把楼梯撤去。

此时的楼上,只有他和诸葛亮两人举杯对酌。刘琦说:“今日上不沾天、下不沾地,话从你的口中出来,只从我的耳朵进入。你总可以对我说你的想法了吧?”

这时候,诸葛亮才缓缓说道:“君不见,申生在内就遇到危险,重耳在外就得到了安全吗?”

他所说的申生,乃春秋时期晋国君主晋献公的太子。晋献公宠爱骊姬,骊姬为了使自己亲生的儿子取代申生成为太子,就设计诬陷申生,说他有毒杀父亲的企图,申生被迫自杀。申生死后,骊姬又开始诋毁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被迫逃到国外,流亡了二十年之久,最后在秦国的支持之下,回国夺得国君的位置,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听了诸葛亮的这一番点拨,刘琦顿时开了窍,立即暗中运作,不久就离开政治旋涡中心襄阳,到外边担任江夏郡的太守去了。

由此可见,诸葛亮与刘家的关系那是相当的亲近,他如果想到刘表手下去谋取一官半职,真是易如反掌。但是,他就是没去,因为他对刘表此人已经非常之了解。你看他在“隆中对策”中怎样评价刘表:“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在他眼里,刘表是一个连荆州都守不住的无能角色,荆州早晚会变天易主,他又岂肯去为刘表效力献身?可以说,在上述四项条件之中,刘表不具备其中的任何一项,完全不是他理想的辅佐对象。

还有襄阳北面,不过两三百里开外,就是曹操的地盘。这一时期的曹操,正处于事业的打拼阶段,最缺乏的就是人才,所以一再公开下达招募人才的政令。只要你有才干,哪怕品德上有问题,比如“盗嫂受金”,他都照样欢迎。什么是“盗嫂受金”?就是与嫂子私通、接受金钱的贿赂。曹操对人才的渴求,竟然到了如此无以复加的地步。以诸葛亮的条件而论,他想到曹操手下去当官,那也不是什么难事。再说到曹操手下去效力,还可以回到家乡所在的北方,解乡愁之苦。前面介绍过的他那几位亲密学友,徐庶、崔钧、石韬、孟建,后来就全部回到北方,投奔到曹操的麾下。但是,唯独他没有回去,因为曹操虽然被称为“乱世之英雄”,却不是他理想的辅佐对象。在上述四项条件中,曹操能够满足前面两项,但是后面两项能否满足,诸葛亮心中完全没有底,再说曹操也绝对不可能跑到刘表的地盘上来,屈尊到诸葛亮的家中去见面,对不对?既然如此,那就算了。你看他怎样劝阻准备回北方寻找出路的好友孟公威:“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北方中原多的是人才,要想驰骋腾飞何必回转故乡去呀!这倒确实是他的真心话。

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想当初,他诸葛亮为何会被迫离开自己难分难舍的齐鲁故乡?不就是因为家乡发生了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吗?制造血腥大屠杀的罪恶之徒是谁?不就是他曹操曹孟德吗?要去投奔曹操,为他效命尽力,无论从感情上说,还是从公理上说,诸葛亮都绝对难以接受。他之所以不愿意选择曹操,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显然,诸葛亮的选择条件可以说是非常之苛刻,他要找到理想的辅佐对象,将会是非常困难的事。实在找不到又怎么办呢?没关系,他有最后的出路。什么出路呢?那就“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继续在隆中躬耕陇亩好了。好在他很幸运,终于找到了理想的辅佐对象。他就是同样从北方来到荆州的刘备。

那么刘备为何也来到荆州呢?

