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前言

一、本书的主要观点与学术价值

人本主义疗法,是所有临床心理学者入门必学之课程。

回顾起十多年前,自己初入李绍昆、张宝蕊老师的班级修学人本主义时,可谓豁然开朗——终于明白,什么叫“聆听”,什么叫“共情”了。当年学人本主义,主要教材之一就是这本《当事人中心治疗:实践、运用和理论》( Client-Centered Therapy:It's Current Practice,Implications and Theory

这本书能够被选入“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让我稍微有些吃惊。在罗杰斯的十多部著作中,算起来有四部都是其代表作,除了这部外,其他三部是1961年的《个人形成论》( On Becoming a Person ),1977年的《罗杰斯论个人的力量:内在强度及其革命性冲击力》( Carl Rogers on Personal Power: Inner Strength and Its Revolutionary Impact )和1980年的《存在的方式》(A Way of Being)。

当然,后两本离罗杰斯的老本行——临床心理学——有点远,未选入理所当然。

但《个人形成论》是罗杰斯最畅销的著作,正是这本书,让罗杰斯成了家喻户晓的心理学明星,也让他得以有自信和决心,脱离大学体制的管理,走上自己发展的道路。我的很多同行也更喜欢《个人形成论》些,因为那里面的文字激越,鼓舞人心。所以,如果从公众影响力和畅销可能性来考虑,的确首先应该是《个人形成论》,而不是《当事人中心治疗:实践、运用和理论》。

不过话说回来,我个人,还有一些经验老到的同行,却更喜欢《当事人中心治疗:实践、运用和理论》一些。如果我们来选,可能也会和丛书主编一样,选择这本书的。

这是为什么呢?在这里花一些篇幅讨论一下这本书的结构、创作背景及其在罗杰斯临床思想中的地位,也许是有必要的。

这本书总共有十一个章节,其中第六、七、八章是罗杰斯的同事写的,其他章节则是罗杰斯自己亲自撰写。

前五章是写个别治疗的,分别阐述了五个问题:第一,当时当事人中心疗法的发展(第一章);第二,当事人中心疗法中的咨询员应具备的态度,也就是理想人格修养(第二章);第三,治疗关系是如何被来访者体验的(第三章);第四,治疗过程的变化特征(第四章);第五,辨明三个临床者经常可能会遇到的疑惑——移情、诊断和适用性(第五章)。

现在看来,第一章基本上只有历史研究意义了。第二、三、四、五章则对临床工作者特别有意义,因为它们非常具体详细地说明了当事人中心疗法是如何操作的,这就是最吸引我们临床者的地方,哪怕是60年后的今天。

美妙的话语让你热泪盈眶,热血沸腾,这固然很好,可是这些美妙的词句对应的是什么临床现象呢?在临床中你先是怎么说话的,然后你所描述的这个过程就出现了呢?这就是临床者看书时经常要提出的问题。而在这四章中,罗杰斯用一个个令人信服的个案,回答了这些问题。这四个章节就标志着当事人中心疗法在理论阐述和临床实证方面的成熟。

接下来的六个章节,预示着当事人中心疗法在1950年代之后的发展方向。

第六章说的是游戏治疗,这个领域罗杰斯本人并没有继续发展,目前在中国,最风行的游戏治疗应该是沙盘游戏,其中当然也必备人本主义的态度,而这种人本主义态度是荣格的人本主义,和罗杰斯颇有相似之处。

第七章讲的是团体(即集体)治疗,罗杰斯在62岁之后,大部分时间用于在各地巡讲,举办各种工作坊,做团体治疗。这些经验的累积形成他1970年的著作《卡尔·罗杰斯论会心团体》( Carl Rogers on Encounter Groups ),这也算是在其实践生涯后期对这一章内容的延伸。

第八章其实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罗杰斯的这种团体管理风格,让当时的芝加哥大学颇为头痛。这种管理风格起源于罗杰斯大学读书时期,当时有个教授就是这样管理他们一群学生的。这部分实践在罗杰斯晚年甚至扩展到了政治领域,为此他获得了诺贝尔奖提名,这部分经验集中于他1977年的著作《罗杰斯论个人的力量:内在强度及其革命性冲击力》,这也是其代表作之一。

