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妈妈桑万岁

“你比大家都棒!”

这句话由太太嘴里说出来,

还不如由小姐嘴里说出来。

“小弟十几年没回来,没想到您对我的情况这么了解,”殷博士举起酒杯,“敬大嫂!敬大嫂!”

“我对您当然了解,因为我老公总把您挂在嘴上嘛!”王董事长夫人看着丈夫笑,“对不对?”

董事长没答,点点头,笑得有点尴尬。

殷博士倒大声笑了起来,看看王董,又看看王董夫人,歪着头问:“学长不是数落我吧?”

“哪敢哪敢?”王董挥手叫了起来。

王董夫人插话:“是啊,他哪敢?他是佩服您,常说您比他小八岁,又同是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但是您今天的成就大多了。对了,是前天吧?前天晚上我们家王老头还在床上扳手指头算呢!说他在您这个年岁,还在为人打工。”

“学长是太客气了,八年前还为人打工,现在产品却行销全球,这不是成就是什么?”

“唉!老弟啊!”王董拍拍殷博士,“您别糗我好不好?我还是在为人打工啊!代工不是打工,是什么?除非像您,发明突破性的产品……”

“敬酒!敬酒!”殷博士举起酒杯,打断了王董的话,“等会儿还要到贵公司参观呢!”

出电梯,王董倒退着步子:“殷博士请!”

突然间,坐在办公室里的人全站了起来,有个大胆的小姐急着问:“董事长,这位就是发明新压缩技术的殷博士啊?”

“对!”

才一个“对”字,整个办公室里的人全叫了起来,刚才问话的小姐还捂着嘴尖叫:“殷博士,我最崇拜你了!”

参观完生产线,回到王董办公室,刚坐下,就听外面闹哄哄,原来好几个业务部的小姐要请殷博士签名。

“真不像话!真不像话!”王董直摇手,“殷博士才回来,改天再来麻烦他。”

“没关系!没关系!”还是殷博士亲切,自己走了出去,为几个小姐签了名,还握了握手。

就见那几个女生兴奋地跳:“回家不洗手了。”

殷博士则笑着摇摇头:“真搞不懂,我怎么一下子变成明星了?”

“你当然是明星。”几个小姐都离开了,还转身喊,“我们董事长常提起您是‘中华之光’,只有像您这样的人,才能让我们有一天超越美国。”

晚餐是在王董常去的一个江浙馆子。

十几年都在那儿宴客,里面的人全熟,一一过来跟王董打招呼,王董少不得介绍殷博士,但都被殷博士拦住了。王董知道殷博士是一天到晚窝在实验室的人,行事低调,也就没多说。

倒是那餐厅的钱副经理,对殷博士十分好奇,一直问东问西的。

“钱小姐是这儿的老人了,从小丫头时就在这儿。”王董笑着介绍。

“现在成老丫头了!”钱小姐笑出两个深深的酒窝,“多年来,全靠王董的照顾。”

“什么话?你是靠你漂亮又能干。”说一半,外头喊有王董电话,他只好向殷博士告个罪,出去接电话。

这下钱小姐可有机会了,靠着殷博士的椅背,跟殷博士搭讪:“您是哪儿的博士啊?”

“我跟王董是前后期同学,MIT(麻省理工学院)的。”

“噢!”钱小姐眼睛睁得大大的,又嗯了一声,点点头,“怪不得,您也像王董一样,没架子。”又放小声,“您是不是要到王董公司工作啊?我告诉你,他棒透了,我认识他十几年,没听过一个职员说他不好。他啊,虽然不太会应酬,却是我见过的最努力、最实在、最讲义气的人……”抬头,往外瞄一眼,“他回来了,我不说了!我不说了!”

“你是不是在说我坏话啊?”王董笑嘻嘻地进来,盯着钱小姐问。

“她没说你坏话,是说你好话,问我是不是要到你公司上班。”

王董脸一下子红了:“什么?喂!钱小姐,你知道他是谁吗?我还求着要到他那儿上班呢!”

“什么话!什么话!”殷博士把王董的肩膀按下来,举起酒杯,“来!敬老学长。为咱们今后的合作干杯,我的新技术,决定交给您了!”

