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是清代小说家李汝珍所写的一部独具特色的神魔小说,作者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发生在海外诸国的奇闻逸事,对世俗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阴暗、不公、罪恶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同时抒发了自身的社会理想。
概括起来,这部作品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典型的艺术手法:
一、丰富的想象
作者描写的国度是海外诸国,在这些国家中存在着许多和现实社会迥然不同的社会现象、风俗习惯、世故人情,作者在作品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为我们虚构了各种奇异的国家。比如无肠国,国人体内没有肠子,食物直接通过,餐厕合一,吃饭时就想着去厕所,而且有几个富家将排泄物给仆人婢女吃,读来让人感觉新奇又好笑。还有大人国,国人脚下都有云雾护足,那些“奸私暗昧”之人,足下自生黑云,无处遁形,人人得见,读来让人不禁拍手称快。还有眼睛长在手上的深目国、身长不满一尺的小人国等,读后都让人折服于作者的奇思妙想。
二、极度的夸张
本书中,作者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使事物表现得更加鲜明、生动、给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而运用了极度夸张的手法。如游历到无肠国时,讲到国中富家是如何致富的,说“因所吃之物,到了腹中随即通过,名虽是粪,但入腹内并不停留,尚未腐臭,所以仍将此粪好好收存,以备仆婢下顿之用”,甚至“三次、四次之粪,还令吃而再吃……”如此夸张,让人在捧腹又作呕的同时,更看到了那些为富不仁、刻薄成性的富人们丑恶的嘴脸。
三、辛辣的讽刺
《镜花缘》的讽刺手法不同于《儒林外史》的谐中有悲,使人感到沉重,也不像《聊斋志异》中的隐晦曲折、不露痕迹,而是运用大胆的想象与幽默戏谑的方式,说出了那些不敢明说却又不能不说的话,用“笑”的手段达到了批判的目的。比如世俗社会有“两耳垂肩,必主大寿”的迷信说法,作者便虚构出一个“两耳下垂至足,睡时一耳作褥,一耳作被”的附庸小国,用“若说大耳主寿,这个竟可长生不老了”对迷信说法进行了讽刺。讲到女儿国男子充当女儿,为了让自己更像女子而把胡须拔掉时,作者便给他们起名“人鞟”(意为去毛的,人皮)人进行讽刺。而那些胡须似银针却用药染黑的有须妇人,因面上还有墨痕,作者便用“墨猪”加以讽刺。
可以说,《镜花缘》不失为一部优秀的讽刺小说,其想象大胆奇异,笔调幽默诙谐,讽刺尖锐透彻,内容丰富深刻,让我们在轻松发笑之余也能对社会、人生、世间百态做出深层次的思考。
李汝珍所生活的时代,是乾隆末期到道光初期,此时大清帝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整个社会都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状态。此时,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更加厉害,也进一步加大了贫富差距和矛盾。
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之下,人们渴望过上平等、祥和、富足的生活,而理想和现实却有天渊之别,因此,作者只有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于想象之中,把对这个黑暗社会的鞭挞用幽默、诙谐的方式表现出来。细细品读这部巨著,我们从第十一回和第十二回就可窥知一二。
闲游君子邦,寄予了作者对良好社会风气的渴望。此国中人,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恭而有礼,不愧“君子”二字。其最大的特点“好让不争”,体现在作者对奇异的买卖行为的想象之中。现实中的自私自利、惟利是图、尔虞我诈在此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与人为善、先人后己的祥和场面。虽然这个社会理想很虚幻,很不现实,也不可能实现,但对于不断警醒人们要有善心善行善德还是很有效果的。
“双宰辅畅谈俗弊”,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风俗人情世故的批判。
具体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批判了封建迷信思想。殡葬时看风水选阴地,致使父母灵柩多年不能安葬。作者从这种做法不能令父母及早入土为安、看风水之人何不留好地自用、占卜即可知先兆,因此没有必要选阴地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反驳,并认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提倡人们积德行善。另外,将子女送入空门,舍身佛家之事及算命合婚也都属于封建迷信。二、批判了奢侈浪费之风。宴客之人为了虚荣,准备了太多肴馔,造成极大的浪费。作者认为,如果单纯为了“夸富”而以“价贵”为标准,那最终只能煎炒烹炸珍珠美玉黄金白银宴客了。以此达到讽刺效果,可谓一针见血。其实,奢侈浪费在嫁娶、殡葬、饮食、衣服及居家用度等方面都有体现。因此作者用“长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对人们加以劝诫。三、批判了唯利是图的思想。社会上存在争讼之弊病,唆讼者骗人谋利以及市井小人为了获利屠宰耕牛等现象。四、对不道德女性的批判。这些人包括三姑六婆和后母等。三姑六婆搬弄是非,败坏门风。后母百般荼毒前妻子女,她们或为了金钱,或为了利益,从道德层面都应予以批判。
概括而言,作者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借用宰辅吴之和、吴之祥二人之口,猛烈地抨击了封建专制的种种乃至今天仍存在一些腐朽陈规陋习,从反面表达了对公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弟暗暗走到此人身后,悄悄把他浩然巾揭起。不意里面藏着一张恶脸,鼠眼鹰鼻,满面横肉。他见了小弟,把扫帚眉一皱,血盆口一张,伸出一条长舌,喷出一股毒气,霎时阴风惨惨,黑雾漫漫。
正在着慌,又有几个中年宫娥走来,都是身高体壮,满嘴胡须。内中一个白须宫娥,手拿针线,走到床前跪下道:“禀娘娘:奉命穿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