第九章是教育心理学研究,这部分的后续发展是他1969年的著作《自由学习:教育可以成为什么的观点》( Freedom to Learn: a View of What Education Might Become )和1983年的著作《关于1980年代之后的自由学习》( Freedom to Learn for the '80s )。我是教育心理学外行,不过今天中国教育的弊端重重,大概让任何有常识的人都瞠目结舌,罗杰斯这两本书应该免费发放给所有家长和老师,也许有助于“拯救”孩子们。

第十章讨论的是当事人中心理念在培训领域的经验,其实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不过是对成人的教育,尤其是对心理咨询员的培训。罗杰斯当初率先使用的录音、录像教学,在今天几乎已经成了心理治疗行业所有流派的培训方法。

第十一章是罗杰斯的元心理学理论。这一章的19个超长小标题就是这一章的内容总结。看了这19个标题,你就知道何以有人说他是人本主义者,何以有人拿他和精神分析中的自体心理学(self psychology)相提并论。因为他所阐述的就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需要就是发展一个凝聚的、统一的自体,若自体在人本主义式的被理解、被接纳的环境中,就可以健康发展,否则,就会产生自体的异化,带来很多的困扰甚至灾难。

罗杰斯并不是一个发展元心理学的高手,虽然他1980年的著作《存在的方式》看起来颇具存在主义和道家之风骨。

《当事人中心治疗:实践、运用和理论》最吸引临床者的是第二、三、四、五章,前承他的《问题儿童的临床治疗》(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Problem Child ,1939)和《咨询与心理治疗》(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1942),后启他的《心理治疗与人格变化》( Psychotherapy and Personality Change ,1954)、《个人形成论》(1961)和《治疗关系及其冲击: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 The Therapeutic Relationship and Its Impact: a Study of Psychotherapy with Schizophrenics ,1967)。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让罗杰斯遭遇临床生涯的滑铁卢,此后,他的注意力就基本不在临床上了。

所以,《当事人中心治疗:实践、运用和理论》实际上是罗杰斯职业生涯中最具有研究价值的著作。它覆盖了罗杰斯整个职业生涯的所有主题,其代表性超过他的其他著作。

二、罗杰斯的学术历程

《当事人中心治疗:实践、运用和理论》的产生和结构形成,还要从罗杰斯的职业生涯谈起。

1945年,43岁的罗杰斯来到了心理治疗重镇芝加哥大学,受邀为该大学建立一所咨询中心。《当事人中心治疗:实践、运用和理论》就是罗杰斯及其团队在芝加哥大学工作的总结报告。他们在芝加哥大学做个别心理治疗、游戏治疗、团体治疗、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实践,并提出了元心理学假设。

在此之前的43年中,罗杰斯遭受了不少磨难和变动,每次磨难都让他更进一步。

他年轻时的志向是做农业科学家,在22岁那年却转向神学研究,在神学院上课的时候,跑到隔壁的哥伦比亚大学蹭课,产生了转行临床心理学的念头,得到了他的妻子海伦·埃利奥特(Helen Elliot)的大力支持。终于,25岁那年,在他大儿子1岁的时候,他拿到了芝加哥大学的硕士学位。

然后,他一边在被虐待儿童帮助中心做着艰苦而低薪的工作,一边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四年后,他又生了一个女儿,同时拿到了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又过了八年,37岁的罗杰斯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著作《问题儿童的临床治疗》。

有人说罗杰斯只知道治疗中产阶层的大学生,其实情况并非如此。在被虐待儿童帮助中心工作的罗杰斯,面对的都是社会底层,案例极其困难,在临床中他逐渐受到了奥托·兰克(Otto Rank)和卡伦·霍妮(Karen Horney)等人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有些困难的案例让他发现,原来精神分析的解释有时候是不必要的,这就是罗杰斯后来临床思想的萌芽。真正优秀的临床工作者,其创新思想总是来自临床,尤其是临床困难个案和失败个案,而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

第一本著作的出版和多年的工作经验让罗杰斯在38岁时就可以到俄亥俄州立大学作为临床心理学家和全职教授工作。

40岁时,他的《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出版,这本书虽然算不上他的杰出著作,但是也有些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他最有历史意义的著作,因为在其中他首次全程句对句地报告了一个个案,而且对自己的错误毫不掩饰。