说得好听一点、浪漫一点,是上苍的有意安排;说得难听一点、现实一点,就是刘备的创业生涯遭遇了重大挫折,被曹操逼得实在没有办法,走投无路之下,只好跑到刘表的荆州来,寄人篱下,领取救济性的补助了。

比诸葛亮刚好大二十岁的刘备,字玄德,东汉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氏。《三国志·先主传》说他是西汉王朝第四个皇帝即汉景帝的后代,但是刘备家庭这一支谱系的世代传承,史书上并无明确、可靠的详细记录。他究竟是汉景帝的多少代子孙,撰写《三国志》的陈寿已经弄不清楚,所以才没有在书中明确交代。

既然正史中没有交代,那么后来他广为人知的“皇叔”头衔又是怎么来的呢?这一说法正确吗?于是又出现了一个需要破解的有趣谜团。

原来,这是罗贯中《三国演义》为了美化他“高大上”的形象,耍魔术、玩戏法一般玩儿出来的。书中凭空给他虚构了一个祖辈的谱牒:列出了西汉景帝到他共计十九代的世系,而且每一代人皆有姓名,还有爵位或官职。按照这个辈分排下来,刘备竟然比汉献帝还高出一辈。于是,刘备就正儿八经地当起“刘皇叔”来了。用现今流行的话来形容,就是他“被皇叔”了。

刘备这一支系的家谱说不清楚。对比之下,汉献帝刘协的家谱,以及他究竟是西汉景帝的多少代孙,如果仔细考察范晔《后汉书》,却完全可以清楚地排出来:据书中《献帝纪》所载,汉献帝刘协,是灵帝刘宏的次子;灵帝刘宏,《灵帝纪》说是章帝刘炟的玄孙,即第四代孙;章帝刘炟,《章帝纪》说是明帝刘庄的第五子;明帝刘庄,《明帝纪》说是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子;而光武帝刘秀,《光武帝纪》说是西汉高祖刘邦的第九代孙,也就是西汉景帝的第七代孙。归总之后排下来,结论很清楚:这个汉献帝刘协,乃西汉景帝的第十四代孙。

如果真是要按《三国演义》中的那个所谓的“谱牒”来对比,汉景帝的第十九代孙刘备,反而比汉献帝足足低了五辈,属于比玄孙还低的来孙一辈了!献帝叫他“皇叔”,完全是搞乱了辈分,应当叫他“皇来孙”才是正确的。

由此可见,《三国演义》中的上述谱牒,包括“刘皇叔”的称呼,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有鼻子有眼,其实都是小说家施展文学想象力的凭空杜撰。

真正令人惊讶不已的倒是,根据陈寿《三国志》的确凿记载,历史上真实的刘备与诸葛亮,这一对后世称美的“鱼水君臣”,竟然也具有至少七个方面的相似之处,这也是饶有趣味的一个谜团啊!

两人的父辈都曾经当过地方政府中的中级官员,都属于中等状态的“官二代”。此其一。

两人的父亲都死得早,刘备是“少孤”,诸葛亮是“早孤”,家中都很早就失去了顶梁柱。此其二。

两人的父亲死后,家里的日子都过得很艰难。诸葛亮全靠叔父诸葛玄的接济;刘备就更惨,与母亲相依为命,全靠编席子、买鞋子为生。两人很早就体会到巨大的生存压力。此其三。

两人虽然面临艰苦的考验,却都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自觉发奋,读书“充电”,提升能力,都要用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来改变自己的处境。此其四。

两人都很早就立下远大的志向。诸葛亮是自比管仲、乐毅;而刘备更加厉害,亲口对人家说,将来一定要乘坐皇帝才能享用的御用专车,也就是使用漂亮鸟羽做成车顶盖的“羽葆盖车”。此其五。

两人都在年轻的时候就经历了社会的大动乱,远离故土,漂泊四方,亲眼看到并亲身感受到社会底层真真实实的艰苦磨难。此其六。

两人都是身材高大的北方男子汉。史书明确记载,河北汉子刘备,身高七尺五寸,相当于现今1.8米;而山东汉子诸葛亮,身高八尺,相当于1.92米。此其七。

既然两个人具有如此多方面的相似,老天爷要是不把他俩安排到一起,共同来开创一番大事业的话,用现今流行的话来形容,那就真是太浪费资源了!

