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当事人中心治疗的发展特性

心理治疗的专业研究也许是今日社会科学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临床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中,此领域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美国心理协会会员中大约20%的人都以心理治疗——或曰改良的咨询,或曰其他类似术语——作为他们主要的专业领域,而十数年前这样的人还屈指可数。心理治疗的培训项目在数量、广度、深度上都与日俱进,我们希望其效果也会如此。此外,我们发现教育工作者也渴望跟上心理治疗的发展步伐,以便他们能在管理学院当事人和调整教员(adjustment teachers)工作职位上获得成果。牧师和宗教工作者在寻求接受咨询和心理治疗的训练,以提高他们处理教民个人问题的技能。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对此领域兴趣盎然,因为心理治疗有可能改变集体的适应性,也因为心理治疗可呈现集体的动力,正如其对个体动力的呈现一样。最后,但远非心理治疗最小意义在于,老百姓支持心理治疗工作的快速发展,以让他们在上学的孩子,让成千上万的退役军人,让工厂里的工人,让大学生、父母亲及其他成人得到心理援助。

简言之,看起来出现了一股潮流,即研究、发展、应用心理治疗中帮助现代人提升心灵、获得宁静的方法得到了大众的一致认同。我们的文化似乎未发展出较大的一致性,故给个人支持过少。个人不能简单而舒适地依靠文化提供的传统和规则,其生活之根基又充满了问题和冲突。每个人都必须自己解决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以前完全是由社会负责解决的。由于心理治疗承诺能解决某些冲突,承诺能给个人带来较满意的自我调整,同时也带来较满意的与他人及环境的关系,故成为了公众和专业者的关注焦点。

在这股发展心理治疗的潮流中,非指导或当事人中心(client-centered)咨询自身也得到了发展,它是其时代和文化设定的产物。如果没有对人类无意识的挣扎和情结本质的关注——这是弗洛伊德对我们文化的贡献——当事人中心治疗的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

现代精神性分析思维模式有很多内在线索联系,虽然其发展过程中霍尼、沙利文、亚历山大、弗伦奇对心理治疗的看法稍有不同。尤其是兰克的治疗和把兰克的观点整合到自己治疗中的费城小组,他们是当事人中心疗法的根源。更深刻的是,当事人中心疗法受到了美国心理学发展的影响,这体现在其操作性定义、客观测量的特征、坚持科学的方法和使所有假设遵循客观确证和反证过程的必要性。对此书读者将会渐次明了的是,当事人中心疗法也受到了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特别是其对整体性的强调和对我们看似独立的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的发现。当事人中心疗法的根脉甚至可以延展至教育观、社会观、政治观,而这些观念恰是美国文化的核心。这一点是如此真实,以至于某本书的某些段落——如利连撒尔(Lilienthal)有关TVA的小册子—— 如不考虑其语境的话——也可以被看做当事人中心疗法治疗师基本取向的很好的诠释。

可以参见David E. Lilienthal,TVA—Democracy on the March中有关农业区民主及人类能量释放的讨论。

因而当事人中心疗法既有意又无意地呈现了我们文化中的临床、科学、哲学的各种思潮。

然而,如果仅把当事人中心疗法看做是文化影响的产物,很可能是错误的。当事人中心疗法中最深刻的基础是,它是建立在对人类关系行为近距的、亲临的、特殊的观察上的,这些观察被认为是超越了某个固有文化的限定或影响。同样地,在试图发现治疗关系中起显著作用的法则的研究中,当事人中心疗法尽力达到的,不仅是对某个时期或某种文化来说很真实的固定性和行为结果,而且是能描述人性本质操作的方法。

虽然十年前还没有人把“非指导”或“当事人中心”看做是一种标志,但现在由这些术语所描述的领域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当事人中心疗法已经获得心理学家和其他学者的极大关注。人们拿起一本心理学杂志或书籍,都极有可能发现一些有关当事人中心疗法的文献的引用,无论是正面的或负面的,可以看出有些人有这么一种需要,渴望更充分地了解这种针对个人问题和人际关系的特殊的治疗方法。希望这本书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满足这种需要。

灵动的方法

如今有一种把非指导或当事人中心疗法看做是某种呆板东西的倾向——认为它只是一种方法,一种技术,一种相当僵化的体系。这实在是谬误。此领域专业工作者们是带着灵动观念工作的,他们总是根据新的临床经验和研究结果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这是一幅使针对人际关系的普遍问题灵活改变方法的图景,而不是某种僵化的技术,不是或多或少机械应用的情景。

