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专题探究

专题一: 汪曾祺小说的语言风格

汪曾祺认为,“语言本身是艺术”,因此,在每次谈到自己的创作时,他必谈到语言。语言在一部文学作品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任何一位作家在行文时都会格外注意语言、修辞等的应用。汪曾祺的小说在中国现代小说中有着独特的语言风格。试着结合一些汪曾祺的作品,阐释其语言特点。

许多人喜欢汪曾祺,认为他像一阵清风,在中国文坛刮过,让人眼前一亮。那些信马由缰、干净利落的文字,淡而有味,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1.音乐性和节奏感

汪曾祺的小说就像一段优美而简短的乐章,时而急促,时而舒缓。这一点不仅表现在小说的体裁上(短小而精悍),更多的则表现在小说的句式上。小说大多采用短句,偶尔夹杂一些长句。长句的娓娓道来和短句的戛然而止结合,一收一放,使语言富有极佳的节奏感和层次感。例如在《受戒》的开头部分:刚开始两个短句各自为段,第三段开头提到庵赵庄,然后分别解释这三个字,以介绍名字的来历。看起来像大白话,实则是暗藏的长短句。一短一长,起承转合之间安排得非常和谐,错落有致。读起来跌宕起伏,犹如诗词一般。

2.诗意性和画面感

诗意性与画面感使汪曾祺的小说具有灵动性的美感。这主要表现在小说的修辞和布局上。散文诗化的语句充溢着每篇小说。汪曾祺一直致力于小说的文体创新,他在创作时加入诗的成分,使小说诗化。例如在《故里杂记》中引用《警火》,增添了文章的古韵味。

3.口语和书面语的完美结合

“口头文化”是一种与“书面文化”相对的民间文化,可以是方言,也可以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话。它集中表现在通俗易懂,平易近人,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很接近。“口头文化”与“书面文化”相结合,就变得雅俗共赏,俗中见雅,既符合知识分子的阅读要求,也给平民带来了阅读的方便。比如在《大淖记事》中写道:“他们吃饭不怎么嚼,只在嘴里打一个滚,咕咚一声就咽下去了。”这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挑夫们的吃相,显示了他们的淳朴,而且诙谐幽默,读来让读者不禁嘴角微扬。

方言的使用在汪曾祺的小说中也是常见的。比如在《受戒》中写英子母女“身上衣服都是格挣挣的”,苏北方言中把一个人穿衣服整齐、干净、有模有样就称之为“格挣挣的”。汪曾祺长在高邮,加之他对民间文化的喜爱,民间文学资料自然成为他的一种创作素材,所以他的语言通俗而平直,不卖弄,俗中见雅。有人说他的语言看起来很普通,但是一连串起来就很有意味。这就是对俗中见雅的最好阐释。

4.语言空白

语言的空白就是说作者在行文时,特意省略某些概念,造成空白,让读者去细细品味、了解。汪曾祺的小说大都很简短,他惜墨如金,怎样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内容成为研究汪曾祺小说的重要方面。在《大淖记事》的结尾处作者首先发出提问“十一子的伤会好么”,紧接着是回答“会”,后面又加重语气“当然会”。读过《大淖记事》的人肯定知道,当时巧云和小锡匠已经一贫如洗,哪来的钱治愈十一子?这不得不让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思绪遨游。

从《受戒》《大淖记事》等小说中,我们基本可以了解汪曾祺小说的语言风格——宛如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干净、平淡、诗意,又如芙蓉出水一般,灵动、明澈,耐人寻味。诚然,他的语言魅力远不止这些,还需更多的人品读、研究。

专题二: 汪曾祺与沈从文的比较

沈从文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传奇性的人物,他的代表作为《边城》,充分体现和流露出对湘西美轮美奂的田园牧歌风情的赞赏之情。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就读时,是沈从文的学生,特别受沈从文的喜欢,并继承了沈从文的写作风格和特点。他以含蕴深远、朴素淡雅见长,创作了著名小说《受戒》。比较阅读《边城》和《受戒》这两部作品,比较沈从文和汪曾祺的异同。

汪曾祺对前代作家的继承,许多人都有所论述,尤其是他与沈从文之间的联系,似乎太明白不过。我们可以从《边城》和《受戒》之中,看到由沈从文到汪曾祺的一脉相传,他们的作品有颇多共通与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难能可贵的异质性,我们可以通过对《边城》和《受戒》的解读,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审美意蕴和诗学联系。