话说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二月,黄巾军从全国三十六方同时起事。腐败的东汉朝廷大受震动,号召各个州郡忠于朝廷的地方豪杰组织武装,协助朝廷的正规军作战。于是乱世英雄起四方,刘备也趁机而起,走出了自己创业生涯的第一步。

大概是苍天存心要考验刘备,所以在三国政权的开创者中,他的创业过程远比魏国的曹操和吴国的孙权要艰难曲折得多。刘备自中平元年(184年)举兵创业,到东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三顾草庐礼聘诸葛亮,二十三年之间,他辗转四方,艰苦拼搏,然而每当事业有一点点起色的时候,紧接着就会遭到沉重的打击,使得此前所有的成就全都付诸东流。为了生存和再度崛起,他先后投奔过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他的妻室儿女因为遭到强敌追击而逃跑失散和被他人俘虏,单是写进史书的就有四次之多。

但是,刘备又有一个极为突出的个人品质,就是顽强不屈。他虽然屡遭挫败,却依旧不忘初心,继续奋斗。建安六年(201年),也就是诸葛亮来到荆州五年之后,刘备也来到了荆州。

他来荆州,是因为面临曹操的沉重打击,走投无路,被迫从中原逃到南方的襄阳,去投靠有宗族亲属关系的刘表。他在荆州长达七年的寄人篱下的蹉跎岁月,就此开始。这一蹉跎,就蹉跎到了建安十二年(207年)。

在这七年间,刘备虽也曾“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曾“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但是,幸好他又有另外一个极为突出的品质,就是在遭到重大挫败之后,能够冷静深刻地进行自我反思,找出问题的所在,总结经验教训,重新采取正确举措,再度全力奋起,绝不自暴自弃,绝不诿过他人,绝不虚度自己的人生。而这一点,和他在长期穷困生涯中受到的艰苦磨砺直接相关。

经过一番冷静、认真和周密的自我反省之后,他终于发现:自己在创业过程中,始终缺乏一个能够为自己提供有力辅佐的杰出人才,这是极为致命的缺陷。当时有所成就的割据群雄,比如袁绍,比如曹操,都是有文有武,人才队伍配备齐整,而自己却是有武无文、有勇无智,人才队伍的结构不合理。这种状况,小打小闹还勉强可以应付,要想做大事、创伟业,绝对没有成功的可能。因此,若想重新奋发,再度崛起,当务之急就是要如同先祖高皇帝刘邦那样,得到一位比得上张良、萧何的杰出人才来辅佐自己。

说来很有趣,他之所以得到如此痛切的认识,下定如此的决心,竟然多少还与一件小事有关,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一日刘表请他参加一场盛大的宴会。宴会之上,刘备见了些原本不想见的平庸之辈,说了些原本不想说的应酬之语,心里很是不痛快,就借口上厕所,出去舒缓心情。不料心情还未舒缓,反倒泪流满面地走了回来,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三国时期,马镫还没有出现,那时候的将士作战骑马,奔驰沙场,全靠两条腿夹紧马背,否则就会摔下马来。所以常年骑马作战的人,两条大腿内侧的肌肉都被锻炼得强健、紧绷,松垮垮的肥肉全都被减掉了。这用刘备的话来说,叫作“髀肉皆消”。髀,即大腿之意。

但是,长达六年的寄人篱下,饱食终日,严重缺乏骑马健身的刘备两条大腿内侧,厚厚的肥肉却长了出来。这用他的话来说,叫作“髀里肉生”。当他在厕所一蹲一起时,猛然发觉自己竟然“髀里肉生”,禁不住为自己的碌碌无为和虚度年华而眼泪长流。这也是后世成语“髀肉复生”的由来。

有了清楚的认识之后,刘备便立即付诸行动。于是,一段传诵千古的历史佳话“三顾草庐”,就此诞生了。

请读者诸君注意,笔者此书,一律遵照当事人诸葛亮《出师表》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文句,统一采用“草庐”一词,而不是《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茅庐”一词。为什么呢?

