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

水上飞机和水上飞机母舰,虽然在海军航空兵初期的发展史上一度“独领风骚”,但是水上飞机母舰毕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航空母舰,因为它不具备使舰载机直接在母舰上起降的能力。在海战的实战检验中,水上飞机母舰的一些致命弱点也日益明显地暴露了出来。

由于飞机不能直接在母舰上起降,起飞时,必须先用吊杆将飞机吊放到海面上,然后飞机在水面上滑行起飞;降落时,飞机也必须先降落到海面上,然后再用吊杆将飞机吊回到母舰的甲板上。因为飞机必须在水面上起飞和降落,所以其作战使用受海浪的影响极大,加之飞机在甲板上下反复吊放,操作极其复杂、烦琐。后期的一些水上飞机母舰,虽然可以实现飞机直接在母舰的飞行甲板上弹射或滑跑起飞,但飞机的降落仍然必须在水面进行。这样,海战战场条件的实际需求,使得各国对发展水上飞机搭载舰失去了兴趣,转而继续研究和建造可供飞机直接起降的“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是最早在海战中大批使用水上飞机参战的国家,并且组建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上飞机母舰部队。在实战中,英国海军感觉到,水上飞机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重量的原因,航速和爬升都太慢,在空中的机动能力和格斗能力极为有限,不适于在海上拦截敌方的航空器——主要是德国的飞艇。于是,英国海军开始尝试把常规飞机装备到军舰上。

1917年年初,皇家海军装备了外形轻巧的索普威斯“幼犬”式单座双翼战斗机,并开始把这种新型战斗机配备到“坎帕尼亚”号和“曼岛”号水上飞机母舰上。负责此项工作的拉特兰海军中校经过舰上的反复试验,终于证明了这种采用轮式起落架的小型战斗机,能够从水上飞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直接滑跑起飞,而且其滑跑的距离竟然只需4.6米。

这一结果,无疑使在海上作战中急需使用常规战斗机的皇家海军看到了一线希望。于是,英国海军不仅在其水上飞机母舰上配备这种新型战斗机,而且对22艘巡洋舰进行了改装,在每艘巡洋舰的主炮塔顶部建造了6.1米长的起飞平台,并在舰上配备了“幼犬”式战斗机,主要用于在海上作战中拦截德军的“齐柏林”式飞艇。

然而,由于英国人当时仍然未能解决飞机在军舰甲板上降落的难题,所以这些配备在水上飞机母舰和巡洋舰上的常规战斗机,每次(实际上也只有一次)从舰上滑跑起飞后也就与载舰“永别”了。因为它们在完成作战任务返回时,已经不可能再次回到军舰上了,只能在海面上迫降,飞行员由军舰捞救,而飞机则只好遗弃。因此,作为最早的舰载战斗机的“幼犬”,其每次出击不论成功与否,都注定是一次“有去无回”的悲壮之举。尽管如此,由于当时德军1艘“齐柏林”式飞艇的价值相当于200架英军战斗机,英国海军在海战中使用“幼犬”式战斗机所实施的这种近似于自杀的攻击战术,虽然悲壮了一些,但还是比较“合算”的。

索普威斯“幼犬”式单座双翼战斗机

1917年8月27日,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的海面上,由斯马特海军中尉驾驶的“幼犬”式战斗机,从“亚茅斯”号巡洋舰的炮塔平台上起飞,对德军的“L-23”号“齐柏林”式飞艇实施拦截,并将其击毁。当然,这架荣立了战功的“幼犬”同样未能返回其载舰。

“暴怒”号飞机母舰

∷“暴怒”号飞机母舰∷

1917年,英国将一艘正在建造中的“勇敢”级大型轻巡洋舰的3号舰——“暴怒”号改装为世界上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1917年年底至1918年年初,“暴怒”号被彻底改装为航空母舰。1922年至1925年间,“暴怒”号进一步改装,拆除中部建筑,拥有了长175.6米、宽27.7米的全通式飞行甲板。