有话好说

回头想想,王董从头到尾,没有表示一点点,他确实想取得殷博士最新的专利技术,但是他不像别的生意人,一个劲儿地催促,他知道殷博士是学术界的人,不喜欢那一套。

但是为什么他没说,殷博士反而主动交给他了呢?

王董就是这一点高哇!

最高明的“说话人”,不见得都是自己说。

他可以通过副手或身边的人去放话,把狠话传到对方的耳里。

他也可以不通过自己,而用别人的话印证自己的“好话”。

王董正是如此,他通过自己的太太、通过职员,甚至通过餐厅的小姐,把话传到殷博士耳里。

背地说话

自己说话,人家可以认为是吹牛。但通过别人的嘴来证明,就不是吹牛了。

非但不是吹牛,别人的话还有个效果,就是“背地话”的效果。

想想,你如果听人背地说你坏,你是不是加倍恨他?相反,当王董在背地对职员、对家人都赞美殷博士的时候,殷博士听在耳里,是不是也就加倍舒心?

王董甚至躺在床上,都赞美殷博士,这是王太太说的,能有假吗?

还有,那餐厅的钱小姐,不知道殷博士是何方神圣,居然也背后说王董好,她跟王董认识十几年了,她的观察能错得了吗?

妈妈桑文化

你或许要问,难道王董早都安排好了,叮嘱太太要怎么说、钱小姐该怎么讲?

错了!你要知道,真正会讲话的老婆和职员,他们自然懂得如何跟老公和老板唱和。至于那餐厅领班、酒廊领班小姐,更是深谙此道。

遇到你生意上的伙伴,她会说你平常私下跟别的朋友聚会总赞美他。遇上你的部属,她会说:“你老板虽然脾气不好,凶了一点,常得罪人,可是私底下非常关心员工,尤其欣赏您呢!”

于是原来白天谈不成的生意,酒过三巡,双方都有些醉意,说话也愈来愈没遮拦的时候,妈妈桑再一“推”,事情就成了。那些心怀不满的员工,几杯酒下肚,发发牢骚之后,又听妈妈桑这么一说,就豁然开朗了。

至于夫妻之间的唱和与默契,以及政界的“借话技术”,就更有学问了,请看下面两章。 MfniSD/k1QoqBWYgmUUIXYEm+dM0CXN7O/7drGNYvKLyEKOWyjc4dEXWMml5vuOh



请找我的代言人

学生在背后还称你老师,

你必定是个成功的老师。

故事一:班宝久仰了

“以前开同学会,就数他们神,现在就数他们怪。”小于一进门就摇头。

“谁怪啊?”于太太问。

“班宝啊!”

“什么班宝不班宝?我又不认得你那些同学。”

“就是我以前班上的一对,那女生年轻时候漂亮极了,才大一,就被班上小包追去。小包又高又帅,功课又棒,因为是郎才女貌,所以大家管他们叫‘班宝’。”

“那女生既然漂亮极了,你当初为什么不追呢?”

“我要追啊!可是慢一步,让小包抢先了啊!不过幸亏没追,红颜祸水,小包是一等一的人才,可是娶了她,却做什么垮什么,现在大家都不错,就数他们可怜。大概因为以前比谁都强,现在比谁都差,所以怪吧!讲话老是酸溜溜的,今天私底下还跟我开口……”

正说呢,突然电话响,于太太过去接:

“您是哪一位?小包?哦!我知道了,您是小于的同学,班宝对不对?我当然知道,小于早就跟我说他大学班上有一对,郎才女貌,人见人羡。哪儿的话?您是客气,什么时候来寒舍玩啊?”抬头看小于,小于摇摇头,于太太就继续说,“您找小于啊?他还没进门耶!”

故事二:孩子重要

砰砰砰!“什么声音?”小刘吓一跳。

“洗衣机啦!洗得少,没摆好,脱水的时候就这样。”刘太太冲到阳台,把机器关了,伸手进去,“我摆摆平,不要一边重一边轻,就不会吵了。”

小刘拿着报纸跟过去:“你今天这么晚洗衣服干吗?你不是都上午洗吗?衣服又不多,急什么?”

