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有关航空母舰的话题,已经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热点,尤其是众多关注国防的人更为之倾心。不过有关航空母舰的知识,人们究竟知道多少?不少人将这件事想得很简单,似乎只是一个“钱”的问题。其实,航空母舰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人们需要充分认识它的复杂性,读一下有关书籍非常必要,国防大学房兵教授所写的这部书,就是了解航母的一部很生动的读物。

了解海军舰船和航空知识的人都知道,航空母舰是一个聚集了航海、航空高科技的综合战术平台,建造它要比建造同吨位的运货商船复杂得多,有效使用更是难而又难。回顾人类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次使用航空母舰后,海战由平面发展到立体,没有空中掩护的舰艇已显得十分脆弱。“一战”结束后,世界各海军强国由只重视战列舰而转向重视航空母舰。

早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军费投入的半数以上便用于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不愿再打地面战,而要用空中优势(后来又有天基优势)来扬长避短。1991年的海湾战争、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以及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无疑对世界上有军事知识的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心理震撼,空中绝对优势导致了攻防双方一边倒的局面,形成了“地面问题空中解决”的态势。庞大而无头顶掩护的陆军简直成了活靶子,现代空军成了战争胜负的决定者!同样,未来的海上问题,也需要从空中解决,远洋海军不能没有头顶上的支援,航空母舰恰恰又是远洋海军解决空中支援所必不可少的!

未来的陆战、海战都会向立体化发展。纵观“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在核力量威慑下已难以再打全面大战,进行局部战争的“首战之军”便是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当前全球范围内每年几百亿美元的武器销售中,占总额一半的项目就是战机,“无空防便无国防”已成为世界共识。同样,当一个国家的国防范围扩大到远洋时,解决空中防御问题更要靠航空母舰。

100多年来的战争史证明,技术先进的陆军和落后的陆军尚可对等作战,技术先进的航空兵和技术落后的航空兵却几乎无法交锋。陆战交锋存在技术差仍胜负难料,是因为陆地有复杂的地形地物可迟滞困扰对手,还有群众支援掩护能发挥巨大作用。

然而,空战中的技术差却对落后一方具有致命性,这是因为“空中无群众”,一望无际的天空也没有铁丝网、堑壕和重峦叠嶂可以阻碍敌人。同样,在辽阔无际的海面上,居高临下的飞机对水面舰艇乃至潜艇也具有绝对优势,“制空权便是制海权”。没有空中掩护的海军就难以出海,没有航空母舰的海军也就不可能成为远洋海军。

当今的中国是世界制造大国,并正在迈向科技创新强国。今后,中国必须进一步改变以低档加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实现以高科技产品为主的新一轮升级,这样航空工业才能夯实全面腾飞的基础,并能体现在其同远洋作战能力的结合体——航空母舰的发展方面。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人们呼唤强大的中国航空兵,中国航空母舰的发展也必将不负国人的厚望。

房兵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中,属于中青年一代中的佼佼者。他写的这部书,史料翔实,图文并茂,希望读者们能喜欢此书。

以上,也是我这个从军几十年,如今还在为国防建设努力的军人的一点希望。

少将 OB/isJEwn2suzcjZQX0lz/0cOsnP/E43XJPditpm2F2g7zR1IcaxNTtYITS/Eao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