排水量:标准19 153吨,满载27 250吨(改装后)。

船体:长239.8米,宽27米。

航速:31节。

动力装置:18台锅炉,1台蒸汽机。

武器装备:10座单装140毫米火炮装置,6座双联装102毫米火炮装置,4座八联装40.5毫米火炮装置,22座单装20毫米火炮装置(改装后)。

舰载机:27 —36架(改装后)。

载员:860人(改装后)。

1917年3月,英国海军决定将一艘正在建造的大型巡洋舰“暴怒”号,改建为一艘新的飞机母舰。“暴怒”号的前主炮被拆除,在舰体的前半部加装了69.5米长的飞行甲板,铺设了木制的飞行跑道。改装后的“暴怒”号被称为“飞机搭载舰”,标准排水量19 153吨,航速31节,一共可搭载飞机10架——4架“肖特”184式水上飞机和6架“幼犬”式战斗机。舰载的“肖特”184式水上飞机,利用舰上的台车滑跑起飞,返回时仍然是先降落在海面上,再通过吊车吊回母舰。而“幼犬”式战斗机,则由于母舰上高耸的塔式桅杆和烟囱的阻碍,仍然无法重新返回母舰。

为了打破这个长期困扰海军的“飞机着舰禁区”,勇敢的海军少校邓宁决定冒着生命的危险,在“暴怒”号上再进行一次着舰的试验。1917年8月2日,邓宁驾驶着“幼犬”式战斗机,用侧滑的方法艰难地降落到了正在航行之中的“暴怒”号的前甲板上,在世界上首创了在航行中的军舰上降落的奇迹。然而,几天之后,邓宁在驾机重复这种惊险的“特技动作”时,飞机翻出舰外,坠入水中,邓宁不幸溺水身亡。

在付出了血的代价之后,英国人终于明白了,仅靠飞机驾驶员高超的技术和勇敢的精神,是无法弥补武器装备方面的根本性缺陷的,要实现常规飞机在军舰上的安全起降,必须从母舰的结构入手。

邓宁在“暴怒”号飞机母舰上降落

改装后的“暴怒”号航空母舰

于是,1917年年底至1918年年初,“暴怒”号进船厂进行又一次大改装。这一次将军舰的后主炮和后桅全部拆除,在舰体的后半部加装了86.6米长的飞行甲板。以舰体中部的上层建筑为界,前部飞行甲板上的跑道供飞机起飞用,后部飞行甲板上的跑道供飞机降落用,这样,在改装后的“暴怒”号上,飞机就可以互不干扰地同时进行起降作业了,搭载飞机的数量也增加到了16—20架。应该说,此时的“暴怒”号已经成为了一艘具有常规飞机起降功能的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

尽管如此,由于“暴怒”号仍然不具有“全通式”的飞行甲板,飞机虽然能够勉强着舰,但由于舰体中部的舰桥、桅杆和烟囱引起的湍流的影响,飞机着舰仍然十分困难。所以,此时的“暴怒”号也还是一艘很不完善的航空母舰。

大战尚未结束,改装后的“暴怒”号再次加入了皇家海军的作战序列,不久就进行了一次颇为著名的“对岸空袭”作战。1918年7月19日,由“暴怒”号航空母舰和4艘护航驱逐舰组成的“特混编队”驶往荷兰沿海,7架新型的索普威斯“骆驼”2F.1双翼舰载机从舰上起飞,攻击了位于丹麦境内的德军飞艇基地。这是一次十分成功的海军对岸空袭作战,7架舰载机以其挂载的28枚30磅炸弹,一举摧毁了德军的2艘“齐柏林”式飞艇——“L-54”号和“L-60”号,这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海军舰载航空兵在对岸攻击作战中所取得的最大战果。

在此次作战中“战功卓著”的“骆驼”式舰载机,由英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师索普威斯设计,是“幼犬”式战斗机的后继机型。由木制骨架蒙布构造的“骆驼”式飞机,由于机身短小,整机重量都集中在离飞机重心2米的范围之内,因而具有极好的机动性,在空战格斗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从1917年7月首次投入空战到1918年11月战争结束时为止,“骆驼”式飞机共击落敌机1 294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绩最佳的“明星”战斗机。