原来,“草”与“茅”在含义上虽然有相似之处,两者却也有所区别。“草”的涵盖面更大,而“茅”则不然。比如水稻、小麦、大麦的茎秆,农村中俗称为稻草、麦草,却很少称为稻茅、麦茅。水稻、小麦、大麦在收割脱粒之后,留下来的稻草、麦草,常常作为农村中搭建简易房舍时遮盖屋面的材料,来源方便而充足。由此建成的简易房舍,正是所谓的“草庐”。

笔者早年曾在成都平原的农村多次亲手搭建过稻草房屋,后来在西安读大学时也曾在渭河平原的农村亲手搭建过麦草房屋,所以完全明白“草”和“茅”两者之间的差别。由此可见,《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己所采用的“草庐”一词,不仅更为权威,更为准确,而且也更为妥当,更为原生态,更为符合他长期扎根农村的生活实践。

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三顾草庐”佳话的诞生,是从一个相当老套的程序开始的,这就是中间人的介绍。

对于诸葛亮来说,他自然是不需要别人向他介绍刘备的:因为刘备大名鼎鼎,他早就知晓;何况刘备来到荆州之后这六年间的所作所为,诸葛亮也完全从近处看在眼中。但是对于刘备而言,诸葛亮则完全是陌生人。一个年纪轻轻的后生,又隐居在隆中僻静的山野之中,中间人的介绍就非常必要了。向刘备做介绍的有两位:诸葛亮的学友徐庶,还有老前辈司马徽。

正在刘备手下担任幕僚的徐庶,得知主公决心访求杰出的英才,立即大力推荐诸葛亮。为了使刘备的访求能够圆满成功,他还根据自己对诸葛亮的了解,恳请刘备放下身段,屈尊劳驾,亲自前往隆中的诸葛亮家中拜访礼聘。徐庶这种毫不嫉贤妒能的宽广胸襟和真诚品格,令人钦佩不已,足以光耀丹青。

关于“三顾草庐”的过程,刘备去了三次是确凿的,只是史籍中的原始记载都相当简略。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就连诸葛亮在自己写的《出师表》中,也只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一句话就带过了。

但是,现今有的学者认为,“三顾”的“三”,并非确指三次,而是泛指多次。这也是值得破解的谜团。

把此处的“三”说成是泛指多次,这是有问题的。因为《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明确说是“凡三往,乃见”。在古代汉语中,如果数词前面加上了“凡”字,那么这一数词就是含义确切的实指,而非含义模糊的泛指。再说陈寿是从蜀汉政权出来的人,他当然知道当初昭烈皇帝刘备究竟去拜访了诸葛丞相几次。既然他如此措辞,那就只能理解成实指三次才准确。另外,“凡三往,乃见”是陈寿后来在西晋撰写《三国志》时的措辞,而“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则是当初诸葛亮在蜀汉出兵北伐上表时的措辞,两者在时间上相差了将近四十年之久。要说他们二位是不约而同地在同一件事情上,在相距近四十年的差距中,都同样采用了“三”字来泛指多次,这种可能性也不存在。

“三顾”的具体细节,史籍上虽然记载得很简略,但是我们可以做出客观而合理的推测。单就“三顾”而言,对于刘备的第一次来访,特别是何时将会来访,诸葛亮一方肯定是无法未卜先知的。而就刘备一方而言,你说他是想看到自然状态下真实的诸葛亮呢,还是事先就精心做了充分准备的诸葛亮呢?当然是前者了。既然如此,他也应当不会提前请人去通报拜访的时间。由于诸葛亮无法预知,刘备又没有预约,所以第一次拜访,见面的成功率就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失望而归,完全在情理之中。

但是,第二次登门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一次登门的时间,刘备肯定会在上一次离开之前就告知草庐的接待者。预约了时间,却没有见到诸葛亮,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诸葛亮要想测试对方的诚意究竟如何。毕竟为人献身效力,不是一件小事。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委质事人,复何容易”了。一测试,对方果然具有满满的诚意,因为对方不仅在离开时又预约了下次来访的时间,而且到时候又再次如约而至。于是乎,“三顾草庐”的全部程序,至此就算是完成了。

