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长期坚持艰苦奋斗文化

华为从一家只有几个人的小作坊,成长为一家世界一流的企业,是靠无数华为人的艰苦奋斗积累起来的,艰苦奋斗精神已经成为华为人的文化符号。

1.2.1 人人都可以成为奋斗者

在华为,员工可以自愿提出奋斗者申请,签订一份奋斗者协议。在奋斗者协议中,有这样的表述:“自觉履行奋斗者申请中的承诺,成为与公司共同奋斗的目标责任制员工。”

被批准成为奋斗者不一定能享受到什么待遇。公司同意员工成为奋斗者后,员工依然要主动出击,冲锋在前。批准奋斗者协议这个动作只是表示员工有了参与奋斗和分配奋斗果实的条件,但还要看员工的现实表现,重要的是践行。管理者要关注员工每个阶段的践行情况,通过阶段性的考核来评价员工的贡献。华为奋斗者申请-践行-评价-回报流程如图1-2所示。

img

图1-2 华为奋斗者申请-践行-评价-回报流程

华为的奋斗者协议简单理解就是一种责任承诺。有了奋斗者协议,华为人能够时刻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在华为人看来,奋斗者协议并不是一种“束缚”,在更多的时候,它起到一种激励和警示作用。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的奋斗者无怨无悔的努力,才有了华为今天的成功。

华为创立初期,没有任何市场基础,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为了能够在市场有立足之地,华为员工始终秉承“唯有更多身心的付出,以勤补拙”的信念,夜以继日地钻研和进取。他们经常为了一个项目,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夜以继日地工作。华为员工都有一个床垫在办公室。午休时,席地而卧;晚上加班,累了就在床垫上睡一会儿,醒了爬起来再干。一张床垫成了华为人的半个家,他们携着这张床垫走过了创业期,走向了国际化。

2011年,在日本福岛核灾的恐怖中,华为员工仍然展现了服务到底的精神,不仅没有因为危机而撤离,反而加派人手,在一天内就协助软银、E-mobile等客户,抢通了300多个基站。自愿前往日本协助的员工,甚至多到需要经过身体与心理素质筛选,够强壮的人才能被派到现场。

软银LTE部门主管非常惊讶:“别家公司的人都跑掉了,你们为什么还在这里?”“只要客户还在,我们就一定在。”当时负责协助软银架设LTE基站的专案组组长李兴回答得理所当然,“反正我们都亲身经历过汶川大地震。”

可以看出,即使华为现在已经如此成功,但是人人争当奋斗者的文化已经烙印在华为人的灵魂深处。

打造“百年老店”要有同舟共济者,奋斗精神是企业持续发展之魂。忠诚的奋斗者是企业的最大财富,是企业最值得尊敬的人,是实现企业宏伟愿景的真英雄。

1.2.2 不被成功迷惑,坚持思想上艰苦奋斗

坚持艰苦奋斗,就是永远不停止前进的步伐,始终保持向前冲的姿势。华为如今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通信设备制造商、第一大手机制造商,于是有员工认为创业时期形成的“床垫文化”“奋斗文化”已经不需要了,乐于享受生活,放松了自我要求,怕苦怕累,对工作不再兢兢业业。但华为高层始终保持着清醒,他们看到了这些变化背后的危险,认为必须防微杜渐。

【任正非观点】繁荣之时,勿忘艰苦奋斗

繁荣的背后,都充满危机,这个危机不是繁荣本身必然的特征,而是被繁荣包围的人的意识。艰苦奋斗必然带来繁荣,繁荣后不再艰苦奋斗,必然失去繁荣。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给了我们多么深刻的启示。忘却过去的艰苦奋斗,就意味着背弃了华为文化。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企业,是无法长久生存的。曾经的柯达,因为在胶卷时代很成功,企业内部便产生骄傲自满情绪,失去了艰苦奋斗的动力,结果在数码时代来临后,迅速一败涂地,直到破产。

2019年10月15日,任正非接受北欧多家媒体采访时,即兴创造了一个新名词:员工资本主义。他说:“华为是员工集资的,是一种新模式,也可能未来大多数企业都会使用这种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员工资本主义’。区别于华尔街大股东资本主义,华为员工没有大富翁,但每人都有一点股,相当于退休保障金,可以让他们在退休以后维持一定的生活条件,在生病时有一些补充的医疗费用。”

任正非认为,这种模式和北欧提倡的人民资本主义是一个道理。虽然北欧是最富有的地区,但是北欧没有大富翁。挪威的超级富翁都开小小的汽车,住小小的房子。任正非提出要“向挪威学习”,不要一想到买汽车就买大大的,买房子也要买大大的。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大家在心态上不能奢侈盛行,应该把钱省下来用于生产和投资,要持续地艰苦奋斗和为客户创造价值。

奋斗是永恒的旋律,虽然华为已经成为高科技领域的一面旗帜,但华为在创业初期形成的“床垫文化”仍在传承。在许多华为人已不再仅仅为收入而奋斗的今天,华为强调的艰苦奋斗不只是身体上的,还应该是思想上的。华为海思芯片公司总裁何庭波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20世纪90年代,中国通信与半导体产业尚处在萌芽期。27岁的何庭波从北京邮电大学硕士毕业后,来到华为。

作为一名女工程师,何庭波工作起来比男生还要拼。她的打拼,让她渐渐崭露头角,并且很快被委以重任,一个人前往上海组建无线芯片团队,从事3G芯片研发。在上海的两年,何庭波忘我工作,拼尽全力,在技术上勇于挑战。几年后,何庭波又被调往硅谷,夜以继日地忙了两年。在这里,何庭波目睹了中美两国在芯片设计上的巨大差距,这激励着她继续负重前行。

从高工到总工,再到中研基础部总监,在竞争激烈的华为,作为一个女员工,何庭波表现得出类拔萃。2004年,任正非交给何庭波一个“吓人”的任务,研发自己的芯片。“给你2万人,每年4亿美元的研发经费,一定要站起来!”任正非说。

虽然有人、有钱,还有老板的支持,但是海思的起步仍然不容易。芯片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难度大,研发周期长,没有弯道可以超车。何庭波对此心知肚明。每次碰到难以逾越的困难、员工士气低落时,她总是给他们打气:“做得慢没关系,做得不好也没关系,只要有时间,海思总有出头的一天。”

华为有一句话叫作“板凳要坐十年冷”。华为着手研发自己的芯片,这是一个英明的决定,同时,也意味着海思团队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从此,每一个海思人注定要与苦寂、平凡、重复、琐碎和高度的责任心为伴。在这条路上,他们只能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执着。成功则已,不成功,也许就是一辈子埋头钻研的状态。但是这并不影响海思团队成员十年如一日的艰苦奋斗,他们默默地前行了十余年,才有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海思。华为还有千千万万这样的奋斗者,他们的努力奋斗,为客户创造了价值,也带来了企业的成长。 w5VUYdz5WWEsUyQk1TGnEM5dmLhh397cxLgJyHpTT2iLUmlJMDMah3nhQ7JaN2Z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