在战争中,“骆驼”式飞机总共生产了5 490架,其中英国海军装备有“骆驼”F. 1陆上型386架、“骆驼”2F. 1舰载型129架。两种机型的区别在于,“骆驼”F. 1陆上型机头装有2挺机枪,而“骆驼”2F.1舰载型机头只装有1挺机枪,主翼上方还装有1挺活动机枪。此外为适应舰上搭载的需要,舰载型的机翼较之陆上型短,只有0.33米。“骆驼”2F. 1舰载战斗机,翼展8.2米,机长5.27米,装有1台150马力的发动机,最高时速达199.5公里。“一战”结束后,“骆驼”2F. 1继续服役,装备在航空母舰“暴怒”号、“百眼巨人”号和“鹰”号上,成为皇家海军所使用的一型著名的舰载战斗机。

索普威斯“骆驼”式飞机

“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

∷“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

“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于1918年5月由威廉·比尔德摩尔船厂建造完成,开始作为试验舰使用,后来作为正式列装的航空母舰。1925年至1936年间它先后接受了3次改装,1938年重新开始服役,“二战”期间主要作为训练舰使用。1944年年底退役,1946年被出售拆毁。

排水量:标准12 950吨,满载15 750吨。

船体:长172.2米,宽20.7米。

航速:20.2节。

动力装置:12台锅炉,1台蒸汽轮机,20 000马力。

武器装备:6座102毫米主炮,4座47毫米火炮,4挺高射机枪,10挺路易斯机枪,1934年增加8座102毫米高射炮,4座127毫米口径火炮。

舰载机:20架。

载员:373人。

鉴于“暴怒”号仍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英国海军终于下决心准备建造一艘“一切为了适应舰载机起降”的现代航空母舰。

此时的皇家海军,在航空母舰的建造(准确地说是改建)和实战使用中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其中有些还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对于舰载机上舰的一些必要条件及其对搭载母舰的作战需求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因而也对即将新建的航空母舰所应具备的“模式”达成了一致的共识。

特别是在先后两次改装“暴怒”号的过程中,海军当局接受的教训更为深刻,他们认识到:由于舰载机的起飞跑道和降落跑道分开铺设,使得一艘本来长度就极其有限的航空母舰上,起飞和降落的两个跑道都显得过于短小。多次试验表明,在这样分段设置飞行跑道的航空母舰上,只有为数极少的特别优秀的飞行员,驾驶着非常易于操纵的小型飞机,才能完成舰上的起降作业,而且具有很大的风险系数,特别是在着舰的时候更是如此。同时,分段设置的跑道也不利于装载更多数量的舰载机。因此,英国海军组成的一个调查委员会最终提出的建议是:航空母舰上的起降甲板至少应该有90米长。

于是,英国海军从1917年开始,将一艘正在建造中的客轮“卡吉林”号,改装成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全通式飞行甲板的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在改装中,“百眼巨人”号原有的烟囱被全部拆除,改装成从主甲板下面通向舰尾的水平排烟道,从而清除了飞行甲板上妨碍舰载机起降的最大障碍物,飞行跑道前后连在一起,也就是具有了全通式的飞行甲板,极大地方便了舰载机的起降作业。由于整个飞行甲板异常平坦空旷,甲板上几乎看不到任何上层建筑,因此这种全新模式的航空母舰,又被称为“平原型”航母。

1918年5月,“百眼巨人”号的改装工程完工。同年9月,“百眼巨人”号编入皇家海军的作战序列,然而此时“一战”已接近尾声,匆忙入列的“百眼巨人”号还没有来得及接受战火的洗礼,战争就结束了。

在此后的数年中,“百眼巨人”号可谓“后继乏人”,仍然是世界上唯一的一艘全新模式的航空母舰。由于没有战争的需求,孤独的“百眼巨人”只好默默地待在皇家海军的舰队中。尽管它没有像其前辈们那样取得骄人的战绩,但作为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全通式飞行甲板的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在海军航空兵和航空母舰的发展史上,无疑占有“开拓性”的一席之地。 L7wTq1TniPrjkHf/7cXQx24Vp6fhNionq+A3CQAE88+psUlAM7+PCPxbaGPlOD6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