当然,还有另外两种可能性:

一种是刘备前两次拜访,草庐都没有人,许是诸葛亮带上全家外出探亲访友去了。第三次登门,碰巧诸葛亮回来了,于是双方得以见面了。

另一种是第一次拜访,许是诸葛亮带上全家外出,没见到。第二次再去,家人在,而诸葛亮本人不在,比如到作乐山上高唱《梁父吟》飙歌去了。刘备与其家人约定了下次来访的时间,第三次登门,终于见着了。

但是,这两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应当很小。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是因为,在徐庶和司马徽相继向刘备做了大力推荐之后,他们自然会及时将事情转达给诸葛亮。所以对于刘备将会在近期来访,诸葛亮是会有所知晓的。有所知晓而故意带上全家外出,迟迟不归,除非他根本不想与刘备见面才有可能。他在隆中苦苦修炼了十多年,好不容易修成了一条“卧龙”,为的是什么呢?不就是为了“君臣际会”的这一天吗?眼看这一天终于来到,他却故意逃避不见,这可能吗?应当不可能。

前面已经说过,诸葛亮最理想的辅佐对象,必须同时具备四项条件八个“非常”,才能为他这一条“卧龙”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细数当时的割据群雄,真正具备以上条件者,除了刘备,似乎还找不到第二位。如今刘备就诚心诚意坐在眼前,诸葛亮当然会异常感动。他也毫不犹豫,将自己对于当前政治形势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再结合刘备自身的需要和特点,说出一番千古不朽的创业战略总方针来。

关于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一问一对,《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详细记载。刘备提出的问题如下: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意思是说,如今我大汉皇室衰落,奸臣曹操窃夺皇权,天子流亡在京城洛阳之外。我想要为天下伸张大义,可惜智慧谋略短浅,接连遭遇挫折而未能成功。但是直到今天,我的志向依然没有放弃,请问先生您认为应当怎么办才好呢?

这是一道难度极高的突然袭击式考题,因为要求诸葛亮在极为有限的时间里,在答卷当中开出一个起死回生的神奇药方来,能够使现今依然两手空空的刘备,今后要变成一个能够打败曹操、振兴汉室的盖世英雄。年纪轻轻的诸葛亮做得到吗?回答是肯定的。来看他的漂亮答卷。

先看第一段: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意思是说,自从董卓之乱以后,群雄并起,占据土地跨州连郡者数都数不清。曹操与袁绍相比,名气没有对方大,人马也没有对方多,然而曹操最终能够击败袁绍,使自己转弱为强的原因,不单是占了天时之利,恐怕也在于发挥了人才谋略的优势啊。而今曹操已经拥有上百万的军队,挟持天子以向全国各地的官员发号施令,眼下还确实不能和他一争高低。孙权占有江东地区,已经经历了三辈人;其地盘占有长江天险,而且辖区的人民又拥护他,还有一批贤能之人为他效力,这可以作为外援,而不能打主意吞灭他。

这段话一开头只用了三句话,就为刘备指明了所处的时代环境。他告诉刘备:你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豪杰纷纷起兵创业,因而竞争也非常激烈的时代。言外之意是说,你现今的力量实在太弱了,如果要想成功,你就必须避免选错了发展的方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哪些方向你绝对不能选呢?第一个是北面的中原,因为曹操已经在北方成了大气候,你现今根本斗不过他;第二个是东面的江东,因为经过三代人的经营,孙权已经在江东牢固站稳了脚跟。北面和东面都不能选,那应该选在哪里呢?

这就有了第二段: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意思是说,眼下将军您所在的荆州,北面依据汉水,水路交通便利而可以到南海,东面连接江东的吴郡和会稽郡,西面通往巴蜀,这是一个非常适合运用武力来创业的地方,可惜它现今的主人(暗指刘表)却没有能力长久保有它:这大概是老天爷特别用此来资助将军您的,您是否对此有意呢?