5年后,他到了芝加哥大学。46岁时,他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49岁时,本书出版,罗杰斯达到了职业生涯的顶峰。当年的艰苦已经一去不复返,可是一个新的危险也逼近了罗杰斯。

6年之后,顺风顺水的罗杰斯却要离开芝加哥大学,去威斯康星大学任教,因为他有一个远大的梦想:让精神病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合作,用当事人中心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结果,这个远大的梦想却变成了巨大的陷阱,罗杰斯跌入黑暗的深渊。当事人中心疗法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慰剂相差无几。他的整个团队也几乎崩溃,当初,他过去的时候威斯康星心理学系和精神病学系都欢迎他,现在心理学系把他拒之门外,只有精神病学系收留了他。

就在这低谷中,《个人形成论》出版了,其畅销程度让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罗杰斯没有征服精神分裂症,却征服了普通大众(Thorne,2003),他再次从黑暗的山谷中升起。

三、对罗杰斯治疗理论的评价

我认为,罗杰斯对心理咨询界的最突出贡献,不在于他提出了一些治疗的思想和理念,这些理念早在他之前就有人以其他的方式提出过,比如荣格、兰克等人,而在于他呈现自己理论的方法——通过句对句的个案片段,来说明自己的理论和操作。当年我一遍遍阅读这些句子,幻想自己就是罗杰斯,对面坐着来访者(即当事人),对我的专业成长助益无比。故也推荐各位读者如此阅读此书。此外,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幻想罗杰斯走入你的治疗室,附身于你自己之上,看看如果是他,会怎样和你面对的来访者甲或来访者乙对话。这样,你逐渐就会发现罗杰斯的精妙之处和不足之处。

这些年来心理治疗界对于罗杰斯的精妙和不足之处的总结,大概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罗杰斯提出的治疗关系中的各种条件基本上已经得到了所有心理疗法的一致赞同,被认为是治疗的必备要素。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这些条件虽然是必要条件,但往往并非充分条件,而且这些条件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它适用的人群主要是奥托·克恩伯格(Otto Kernberg)所说的正常人格结构者和神经症性人格结构者,而不是边缘性人格结构和精神病性人格结构者,尤其不适用于后两者的早期治疗上。

第二,罗杰斯尤其强调了咨询师的人格修养是来访者发生改变的环境。这一点一部分已经被纳入咨询师的伦理体系中,另外一些部分转换到了咨询师的自我关怀(self-care)训练中。罗杰斯在这方面的不足之处是,他仅仅强调了咨询师要具备这些态度和人格特质,比如在此书中,他说咨询师在咨询中要让自己的知觉域,仅仅呈现来访者的心理内容,但是咨询师怎么做到这一点呢?有什么样的培训体系和方法帮助咨询师做到这一点吗?今天我们知道,这是通过正念训练(mindfulness)来培养纯粹观察能力达到的,可是60年前的罗杰斯显然对此不太明了。

第三,罗杰斯对于治疗过程研究的开创性工作,至今仍然影响深远。尤其是他使用Q分类技术来研究治疗过程,已经成为治疗过程研究的经典范式。

第四,当事人中心疗法在面世后也遭受到不少批评,比如有人认为它过于美化生活,对负性的心理内容视而不见,治疗师不表露自己的真实状态,只是个共情机器等,罗杰斯在世的时候就对这些批评有所回应和接受,所以后期其治疗风格有所改变。在阅读罗杰斯列举的案例时,要注意前后对照。

对当事人中心疗法最致命的打击大概就是罗杰斯在威斯康星大学所做的精神分裂症研究,从那以后,关于当事人中心疗法无效的研究越来越多,一直到后来有几个元分析(meta-analysis)发现它只比安慰剂稍微好点,还不如认知—行为疗法,这造成了当事人中心疗法在美国的衰落。当然,研究结果往往与研究技术和研究设计有关,当事人中心疗法肯定是有效的,否则它也不可能在欧美立足,关键是分清楚它的适用人群,而且,认知—行为疗法之所以能够超过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就在于它已经吸收了这两个流派的精华,在认知—行为疗法的手册中,往往都强调要建立人本主义的治疗关系。(Thorne,2003;Prochaska & Norcross,2007;Kirschenbaum & Jourdan,2005;Elkins,2009)

