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都对鲁迅的童年生活有所叙述或提及,不妨把这些内容联系起来考察,可以更全面地认识鲁迅的成长经历,有助于破除我们对鲁迅先生的隔膜感。
鲁迅,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一个极为严肃的人,因为他的文风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辛辣、冷峻。那么他的童年也是这样吗?我们来看一看《朝花夕拾》对他的童年生活的描述吧。
首先,从《朝花夕拾》中可以看出他的童年是压抑的。鲁迅出身望族,父亲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大家长,对鲁迅要求极其苛刻。从《五猖会》中可以看出,年幼的鲁迅除了读书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有一天要去看庙会,就在全家人等着小少爷上船时,父亲却让他背诵《鉴略》,不背熟不准走。鲁迅先生在《五猖会》中写道:“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这说明,鲁迅先生的童年是极其压抑的,这使他的作品中有着极其强烈的反封建意识。
其次,从《朝花夕拾》中可以看出鲁迅的童年是充满苦难的。从《父亲的病》《琐记》中可以看出,鲁迅的祖父在鲁迅 12 岁时因科举舞弊案被革职下狱,父亲在他 15 岁时因病去世,家道衰落。鲁迅不得不承担起生活的重担,体验人生的艰难,世情的冷暖。这给他的心灵造成巨大的打击,也许他以后文风中的辛辣就与此有关。
第三,《朝花夕拾》也描述了鲁迅的求学生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述了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经历。这是一家典型的私塾,“全城最严厉的书塾”,老师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学习内容是习字、对课、读四书五经。而且,不允许学生提问,比如,在一次对课结束后,他问寿老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先生却说“不知道!”可以说,儿童的天性又一次受到严重的摧残。也可以说,鲁迅的求学生活是沉闷的。可是,鲁迅先生在这里也找到了快乐,他每天上学只以偷偷地描绣像为乐。这也表现出鲁迅先生小时候也是一个调皮的学生。
第四,《朝花夕拾》中还表现了鲁迅童年时期的快乐。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可以看出,鲁迅的童年还是很快乐的。比如,他在叫作“百草园”的后园里,发现了大自然的无穷趣味,这也成就了鲁迅先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绍兴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地方,民间还有各式各样的戏剧演出和传说故事,比如无常、女吊,鲁迅喜欢听这些故事,这也成为他以后作品题材的重要来源。
所以,鲁迅先生的童年是快乐与困难皆有,就像我们普通人的生活。读了《朝花夕拾》,一个活生生的鲁迅就站在我们面前。
在书中,鲁迅记录了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一些人物,有一些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如长妈妈、寿镜吾老先生、范爱农等。任选一个人物,梳理各篇中描述他的语句,分析其性格特点,学习、借鉴鲁迅描写人物的方法。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
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
书中有几篇作品涉及儿童教育问题,试着将这些相关的内容放在一起来研读,思考鲁迅对于儿童教育有些什么体验和看法,并联系实际,看看鲁迅的哪些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价值。
鲁迅赞美儿童的自然性,认为应让儿童自由地成长,反对封建礼教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开篇对百草园的描写,写得生趣盎然,还有对捕鸟过程的描写,都体现出儿童的天真与天性中的活泼。《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对于封建孝道进行了批判与斥责,认为像“老莱娱亲”“卧冰求鲤”“郭臣埋儿”等类似事件非但不会教育好孩子,反而会起到反作用。以儿童的视角、口吻进行反驳。《五猖会》中鲁迅描述自己不能逃避枯燥的读书,只能死记硬背,旧时代的童蒙教育无法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破坏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