这是专门为刘备设计的第一个发展方向。刘备现今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根据地方面的两手空空,一无所有。要想解决根据地“从无到有”的问题,必须采取就近、就地解决的正确方法。恰好眼前的荆州不仅地广人多,而且此时的军政长官刘表又是一个年龄偏大、才能平庸、眼光短浅之人,正好可以取而代之。所以对刘备而言,这是解决根据地“从无到有”的最好的地方。

接下来又该怎么办呢?再看第三段: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意思是说,西面的益州,周围被险峻的山脉包围,中间却是沃野千里,自古以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我大汉的高祖刘邦就曾经借助益州完成了统一大业。但是现今统治益州的刘璋昏庸软弱,又有张鲁在他的北面构成威胁;人口众多,地方富庶,他却不知道关心爱护,当地具有智慧才能的人士都想得到一位明主。

这是专门为刘备设计的第二个发展方向。在前面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之后,接下来还应当解决“从弱到强”的问题,这样刘备才能够拥有与曹操一决雌雄的充足资本。有了充足资本之后又该怎么办?

于是就有了第四段: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意思是说,将军您是汉朝皇族的后裔,信誉和义气都著称于天下,正在努力延揽英雄,渴望得到贤才。如果您能够跨据荆州、益州,然后凭借险峻的山脉来保卫辖境,西面与各个少数民族和平共处,南面安抚越等少数民族;对外与孙权结为友好邻邦,对内努力改善政治。等到天下局势一旦出现变化,就命令一位高级将领,带领荆州的军队往北向宛县、洛阳进军;而将军您则亲自统率益州的兵马,出击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那么北方的老百姓谁敢不用箪盛着饭食、用壶装着汤来迎接您的大军呢?确实能像上面这样做的话,将军的霸主功业就可以圆满完成,大汉王朝也可以复兴了。

最后这一段,主要为刘备指明了如下三点:

第一点是占据了荆州、益州之后怎么办。那就是努力打好基础,尽快积蓄力量,耐心等待有利的时机。

第二点是有利时机一旦来到又怎么办。那就是立即从荆州和益州两个方向,向中原的曹操发起强大的钳形攻势,从而实现兴复汉室的宏伟目标。

第三点是整个计划的可行性绝对没问题。因为刘备自己的先祖刘邦,当初正是从益州的汉中出兵关中,击败项羽建立起西汉王朝的。可以借鉴先祖成功的先例,曹操也没有楚霸王项羽强大,刘备当然更能够取得成功了。

诸葛亮这一番高瞻远瞩的回答,真是把刘备听得如痴如醉。此前他还从未见过谁把自己面临的时局分析得如此明确和透辟,把自己的前途设计得如此清晰和简要,如此具有可操作性。尤其令他振奋的是,诸葛亮将两路夹攻、进取中原的战略设计的重点放在了益州。而益州正是高祖刘邦攻取关中进而平定天下的稳固根据地。因此,诸葛亮的这番策划充分借鉴了刘备先祖的成功经验,完全贴合了刘备“兴复汉室”的雄心壮志。刘备望着这位比自己足足小二十岁的年轻人,不禁击掌叫好说:“善!”意为“好得很”。

从此,诸葛亮的战略设计就成为刘备开创新天地的战略指导的总体方针,并且很快为刘备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来。

东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这条躬耕待时的“卧龙”,终于结束长期隐居山野的生活状态正式出山,开始腾飞翱翔。这正是:

一番对策开天地,三顾求贤冠古今。

要知道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具有什么样的智慧光芒,与孙吴、曹魏方面的类似战略设计相比,他的设计有何难度上的不同,他刚刚出山之后,又如何在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考验中充分施展身手,帮助刘备奠定了开创蜀汉王朝的基础,请看下文分解。 UBnhcSPhZBdISn59CsB4t8YOYSAoeyaGgvzXg87VBbxwkRPkt9hdrF3QlqjaqT+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