“当然急!”洗衣机又呼啦呼啦地转起来,刘太太转身,把丈夫推进屋,放小声,“朱大妈的两个孩子都感冒了,发高烧,三天都没退,我不知道,跑去收会钱,她还请我坐,给我倒水,我哪敢喝啊?逃都来不及了,回家就把衣服全脱了,又怕细菌死不掉,招上你们,所以干脆洗掉。”

“咱们大毛不是常跟朱家的孩子玩吗?”

“是啊!幸亏这两天她孩子生病,没在一起,我已经叮嘱大毛了,离他们远点,他那两个孩子八成得的是流行感冒,招上就得连烧七十二小时,你说可怕不可怕?”

电话突然响,刘太太过去,正要接,看见“来电显示”是朱太太,眼睛一瞪:“糟了!我忘了,她今天没现钱,说晚上叫她先生去提款机提,现在八成要送来。”

“没关系,我来。”小刘一笑,把电话接起来,“喂,是朱太太啊!对了,孩子好点了吧?听我太太说您两位公子有点不舒服,挺为您操心的,不过我才看报上登,这阵子流行性感冒,虽然发烧不容易退,可是不会有什么大碍,三天之后自然就退了,您公子怎么样?噢!明天一定就好了。会钱?什么会钱?哎呀!这不用急嘛!您好好照顾孩子,我太太明天再去您府上拿好了。”

突然旁边伸出手,把话筒抢了去:

“喂!朱太太啊!您交给巷口老板娘就成了,她离您近,我明儿会去她那儿。”

电话挂上,又狠狠给丈夫一巴掌:

“你敢情要我再洗一次衣服?”

有话好说

谈到“帮腔”和“美言”,一般人都会想,是由太太帮丈夫,其实如前面两个故事,太太可以帮先生,先生也能帮太太。

未经套招的真言

当别人打电话找你的另一半时,没错,你是可以立刻把电话交给他,但是如果你是会说话的人,何不借这个机会,为另一半做点公关?

电话是突然来的,你不可能事先准备,你们两口子不可能在几秒钟内套招。这时你说的话,格外让对方信任。

可不是嘛,当小于的太太说小于常提班宝是郎才女貌、人见人羡的一对时,对方听在耳里,心想:小于居然私下跟他太太赞美我们。他能不高兴吗?

尤其对于失意人,今天他不如意,你还能记得他的优点,特别令他感动。

雪中送炭的话

同样的道理,当朱太太听到刘先生一接电话,先问她孩子的病情,又安慰她说不会有大碍,明天一定好,还叫她别急着送会钱,好好照顾孩子的时候,也一定有雪中送炭的感觉。

哪个父母,当孩子生病,不知所措的时候,听见朋友说“我清楚这种病,不会有大碍”,能不觉得像在茫茫大海里抓住一截浮木?

朱太太也一定会感激刘太太,因为刘先生的话,证明她一定回家对丈夫说了,否则刘先生不可能编得出来。

人分亲疏,话分内外

当然,那些听话觉得贴心的人,都不知道对方私底下是怎么说的,因为说话人已经把负面改为正面。

人都一样,在人前与人后,可以说两种不同的话。前一刻他在家里还损别人叫“王矮子”“孙猪头”“丑丫头”,后一刻,碰上那些人,又立刻改成了“王先生”“孙老板”“某小姐”。连小学生都懂得把爸爸妈妈讲的“浑蛋人”,改成某伯伯、某伯母。

看对象、分亲疏、别内外,几乎成为人们说话的本能。问题是,只有那真会说话的人,才知道怎么把私房话当中的材料,经过选择,变成“动听的言语”。

用情不是矫情

或许你要责怪这太矫情,只是我问你,你敢说自己讲话,在人前人后完全一样吗?

如果你能像前面故事中的于太太和刘先生,把“赞美”与“关怀”提炼出来,让对方高兴,帮朋友解忧,这矫情不是比你直言好上千万倍吗?

“用情”不是“矫情”,能多花点心思说让人舒心的话,就是一种“情”的表现。 GXciV6rznlOZvnp4+8EjICxNXbozWqCyVRMLOu5l+fNMl7in668uAz6vPriElLD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