在当事人中心疗法灵动思考的川流中,有些核心假设提供了一种一贯性,让人们能找到更深入的信息。也许当事人中心疗法之所以有较高的激励价值,其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假设实际上是可以检验的,可以确证或反证的,由此它提供了改进的希望,而不是一种停滞不前的教条。看起来通过工作者们的努力,把心理治疗带出神秘的、直觉的、个人化的、不可定义的领域,进入客观监察的光明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可能性了。灵动而不僵化是当事人中心疗法必然的方法,这已经成为此疗法的特质。对实践当事人中心疗法的人而言,这种发展、改革、灵动的特点,是其最显著的性质之一。

此书目的

此书的目的不是呈现固定和僵化的观点,而是呈现治疗领域发展的一个横断面,呈现此领域的实践和发展,指出明显的变化和倾向,指出其与早期的理论模式相比较有哪些大的进步,并且有限地展示了其他治疗取向的观点。

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作者的一个目的是综合实践当事人中心疗法者的临床思考。书中将会呈现他们持有的假说,他们治疗过程的模式。录音访谈将作为说明材料,希望能阐明在咨询时间内处理问题的方法。来自当事人自己的对治疗体验的陈述也会发表出来,因为这样的材料对治疗师的思想有明显的影响,从而希望读者们能够了解当今有共同取向、范围广泛的临床治疗师的思考和实践。

用什么词来称呼治疗师治疗的人呢?“病人”(patient)、“主体”(subject)、“咨客”(counselee)、“被分析者”(analysand)这些词都曾经用过。我们越来越多地使用“当事人”(client)这个词,以至于我们用它来称呼“当事人中心疗法”。选择这个词是因为,虽然据字典的定义和词源来看它还不够完美,但是它最接近我们要传达的来咨询的人的情景。当事人,正如这个词所具备的意义一样,是一个主动自愿前来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的人,却丝毫没有放弃他在问题情景中的责任的意思。正因为这个词有这些含义,所以我们选择了它,它避免了这样一些含义——他是有病的,或他是试验的样本等等。当事人这个词有些法律的意味 ,这是不幸的,如果有更好的词出现的话,我们很乐意使用它。然而,目前来说,还是当事人这个术语看起来最适合我们用来指称的那个前来寻求帮助的人的概念。

这本书进一步的目的是回顾治疗内外已经或正在获得的相关假设的研究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治疗各阶段的客观证据会增加,而且据此得到的研究结果会得到分析和反思。

此书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杂志上的文章很少包括的,即展现治疗和人格的理论,既为了试图解释治疗的过程,又为了期望让读者能理解使治疗能够进行的基本人格结构。理论是在不断的建构和修订中的,其衍生的结果也将会呈现不同之处,同时会强调其流变的特性。

“思想学派”的呈示

显然本书的目的是仅仅呈现一种观点,而对其他治疗取向的发展的介绍是留给其他人去做。这里对这种“单边”的呈示没有辩解。作者看来,对任何可被称做“思想学派”(school of thought)的那种常见的有些挑剔的态度,产生于对科学产生方式的鉴别力的缺乏。

在一个对客观研究开放的新领域的调查中,思想学派的存在是文化上必经的一步。在客观证据有限的时候,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不同假设,这些假设提供了对观察现象的解释。这些假设的推论和结果中的任意一个构成了一个系统,此系统即一个思想学派。这些思想学派不会因人们的意愿而废除。那些想调和这些思想学派的人会被看做是肤浅的折中主义者,折中主义不会提高客观性,也不会有什么结果。真理不是通过在各种思想学派中让步得到的。这些学派间冲突的最终消失,或者是通过研究证据解决问题,或者是两种冲突学说被吸收进新的、更具洞察力的学说中,而这种新观点能从新的制高点观察问题,从而可以用至今未发现的方式来重新定义事件。

使用一种单一的取向或思想是有缺点的,但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这一点,这些缺陷就会减到最小。假设有可能被当做教条。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对某种观点的情感卷入会让人们使用未必可靠的反驳证据。与这些缺点相对的是能促进进步的优点。如果我们有一个稳定的、正在接受我们检验的假设系统,如果我们能根据客观经验来抛弃、修订、重构这些假设,我们就有了一个有价值的工具,一支特遣部队,通过它,新的知识领域的大门将对我们敞开。

因此人们会在这本书中发现观念的发展,对假设相关系统的陈述,且没有呈现其他的理论系统,因为由它们的提倡者来做这件事情更好。收集到的与我们这些假设相关的研究证据也将被呈现,就像临床证据以录音这种最客观的方式呈现一样。虽然本书已尽力消除情感偏见,但可能读者们还是会发现没有做到这一点的地方,故读者可以做出自己的更正。如果一种理论假设的各部分及其对各种人际关系和集体关系的提示作用,能够促发更多的研究,更多的对临床实践的批评性评价,更多的理论思考,那么,这种理论呈示就达到了目的。 knoPwDbHjCzTrdq0WLfy+2iqp6MMMWCTvMg5bJQq9VRUhq2XPCDsHVpDHG45BWh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