从文体入手,虽然他们在文体结构的布局上都有着散文化的特点,但在许多方面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异,地域文化、心理特征的差异,区分了二人的文体风格,沈从文偏重忧郁,而汪曾祺则更显达观。

虽然两位作家的思想都在出世和入世中徘徊,但沈从文守护的是艺术之独立精神,而汪曾祺则是向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回归。二人在文学创作上都是在求真求美中追求引人向善的力量,但沈从文的审美观强调美在生命,而汪曾祺的审美观注重美在和谐。

对都市人的鄙视和对故乡人的讴歌可以说是他们共同的情感基调,但他们的笔底显露出各自不同的文化色彩,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儿女身上融汇着楚巫文化的传统,汪曾祺小说中的高邮乡民身上浸淫着中原文化的血脉。

在叙述形式上,沈从文和汪曾祺的乡土小说都以屠格涅夫的笔法,融游记散文和小说故事于一体,但两人又有不同的风采。沈从文如一位历经过丰富而特异生活的土著长者,将其心目中的奇幻隐蔽的湘西人生边城故事细细地向你述说,朴野淡远中跃动着对原始古朴生命形态的歌吟和向往。汪曾祺则似一位熟稔琴棋书画的古稀老人,将其记忆中的小镇风情、奇闻轶事絮絮地向你讲述,漫说往事,闲话家常,自然中流露出传统文人士大夫的情致和雅趣。

专题三: 仿写《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是当代作家汪曾祺于 1981 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记叙了作者家乡端午节的一些风俗,着重介绍了家乡咸鸭蛋的特色,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念,表达出了对儿时生活以及童真童趣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请仿照此文,写一篇文章,介绍一下你记忆中难以忘怀的味道。

中秋的月饼

今天月亮圆了,又是一个千里共蝉娟的日子。

记忆中孩提时的中秋,是一方甜甜的月饼,是小伙伴的游戏、黑夜里的荧火虫和一夜快乐的梦。虽然在妈妈的嘴里,已经知道了故乡的名字,可是故乡毕竟好远,就如天上的月亮,还是吃一口月饼才是最真的感觉。

随年龄的逐渐增长,故乡的概念终于在脑海里有了深深的印象:那是父母终生不变的乡音;是家常便饭里最香的滋味;是每封家信上那枚圆圆的邮戳;是每当看到那个熟悉的名字,总不禁一遍遍想象的地方。在全国地图上,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圆点,可它却如今宵的月亮,浓浓地装满了父辈的思念,举头望明月,低头泪满襟。

由于生活的变迁,我随父母从南方回到了北方,回到了属于自己的故乡。对于曾经生养自己的江南,只记得烟色朦胧,木棉如血,茉莉飘香,棕榈摇曳,还有中秋晚上的点点萤火。

上个周末,忽然收到一位江南的朋友捎来的月饼,随之而来的还有朋友简单的一句话:很好吃的,你尝尝。

看那一方方小巧的月饼,白色的酥皮下,透着淡淡的清香,浅浅地衬着青红丝的颜色,那样的精巧、细致,轻轻咬一口,那种熟悉的、糯糯的甜味,一下勾起我记忆深处所有关于江南的回忆:那是小桥流水的婉柔,是芭蕉听雨的清凉,是曲调悠长的旋律,是长眠于那里的无数的梦的回忆。

今夜,我站在静静的院子里,看葡萄藤上随风抖动的叶子,思念着远方的朋友,在异地的此刻,你是否还记得我们之间的约定?是否在同看一轮明月?

夜色已经深了,真想唱一曲悠扬的歌,随风寄到遥远的地方,陪你在每个寂寞的夜晚,做一个美丽的梦。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可惜今年的中秋是满天的潇潇秋雨,看不着月亮,就写篇文章聊表思念吧。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这是一家小茶馆,只有三张茶桌,而且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茶具也是比较粗糙的,随意画了几笔蓝花的盖碗。除了卖茶,檐下挂着大串大串的草鞋和地瓜(即湖南人所谓的凉薯),这也是卖的。 pLqya4BGC2Pn0tSmAMKqpXU4Nu3wGlKjGR3gTruHs8IVzWq3UWa0Qe0pD/+XZba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