阅读罗杰斯这本书还要注意的是,该书的写作对象是1950年代的美国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界,故而了解当时的临床背景是颇有意义的。

二战前,美国心理治疗界是精神科医生一支独大,几乎垄断了整个心理治疗市场,精神科当时还没有什么很有效的药物,医生们热衷于使用经典精神分析法治疗病人,也就是让病人一周见分析师4~5次,在躺椅上自由联想,而精神科使用的诊断体系也极其混乱和随意,没有今天的DSM-V这样严谨的诊断系统供大家使用。

二战后,美国民众庞大的心理治疗需求让精神科医生应接不暇。而当时担任精神科医生主要培训任务的美国精神分析界,却存在颇多问题,如精英主义和内耗严重。精英主义表现为排斥非医学背景的人接受精神分析培训,这种精英主义一直到1980年代某精神分析学院被心理学家以“歧视”之名告上法庭才有所缓解。内耗严重表现为把许多精神分析的变种,如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短程精神分析等都驱逐出境,和罗杰斯有颇多类似之处的自体心理学也差点被“流放充军”。

这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心理治疗史上奇特的一幕:凡是功成名就的心理治疗流派,都是在被精神分析者批评、蔑视、排斥中成长起来的,从早期的荣格分析心理学、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开始,到后来的人本主义和认知疗法。

有传记作家后来采访罗杰斯,问他:当时在芝加哥大学,何以没有和同在本校的精神病学系的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取得联系,既然他们的主张如此类似?罗杰斯的回答是,当时精神病学系的人认为罗杰斯等人是没有医师执照就行医。由此,大家可以参透罗杰斯当时为何会强烈反对精神病学和精神分析了。(Kahn & Rachman,2000)

四、结语

时光匆匆,60年过去,如今在美国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界,唱主角的已经不再是精神科医生,而是临床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

人本主义几经沉浮,当年过度扩张,乃至扩张到要用人本主义治疗精神分裂症而受到了不小的挫折,随着认知—行为治疗的兴起,人本主义在美国也处于衰落之势。(Kirschenbaum & Jourdan,2005;Elkins,2009)人本主义逐渐走出当初的天真幼稚和过度夸大,以及对认知—行为的非理性排斥,几个整合式的人本主义疗法再次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青睐,如情绪聚焦疗法(emotion focused therapy)和动机访谈(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人本主义的成功向我们证明:任何学派只要站在“人”的一边,不管这个人被称为“病人”还是“当事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干扰和阻挡,它都必然会兴旺。

精神分析保守流派和人本主义的衰落,也向我们表明:任何学派想要拉山头,称霸江湖,而不是为“来访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或者不想为了某些“来访者”彻底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甚至拿“来访者”乱作实验,明明其他学派有更加适合“来访者”的方法而不肯虚心求教,只想拿着“来访者”证明自己的价值,那么,这个学派必然会走向失败。

《易经》上说,一个君子,面临路途蹇塞,要学会“反身修德”。我想,这就是罗杰斯和整个人本主义学派的历史,留给我们今天的咨询师最有价值的启示。

李孟潮
2013年5月12日

参考文献

Elkins,D. N.(2009). Why Humanistic Psychology Lost Its Power and Influence in American Psychology:Implications for Advancing Humanistic Psychology.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Vol.49,No.3.pp.267-291.

Kahn,E. & Rachman,A.W.(2000). Carl Rogers and Heinz Kohut: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Psychoanal. Psychol. ,Vol.17. pp.294-312.

Kirschenbaum,H. & Jourdan,A.(2005). The Current Status of Carl Rogers and the Person-Centered Approach,Psychotherapy:Theory,Research,Practice. Vol. 42,No.1.pp.37-51.

Prochaska,J. O. & Norcross,J. C.(2007). Systems of Psychotherapy: A Trans-theoretical Analysis . Thompson Books/Cole.

Thorne,B.(2003). Carl Roger. 2nd. Sage Publications. E9WVWxTgPtUXK0XHr3cjebJNmNBz/mdw519MVSlAtroG92/26gHMuUvM1pRwfWD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